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惑”

  • “知者不惑”


  •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亦即,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愁,勇者不惧怕。
  • 智者不迷惑,是因为智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勇者不畏惧,是因为勇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
  • “知者不惑”中的“知”主要流行两种解释:一是通“智(通假)”,二是“求知”。于丹讲“知者”通“智者”,结果遭到了学界批判。人家说当译为“不断地求取知识,以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而产生的困惑”。
  • 然而,结合儒家的思想体系看,似乎前者更合理,更符合儒家的思想体系,主要理由有三:
  • 首先,杨伯峻《论语译著》,他将“知者不惑”译为“聪明的人不致疑惑”,显然也是“智者”的意思。
  • 其次,于丹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于丹,作为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学者,其对“知者不惑”解析为“智者不惑”当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当然,也有人对此不与认可甚至予以“批判”,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文化应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附:于丹,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中共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先后担纲《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如有出入,以于丹本人或官方发布消息为准)】。
  • 最后,结合儒家思想体系看,“知”应该通“智”,这可从儒家的正宗理论《中庸》可以清晰地得以解释(结论)。
  •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译文】“天下之伦常关系有五,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好学就接近了智,力行就接近了仁,知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身;知道怎样修身,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 由此可见,“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其中的“知”与“知者不惑”中的“知”是相通的,均与“智”通假,也就是“智者”之意;那么,“知者不惑”也就是“智者不会迷惑”之意。

  • “知者不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