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農民的印象中,秸稈和蘆葦之類的東西都是寫沒人要的“廢品”,留著佔地方,寧願燒掉,但是在王女士的眼裡卻不是,她把這一堆堆沒人要的草變廢為寶,做成了工藝品。


在大多數農民的印象中,秸稈和蘆葦之類的東西都是寫沒人要的“廢品”,留著佔地方,寧願燒掉,但是在王女士的眼裡卻不是,她把這一堆堆沒人要的草變廢為寶,做成了工藝品。

王女士本來和一般的農村婦女沒什麼不同,每天干完農活就回家照顧家庭,但她也和其他農村婦女也有不同,她平日裡不愛打牌打麻將,就愛鑽研編織活,家裡很多裝飾品都是王女士親手編的,在一次扶貧活動上,一個老師徹底改變了王女士的生活。

在那個活動上,那些沒人要的秸稈,蘆葦在手工藝老師的手上變成了一件件藝術品,一個能賣出幾十到幾百不等的價格,這讓王女士受到了不小的啟發,自己村裡多的是這種沒人要的原材料啊。

而且又正好是自己喜歡的編制工藝,回村後她自己和幾個愛好相同的村民組織了一個編織品牌,自己開發草編工藝產品,不到三年,王女士的品牌就推出去了,每天最少能收入百餘元。

王女士自己賺錢的同時還不忘帶動村裡其他婦女加入,她在村裡不定期開辦免費培訓班,村裡其他婦女看到王女士不菲的收入,都紛紛前來報名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