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108將結局最好的是誰?

田慧雨

這種問題見仁見智吧。大部分人的結局都不太好,但相對之下還是有幾個可以的。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李俊和童威童猛兄弟,無論如何也是要算上的。遠走異國暹羅當國王,離開大宋這渾濁世界,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去了,從今以後再也不用受貪官汙吏的氣,受一心想要招安的腤臢宋江的道德綁架。

入雲龍公孫勝也不錯,畢竟是有道之士,平掉淮西王慶之後,公孫勝其實就已經和梁山人從此分開了,公孫勝是108將裡的得道高人,所謂梁山聚義替天行道,於他而言,就當紅塵中歷練一番,歷練過後,自然還是要潛心修煉,追尋自己心中的大道,身為道士出家隱居,倒也是得其所哉,結局也算不錯。

還有個人也想說說,那就是水滸傳中最喜歡的人物,魯智深魯提轄。魯提轄生就一顆赤子之心,忠肝義膽義薄雲天,實在是禿驢中的好和尚,比同為四大名著裡的歪嘴和尚唐僧強太多了,他最終能夠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也算是證得佛果了。

我要說的結局比較好的人就這幾個,其餘雖然還有一些活下來的,但要麼還是裴宣那樣依舊在草莽山林之間遊蕩,要麼就是孫立這種朝廷降將繼續替朝廷賣命,再有也就是樂和安道全這等從此淪為高級工作人員為朝廷服務,實在是沒多大意思,按我說,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死上一場。


何事男兒不讀書

首先這個問題的誰的結局最好,而不是誰沒死。所以不是說沒死的就是好結局。

綜合起來回答,我的答案是:入雲龍 公孫勝。

公孫勝隨眾接受朝廷招安,征伐遼國,討伐田虎。田虎的軍師喬道清以妖法打敗梁山好漢,公孫勝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漢才能順利消滅田虎。公孫勝在消滅王慶後,即出家修道。他雖為國立下大功,卻不重名利,功成身退,回蘇州潛心修道。本身他就算是修道人,最後出家算是最好的結局。算是善終。

當然,其他也有結局不錯的,但是相對來說,並沒有很重分量。


我把一百零八將結局交代出來,大家評判吧。

水滸人物歸宿:

1 入雲龍 公孫勝(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堅(御前聽用,後任職於內府御寶監)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聽用,後任御馬監大使)

4 聖手書生 蕭讓(受職於蔡太師府)

5 鐵叫子 樂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雲裡金剛 宋萬(戰死於潤州)

7 沒面目 焦挺(戰死於潤州)

8 九尾龜 陶宗旺(戰死於潤州)

9 青面獸 楊志(患病,寄留丹徒,後病逝)

10 百勝將軍 韓滔(戰死於常州)

11 天目將軍 彭汜(戰死於常州)

12 白麵郎君 鄭天壽(戰死於宣州)

13 操刀鬼 曹正(戰死於宣州)

14 活閃婆 王定六(戰死於宣州)

15 醜郡馬 宣贊(戰死於蘇州)

16 金眼彪 施恩(戰死於常熟)

17 獨火星 孔亮(戰死於崑山)

18 神醫 安道全(調御前聽用)

19 井木犴 郝思文(戰死於杭州)

20 金槍將 徐寧(傷於杭州,後死於秀州)

21 浪裡白條 張順(戰死於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戰死於獨松關)

23 沒羽箭 張清(戰死於獨松關)

24 雙槍將 董平(戰死於獨松關)

25 花項虎 龔旺(戰死於德清)

26 插翅虎 雷橫(戰死於德清)

27 急先鋒 索超(戰死於杭州)

28 火眼猊 鄧飛(戰死於杭州)

29 赤發鬼 劉唐(戰死於杭州)

30 喪門神 鮑旭(戰死於杭州)

31 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戰溺死於海中)

32 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戰溺死於海中)

33 船夥兒 張橫(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4 沒遮攔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5 毛頭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6 旱地忽律 朱貴(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7 錦豹子 楊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痊癒)

38 白日鼠 白勝(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9 小遮攔 穆春(看視病人)

40 笑面虎 朱富(看視病人,後病逝於杭州)

41 立地太歲 阮小二(戰死於烏龍嶺)

42 玉幡竿 孟康(戰死於烏龍嶺)

43 兩頭蛇 解珍(戰死於烏龍嶺)

44 雙尾蠍 解寶(戰死於烏龍嶺)

45 矮腳虎 王英(戰死於睦州)

46 一丈青 扈三娘(戰死於睦州)

47 鐵笛仙 馬麟(戰死於烏龍嶺)

48 錦毛虎 燕順(戰死於烏龍嶺)

49 賽仁貴 郭盛(戰死於烏龍嶺)

50 小溫侯 呂方(戰死於烏龍嶺)

51 九紋龍 史進(戰死於昱嶺關)

52 拼命三郎 石秀(戰死於昱嶺關)

53 跳澗虎 陳達(戰死於昱嶺關)

54 打虎將 李忠(戰死於昱嶺關)

55 白花蛇 楊春(戰死於昱嶺關)

56 病大蟲 薛永(戰死於昱嶺關)

57 摩雲金 歐鵬(戰死於歙州)

58 菜園子 張青(戰死於歙州)

59 中箭虎 丁得孫(死於歙州)

60 聖水將軍 單廷(王玉)(戰死於歙州)

61 神火將軍 魏定國(戰死於歙州)

62 青眼虎 李雲(戰死於歙州)

63 石將軍 石勇(戰死於歙州)

64 霹靂火 秦明(戰死於青溪)

65 險道神 鬱保四(戰死於青溪)

66 母夜叉 孫二孃(戰死於青溪)

67 出林龍 鄒淵(戰死於青溪)

68 摸著天 杜遷(戰死於青溪)

69 催命判官 李立(死於青溪)

70 金錢豹子 湯隆(死於青溪)

71 鐵臂膊 蔡福(死於青溪)

72 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於青溪)

73 花和尚 魯智深(坐化於杭州)

74 行者 武松(出家並終老於杭州)

75 豹子頭 林沖(病逝於杭州)

76 病關索 楊雄(病逝於杭州)

77 鼓上蚤 時遷(病逝於杭州)

78 浪子 燕青(出走於杭州)

79 混江龍 李俊(詐病於蘇州,後出海,為暹羅國之主)

80 出洞蛟 童威(看視李俊,後隨李俊出海)

81 翻江蜃 童猛(看視李俊,後隨李俊出海)

82 神行太保 戴宗(終老於泰安州岳廟)

83 活閻王 阮小七(終老於石碣村)

84 小旋風 柴進(辭官務農)

85 撲天雕 李應(返鄉)

86 鬼臉兒 杜興(伴李應返鄉)

87 大刀 關勝(後病逝)

88 雙鞭 呼延灼(後抗金陣亡)

89 美髯公 朱仝(後立戰功)

90 鎮三山 黃信(仍任青州)

91 病尉遲 孫立(仍任登州)

92 小尉遲 孫新(隨兄回登州任用)

93 母大蟲 顧大嫂(隨夫回登州)

94 獨角龍 鄒潤(辭官返鄉)

95 一枝花 蔡慶(返鄉為民)

96 鐵面孔目 裴宣(返回飲馬川,受職求閒)

97 錦豹子 楊林(返回飲馬川,受職求閒)

98 神算子 蔣敬(返鄉為民)

99 神機軍師 朱武(投公孫勝出家)

100 混世魔王樊瑞(投公孫勝出家)

101 小遮攔 穆春(返鄉為民)

102 轟天雷 凌振(仍受火藥局御營任用)

103 玉麒麟 盧俊義(被毒斃於淮河)

104 呼保義 宋江(被毒斃於楚州)

105 黑旋風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於潤州)

106 鐵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詳)

107 智多星 吳用(自縊於宋江墓前)

108 小李廣 花榮(自縊於宋江墓前)


SIR王重陽

那必須是浪子燕青啊,盧俊義的心腹親隨,綽號“浪子”,吹得一口好簫,唱得一口好曲,射得一手好箭,還會百步穿楊,最牛的是燕青可是梁山泊一流的外交官!!

只可惜浪子燕青出場太遲了,硬生生地拖到了第六十一回合,身份地位也是低得可憐,只是盧俊義的家奴而已。雖然如此,但從施耐庵的手法可以看得出來,浪子燕青這個人物形象在他筆下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浪子燕青在六十一回合出場應該是有意為之,因為這個回合只為塑造浪子燕青這個人物。

既然是梁山好漢,必須以武論英雄,浪子燕青不像林沖和呼延灼那般驚天地泣鬼神,也不像魯智深和李逵那樣蕩氣迴腸,燕青是一個個性十足,技術含量最高的人物形象,在施耐庵的筆下,浪子燕青是一個酷愛單打獨鬥的浪子,看家本領猶如“日本相撲”,柔中帶剛,師從盧俊義,卻青出於藍勝於藍,這就跟駕校的教練一樣,雖然教得出來很多優秀的學員,真的上場跟學員一較高下的話教練就不一定比學員厲害了,遠的不說,林志穎、韓寒這些國內厲害的賽車手你知道他們在駕校是哪位教練教的嗎?道理很簡單。

在梁山上,粗人一抓一大把,武夫比比皆是,燕青卻似當今的文藝小青年,吹拉彈唱無所不能。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浪子燕青和一代名妓李師師的橋段,兩人琴簫合奏,玉佩齊鳴,黃鶯對囀,引得李師師狂贊,浪子哥哥原來吹得一手好簫呢!當然,此簫非彼簫,吹著吹著,燕青就哼起歌來,聲清韻美,字正腔圓,宗徽宗聽了就忍不住拍手叫絕,對於李師師和宋徽宗來說,浪子燕青何許人也,不過是盧俊義身邊的小隨從而已,卻憑藉著自己的一身才藝征服了這兩人,不得不說他是真的很厲害。所以,我還是覺得,108將中結局最好的就是浪子燕青了,當然,有人會說,阮氏兄弟結局才好呢,你看人家去了越南之後還當上了總理,多牛逼啊,那都是後話了。


盧鐮太

其次,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尤其是答案也是因人而已,各不相同,正如一百個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水滸傳》裡108將裡也有108個回答,就是說,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不一樣的,但每個人的結局,都有最好的歸宿,就是說各個人眼裡,各個人的結局是不一樣的,結局的好壞也是不一樣的,但108個人眼裡,他們都認為自己的結局好。

有人已經回答了,說綜合起來看:入雲龍 公孫勝,就是說公孫勝是最好的結局,理由是:公孫勝隨眾接受朝廷招安,征伐遼國,討伐田虎。田虎的軍師喬道清以妖法打敗梁山好漢,公孫勝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漢才能順利消滅田虎。公孫勝在消滅王慶後,即出家修道。他雖為國立下大功,卻不重名利,功成身退,回蘇州潛心修道。本身他就算是修道人,最後出家算是最好的結局。算是善終。

但我並不這樣認為,說入雲龍 公孫勝結局好,是原因他出了家,似乎出家就是好,如果是這樣,那還是108將嗎?其到底有沒有貢獻。要我認為,諸如立地太歲阮小二,幡竿孟康,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

鐵笛仙馬麟,錦毛虎燕順,賽仁貴郭盛,小溫侯呂方,九紋龍史進,拼命三郎石秀,跳澗虎陳達,打虎將李忠,白花蛇楊春,病大蟲薛永,摩雲金 歐鵬,菜園子張青,中箭虎丁得孫,聖水將軍單廷,神火將軍魏定國,青眼虎李雲,石將軍石勇,霹靂火秦明,險道神鬱保四,
母夜叉孫二孃,出林龍鄒淵,摸著天杜遷,催命判官李立,金錢豹子湯隆,鐵臂膊蔡福,短命二郎阮小五,花和尚魯智深,都是戰死於沙場,他們應該最結局。

不是有句古話說的好,寧肯戰死在沙場,不肯死在炕頭,說明戰死是偉大的,結局更應該是最好的。


讀寫人家

從綽號上看,就知道天滿星朱仝是108將中結局最好的人。



朱仝上梁山後,問起家人的事。宋江大笑道:"我教長兄放心,尊嫂並令郎已取到這裡多日了"

原來朱仝有後代,而且還是一個兒子!

為什麼吝嗇的施耐庵獨獨賜給朱仝一個寶貝兒子呢?

我們知道梁山108將,幾乎沒有道德瑕疵的人只有魯智深和朱仝。魯智深出家前是條光棍,出家後自然更沒有後代了。而“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的美髯公朱仝,先義釋晁蓋,再義釋宋江,為了雷橫老母的囑託,又甘願自己坐牢私放雷橫——這樣的義薄雲天之人,堪稱完人,不該有後嗎?



這還不算完,施公又給他安排了一個完美結局——徵遼,徵田虎,徵方臘,一系列的殘酷戰爭死傷那麼多弟兄,朱仝卻平安無事,而且屢立戰功。後來,他被授武節將軍、保定府都統制,最終破金有功,官至太平軍節度使。

功成名就,封妻廕子,後繼有人,平安高壽,人生如此,無憾矣。


半盞兒殘酒

結局好不好,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說。天閒星公孫勝在梁山排名第四,也算是位高權重了。可他始終若即若離,加上他師傅羅真人的護佑,全身而退是意料之中的,談不上特別好或不好。

天滿星朱仝那是命好,他的存在感並不十分強烈,但好事少不了他,最後加官進爵也沒費多大勁。要宋江自己評價,估計他也會選朱仝,朱仝的結局最符合他的理想。

天巧星燕青要放在今天絕對是個大眾明星,他個人素質太完美。一身好武藝,長相帥氣,最關鍵他不是一般地聰明,適時進退,最後歸去,享受了普通人的樂趣。

此外,李俊和童氏兄弟結局也不錯,但終老異地,難免思鄉之苦。

李應、孫氏兄弟還有黃信等人結局也還可以,復歸原職。但有點轟轟烈烈一場空之嘆。

蕭讓、樂和、金大堅、安道全與皇甫端等也各得其所,可謂善終,但也有寄人籬下之憾。

誰的結局最好,見仁見智了。


蘇杭166026009

根據我個人的看法是浪子燕青,《水滸傳》的英雄人物最終死的死、告老還鄉的告老還鄉、做官的做官、出家的出家,但在我眼裡最羨慕的是燕青的結局。

燕青綽號“浪子”,直隸大名人(現在的河北人),原來是盧俊義的心腹親隨,會吹簫唱曲,又射一手好箭,還有百步穿楊的功力。他英俊瀟灑、武功高強、多才多藝。在老大粗聚集的梁山,燕青的儒雅,外加精通吹拉彈唱,多才多藝而受到大家的喜歡。最終108將結局中,只有燕青一人明睿地激流勇退而得善終。他的離去,是因為洞透了人生的底蘊,“若燕青,可謂知進退存亡之機矣。”他最後留給宋江一紙辭書並四句口號:“燕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一生。”這裡提到的“君王赦”,是指他在梁山辦招安外交時,順便要徽宗皇帝為自己寫的特赦文書,此事也可見燕青心思之縝密。在電視劇中,他與名妓李師師浪跡天涯,抱得美人歸。《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對燕青的評價也很高,寫了那麼多英雄,然而他的理想只在燕青身上。


博物館奇妙遊

《水滸傳》描寫了一百單八將,從諸星聚義梁山泊,嘯聚山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看上去快樂無比,但是隱含著前途無著的危機。

在宋江與吳用籌劃下,堅持選擇了受朝廷招安這條途徑,每個人都有了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以至於被人評論“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結果被朝廷當成了工具,四處征討,最終七零八落,成了一個大悲劇。

要論起著一百零八個人誰的結局最好,除去悲劇性的宋江、盧俊義、李逵、張順等死於非命的人以外,歸隱的歸隱、坐化的坐化、浪跡江湖的浪跡江湖,在我看來,最好的莫過於魯智深。因為這部書有神鬼因素,所以魂歸彼岸未必是壞出路。

魯智深一生傳奇,由軍官而出家為僧而落草為寇,殺人放火的事兒沒少幹,有一顆行俠仗義的心,也有深深的慧根。因為基於義憤,打死霸佔民女的鄭屠戶,逃走到五臺山落髮為僧,後來耐不住清規戒律,被打發去開封相國寺,路遇不平懲治了小霸王周通。然後到了相國寺,又因為林沖的事,攪動了一番熱鬧。後來在二龍山與楊志武松落草,最後也上了梁山。

被招安後,徵遼得勝迴歸路上陪同宋江,上五臺山,參拜了剃度他出家的智真長老後,長老道:“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臨別時智真長老再贈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後來征討方臘的時候,魯智深在烏龍了生擒夏侯成和方臘,立下大功,但是看破紅塵,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在錢塘江大潮來的時候圓寂。留下了一首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魯智深的生命軌跡,基本上可以看做梁山好漢最終歸宿的一個範式,那就是從官而匪,有俠義之心,也殺人越貨,通過這一系列複雜的人生歷程,實現了自我。


何殊我

《水滸傳》中108將經歷浩劫能夠倖存下來的都算不錯,結局最好的應該是李俊,不但倖免於難還成了暹羅國王。李俊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混江龍,廬州人氏,原為揚子江艄公,兼販私鹽,是揭陽嶺一霸。後參與營救宋江,大鬧江州,是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二十六位,上應“天壽星”,擔任水軍頭領。徵四寇時統領水軍,屢立戰功。平定方臘後詐病歸隱,與童威等人遠赴海外,成為暹羅國主。《水滸傳》中其他倖存者的結局:1、公孫勝在宋江受招安後回薊州出家2、李應受招安後,李應被封為中山府鄆城都統制 3、朱仝受招安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4、魯智深平方臘時擒得方臘大將夏侯成,並親手抓獲方臘,後焚香打座圓寂而逝5、武松攻打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照看林沖,後出家成僧,到八十歲死去6、戴宗受招安後被封兗州府都統制,戴宗不接受,到泰安岳廟陪堂,了此一生7、李俊征討方臘得勝回京途經蘇州城外時假裝中風,隨後投奔了暹羅國,成為國王。8、阮小七受招安後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著龍袍戲耍被削職為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9、燕青受招安後,預感跟盧俊義前去受封沒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10、朱武受招安後,隨宋江征討方臘,為生還的十五員偏將之一,被封為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黃信受招安後,在征討方臘的戰鬥中建功立業,後被授武奕郎 11、孫立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蕭讓(文官)宋江征討方臘時,蕭讓未出徵,留在京師 12、裴宣受招安後被授武奕郎兼都統領13、楊林、凌振、蔣敬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14、安道全(神醫)宋江征討方臘時,皇帝詔安道全進宮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漢因未能及時救治而傷亡嚴重 15、皇甫端(治馬的獸醫)征討方臘時,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16、樊瑞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後拜公孫勝為師,學習道法修成正果17、金大堅(文官)在征討方臘時被聖旨召回御前聽用18、童威、童猛跟隨宋江征討方臘返回時,因不願做官,同李俊一起,從太倉港乘船到國外19、宋清(宋江弟弟)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 20、樂和宋江征討方臘正要出征,樂和被五都尉指名要走,留守京都21、杜興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22、蔡福征討方臘時陣亡,弟弟95、蔡慶徵方臘後返鄉為民23、孫新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24、顧大嫂受招安後被封為東源縣君25、柴進為免受奸臣之辱,推稱風疾病患,納還官誥,回滄州為民,無疾而終


雨淚星晴

謝謝,本人回答尚不請自來,還為班門弄斧,請見諒

我認為是魯智深。

作為一個和尚,他卻與眾不同。他行俠仗義,喝酒吃肉,師兄師弟都排擠他,唯獨他的師傅說他未來結局極好。

魯達,也就是魯智深了,為什麼叫智深,因為他有一種深度的智慧,沒有什麼勾心鬥角,或者阿諛奉承。他看起來卻是那麼傻,多管閒事,陪下身家性命;逃亡之時,仍然幫林沖,卻無任何好處。魯達這一生的經歷可悲可嘆又可笑。

但他的結局是在西湖岸邊悟道成佛,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死走逃亡傷,庸庸碌碌過一生。

他像極了降龍羅漢濟公,酒肉穿腸過,佛祖留心間。看似瘋瘋癲癲,實則比誰都明白。他也是這樣,喝酒吃肉,殺人打群架,但佛祖他從來沒忘記,包括他成和尚前。

謝謝,可能有些混亂,請隨意評論,包括噴我。我會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