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八角街傳說,堪比王母娘娘的班丹拉姆(吉祥天女)的另一面

八角街裡面可以說是俯仰皆是各種傳說,美國藏學家戈爾斯坦在一篇研究拉薩街謠的文章中認為西藏人有隨機創造神話故事的傳統,從而使許多神的身份和發生在她們身上的事都被神話和幻想故事弄得彼此混淆,有些模糊不清。但事實上,這些傳說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民族情感、知識、智慧、倫理規範的凝聚,絕非美國人的主觀臆斷。


東孜蘇巷巷口就有兩個著名的建築,對應著兩個有趣的傳說。一個是在漢族人特別是文青裡面著名的瑪吉阿米餐廳,傳說中的六世倉央嘉措就是在這個地方密會情人;另外一個是東蘇拉姆(意為經杆拐角地方的女神)乞討的地方,東蘇拉姆的像被畫在八廓街東南隅的石頭上,天天在那裡要飯,轉經燒香的信眾總是將剩餘的糟耙和松柏枝統統給了東蘇拉姆,這是不為遊客所熟知的班丹拉姆的傳說。

西藏拉薩八角街傳說,堪比王母娘娘的班丹拉姆(吉祥天女)的另一面

文青聖地-瑪吉阿米餐廳

著名喇嘛的愛情故事已經被無數人意淫很久了,以後我可以從別的角度聊聊。倒是作為格魯派的首席護法神, 班丹拉姆的傳說可以八卦一下。

班丹拉姆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掌管命運、財富的女神,在佛教創立後,被金剛手菩薩降服成為佛教的護法,很多漢人稱她為"吉祥天女"。

西藏拉薩八角街傳說,堪比王母娘娘的班丹拉姆(吉祥天女)的另一面

十八世紀西藏宮廷班丹拉姆唐卡

在佛教中,她的傳承由帕丹巴桑傑(傳說中的達摩)傳播到了藏地,後綽普譯師等人將其發展,由於歷代達賴喇嘛對班丹拉姆尤為崇奉, 尊其為自己的守護神,使之逐漸成為格魯派紅黑護法神之一。特別是作為拉薩大昭寺和拉薩城的總護法神, 在大昭寺三樓有專門為她而設的護法神殿,地方政府和達賴喇嘛遇到大事要事時,都會向班丹拉姆食團問卜或降神預言來解決。

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大神,在民間故事中,她變成一位性格頗敏感和不近人情的藏族老太形象。有點類似王母娘娘阻止牛郎織女的傳說類似,她也並不祝福大女兒白巴東則的婚姻,將女婿次宗贊驅趕到拉薩河對岸的策覺林(也稱次角林),一年中只許女兒女婿在藏曆10月15日這一天隔著拉薩河遙遙相望半柱香的時間。這天在藏地也稱仙女節,是女人最大的節日,在街上女人可以向任何男人要錢,而男人或多或少都應給予,否則視為不吉祥,所以這一天很多男人會躲在家裡不出門。


二女兒東蘇拉姆因為遊手好閒愛頂嘴,班丹拉姆把她趕到東孜蘇巷巷口討食為生;

西藏拉薩八角街傳說,堪比王母娘娘的班丹拉姆(吉祥天女)的另一面

傳說中二女兒東蘇拉姆就是在這個地方乞討,有機會路過的話可以在這裡供糌粑和柏枝

三女兒白拉姆則因為一次懈怠,也被懲罰從此身上爬滿老鼠。

神壇中的班丹拉姆在民間傳說中的與她的三個女兒之間的關係,表面上看是一出母系權威被挑戰與用強硬手段維護尊嚴的故事,但是傳說其實是體現了藏族人民尊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和信奉因果報應的宗教心理,以及藏族人民所持有的善惡美醜觀點。


另外以人類學系統解構這個傳說,三個女兒白巴東則、東蘇拉姆和白拉姆本來是班丹拉姆顯示的不同的法相,三個女兒則正好構成了班丹拉姆在人性表現上情慾、物慾靈慾的象徵,而三個女兒不得不遵從母親的各種意願的故事,則是母系社會母系權力留存的遺俗。儀式及信仰的流傳總是伴隨著無數的傳說和故事,這些傳說故事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不斷印證著神靈的力量,因此傳說既是信仰的外在表現,又是信仰得以延續的重要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