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渡過失去親人的痛苦?

方生40731494

我想這裡說的失去親人應該是親人去世的情況吧,因而痛苦。失去親人在心理學上來說是喪失,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生離死別,親人去世就是死別。面對喪失,有的人可以順利的度過,而有的人永遠無法走出失去親人的悲痛,給自己生活,工作,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不能接受喪失的現實,又沒有得到正確的哀傷輔導,最終變成嚴重的抑鬱,無法正常生活,造成心理疾病,那麼就需要找專業的心理老師做專業的哀傷輔導。使喪失者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平常人一般認為,讓喪失者不要去想失去的親人,讓喪失者控制悲傷的情緒,其實這樣的幫助並不會真正的幫到喪失者。可以讓喪失者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就是家人多陪伴,創造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告訴她現在一切的痛苦、悲傷的情緒都是正常的,要接納自己這種情緒,也就是接受自己、關照自己,允許自己把所有的情緒都表達出來,還可以讓喪失者把想給失去的親人說的話,以寫信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一個與天堂的親人對話的積極的方式。也是讓喪失者釋放情緒、表達思念,甚至對去世者一些歉意表達的最好方式。當這封信寫完,這份感情表達出來之後,很多的情緒都可以得以釋放和緩解。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剛失去親人的時候,心裡一定是接受不了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從陰鬱的情緒中走出來,有時候某個瞬間甚至會產生錯覺認為親人還在,覺得做什麼事都沒有意義,提不起精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人都會慢慢接受現實,畢竟生老病死是人類的自然規律,你的親人一定不希望你因為他的離去而痛苦不堪。



當最痛苦的階段過去後,這時候你應該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工作,和其他家人、朋友一起解開這個心結,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轉移注意力;也可以去發展一項新的興趣愛好,新事物總是更吸引人的,也許會讓你花更多的時間去投入;如果有假期的話,不妨和家人一起出遊,淡化悲痛。

總之,時間是可以沖淡一切的,這並不是要讓你忘記親人,而是要把這份親情放在心底,不是用痛苦頹廢來紀念他,你可以去試著做他曾經喜歡的事,幫他完成他未完的理想,這樣豈不更有意義。


吉星高照4976

我父親在重症監護室一個月後還是離開了。在東北最冷的時候抱著還有溫度的爸爸的骨灰盒,我意識到這是他今生給我的最後的溫暖,我直接崩潰了。以後,我不斷地問自己:該不該把他送進重症監護室,他是不是特別的孤單。

好在單位之前有派我出外工作的計劃,所以我逃跑似的出發了。在全新的環境中必須振作,但也還是經常做著同樣的夢……。

這種狀態大概持續了一年。突然有一天晚上,我夢見健康的老爸,他微笑地看著我,我撫摸著他健康的皮膚……。

我突然釋懷,可以平靜地面對這件事。我知道他沒有怨,他就是希望我好好的。

只有時間才可以慢慢撫平痛苦。如果可以完全地換個環境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儘量不要為難自己。不要用“如果”不斷地折磨自己。所有的選擇,在那時那地都是正確的。如果事情真的可以重來,也還是會做同樣的決定。就像我當初送老爸去重症監護室,我是堅信他可以好起來的。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還是會相信“萬里有一”。

越是愛我們的親人,他們越是希望我們好好的。不要過分地苛責自己。只有時間才是撫平傷口的藥。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人們用生離死別來形容人間的痛苦。可見這種痛苦是怎樣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情感乃至對今後人生的態度。所以,渡過這段刻骨銘新的經歷,對任何一個親歷者都是不小的歷練和考驗。

痛苦和思念首先來自於自我構築的內疚我慚愧。這倒不是說他(她)們本身作的不夠不好,而是親歷者選擇這樣的模式形成的情結與糾結。在旁人和常人眼裡,他們己經作的夠好了。其實這是深層次情感的一個帶有共性的表現。馬未都父親死於癌症,馬老在談到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時說道,當你得知你最疼愛的人得病的那一刻起,你的任何判斷和應對全是錯誤的。聽了無不為之動容。

逝者的生前言行、音容笑貌、對自己的各種形式關愛,以及從理論上和通常意義上的不足與缺點,在此時此刻也神奇般變身於優點的不適當延長。情感的依戀和依賴比對物質的依賴許多時候更濃更烈。巨大的痛苦會引發大容量的追憶和心中默默的追述,嚴重的會致使親歷者短暫的情智恍惚和崩潰。

國人有盡孝和崇孝的傳統,總是對孝順子女從民間到政界卻會給予很高的評價。30年前看父敬子,30年後看子敬父。人們的親歷者的崇敬和對逝者的正面評價更加烘托一這種悲情與追思。

這種痛苦需要有效的寄託和時間的稀釋,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一般意義上的勸說和這種情感的剋制都是無濟於事的。舉懷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除去寄託與稀釋外,我們還可嘗試與親歷者一起探討,去世的親人未盡的最大心願是什麼,我能為之作些什麼。如此化解悲痛。

謹以此答文,向懷念親人的朋友致意。願他(她)們節哀並繼續走出人生的精彩也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安慰。


薄小榮二級心理諮詢師

請原諒我不請自來。看到這個話題,我想起了我去世的父親,我父親是12年夏天去世的,在病榻整整42天,我們看著他一天天衰弱,痛苦,卻無能為力。感覺就好像有一根看不見的線在牽著你往前走,你拼命掙扎卻無力掙脫。父親於8月31日去世,當時感覺我是麻木的,好像已經不會思維了,只會機械的和朋友處理他的身後事。安葬完父親回到家,坐在他屋裡,看著空蕩蕩的床,心感覺都空了。那以後每天我都要在他床上躺會心裡才能好點,那段時間每天都在夢裡夢到他,夢見帶他看病,夢見打電話叫救護車。他生前去過的地方我都不敢去,在路上看到有人推著老人我都要駐足凝視,羨慕他還有老父親。直到第三年這種情況才好點。

失去親人時間是最好癒合傷口的良藥!


變臉貓456

當年母親去世的時候,我的天都是灰的。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陰霾。

那段時間心情相當煩躁,看什麼都不順眼,尤其是不能聽那首(母親)的歌曲,有一次打開電視,正好在播放這首歌,我的本意是換臺,誰知道就這麼關了,有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有一次和一個很樂觀的朋友手機聊天,我問她為什麼這麼高興啊,每天樂呵呵的。我真羨慕她。她的家庭一定非常幸福,有父母的陪伴一定非常快樂。她告訴我,她的父母都已經去世了。我啞口無言。活的快樂,不讓故去的親人牽掛,也是一種境界。

人說,時間是治癒創傷的良藥,這話不假。人不能總是活在痛苦中,逝去的親人也不會願意看到你的日漸頹廢。媽媽離去已經十個年頭了,我也從痛苦中漸漸走了出來。現在再看到聽到關於母親的文章和歌曲我已經心態平和了。


揪你表逗號君

我的母親是2013年的春天離開我們的,母親的離世,對於我打擊很大。

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從未離開過母親超過三天,母親在我最艱難的日子裡,給了我心靈上的支持和安慰,母親給予我的一切,我永遠不會忘。母親的離世,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心裡都是沉重的。感覺天也灰濛濛的,人總是被哀傷的情緒所籠罩。

母親離世的頭一年,我經常一個人跑到母親的墓前呆坐上半天,什麼也不想,只想靜靜地坐上一坐。自己心裡很清楚,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情感上真的真的接受不了。見到母親用過的東西也會淚流不止。去到超市買點東西,也會不自覺得把母親曾經愛吃的買回來。

我想,時間是最好的療傷之藥吧,現在五年過去了,我已經接受了母親己離開我的現實,我知道縱有多麼的不捨,母親己是真的離開我們了,我現在己經能笑著談母親了,我相信母親在天堂也一定願意看到我們這樣笑著想念她。生活要繼續,我還活著,我想,我把從母親身上傳承下來的豁達,開朗,傳遞給我愛的人,這應該是母親最欣慰的事,也是我對母親最好的祭奠。


伊蓮758

對於年齡大些的親人的失去,我們一般都能承受其帶來的痛苦。但對於一些年青,而又與自己密切相關感情至深的人的失去,要想真正走出其所造成的痛苦,只怕不是那麼簡單。都是寬慰別人容易,輪到自己才會感到有多難。

但不管如何,逝者已去,無法生還,而活著的人卻要繼續!所以不管心裡有多痛苦,也不管走出痛苦有多難,我們都應該堅強地活著,慢慢地去含淚吻著心中的傷口,讓我們自己的日子,多少充滿一些溫馨!

願痛苦中的你,雖含淚但也帶笑地面對漫漫紅塵!


成金海2

我親愛的父母在短短四個月之間相繼離世,悲痛的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每天都在思念中煎熬。失眠、流淚、痛苦、肝腸寸斷,心疼的無法呼吸...慢慢地自想自解,他們年事已高,生老病死乃人生自然規律,無論我怎麼傷心,也換不回他們鮮活的生命。逝者已逝,生者堅強。如果天天在痛苦中💔度日把自己身體弄垮了,怎麼對得起愛我的父母!只有化悲痛為力量,才能走出那段陰霾時光。我想自己去世的親人一定希望活著的人過得開心快樂!總之,傷痛的心是需要時間來療傷...


琴韻悠揚43810185

時常安慰自己

親人不想看到你這樣

反而希望看到你過得更好

一直這樣激勵自己,然後慢慢會正作起來

因為現在開始,你不僅代表你一個人

你身上有了更大的責任

加油。正作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