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機械行業真的一片灰敗,令人絕望嗎?

不知道什麼風氣作怪,機械行業和從業人員的現狀和前景被描述的一片灰敗,好像大家都在人云亦云,刻板印象的認為機械行業就是很苦逼!


我認為機械行業沒你想的那麼差,也沒有別人幻想的那麼好,作為國家的基礎工業,製造業確實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從業環境、薪酬增長、綜合平臺等等都存在讓人詬病之處,但是試問天下哪個行業沒有自己的難言之隱,那個行業沒有自己的冠冕堂皇,正應了一句猥瑣的老話“老婆總是別人的好”,“這山望著那山高”,僅此而已。

不過在你還有選擇的餘地,還沒有正式踏入這個行業前,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可以跟你描述一下機械行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1、 機械行業是一個傳統的老行業了,雖然算不上古老(至少中國而言),但是也有一定的歷史了,具體多久我也說不上來,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就中國而言,我認為應該從清朝末年1865年的曾國藩規劃,李鴻章負責的江南製造總局之類開始就有這個行業了吧,一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行業,發展到現在,任何暴利和壟斷式經營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行業的利潤已經變得越來越透明和趨於平均化,所以對這個行業的從業者而言,如果想暴富的話,這種可能性已經非常小了,因為行業發展已經非常的成熟與規範,所以呈現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所有人都在賺點辛苦錢,賺點生活費而已,這也是機械行業的一個現狀。所以對於那些沒有理想和一門心思只想賺錢的人,我想奉勸你一句“行業有雷陣,入行須謹慎”。

2、 但是老樹也有發新芽的時候,隨著工業4.0概念的愈演愈烈以及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提出,其實中國的製造業也正處於一個所謂風口期,雖然很多人都在挑剔和詬病中國的智能化、自動化的實現程度,但是事實是,現在的中國,地不分南北,企業不分大小都在談論和打造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方式,雖然比起國外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機器人應用和機械手操作來,中國的企業對自動化、智能化這一塊介入的深度還有待提高,但是我們的發展和努力,足以亮瞎全世界的鈦合金狗眼。說一個我瞭解到的事實,現在無論是日本的THK絲桿線軌還是臺灣上銀絲桿線軌都已經嚴重缺貨,現在下單至少要6個月的生產週期,而大部分的訂貨商都是應用在自動化領域,從這個情況你就可以知道,現在中國的工業4.0發展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了。我設計的一個自動化設備,選了幾個直線模組,詢價從THK問到上銀,最後都因為生產週期而放棄了,現在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選國內的產品了,就算是國內的也很緊張啊,交貨期都是接近一個月的時間了。

3、 其實每個行業,能夠躋身風口浪尖而風光無限的人都是少數,而這少數人就成了一種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如果經過媒體和互聯網的放大,就會極大程度的引導或者誤導大眾的思考(當然很多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很多人都在勸“機械狗”轉身“碼農”,彷彿只要一個華麗的轉身就可以成就人生贏家,衣食無憂,福祿雙全。其實現實的生活是這樣嗎?當然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互聯網企業的從業平均工資確實在很大程度上要高於傳統的機械製造行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有利就有弊,碼農作為一種青春飯職業,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是存在一定的短板的,有可能35歲後,你還得再“從頭再來”一次,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碼農這個職業,至少我覺得我自己不適合,我不是說碼農不好,當然有它好的一面,但是如果是做人生的職業規劃的話,我還是建議你要從人生的職業發展來規劃,而不是太過於看重眼前利益。 注意:以下部分有心靈雞湯的嫌疑,不喜歡的人就不要看了,要不你又要難受和吐槽了。多麼人性化的提示,估計只有我這麼善良的人才會這樣為大家著想了。

4、 人生很短,“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人生也很長,所有才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無奈與感嘆,每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會存在一個“初興——繁榮——衰退”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週而復始的,所以很難有人去把握好這個時代到底是誰的時代,就拿你來說,你現在是大一,那等你大四畢業,你敢肯定是哪個行業的天下嗎?或者你再來個研究生又推遲兩年,你敢判斷5年後是哪個行業的風口嗎?更甚至你可能會直博,那也許是七八年後的事情,你又如何去判斷哪個行業才是最牛逼的呢?想想看八年抗戰連日本都打回老家了,世界的變化多大,所以我也很“迷茫“你到底有什麼好迷茫的,你最大的迷茫,套用一句臭大街的話來說就是“書讀得不多,想得太多”了,好好讀書吧,把書讀好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等著你,如果今天的事情都沒有做好,而一門心思的去幻想明天的輝煌,這未免有點杞人憂天了。 當然話又說回來,其實迷茫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證明你在思考,你在想方設法找出路,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各個階段的迷茫,其實我現在也有我的迷茫,但是我也知道,只知道迷茫是沒有用的,要在不斷的試錯和努力中找出一條適合自己並屬於自己的路來,然後腳踏實地的走下去,這樣才能實現自己撥開雲霧見青天。

國內的機械行業真的一片灰敗,令人絕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