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01

這個故事得從朋友圈的一張照片說起。

“耕耘”告訴我,這是他師公鄭凱旋的得意之作。

三個月後,我挑了最美的季節去一睹這株桃樹的“芳容”。

現場比照片驚豔多了!這株長在院子裡的桃樹伸展著長長的“臂膀”,上面承擔著13根直立的主幹,每根主幹上都長滿了盛花中的枝條,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妖嬈。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鄭凱旋和他培養的具有13根直立主幹的桃樹

“它才7歲大。”鄭凱旋從房子裡迎了出來,身體健朗,精神矍鑠,看不出已是八十高齡。“這棵桃樹是為了方便觀察才在院子裡種的,本來想培養成‘王’字形,參觀的人太多,路邊的枝條老是被碰斷,就成了現在的‘H’形。”

聽完這話,我再一次被“驚”到了,我原來以為這是一株快要成“妖”的老桃樹,雖然到現場後看到的樹齡沒有那麼大,但卻萬萬沒想到這還是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少年”。

但這位桃樹界超有個性的“青少年”,卻承載著鄭凱旋在桃樹種植上30餘年沉澱的4大理念:空間、陽光、調勢、平衡。

02

30年前,在鄭凱旋居住的山西省平陸縣杜馬鄉一帶的桃園管理是非常粗放的,不澆水,不打藥,不套袋,一年也就施點牛糞。桃果質量差,價格也低,每斤才0.3元。

鄭凱旋原來是種蘋果的能手,1987年在女婿家幫助打理桃園,發現已經生長了近十年的開心形桃園非常鬱閉,操作十分困難,於是就把擋路的大枝統統鋸掉,留出操作道。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改造後的開心形桃園留出操作道

“當年樹上長了很多徒長條(枝),我保留了一部分有花的枝條,結果發現上面結的桃個頭大、顏色豔,品質明顯比下面好,從那以後,只要上面有空間我就保留一部分徒長條結桃。”

“原來一開始不是為了培養主幹,而是為了保留結果的枝條。”我其實挺好奇鄭凱旋是怎麼想到在開心形上樹起直立幹來,讓教科書上極力避免的“樹上長樹”成為一種新的種植模式。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樹上長樹”的一株多幹形

“這些保留的徒長條一結桃就被壓彎,所以一開始我培養的直立幹不是直的,而是彎彎曲曲的,很難看,而且還影響光照,後來新枝培養時我就把它們拉直了,慢慢形成現在的一株多幹形。”

這片老桃樹還在,已經是39年的高齡桃樹,黝黑空洞的主幹,但上部依然生機勃勃,以不到60株、1.3畝的面積每年都能收穫超過上萬斤的產量,這對來自南方的我來說,又是一次極大的震撼。

在江南,盛果期的桃樹產量不過3000斤,桃樹的經濟壽命一般都不會超過15年。偶爾看到超過15年的桃園,無論多麼殘缺不全,我都會對園主刮目相看。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用新培養的直立幹來替代衰老的直立幹

“老樹新枝。”鄭凱旋指著正在培養的直立新枝,說道:“只要有1米的空間,都可以把新枝拉直培養成直立幹,如果發現原來的直立幹已經衰老,也需要在它的附近選擇合適的新枝進行培養替代,保持新枝結果。同樣對應的根系也會不斷更新,樹體因此不會衰老。”

“如果把這些直立幹都扳到一個平面,之間的枝條就會互相遮光,就不會都能見到陽光。我的樹形產量高就高在立體結果,結果枝特別多,而且都能見到陽光,所以產量特別高。”

我數了一下,最多的一株樹上豎了13根直立幹,還不包括2個正在培養的直立新枝。

“一根直立乾的結果能力是20斤。”通過這片桃園的樹形改造,鄭凱旋已經能夠把“空間”和“陽光”充分利用,用來提高桃樹的產量。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枝枝見光,沒有無效區

鄭凱旋對樹形的標準是:枝枝見光,沒有無效區。

“我說的無效區有兩種:一種是有陽光沒樹枝,空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種是有樹枝但光禿了,像很多開心形桃樹的內膛都沒有小枝,結果外移,都存在無效區,所以產量不高。”

與之相配套的,緩放、疏花、疏果、套袋……這些現在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技術在當地都是一種創新。這片桃園的桃子價格也從0.3元一斤漲到2元一斤,成為當地的一個標杆。

03

“我想一棵樹上留十幾個直立幹都能結果,而且都結好果,如果一畝地栽300多株,一株一干,不是見效更快嗎?”在把開心形改造成一株多幹形的過程中,鄭凱旋悟出了密植園的栽法。

1993年,鄭凱旋就專門栽了1畝地,行距2米,株距1米,1畝地種333株,主幹形。

但任何創新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鄭凱旋在自己設想的全新栽培模式中苦苦摸索。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生長1週年的主幹形桃樹

單幹的樹體抗風能力差,定植當年一颳風就東倒西歪了,鄭凱旋先是用樹枝撐,後來連準備蓋房的櫞都搬到地裡去撐樹,但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最後採用兩頭立杆中間拉鐵絲的方法才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第一年長一人多高,第二年就開始結果了,一畝‘紅不軟’就賣幾千元錢,效果很好。”鄭凱旋非常開心。但第三年開春的一場寒流凍死很多當地的幼齡桃樹,鄭凱旋的幼樹沒死,只是凍傷,他發現早停梢對營養積累和提高抗凍能力均很有作用。

鄭凱旋把凍傷後的桃樹全部改接成另外一個更好的品種,花期立地改接的,到落葉時樹體又長到2米多高,第二年就恢復產量,畝產達到一萬多斤。憑藉這份超高產量的成績單,鄭凱旋自創的主幹形密植種植模式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一株一干形的桃樹

“見效快、更新快。”鄭凱旋把這種樹形命名為“一株一干形”,以區別於從開心形改造而成的“一株多幹形”。

“這兩種方法,在管理上哪一種相對容易些?”我問道。

“一株一干容易,一株多幹麻煩。”

鄭凱旋的答案與我腦海裡設想的並不一樣。我腦海裡想起的是日本的稀植技術,一畝地只種幾棵或十幾棵,就像鄭凱旋院子裡的那株桃樹,因為有很多主幹在,生長勢會更加緩和,相對來說,樹勢會更加穩定,更加容易管理。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一株多幹形的桃樹

“但它見效慢,長樹就得好幾年。”鄭凱旋院子裡的那株桃樹雖然已經投產,但仍然還處於建造期,還有2個直立幹是剛剛培育起來的,尚未投產。

“新建園你還是建議一株一干形?”

“對!”鄭凱旋迴答地非常肯定:“一是好管,二是見效快。”

04

“做主幹形最大的難題是‘上強下弱’,這個問題在技術上是怎麼去解決的?”

我很清楚,無論是“一株多幹”還是“一株一干”,其本質都是主幹形,面臨的最大問題都是如何解決“上強下弱”的植物本性問題。而鄭凱旋最大的本領就是能控制好這個平衡。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鄭凱旋培養的桃樹不存在“上強下弱”的問題

“壓強扶弱。”鄭凱旋先講策略,再講方法。

“首先是修剪時間,強旺的桃樹絕對不能冬季修剪,也不要夏季修剪,我是9月份帶葉修剪旺條。”

鄭凱旋舉了個實例。他在2000年冬天的時候去過一家種植冬桃的桃園,這家桃園已經連續幾年只開花不結果,樹勢特別旺,樹冠上部都是1米多長的長枝,樹上的細枝上也都有花。他先讓園主停止冬季修剪,到第二年5月份要套袋的時候才剪,背上的長枝連桃子一起剪掉,只留下了小枝結果。結果那一年不僅桃子結住了,連樹冠上面也沒長出旺枝。

“冬季修剪是促勢,9月份帶葉修剪是減勢,5月份帶桃修剪是緩勢。”鄭凱旋強調,對於旺長的樹,千萬不能在冬季修剪,要在9月份貯藏營養前,先把特別旺的、長得粗壯的枝條去掉。如果秋季沒剪就留到第二年5月份再修剪,這樣才能使樹勢緩和。

“5月份是補救措施,如果秋季修剪了就不用5月份修剪。”我有點聽糊塗了,理了一下思路,繼續問道:“這是從修剪時間上去調整樹勢,那在具體的修剪技術上是怎麼去調整的?”

“頂端旺的部分9月份修剪,下部弱的部分冬季修剪。秋季的時候我們只剪旺枝,把上部旺枝剪掉以後,下部的枝條得到的光照就多,光合產物也多了,貯存的養分也多了,通過冬季修剪再做一次調整,這樣上下的枝條就基本上一致了。”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鄭凱旋在疏花

“還有,同樣30釐米的一根結果枝,下部枝條只能留1個桃,中部枝條可以留2個桃,上部枝條可以留3個桃。強勢部位多留果,以果控勢,多方面調整。”

“在主幹強弱的交接部人為製造剪(傷)口,減弱皮層的營養輸送能力,讓剪口下方能多分配到一點養分。但在幼樹期要儘量避免在主幹上製造傷口,要留樁剪,讓樹體儘快長成。”

利用剪(傷)口來調節樹勢也是我第一次聽聞的,我思索了一下,其原理與環剝(割)同出一轍。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通過製造傷口來控制“上強下弱”

“需要用多效唑控梢嗎?”

“原來用,現在改用氨基酸控梢。”

我又一次聽到“奇談怪論”:用平常作為葉面肥的氨基酸來控梢。

“腐殖酸也有類似作用。”鄭凱旋笑著指著身旁的一位徒弟說,“他去年使用腐殖酸時把濃度配得太高,導致新梢停長,用了好幾次赤黴素才恢復生長。”

“用氨基酸控梢在新梢長度不到5釐米時效果最好,超過30釐米就沒有效果了。第一次噴過後間隔3天再噴一次。最終的要求是新梢長度不超過30釐米。”……

通過“調勢”來達到最終的“平衡”,是鄭凱旋解決“上強下弱”問題的核心。

05

鄭凱旋的成功引來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和學習者。“只要來學習的人,我都無償地給他們講解,有時候來的人太多,剛走一批,又來一批,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我的胃病就是這樣餓出來的。”

在太原做汽車貿易的兩個兒子心疼年邁的父親,就把他老倆口接到太原頤養天年。“我在城市待得著急,心裡老惦記家裡的桃樹,晚上都睡不著,我就跟兒子說我要回家。”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鄭凱旋在扶正新培養的直立幹

“後來兒子們都想通了,也支持我的想法。”呆了幾年,鄭凱旋又回到老家與同樣年邁的桃樹作伴,“我回到老家每天都去桃園轉轉,看看它們有什麼變化,哪裡需要改善,幹這個心情特別好。”

“我現在想的還是一個陽光利用的問題,無論是長樹,還是結果,它都需要光合作用,如何能夠最大化地利用陽光,不用化肥,不用農藥,最終能達到一個生態、優質、高產的栽培目標。”

我的最後心願:做一個畝產2萬斤優質果的生態桃園

鄭凱旋和他的徒弟們

“我現在還是一個老學生,我希望到死前能達到這個目標。”鄭凱旋轉身跟幾個徒弟說,“我希望你們幾個都能把自己的桃園管理成能畝產2萬斤優質桃的生態桃園,作為示範,讓人家學習。記住,優質要排在高產的前面。”

歲月催人老,不負匠人心,望著眼前這位執著、求精、毫無功利心的八旬老人,我不禁想起金庸小說中的一位世外高人——風清揚,而他30年磨鍊的桃樹種植技術就像風老前輩修煉的絕世武功——獨孤九劍。

在老桃園,我曾問過鄭凱旋:“這些桃樹還能活幾年?”

“我不死,不會讓它們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