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茶葉店或菸酒店沒什麼客人,但還能開下去不倒閉?

阿布160104287

我們經常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路邊有很多看起來都比較高檔的菸酒茶店沒什麼客人,但是它就是能十幾年如一日的開著。金十君就為大家解答一下吧:

1.利潤高

其實對於很多店面的生存來說主要是看營業額與成本。

茶葉菸酒店跟普通超市或者便利店不同,超市便利店靠的是薄利多銷,需要銷量上去了,才有利潤,而對於菸酒茶店來說,單件商品利潤已經足夠多,一天可能賣一兩個客戶也許營業額就可以抵消成本了。

所有產品按照單品利潤看是茶>酒>煙,茶葉的售價是進價的3倍,一般的酒是15%的利潤,所以很少客人也能存活。

2.逗留時間短

茶葉店或菸酒店一般情況下,客人隨買隨走,因為客人基本都是很熟悉自己要購買的菸酒茶,一般都是拿了就走所以在店裡逗留的人很少。

抽菸的人大多是買個整條的,除了價格優惠外,還省了多次購買的麻煩。茶葉,稱一斤也能喝一月半月的,酒也一樣,客人往往購買一次之後就可以很久不用再到店裡買了。

從客戶的角度看:買一次菸酒茶,至少要使用10天半個月,甚至會有更長的使用週期的。

3.酒類陳列費

酒是利潤大戶,不僅是銷售利潤,最重要的是還有返利和陳列費。好點的店單單陳列費養店就沒問題,一個月一個品牌一個陳列面上千的費用,大部分可達到陳列產品1:1的比例返陳列費。

4.電話拿貨

有的店看著沒有客人,可是都是熟了批發,打個電話就送過去,店面就真沒有什麼客人。有的店鋪就是一個小小的櫃檯,可是人家每月發貨到世界各地好幾個貨櫃。

5.有下級零售店

因為不少茶葉店和菸酒店都是以渠道為主的,也就是說下級有很多零售網點,他們做批發。這樣的店鋪自然看不到人潮湧動的情景,但是銷售量其實不小。

6.團購合作

菸酒店的主要客戶來源是團購,一般都是批量出售,零售所佔的營業額不多。

除了批發,它們還會長期跟一些企業,公司合作。這些企業,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都是長期在這裡拿貨,一年下來的拿貨量也是很可觀的。再加上舉辦宴會都需要菸酒茶,也需要很大的量。

“金十數據”,以最獨到的視角揭開天下事、社會事、身邊事的背後真相,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我有客戶在做茶葉、菸酒的批發零售生意,對他們的營銷模式比較瞭解。所以我主要針對零售終端,來概括的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茶葉店和菸酒店一般是分開的。茶不僅具有保健養生功能,還有非常深厚文化藝術底蘊,和菸酒具有不同的消費屬性。所以分開來介紹:

第一,茶葉店。

茶葉店一般都有自己的主營品牌、品類。比如綠茶、紅茶、黑茶、烏龍茶等等。主營的品類是店面的招牌,其他類型的茶葉作為輔助、搭配銷售。也有一些茶葉店只經營一個品類,比如有的只經營黑茶,有的只經營普洱茶。

根據我的瞭解,茶葉店的類型主要有三種:加盟連鎖、直營店、經銷店。選址一般在車站附近、大型超市內、社區底商、商業綜合體、商業街等。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茶葉店的顧客確實不多。那麼茶葉店是怎麼盈利而不倒閉呢?

前面說了,茶葉是一種特殊商品,具有文化藝術價值和養生保健功能。中國茶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唐代陸羽《茶經》,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所以,茶葉不僅是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必備品,也是饋贈佳品。同時擁有比較廣泛、固定的中高端消費人群。這類人更注重茶葉的文化藝術價值,對口感要求也比較苛刻。

茶葉店的主要終端購買群體:散客、常客、單位集中採購、逢年過節送禮人群。

為何茶葉店平常看起來顧客很少呢?主要是因為經營的品類單一,顧客的需求明確,購買的過程簡單快捷。有的茶葉店會擺放茶具,供顧客品茶,但一般沒有需求的人不會進去。加上茶葉的價格不是很透明,可以保證比較高的利潤,所以盈利一般沒什麼問題。

第二,菸酒店。

根據我的瞭解,菸酒店的經營者需要承擔門面和裝修費用,進貨方面廠家或代理商會給予一定的支持。主要是酒的陳列費方面的支持,也就是終端店收取廠家商品展示費用。主要有以下兩種:

1、進貨金額作為陳列費進店。也就是終端店現金接貨,企業分階段把現金作為陳列費返還終端。比如,一個系列產品組合一次性進貨1萬元,陳列費補貼6千元(分月兌付抵扣貨款)。

2、產品作為陳列費進店。這種情況是終端不願意現金接貨,企業又不願意賒銷。所以選擇一種折中辦法:設計一種產品組合,只要終端能夠保證按照廠家要求的產品陳列數量、位置、排面,在規定的陳列時間結束後,產品全部作為陳列費歸終端所有。

煙的利潤比較低,屬於日常走量的商品。菸酒不分家嘛,一般喝酒的人都抽菸,抽菸的人也喝酒。菸酒店的銷售方式和茶葉店相似,也是靠散客、常客、單位團購、送禮等方式。我們在飯店、酒店旁邊經常看見專門的菸酒店,辦喜事、宴請需求量大。

這樣可以看出,菸酒店進貨資金壓力不大,只要銷售順暢,盈利肯定不是問題。而且菸酒屬於日常快速消耗品,資金流轉更快。

為何平常看店裡沒什麼人?試想一下,你去買一條煙、幾瓶酒需要用多長時間?一兩分鐘就可以搞定,也就是說購買菸酒的人都是快進快出。當然碰到送禮的、團購的,可能會在店裡呆的久一點,討價還價嘛。還有的菸酒店通過回收菸酒,也能獲取一定的利潤。

通過以上的分析:茶葉店、菸酒店為何看起來沒什麼顧客,還能開下去不倒閉?主要就是由商品屬性和銷售方式決定的。據我瞭解,大部分茶葉店、菸酒店都可以盈利,只是多少的問題。


崑崙樵夫

我們平時看到的菸酒店、茶葉店一般店鋪大小適中,窗明几淨,雖然不是豪華裝修,但也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走進店鋪,老闆要麼在自在地看電視,要麼在悠閒地玩手機,全店寥寥無幾的客人、生意的慘淡似乎跟老闆毫無關係,完全看不出悲傷感。

我們很好奇,為什麼這些店鋪客人無幾,老闆卻毫不惆悵,店鋪還能一直開下去不倒閉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老闆有錢

我們從表面可以看出能開菸酒店、茶葉店的人絕對是有些家底的。

不說這些店鋪的租金,就是光擺在櫃檯上的產品,拿價格相對低一點的茅臺酒舉例,少說4瓶,就相當於一線城市普通白領的工資了。

想想加上店裡所有的煙、酒等,這些都是要囤資金的,還要加上店鋪週轉資金、進貨資金、租金,要借錢搞這個,不太現實。

加上客人較少,一般老闆是耗不起的,所以這老闆腰包一定得是鼓的,才能撐得起投入這麼大的店鋪。

2、線下有渠道

這些走進店鋪的客人都是些散客,老闆光指著散客賺錢,估計是要喝西北風了。

他們是在線下會跟一些企業、酒店以批發價合作,就像一些企業逢年過節給領導、員工發的福利,還有酒店辦婚禮所承包的菸酒等。


這些要的量都是很大的,可想而知,會有多大一筆進賬了。

3、線上有營銷

這些店鋪的老闆不僅有線下的合作商,還在線上做著各種營銷活動。


比如團購、促銷,這些只要線上鋪好廣告,只等著訂單來找就行了,省力省時,這就是所謂的躺賺模式。

4、行業有利潤

可以說菸酒業、茶業是個暴力的行業。如果你去稍加打聽一下就能知道。


零買的價格和想要批量購買的價格,中間的差價就有一筆。


再深一度談合作的話,價格還會低。

這也只是老闆給的價格,他自己本身也還都賺著錢呢。


而且都是走量,數量越大,利潤就更高,說不賺錢誰信呢。

綜上所述,我們的好奇心被滿足。


那些表面看似冷清的菸酒店、茶葉店,背後實則有大把的鈔票進賬,所以能開下去不倒閉。

這也說明了,這個社會,無論做哪一行業,都能出狀元。


我們要做的,是要在一個行業中成為佼佼者,才不會被社會淘汰,被歷史的車輪碾壓。


有書課堂

看了所有回答,沒一個正經的答案。本人做過酒的經銷商,告訴大家真實情況。

第一:真想掙錢,從銷售模式上說靠零售只能維持生計,必須靠團購,而且生意越好的店面背後的團購越牛X。你想想團購的人有幾個去店裡買的,一個電話直接送貨上門,早放後備箱或者直接送到酒店了。所以很多店沒啥客人但是生意很好,我們原來有個經銷商就是所有飯口零售最旺的時候都不開門,不想費那個勁掙那小錢。一年光靠團購做個幾百萬沒問題,所有飯口都去公關了,你懂的。

第二:所有產品按照單品利潤看茶>酒>煙,但是酒最掙錢,為啥?因為量大,尤其是團購和婚宴,而且單瓶利潤高。所以賣好酒才能真正掙到錢。茶雖然利潤率好,但是總歸消費頻率沒有菸酒大,但是利潤率真的很高很高,門道也最多,商業機密不便透露,不過這也是中國茶葉沒能成長出象立頓這樣世界級品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第三:消費模式上說菸酒茶不分家呀,團購客戶都有需求。尤其菸酒不分家,喝酒的人幾乎都抽菸反之亦然。團購和婚宴都是一起拿呀,而且量很大喲,頻率也很高,大企業招待需求那是很大的,有幾個大單位和婚宴總管的客源,店就養住了,很滋潤。

第四:從產品上說,煙是流量產品,單品利潤低但是沒有不行沒沒客源了,煙是產生進店頻率最高的商品,你沒見老闆和收銀基本是和煙在一起。但是煙的量上去了,維持日常費用基本不大,量和現金流還是很大的喲,一個月上千條煙的店比比皆是,你不抽菸可能體會不到。酒是利潤大戶,不僅是銷售利潤,最重要的是還有返利和陳列費。好點的店單單陳列費養店就沒問題,一個月一個品牌一個陳列面上千的費用,大部分可達到陳列產品1:1的比例返陳列費。關鍵是你要有團購客戶量衝上去廠家才願意投,量越大談判能力越強。

第五:菸酒茶是節日消費最強的產品,一年裡就主要靠中秋和春節,告訴你酒的兩節消費能佔到全年的60%以上。所以平常沒啥人很正常,老百姓們消費集中在兩節,你春節再去看看。還有一點說下買中高端酒一般不要去超市和酒店,就去菸酒店,真心便宜些,別問我為啥,這也是商業機密範疇的。

總之菸酒茶掙錢靠團購而非零售,主要不靠掙老百姓那點小錢重點是政商大客戶招待及各種宴會辦事的大錢!當然在中國很重要的一塊消費是送禮呀!重點也不是咱老百姓節日走親訪友那點,否則茅臺五糧液和上千元一條的煙都賣哪裡去了,你懂的。至於有些店賣點假煙假酒,回收購物卡及名煙名酒發點”橫財”,可以無視。這種旁門左道不入流,做不大,不是主流菸酒店乾的事情,正事兒都幹不過來呢。

你看菸酒店人不多,不等於人家沒幹活,不掙錢,那些平常沒啥人,有時還總是不開門的,可就是不倒閉的,都是大商戶。現在懂了吧。


王新勇河北錦策創始人

提出這種問題 說明你是門外漢 我來給你普及一下 首先菸草很好理解 都是大批量幾十條几十條出貨很輕鬆 比如婚慶之類的 看似利薄 但是架不住量大啊 比如利群十四一盒 一般一條就是125大批量能到123左右 兒他的進價在將近121左右 一條兩塊錢利潤 100條就是淨賺兩百塊 而且基本上菸草局都會有活動 比如訂煙一百條反一條之類的活動 這就是為什麼你會覺得有的菸草店進價多少他就賣你多少 不是不賺錢而是有返利 那這樣就相當於一百條就賺320左右了 還有 雖然菸草壓錢多 但是同樣回錢也快 一週打一次煙 特別是菸酒店大煙一二十萬很輕鬆 例如一週打眼20萬 單拿利群舉例就相當於強了是每週賣掉將近1800條 利潤在6000塊往上 而且是絕對網上 因為我給你算的是批發的利潤 肯定還有不少零售的 一個月光菸草就賺個兩萬五到三萬了

第二就是茶葉 這個利潤就大了去了!!估計我說了你都不信 一般菸草店賣200塊多點的茶葉 在批發市場也就買一百左右 要進價絕對不會超過50 因為各地情況不同我這是保守估計 一般情況下茶葉的零售價(我指的是小型菸酒糖茶店)是商家進價的五倍起步 是起步!! 所以說看起沒人 一天進去兩個買的 他就利潤不小 因為我家就在茶博城住 耳濡目染也就知道了

酒我就大體一說大家多少都知道 基本上白酒費用不高 因為酒廠想讓你賣他的貨 但是一般出貨沒有菸草快 他們大部分都是貨不用現款 下次補貨的時候買了多少就給他多少的錢 而且大部分每個月沒了多賣 都會給商家一定的陳列費

綜上所述 看似菸酒店不賺錢只是假象 1.進去的人目的非常明確我就是來買菸酒的 拿上付錢就走 這個過程你應該能腦補出來 2.店裡的東西不賺錢的(菸草)薄利多銷 賣的慢的(茶)一本萬利 不怎麼賺錢有賣的慢的(酒)沒有成本 還每個月給陳列費

大體這就是你看見為什麼菸草店感覺沒什麼生意 卻又遍地都是的原因 第一次回答 不足之處請見諒!!


渲染的高傲

很可能呀!人少、但是還能維持,有兩種情況:一是雖然人少還能賺錢,二是雖然不賺錢但是投資人看好未來發展、所以維持“戰略性”虧損。

首先分析第一種可能。人少怎麼賺錢?雖然客流量少、但客單價和毛利比較高。大家看到的典型的例子就是:超市人多,客流量大,但不是所有超市都賺錢,好多客流都是不賺錢的客流,如挑菜一挑挑好幾個小時的大爺大媽;百貨人少,客流量小,但客單價度高,客流量不大但質很高,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超市和百貨,這兩種業態都是存在的。如果是完全市場化的環境下,如果兩個業態存在邊際利潤率的明顯不同,那麼邊際利潤率低的業態就會逐漸減少,從而減少供給拉高利潤率;而邊際利潤率高的業態就會有新資本的進入,逐漸增加供給從而拉低利潤率。所以從數量上來看,超市的數量要大於百貨的數量,但兩者利潤率很可能一樣。

舉個極端的例子,奢侈品體驗店。一個店裡面,如果人過多,需要再門外排隊,以保證店內顧客的體驗。想買奢侈品的群體,一般來說,願意付出更多的金錢來享受更優質、更個性化的服務,而這種群體永遠是存在的。而題目中所說的茶葉店和菸酒店,我想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其次還有第二種可能,就是“戰略性虧損”。先培養出客戶的購物習慣,開始人少沒關係,投資人預期人會越來越多,最典型的比如一些線下的“黑科技”便利店,有時候成本要比傳統便利店還要高,但是投資人可以忍受暫時低的利潤率。如果新一代客戶的購物習慣養成了,沒有機械手無人收銀的便利店就覺得彆扭,漸漸傳統便利店的客流就會向黑科技賦能的便利店轉移,漸漸客流就有了。

評論員:王小星


首席投資官

存在即合理。一個店開在大街上不倒閉,就一定有它的生存之道。

街道上、小區門口,那種標著“精品菸酒”的門店很多,平時的確看不到有什麼客人,但別人的盈利絕對不比同等面積的超市小。

最根本的原因是,賣菸酒還是比較賺錢的。特別是這種店裡,賣的都還是比較高檔的菸酒,賣一瓶茅臺賺幾百,賣一條黃鶴樓1916賺幾百,有時候撞大運遇到別人大批量地買,算下來還是相當可觀的。

也就是說,這些精品菸酒店屬於那種一天難開張、開張吃三月的門店。

除了商業上的慣例,這些門店都有些自己的生存之道不為外人所知,比如說商場附近的精品菸酒店,大多兼有出售、收購購物卡的業務,比如說餐飲酒店聚集地的精品菸酒店,很多都就近承接酒席菸酒業務,團購業務走量快,賺錢也快,比如說有些辦事部門門口的精品菸酒店,大量以折扣價回收菸酒再賣出……

茶葉店的情況跟菸酒店有點不一樣。茶葉是越來越不還賣了,我們之前梳理茶葉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除了少數幾家業績尚可,大部分都賺不了什麼錢,可能一個茶葉店一年賺的錢都不夠買兩斤茶葉,港股上市的坪山茶業,甚至3年虧掉了26個億。

茶葉店1年虧了這麼多錢,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所以,現在很多茶葉店都開始改造成茶館,兼具社交功能。這個思路很明顯,來這裡核查談事情的人,偶爾總會買點茶葉的,經常來賣茶的人,說不定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會客廳了。

茶葉店不賺錢還能開下去,更多的是改變經營思路的結果。


斑馬消費



從消費場景上來說,酒和茶是不可分的。

餐桌上,喝酒前都是先喝茶。送禮角度上看,送酒的同時搭配兩份貴茶禮盒條裝,也是很好的搭配,消費者也願意買賬。酒茶融合是一個消費大趨勢。據瞭解,國內酒業領軍企業如華糖也跨入了茶行業與貴茶協同舉辦酒茶中國行活動,此次兩者的合作也取得了初步成功,這也讓酒商們蠢蠢欲動,紛紛順應趨勢走進賣茶行列。酒和茶無論從渠道還是消費者上看,契合度都極高,這是一個值得抓住的增長點。

從消費升級上來說,消費者需要更有品質的產品。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的升級,消費者變得更加苛刻與挑剔,他們給我們的信任只有一次。而茶葉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與進口酒類似,有品類缺品牌,有市場但散亂,因此,中國茶與酒一樣都存在著重大機遇,甚至在銷售渠道方面有很強的融合價值。

從盈利利潤上來說,茶葉是可以帶動酒的銷售的。

有時候客戶開車不方便品酒,就把客戶約過來品茶,品茶的時候就把酒和茶都賣出去了,一舉兩得。再加上平時招待客人,人情往來,也需要消耗很多茶葉。酒和茶利潤都很高,目前大家推廣都是講健康概念,未來我們還可以開發更多的方式和概念來引導消費者去接受產品。

從產值角度來看,白酒行業去年產值接近6000億,而茶產值是白酒的一半,足見茶行業迅猛的發展勢頭。其次,國內兩大知名酒企貴州茅臺、江蘇洋河(均與貴州貴茶有合作)都在積極尋求茶類產品的合作機會,並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足見酒茶融合是大勢所趨,且有酒業名企作引路人的嘗試。


蓶懓黒咖啡

平日裡出去逛街,眼尖的人總能發現一個“奇怪”現象:許多茶葉店或菸酒店(義芳君這裡重點說下茶葉店),不管沿街,還是躲在哪個旮旯角落處,往往都是有一些年齡的老店了。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些店平常看過去有點門庭冷落,貌似沒啥生意的樣子,為什麼它們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個“南山不倒翁”,以致許多人總覺得茶葉是“暴利”行業,“有錢又有閒”呢?前幾年,有一些剛踏入社會的女孩子就特別喜歡找份在茶葉店上班的工作,可能正是看中了這點。

其實,這是許多人不瞭解茶行業的特性導致的。

我們知道,生意有些是擺在明面上,外行人根據每日人流變化、貨架商品更迭速度,商家促銷活動頻次及讓利幅度等因素,大致可以判斷出該商家生意真實情況。

譬如:地鐵口、火車站、繁華商圈裡的小吃店、冷飲店、奶茶店、服裝店……等等。這些店面的市場推廣方式,講究“短、平、快”,第一時間吸人眼球,第一時間促成銷售。因此,人流越多,意味著曝光的機會越多,意味著促成成交的機率越大。很多人也就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哇,這家店人真多,人氣真旺,生意肯定很好啦!”反過來,人流越多,也能產生示範及跟風效應,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一些網紅奶茶店喜歡花錢請人排隊的原因。

很顯然,這種屬於衝動型、意念型或者跟風型的消費習慣,在茶葉上則顯得比較少見。喝茶一族,基本屬於有較強計劃性、講究個性化體驗。這種消費習慣不會是臨時的一時興起,更多是長久以來形成的消費習慣。因而,大凡買茶,不會經常性,而是有一定的時間節點,所以基本上很難看到客戶一撥接一撥地出入茶葉店。

所以,你看到的現象,雖然是事實,但未必是真相。淡旺季的特點,加上近幾年政策因素、飲食習慣、健康認知等方面的變化,以及互聯網對實體的衝擊,這幾年茶葉門店經營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也亟待轉型升級。

正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殊之處。老店肯定有老店的“過人之處”,挖掘時代變化中老店的生存之道,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希望對您有用。


義芳君說茶

就我們家20多年茶葉店經營,我個人接手經營茶葉店近10年的經驗來看。茶葉店也是經歷了市場起步期、上升期、緩衝期幾個階段。

就我個人經歷而言,茶葉店剛開始沒有特別成熟的客戶群,一般也都是需要用一些促銷、優惠的產品和儘可能全面的品類來吸引客戶,有時候店裡人頭攢動也不一定能掙到錢,主要在於宣傳和招攬人氣的作用。如果店裡在當年可以成本持平的話,說明已經是經營有道了。

這是我剛剛接手店面後,調整的店面,儘可能多的品類展示,還有很多引流的產品在島櫃前吸引客戶。

在開店後的2-3年,一定要有準確的產品定位,要麼有獨特的產品、要麼有適合的經營方式,依舊人頭攢動是很難賺到大錢的。畢竟,茶葉是需要安靜品飲的,來這裡消費的高單客戶也是傾向於環境舒適,購買時也是要反覆品嚐的。所以,店面如果有成熟的客戶群體是,反而人流沒有之前初創期那麼多,但是每個客戶消費能力也是提升了很多的。

2011年我們開設該品牌北方地區第一家專營店。收縮了了過去的產品品類,著重於高品質普洱茶的市場銷售及推廣。

就我們家而言,在2008年定位了品牌普洱茶的代理銷售,客戶比之前少了近50%,但客單價確提升了近200-300%,利潤也有提升。換句話說,我們將服務大多數散客的時間,用在了少數重點客戶的身上,更容易產生效益。

單就大家關心的茶葉行業暴利而言,其實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已經很難做到了。在北京,房租佔據了茶葉成本大多數,另外人員成本、稅還有一些附加費用,讓茶葉已經遠離暴利的神話了。同時,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速度,也讓信息成本降低了很多。

隨著消費者對茶葉的差異化需求日益增加,我們也再次重新出發,開始著手經營小眾高端普洱茶的定製服務。這樣應該是,店面的客人會更加傾向於安靜休閒的環境中品飲、選購茶葉,也就是平時看到的,店面沒啥人的狀態了。

目前來看,經營茶葉店,

還是主要在於店面的定位:你是想服務大眾的普通消費,還是少數忠實客戶的高端消費?

另外,跟其他商業一樣,經商的本質就是做人,要看店主本身的性格標籤和專業能力,夠專業才能打動客戶,才能讓客戶更放心的在你店裡消費。

——更多茶葉知識請關注《拙閱普洱茶生活館》任何問題@我都會幫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