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為什麼不能切開心血管把梗塞取出來?

孫先生-專屬

第一、這是由心血管裡面梗塞東西的性質決定的。由於經臨床醫學研究心血管裡面梗塞的東西大多都是粥樣硬化的斑塊(這些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管腔變窄,隨著時間的推移斑塊不斷增大,當斑塊完全把大部分或者全部心血管的管腔都堵塞了就會引起對應心肌血流中斷進而引起心梗)這些斑塊是由於:(一)、某種原因導致心血管內皮的破裂缺損引起心血管內皮的炎症反應,導致血液裡血小板、纖維素以及紅細胞的凝聚、心血管內皮的增生而行成斑塊;

(二)血脂過高導致血液粘稠、血液裡面的垃圾和毒素較多,血流緩慢,使血脂、垃圾、毒素沉積並被吸附在心血管內皮上,日積月累就會引起心血管裡面的斑塊形成。因此心血管裡面的斑塊一但形成它就和心臟血管內膜連在一起了,依現在的醫學技術,還沒有哪一種方法或者藥物能夠把心血管內皮與其裡面的粥樣硬化斑塊完全分離,如果強硬將心血管裡的粥樣硬化斑塊撕下來,就會引起心血管內皮的損傷,進而會導致更大的斑塊形成(由於身體會命令損傷的心血管內皮發生炎症反應並進行自我修復,導致血液裡血小板、纖維素以及紅細胞的凝聚,進而形成更大的粥樣硬化斑塊,同時還有可能導致血管穿孔或者破裂,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是不能切開心血管將梗塞物取出來的!


醫學慕課

心梗不就是心血管堵住了麼?那把血管切開把裡面的東西取出來再縫上血管不就可以了麼?心臟都能換一個,為啥血管裡的東西不能拿出來?


估計這個問題,是每一個沒有醫學基礎的人的常見的疑問,其實,陳大夫在上大學之前,也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不把血栓取出來,然後不就不用放支架和搭橋了嗎?


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為什麼不切開取栓,而是要放支架或者搭橋?



一、切開取栓是個大手術

手術有多大?全身臟器的手術中,恐怕心臟外科手術中,沒有較小的手術,之所以都是大手術,道理再簡單不過了,需要在心臟上做手術,就需要把心臟暴露,而心臟手術的切口,大多數都是正中開胸,需要從胸骨上窩一直到劍突下胸骨鋸開,恐怕其他手術沒有這麼大的動靜。估計大家從文字上還是不能理解有多大的創傷,咱們就來看看正中開胸的切口圖片吧。

二、斑塊血栓取出只治標不治本

可能大多數人的想法就是,我把堵塞的血栓取出來以後,堵塞解除了,患者的病不就好了嗎?而事實又是怎麼樣的呢?事實是,血栓形成的基礎是血管斑塊的不穩定,血栓就好像是火山噴發出的岩漿一樣,我們取血栓就好像把岩漿取走,但取走之後的火山,依然會繼續噴發出岩漿,所以,取栓好像是隻治標不治本。取栓以後,留下不穩定的血管內皮和斑塊,依然後繼續堵塞和形成血栓。所以,不採用只取栓的方法來治療心梗。


三、大量證據證實了支架的有效性

其實一個方法的好壞,在循證醫學中是有據可依的,這些證據就是大量的患者的切身臨床試驗,已經證實了支架植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正是因為支架植入的微創、簡單、安全,才使得其大規模的得到推廣和應用。而支架的植入,正好像是取了岩漿,又封了火山口,所以,支架植入的後期併發症相對要小得多。

四、或許不久的將來,真的會有這樣的技術

醫學的進步,正是源於不斷地實踐和假設、求證的過程,或許不久的將來,隨著科學水平的提高,我們真的可以只取栓,而不放支架或者搭橋。

讓我們一起祈盼那個時代的到來。

當然,冠心病要避免心梗的最佳方式已經被證實為冠心病的一級預防,也就是中醫所說的上醫治未病,一級預防的核心內容主要是:戒菸、控制好血壓血糖、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冠心病教育。

只有做到了良好生活習慣,控制好相關原發病,可能我們離冠心病才會越來越遠。


關注心健康,關注心臟健康,關注心理健康,每天都能看實用、簡單、看得懂的科普!

如果您有其他問題,可點擊本人頭條首頁的“在線諮詢”,將為您及時為您解決更多健康難題。


心健康

對於您這個問題,很多對醫學不懂得人都有提出過,下面我來跟您解釋一下。

首先,心肌梗死發作往往病情危急。而開胸再切開冠脈手術是一個很大的手術,需要切開胸骨、肋骨、心包,甚至要建立體外循環,極耗費時間,而對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越早的使心肌得到再灌注,越有利於恢復和預後。開胸的大手術不適合心梗患者。

再者,切開血管,是對血管內皮的損傷,而血管內皮有很重要的作用,內皮細胞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增強抗凝血酶活性、調節凝血纖溶活性的功能,內皮管壁的平整順滑也可以減少血栓的形成。而切開血管後既是對內皮組織細胞的損害,而且不能使它恢復如初。這種對血管的創傷可能很快又造成血栓,預後差。

另外,之所以不做這麼大的手術,還因為已經有了創傷小、效果好、實施更容易的介入手術。可以使缺血壞死的心肌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再灌注。循證醫學證據也支持再灌注的重要性。開胸和介入相比,當然是選擇介入。

本期答主:郭繼臻,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這個想法是大多數人直接的想法,我們一起看看您的想法是否可行?

心肌梗死,簡單理解就是心血管堵死了,血管堵死後,血管供血的區域就沒得血供給了,那就壞死了。就像澆莊家,水到不了,那塊地裡的莊家自然乾死了。

血管堵死的直接原因就是血栓,也就是血塊。壞死的是心肌。我們先說心肌啊,人的心臟就像自己拳頭那麼大,心肌細胞是不可再生的,壞死了就永遠壞死了,沒有辦法補充,所以心肌梗死搶救要分秒必爭,為了挽救更多心肌,減少心衰的可能。這個壞死組織,取不取意義不大,已經沒有工作能力了,何況壞死心肌也不可能切除。



我們再說血栓為什麼不能切開取出。道理一樣,心臟是個非常精密的臟器,佈滿了電路,水路和門窗,任何在心臟上的操作都有可能導致這些系統崩潰。而這些系統,任何一個方面出問題就會引起心臟驟停,根本不可能在心臟上用到拉開,把血管剝離出來,再把血管切開,血栓取出來,血管縫合,心臟縫合。


所有臟器除了心臟幾乎都可以切除部分,唯獨心臟不可以,您聽過:胃大部切除術,肝部分切除,膽摘除,脾切除,肺部分切除,腎摘除,腸部分切除。您聽過心臟部分切除嗎?

目前臨床上對於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就是儘快開通血管,無論是支架還是溶栓,都是恢復血流,挽救生命,挽救更多心肌。

至於搭橋手術,只是把新的血管從一血管根本嫁接在遠處缺血的血管部位。並不能把心臟切開,血栓取出,或梗死部位切除。

我是小王醫生,長期關注心腦血管疾病的科普,如有疑問❓請 。


心血管王醫生

從心梗的發病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堵塞了。這個堵塞的東西最常見的就是血栓了。血栓堵塞了血管,那麼堵塞血管後面血流就沒有了,這部分血流支配的心肌就沒了血供,心肌沒了血的營養,就要缺血,時間一長就會壞死。壞死的心肌會變得比較脆弱,容易破解,也容易在心臟收縮的時候突出去(室壁瘤)。還有就是心臟內有一套傳導信號的通路,就是傳導通路,傳導通路也是一部分特殊的心肌,缺血或者心肌壞死也會影響這部分功能,可能導致心律失常。那麼按理來說這一切把血栓取出來就可以了嘛!可是現實中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一、開胸的心臟手術可是大手術。眾所周知心臟是在不停跳動的,在一顆跳動的心臟上動刀子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這就需要讓心臟停跳。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復跳可不是百分百成功的啊。即使整個手術成功,對患者也是極大的創傷,需要修養一段時間了。



二、但是上面的問題也並不是不能克服啊。那就要說第二個問題了就是血管本身的特性。血管可不是我們想想的那麼簡單,他也是很精密的。

血管的內皮,就是直接接觸血液的那層,完整的內是可以起到抗凝血的作用,所以我們血管中的血液是流動的,而不會形成血栓。但是血管內皮一旦不完整,就容易形成血栓了。這也是大部分心梗的原因,因為冠心病的患者通常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個硬化斑塊在破裂後內皮不完整,還有一些促凝血的因子釋放出來,迅速形成血栓,造成心梗。要切開血管,內皮必然要受到損傷,而且創傷比較大。更重要的是單清除血栓是不夠的,不處理粥樣硬化病變後期還會再出現血栓











當然說這麼多切開取血栓是不可行的。但是搭橋的方法是可以的。有其一定的優越性。根據病情也不要一味排斥搭橋。


哇塞,這個想法新穎嘿,比第一個將導管插進自己心臟的人還厲害,想法之新奇,即便他當時用的是導尿管都不能令自己跟閣下比肩!

人首先得敢想,之後才有創新,這很好。但是在這裡我得科普一下,心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器官,輕易切不得。

1、開胸莫急

首先我們看我們人的胸腔,人體的骨骼就像形成一個籠子一樣,把心臟保護在裡面,要想在心臟上動刀可是要開胸手術,肋骨鋸斷,胸腔打開,想想這個場面。所以但凡不切開還是儘量不要切開的好。

這也是為什麼對於血管狹窄的患者,能放支架儘量不做搭橋。支架只需要切開血管把支架放進去,搭橋可就得開胸手術了,不管是創傷大、還是患者的心理畏懼,都是大問題。當然,病情到那個份上了,該搭橋還是得搭橋。

2、心臟莫切

心臟就相當於一個水泵,把血液運送到全身,不要以為這是個很簡單的活計。且不說每天要跳動10萬次,光每次就要推動將近5公斤的血液在長長的血管裡流動,有多長呢,人身體血管累計有10萬千米長,這個壓力得有多大?

所以心臟上的外傷不是其他地方可比,

心臟外科手術是一個及其精密的過程,稍有差池,哪怕最細微的外傷,都可能造成飆血不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人生命最後4分鐘倒計時的開始。

我們要感謝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沃納.福斯曼醫生,正是他發明的心臟導管術,使我們許多人可以避免置身如此兇險的境地。

所以說,心臟裡的血管不是輕易能切得,就像電腦硬盤一樣,我們可以輕易的整體換掉一個硬盤,但沒法輕鬆的打開維修裡面的盤片。


營養師趙偉

心肌梗死是由於冠狀動脈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會出現胸前區劇烈疼痛,呼吸困難,出冷汗等症狀。心電圖檢查,可以發現ST段抬高。可以用支架或者搭橋手術來改善缺血情況。



題主說的把血管切開,把堵塞物取出來,再縫合。在目前水平下,還是不能實現的。因為動脈血的壓力很高,一旦切開,會流出大量的血,引起失血過多。如果是肢體上的血管手術,還可以用其他側支循環來供應器官,心臟是人體的泵,需要不斷的供血來營養全身。

如果能夠把人體暫時冷凍,降低代謝,並把血管切開將堵塞物取出,還是有可能的。


忱視角

要專業系統的回答你這個問題是比較困難的,或者說專業的回答反而難以理解。

簡單點說吧,心肌梗死絕大多數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粥樣斑塊破裂導致血栓形成引起血管堵塞造成的。手術切開血管清除粥樣斑塊,取出血栓,理論上這樣做可以恢復血管的血運,但弊遠遠大於利。因為本身急性心肌梗死就是絕大多數外科手術的禁忌症,而你這種方法需要開胸,切開冠狀動脈是一個非常大的手術。如果這樣做了,雖然血管通了,但是病人很可能因為嚴重出血,心泵功能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等併發症死掉了,意義又何在呢?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一個人肚子餓了,吃米飯喝粥,吃麵包,吃麵條,肚子就不餓了。那他為什麼不吃石頭,吃泥土。吃玻璃呢?同樣吃了肚子也可以不餓啊。是啊,因為吃泥土吃石頭吃玻璃,雖然肚子不餓了,但是會引發其他更嚴重的問題,傷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啊。誰會這麼傻呀?

是的,醫生也不會這麼傻,拿心肌梗死的病人去開胸開血管取血栓。

你明白了嗎?


心健康百年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但是你要考慮實際情況,換心臟手術和取血栓二者是不一樣的。可以說題主說的理論上可行,實際上行不通,為什麼?因為實際比理論複雜的多,具體如下:

因為切開心血管把梗塞取出來,手術等級是很高的,臨床中凡是涉及到開胸手術都是大手術,這個手術費用昂貴,手術風險很大,並且心梗患者很可能一上手術檯就不能下來了。如今實行的微創手術,也是恢復心臟的血流,儘可能減少心肌細胞的壞死。

其次,要考慮心梗患者的基礎情況,很多心梗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不能耐受這麼大的手術,這是重要的原因。

而心梗發病中,最主要的就是心血管的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這是一個長期積累並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當心梗發病時病情兇險,是沒有那麼充分的時間做準備的,臨床中胸痛中心接待的心梗患者都是行急診冠脈造影檢查和急診支架植入術的。


杏仁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