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最優標準 構築營商環境新高地

對標最優標準 構築營商環境新高地

中山市行政服務中心開辦企業綜合窗口已投入使用,辦理業務已超過200宗。葉志文 攝

■開篇語

營商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開辦企業便利度是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的首位指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便利化水平。今年4月,中山市下發《中山市全面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行動方案》,對標全省開辦企業便利度最優城市和世界銀行標準,提出開辦企業“3個程序、2個環節、5天辦成,做到‘只進1扇門’、‘最多跑1次’”的總體目標,以全省最優標準,構築營商環境新優勢。即日起,南方日報中山觀察推出“營商環境再優化,重塑發展新優勢”欄目,解碼中山市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的新探索、新路徑,敬請垂注。

連日來,中山市行政服務中心A1至A5號開辦企業綜合窗口逐漸忙碌起來。今年4月,中山市發佈《中山市全面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將企業名稱預先核准、設立登記、公章刻製備案、公章刻制、稅務信息採集整合為1個環節;將人民銀行開戶許可審批和商業銀行開立基本賬戶整合為1個環節,兩個環節統一在市、鎮開辦企業綜合窗口辦理,開辦企業時間從原來的20個工作日大幅壓縮至5個工作日。5月15日,中山市行政服務中心的5個開辦企業綜合窗口正式啟用,改革正式落地。

撰文:雷海泉 龔商

目標

企業開辦便利度力爭進入全省第一梯隊

截至今年3月,中山市場主體總數超過35萬戶,各類企業增長迅速,其中私營企業已突破12萬戶。近三年來,私營企業戶數年均增長15.40%,平均每天新增約37戶,全市企業開辦業務量持續增長。

2017年12月,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廣東省社科院聯合發佈《2017年度廣東各市開辦企業便利度評估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從業務諮詢便利度、商事登記便利度、預備經營便利度三個維度對全省21個地市年度開辦企業便利度進行了評估。中山市開辦企業便利度總得分較低,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名最後。其中,中山此前開辦企業分別需5個程序和7個環節,從程序和環節數量上看基本與全省其他城市持平,但與廣州(4個程序、6個環節)和深圳(3個程序、4個環節)相比仍有差距。

一邊是快速增長的市場主體,一邊是排名靠後的開辦企業便利度評估結果,這引起了中山對企業開設辦理服務工作的深刻反思。

結合中山實際,中山提出“對標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儘快整改提升”和“對標世界銀行的標準,營造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的提升目標,在編辦、經信、公安、稅務、工商、政務辦、中國人民銀行等單位的協作下,歷時三個多月,修改十餘次,形成了《方案》,並於今年4月20日經中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針對當下企業開辦的“堵點”和“痛點”,《方案》確立了開辦企業“3個程序、2個環節、5天辦成”的目標,以全省最優的標準,奮力構築中山營商環境新高地,力爭企業開辦便利度評估進入全省第一梯隊。

突破

開辦企業環節壓縮至2個環節

深化“放管服”改革、“北上廣深等城市率先實現企業開辦時間達到8.5天”、“全省營商環境趕超進世界20位以內”……去年以來,國家和省對營商環境建設都提出了新的具體目標,這也為中山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出臺《方案》,意義重大。

事實上,近年來,中山不斷推出商事登記便利化舉措。其中,自2013年11月啟動商事制度改革以來,中山先後實施了“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多證合一”等商事登記便利化措施,企業開設和辦事程序持續優化。

《方案》是過去中山商事登記改革成果的“升級”。針對企業開辦環節,《方案》提出了兩大改革舉措。一是整合商事登記、刻章備案、刻制公章及涉稅信息採集環節,將企業名稱預先核准、設立登記、公章刻製備案、公章刻制、稅務信息採集整合為1個環節,全流程辦結只需3個工作日。二是減少企業銀行開戶手續環節,將人民銀行開戶許可審批和商業銀行開立基本賬戶整合為一個環節,全流程辦結只需2個工作日。企業開辦環節從原來的7個環節壓縮為2個環節,全流程辦結只需5天。

從20天到5天,其中省去了哪些辦理時間?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原來開辦企業需要20天,其中名稱預約及核准2.4天,商事登記預約及辦理登記7.3天,刻章許可0.8天,刻制印章1.9天,銀行開戶7.5天,補採集稅務登記信息0.8天,涵蓋5個程序、7個環節。改革後,開辦企業只需5天辦成,其中商事登記2天,刻章備案及刻制公章0.5天,稅務辦理0.5天,銀行開戶2天。

職能部門高效運作對壓減企業開設用時至關重要。中山在本次改革中突出了信息化建設,提出在市、鎮(區)行政服務中心或辦事大廳設立開辦企業綜合窗口,並開發開辦企業綜合平臺,為開辦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變“群眾來回跑”為“數據網上跑”,為辦理工作提速提供支撐。

進展

開辦企業綜合窗口已投入使用

按照《方案》,今後,在中山開辦企業“只進1扇門”“最多跑1次”。“只進1扇門”是指企業只需到市、鎮(區)行政服務中心開辦企業綜合窗口辦理相關業務;“最多跑1次”是指依託開辦企業綜合平臺,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申請人申請材料規範、完整、齊備的情況下,只需分別到開辦企業綜合窗口、商業銀行“跑動1次”,即可完成開辦企業全部手續。

5月15日,設在中山市行政服務中心的開辦企業綜合窗口已率先投入使用。該綜合窗口整合了企業設立登記、名稱預先核准、公章刻製備案、刻章機構申請刻章信息採集、國地稅部門涉稅信息採集和銀行開戶信息採集等多種業務。行政服務中心大廳自助服務終端機上貼有“領取營業執照取號後請到A2窗口等候叫號”的提示,申辦人只需點擊屏幕上的“現場取號”按鈕就可預約服務。

企業在開辦企業綜合窗口申請設立登記時,可同步申報所需刻制公章的類型類別,選擇刻章企業,並填報國地稅涉稅信息。開辦企業綜合窗口將刻章申請及涉稅信息通過網上辦事大廳分流、推送至申請人選擇的刻章企業及稅務部門。申請人領取營業執照時同步辦理公章刻製備案手續並領取公章,同時實現國地稅涉稅信息數據共享,實現“一窗受理”。

開辦企業綜合窗口深受好評。據統計,從5月15日至22日,設在中山市行政服務中心的5個窗口已辦理企業開辦綜合業務216宗。

《方案》還提出了建設中山市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智能申報審批平臺、推進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改革、推行名稱自主申報制改革、分類推行“容缺登記”、推行“審核合一”登記模式等多項內容。據瞭解,除中山市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智能申報審批平臺需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推行名稱自主申報制改革需在省部署後兩個月內完成,組建商事登記網上審批中心需在2018年9月底前完成外,其他改革措施預計可在5月底前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