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和陳獨秀都是國學功底深厚、兼融中西、橫跨古今的大學者、大文人,他們對書法都有很精深的造詣,卻不以書法名世,但是,卻都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文化內蘊和文獻收藏價值。


胡適和陳獨秀都是國學功底深厚、兼融中西、橫跨古今的大學者、大文人,他們對書法都有很精深的造詣,卻不以書法名世,但是,卻都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文化內蘊和文獻收藏價值。

胡適先生生於1891年12月17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胡適先生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

胡適所傳世的純粹的書法文本並不多,留下的手稿文獻卻不少。《胡適手稿》不僅具有較高的書法審美價值,也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現在很難找到胡適先生的學書經歷及取法用筆的文獻記錄,但是,從他所遺留下來的書信及手稿、各種實用文書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胡適書法的審美風格及取法用筆等。

胡適書法同民國時期的學者書法一樣,具有相似的審美特徵,但各自又有著不同的取法、用筆和審美追求。

胡適書法是典型的學者書法,學者書法的特徵是文雅、含蓄、雋永、流暢,無雕琢氣、造作氣、浮躁氣和江湖氣,學者書法很少注重對線條的單純錘鍊,而更為重視內在的氣韻和整體的表現力。

陳獨秀,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人,曾就讀於求是書院。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

他在文字學、語言學方面,著述頗豐;同時力倡“美術革命”,直到今天也是美術界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書法理論和實踐上,也有著很深的造詣。

陳獨秀先生學書開始於“館閣體”,但陳獨秀的字卻是以能見天質為指歸的,天生的反叛性格在陳獨秀初學寫字時就有所表現。

年輕時期的陳獨秀堅決反對學習“館閣體”,而只是一味在碑帖上下功夫,因而他的字線條灑脫、流暢,行筆不拘,行、草、篆、隸皆能達信筆揮灑,縱結纏綿,並臻妙境。

陳獨秀精通訓詁、音韻,作為一個學者,他在文字語言上研究,成果最多,影響也最大,他諸體兼善。

陳獨秀書法作品

陳獨秀書法作品 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