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惑”

  • “知者不惑”


  • 《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亦即,智者不迷惑,仁者不憂愁,勇者不懼怕。
  • 智者不迷惑,是因為智者明於事理,洞達因果,所以才能夠不迷惑;仁者不憂慮,是因為仁者樂天知命,內省不疚,所以才能無憂無慮;勇者不畏懼,是因為勇者折衝禦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夠不畏不懼。
  • “知者不惑”中的“知”主要流行兩種解釋:一是通“智(通假)”,二是“求知”。于丹講“知者”通“智者”,結果遭到了學界批判。人家說當譯為“不斷地求取知識,以減少自己對世界事物而產生的困惑”。
  • 然而,結合儒家的思想體系看,似乎前者更合理,更符合儒家的思想體系,主要理由有三:
  • 首先,楊伯峻《論語譯著》,他將“知者不惑”譯為“聰明的人不致疑惑”,顯然也是“智者”的意思。
  • 其次,于丹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遺憾”。于丹,作為中國當代知名文化學者,其對“知者不惑”解析為“智者不惑”當然具有相當的權威性。當然,也有人對此不與認可甚至予以“批判”,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文化應當“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附:于丹,中國當代知名文化女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著名電視策劃人,被譽為中國電視業的“軍師”。中共黨員,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共十八大代表。先後擔綱《在共和國史冊上》、《太陽照常升起》、《香港滄桑》等20餘部大型電視專題片撰稿人;《正大綜藝》、《環球》等電視欄目撰稿人;大型專題節目《非凡抗擊》總撰稿,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申奧片策劃(如有出入,以于丹本人或官方發佈消息為準)】。
  • 最後,結合儒家思想體系看,“知”應該通“智”,這可從儒家的正宗理論《中庸》可以清晰地得以解釋(結論)。
  • 《中庸》:“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譯文】“天下之倫常關係有五,用來處理這五項倫常關係的德行有三種。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交往,這五項是天下共有的倫常關係;智、仁、勇,這三種是用來處理這五項倫常關係的德行。至於這三種德行的實施,道理都是一樣的”。“有的人生來就知道它們,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它們,有的人要遇到困難後才知道它們,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有的人自覺自願地去實行它們,有的人為了某種好處才去實行它們,有的人勉勉強強地去實行,但只要他們最終都實行起來了,也就是一樣的了”。“孔子說:‘好學就接近了智,力行就接近了仁,知恥就接近了勇。知道這三點,就知道怎樣修身;知道怎樣修身,就知道怎樣管理他人;知道怎樣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樣治理天下和國家了’”。
  • 由此可見,“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這其中的“知”與“知者不惑”中的“知”是相通的,均與“智”通假,也就是“智者”之意;那麼,“知者不惑”也就是“智者不會迷惑”之意。

  • “知者不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