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轉如何成為機關筆桿子的

十幾年前,軍校畢業後,我在基層連隊從事技術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被安排到師政治部幫忙,沒想到與文字工作打上了交道,而且一干就是十幾年。爬了十幾年格子,苦與樂也交織其中。

剛到師機關時正缺人手。上班第一天,科長安排我寫一個下部隊檢查工作的計劃,一番交代後,科長扔下一句話:“這裡沒有實習期,要在學中幹。”

為寫好第一份材料,我熬了一個通宵。領導看後卻皺起眉頭:“計劃沒有可操作性,行程安排不符合實際。”說完用紅筆畫了幾個圈。原來我把距離機關最近和最遠的兩個相距近200公里的基層單位,安排在了一個上午檢查。我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脖子根。

如果在戰時,這份計劃要出大事啊!這件事之後,我“膽子”一下子變小了,原來寫公文不是光憑文字水平,求真務實才是一篇好公文的前提。


有一年,我被組織任命為某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因為有師機關工作經歷,我認為當好一名組織股股長並不難,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我擔任股長三個月的時候,五年一次的團黨代會要召開。除了完成團黨委和紀委的四份工作報告外,還要按照程序對會議的流程和細節反覆推敲,需要協調的事情更是千頭萬緒。

因股裡的兩名業務骨幹在外執行任務,我帶著新來的兩名同志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二十多天的準備時間,我們日夜奮戰,無數次修改完善工作報告,無數次召開協調會,無數次核准代表情況……

召開團黨代會前夜,當我和同事們看到莊嚴的主會場裡擺放著整齊的會議材料時,近一個月來的壓力和疲憊瞬間化為烏有。

通過做組織協調工作,我養成了思維縝密、辦事精細的好習慣,為今後做好文字工作奠定了基礎。

後來,我轉業到地方司法局工作,分配到了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是專門為弱勢群體免費提供法律服務的政府部門。因為不懂法律,業務上我是個門外漢,怎麼辦?

只要有當事人向律師諮詢法律問題,我總是靜靜地坐在一旁,一邊聽一邊記,並對一些問題作些思考。

有些老人或殘疾人來不了法律援助中心,我就會主動跟辦案律師上門服務。看到當事人臉上露出笑容時,我很欣慰,也覺得應該寫點兒什麼。

不到一年,我的努力有了成果,發表了幾篇法律援助方面的文章。局領導看出我還有點文字功底,同事也跟著起鬨叫我“筆桿子”,很快我被安排到局辦公室專門從事宣傳和信息工作,又回到了文字工作崗位。

文字工作是個苦差事,但苦在身上,樂在心裡。(來源秘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