你是“杀手型”父母吗|心理解读

NUAN XIN LI

温 暖 世 界 温 暖 你 的 第 1120 天

你是“杀手型”父母吗|心理解读

请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认为情商和智商分别对孩子未来的成功,对孩子的人生影响有多大?专家给出的答案可能会惊到你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测试一个小小的题目:

一天你和朋友带着孩子,好几家人野外聚餐。期间,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游戏。突然你家的孩子跑向你大喊大叫说:“妈妈,东东抢了我的东西,还踢我,我要打死他!”做为父母,你对孩子的回应是什么呢?

A类父母说:“说话要有礼貌,别动不动就说要打死谁。”

B类父母说:“你要学会分享,聚会的时候玩具就是要大家一起玩的。”

C类家长说:“妈妈看到你很生气,如果我的东西被抢,我也会生气的。”

D类家长说:“你是哥哥,就让他玩会吧。”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如果你的答案不是C,你很有可能就是情绪杀手型的父母,你需要认真学习一下面的内容哦!

所谓情商大体上体现在三个具体方面:第一是觉察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第二是控制或者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第三是觉知他人的情绪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所以说,顾名思义,情商和情绪管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你是“杀手型”父母吗|心理解读

那么在上述选择题的这个案例当中,只有回答C答案的家长们,看见了孩子的情绪,先接纳并理解了孩子的情绪。另外三个答案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又常常被听见,当我们自己家孩子生气、发脾气的时候,如果我们的话语里,常常使用到“应该、不应该”这两个词。就是堵住孩子情绪的标准用词。

每当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被堵住、被压抑的时候,孩子就对他人的理解力被阻隔了一次,孩子的情商就会被扼杀掉一分。反之,当家长可以认可,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更多的接纳和控制能力。

所以,可以说孩子的情商高低,主要原因是家长如何引导与接纳。

你是“杀手型”父母吗|心理解读

那么情商与智商对孩子未来成功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各派的专家有过很多观察和统计。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有一个结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左右的作用,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也跟智商无关,而是因为缺乏情商的培养。

既然情商那么重要,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探讨一下孩子的情商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举一个案例:兰兰曾经是一个爱打小报告,爱踢人的小姑娘,现在7岁了,上一年级。兰兰妈和兰兰爸在教育孩子方面,共同商定: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分工合作教育孩子。

如果兰兰犯了错误,兰兰妈就负责唱白脸,严格管教,批评惩罚;兰兰爸负责唱红脸,每次妈妈批评、惩罚兰兰之后,爸爸负责安抚善后的工作。由此,兰兰和妈妈的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最重要的是兰兰在学校常常处理不好和同学的关系,特别爱打小报告,爱找老师告状,而且作为一个女孩子,特别爱踢人。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孤立她。久而久之,兰兰也不爱学习,不喜欢上学了。

一次学生家长们组织集体出游,兰兰与同学起了争执,兰兰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指责兰兰做的不好,兰兰听完妈妈的一番话,更生气了,她大叫着跑开了。唱红脸的兰兰爸出场了,他也只是态度和善一点,继续和兰兰讲道理,最后夫妻两人软硬兼施,逼着兰兰逐个的给同学道歉。

你是“杀手型”父母吗|心理解读

这样的场景,不知道我们见过没有,我们做家长的,都以为当孩子与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就得和孩子灌输那些大道理,要教会他们哪些应该,哪些不应该,这样孩子才会明事理呀,与人相处的高情商才能培养得起来。

其实我们不知道啊,这样做恰恰相反。这样做是把孩子往反方向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讲的道理越多,孩子的情商就会越低。因为一个生气愤怒的孩子,大脑盖子处于打开状态,动物脑代替了理智脑。而此时的所有说教,都是对牛弹琴,不但没有用,反而更堵住了孩子的情绪流动。

当孩子的情绪感受,常这样被压抑的时候,孩子对其他人的理解力,就会逐渐的被隔断。只有家长能认可、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对其他人的感受有更多的理解能力。相对应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也才能有更多的接纳和控制能力。

那么,如果我们和孩子也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可以怎么做,才是有利于孩子情商培养的呢?

我们倡导家长学会3A原则,对于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有帮助,其实也适用于处理孩子的愤怒和其他的情绪。

3A原则的第一个A就是觉知:英文是acknowledge或者是aware,就是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家长都要先觉知一下,此刻孩子是否有情绪,是什么样的情绪?要用什么方法来先处理这个情绪,再处理事情。可以简单地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第二个A是允许:英文是allow,就是允许孩子有情绪,可以告诉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是合理的,如果别人这样对我,我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情绪。”孩子就觉得自己的感受被父母被接纳了。

第三个A就是承认或接受:英文是accept,,引导孩子采取一些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环境就行了。

其实这3个A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可以这样说:“妈妈或者爸爸,看见你很生气或者伤心。如果别人做了……事儿(比如抢我的东西),我也会很生气、伤心的。想想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儿?让你感觉好一点。”

比如上面孩子被抢玩具跑向我们大喊大叫的那个选择题,我们只需要这样说:“妈妈,看到你真的很生气,跟妈妈说说怎么回事儿?……嗯,如果别人抢了我的东西,我也会很生气的。你要不要打打玩具熊,先发泄一下,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呢?”

我们再来看一些育儿常见的生活场景,一起来练习一下这个3A原则,回到家我们就知道,怎么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情商了。

比如我们带着孩子在公园或游乐场玩得很开心,可是到了点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必须要离开。孩子却不想走,大哭起来,就是不走。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怎么使用这个3A方法呢?可以这样说:“妈妈看到你很不开心,如果妈妈在很开心的玩,却被迫要停止的时候,妈妈也会很不开心的,我们一起想想看,可以做些什么事儿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呢?……要不我们就再玩两分钟,下次我们来玩个够好不好?”

你是“杀手型”父母吗|心理解读

只要我们能先理解、接纳孩子不得不离开的伤心感觉,然后再给孩子一些选择,孩子配合离开的可能性才会更高。重点在于孩子的情绪被我们看见了,被我们读懂了,他也就舒服一些了。

这样的场景多了,久而久之,孩子也更能理解我们的需要,并且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情商慢慢提高了。

TONG XIN

文 / 佟新

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恋爱、婚姻、家庭、亲子、人际、职场、学业、睡眠、创伤后应激问题

以存在人本为咨询主轴探索人生四大终极关怀(自由、死亡、孤独与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