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與愛情

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與愛情

文| 木子葉寒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

永遠不會再重來

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摘自劉若英的《後來》

那晚,與秋一起去看一部電影,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後來的我們》。

這部影片是劉若英把《後來》這首歌,按照歌曲內容轉拍成了電影,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我們》。影片還沒有上映就非常紅火,紅得一塌糊塗,火得十分賣座。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講述了一個打工妹和一個大學生的戀愛孽緣。2007年,在春節回家的路上,兩個人在火車上偶然相遇,打工妹方小曉丟了火車票,列車警務員在查票時,大學生林見清幫忙解了圍。從那以後,二個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歷經從相遇到相知,從相伴到相戀,從相知到分手,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十年的時光,在心裡刻下無數個記憶的年輪。

自然,我想這場電影最讓人感觸的地方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有多好。

可惜,年輕時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情,終究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到最後終歸變得雲淡風輕,一如懵懂的青春終會落幕,年輕的愛情從不缺席。

後來的我們與愛情

影片中,當方小曉對林見清說的那一句:我錯過了你。相信會讓無數的觀眾悲從中來,人生,又有多少次的一旦錯過,而從此不再。

2017年,時間過了十年後,他們再次相聚在同一個航班。卻發現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從戀愛到朋友,命運讓他們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謂的真愛,就是在乎和你在一起,其他都不重要。十年後,事業成功的林見清有了房子,有了妻女,他對小曉說:現在,我們什麼都擁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分分合合,思思念念,最終還是割捨不下這段情緣。

愛情從開始到結束,本身就是無可奈何的,這種蒼涼而美麗的愛情,在命運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無從選擇。

那是因為,年輕時,我們不懂得愛情嗎?

後來的我們與愛情

年輕時的愛情,沒有誰對誰錯,也不知道為何相愛,又是為何分手。

實在是影片中最後屏幕上的那句話,極其感人:伊恩永遠愛凱琳。然,明明很相愛的兩個人,最後,卻無法在一起。

故事的最後,兩人分手時,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彩虹。

一個說:林見清,再見!

一個說:方小曉,再見!

那一句再見,是永遠不見,還是下一次還會再見,電影裡終究也沒說破。

我倒是覺得,既然是失去的東西就再也找不回感覺了,那還是相見不如懷念。生命中,能有一個值得牽掛的人,本身也是一種幸福。

人生,何必要去追求一種完美。人生的真愛到底是什麼呢?

年輕時,曾經有一段轟轟烈烈、你死我活的愛情,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幸福了,何必又要去追求一個完美的結果。就像林見清對方小曉說,假如當初我們沒有分手,現在又會是怎麼樣的生活呢?

後來的我們與愛情

大概每個人都會在電影裡,尋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心裡唯有太多遺憾,遺憾的事,原來的那個你,不知道到底是誰?

我知道影片中的女主角是幸福的,儘管最後沒有得到愛情,至少,他們真心相愛過。是相愛,一對一的愛情,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人世間,畢竟有許多曾經相愛過,卻無法在一起,這又是何等的感覺呢?

愛情,也是一種輪迴。愛我者,我不愛。我愛者,不愛我,如若能夠遇上一對相愛的人,人生又是何等的幸運。

很多人會說,每一次的愛情都是真心的,事實上,真愛只能是一次,而不可能會有很多次。年輕時,他們不懂得愛情;十年後,再次相遇,難道他們就已經學會了如何去愛?

應該不是。愛情永遠都學不會的,是愛情,根本就不用學,自然就愛了。花適時而開,草適時而長,人適時而出,愛適時而來,真愛是一種默契,一種無需表達的語言,一切都是自然狀態。

後來的我們與愛情

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後來的我們,十年後,彼此依然是愛著對方,卻無法相擁在一起,只能在回憶中,享受曾經愛過的感覺,體味著美好的記憶。

在觀影過程中壓抑於心的那句話,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

愛情,沒有受不了的痛;生活,沒有過不去的坎;人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當愛失去時,尤其痛苦,不如把惋惜的心情用來面對現實,也許,下一個希望更加幸福。

像月下飄浮著一朵青蓮

凝止於木琴中。揉碎

一地剝開風骨的聲音

指尖在滴血

不留一絲殘片

就讓我靜下心來

伏在你的心臟

睡一個舒服長夜

黎明的腳步

輕觸痛了夢境

你的雙瞳裡

丈量出

心與心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