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劫生辰綱不下蒙汗藥,晁蓋等人能打贏楊志嗎?

王若雲

在所謂的七星聚義之時,晁蓋問吳用,生辰綱是軟取還是硬取?吳用笑道:“只看他來的光景,力則力取,智則智取。我有一計如此如此。”

吳用選擇的是蒙汗藥軟取,如果楊志一行不中計,渴死不喝白日鼠的酒,餓死不食智多星的棗,那麼晁蓋一行就會硬取。

黃泥崗周圍至少七八里沒人家,是“閒常太平時節,白日裡兀自出來劫人”的地方。黃泥崗這個作案地點是公孫勝選的,這時吳用還沒說出智取方案。楊志在出發之前,也對梁中書也提到黃泥崗、赤松林等很危險。所以從地點上講,晁蓋一行大白天在黃泥崗持刀搶劫沒問題,剩下的就是打不打得過楊志一行的問題。

在龍久於池看來,強搶會成功,楊志必敗。

楊志一行15人中,只有楊志厲害,其他人都是蝦兵蟹將。11個健壯軍士挑著擔,卻沒人牽著馬,赤日炎炎似火燒的大夏天頂著烈日趕路,累到藤條怎麼打也不走的地步,不但體力不支,而且楊志對他們嚴厲苛刻,讓他們口有怨言,心有怨氣。再則,梁中書的生辰綱也不是沒丟過,他們何必去為梁中書和楊志拼命?這時候,如果晁蓋等人持刀殺出,眾軍士一定是作鳥獸散,只留下楊志這個孤家寡人。

楊志的武藝高強,但不是武松那種動不動秒殺的霹靂招法。對操刀鬼曹正這種對手,楊志也要三十回合才能擊敗,而且還不是擊殺。生辰綱的白鬥七星,楊志不能秒殺任何一個。也許楊志能秒殺白勝,但白勝不會衝在前面對陣楊志,對陣楊志的一定是赤發鬼劉唐。劉唐被捆著吊了半夜,對戰插翅虎雷橫還佔上風,有這種戰鬥力,楊志在五十回合裡不可能拿下他,也可以說劉唐纏住楊志鬥五十合沒有問題。劉唐可以一心一意鬥楊志,而想著生辰綱的楊志應該不會專心鬥劉唐,楊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劉唐就能纏住楊志更多時間。

三阮功夫強在水上,但在陸上對付老都官和兩個虞侯綽綽有餘。

考慮到搶劫是三觀不正的事,就讓公孫勝的法術失效吧,他的松紋古定劍只能當普通劍使。但公孫勝能短時間內輕鬆打翻晁蓋的十幾個莊客,武藝絕不可小瞧。吳用的武器是銅鏈,能和鄉間地痞三阮能打成一片,就不能以文弱書生視之。托塔天王晁蓋喜歡武術,打熬氣力不娶媳婦,還是童男子,武藝更不會差,晁蓋、公孫勝和吳用三人以逸待勞,驅散或解決11個疲憊不堪又不想拼命的軍士後,就可以助戰劉唐了。

白日鼠白勝只管把生辰綱往車上搬就行,被劉唐、晁蓋和公孫勝圍住的楊志心急如焚又能怎樣?明智的話,虛晃一刀跳出圈外,三十六計走了上吧。楊志先丟花石綱再丟生辰綱,名門之後有何用,一身武藝又如何?命運不濟,欲說還休。


龍久於池

答案是:打不贏。

楊志的武藝如何?我想拿一個人來對比,那就是林沖。

風雪山神廟時,一把花槍手刃陸遷等人,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功夫絕對是梁山好漢裡的佼佼者。

但林沖和楊志的武力,誰又更厲害呢?

我們來看書裡唯一一次林沖和楊志打鬥的場面原文描述,發生在王倫讓林沖去取投名狀時:

林沖正沒好氣,那裡答應,圓睜怪眼,倒豎虎鬚,挺著朴刀,搶將來,鬥那個大漢。 此時殘雪初晴,薄雲方散。 溪邊踏一片寒冰,岸畔湧兩條殺氣。 一往一來,鬥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兩個又鬥了十數合。 正鬥到分際,只見山高處叫道:“兩位好漢,不要鬥了。”

首先,林沖是以逸待勞,而楊志是少了一路,兩人體力上,林沖勝。

其次,林沖是衝著人頭去的,而楊志是正當防衛,狠勁上,林沖是下的死手。

所以,我們可以斷定,楊志和林沖武功相差無幾,甚至楊志要勝過林沖一籌。



再看劫生辰綱的這幾位:

赤發鬼,劉唐 ,最多算箇中流。

托塔天王,晁蓋 ,大官人可能還可以,不過年紀不小了

智多星,吳用,手無縛雞之力,白給。

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三位在江河之上應該還有優勢,陸地就算了。

入雲龍,公孫勝,行走江湖還可以,實戰武力值有待考察。

白日鼠,白勝,武力就算了吧。



這幾位是肯定打不過楊志的。

有人會說,七個人仗著人多可以一起上啊,楊志一拳難敵四手,肯定也能打贏。

兄弟,原文裡說的很清楚,跟著楊志的還有十一個壯碩軍漢呢,加上楊志十二個,誰人多?

所以,如果不用蒙汗藥,七位好漢是不可能打贏楊志,再把生辰綱劫走的。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文/炒米視角


話說托塔天王晁蓋找到公孫勝,說:”哥們,用麻藥麻翻那隻青面獸,然後拿走生辰綱,這樣就是下三路玩法。

公孫勝說:”那大哥想怎麼整?

晁蓋說:”我跟劉唐兄弟商量過了,這貨能打,讓他幹楊志!

公孫勝有點懵逼,說:”啥?要不問問吳教授?


於是吳用腦筋一轉,有了,”哥,咱慢慢地!你看這樣行不?你看哈,咱”黃泥崗”的場地也租好了,棗子和酒這些道具也買好了,阮小二仨兄弟這群演合同也簽了。”意思這戲不能改!

教授,你聽說我說,文戲變武戲,大家愛看,讓劉唐和楊志大戰三百回合,我還想讓大名府的老都管和虞侯做動作指導。場地仍然放在黃泥崗,酒和棗子,咱們可以開個party麼!”看來這事晁蓋是深(早)思(有)熟(預)慮(謀)的。

那特邀嘉賓?”吳用還在喋喋不休。

啥特邀的,你不就是想說白勝麼?那貨那叫成本,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回頭害兄弟們上梁山,還得花錢撈他!”晁蓋終於再沒好臉了,”啪”一拍桌子,”這事就這麼定了!


眾人無奈,時值正午,日頭正高,晁蓋等一行,早早地在黃泥崗大樹之下,擺好酒和棗子,坐等熱鬧。而此刻赤發鬼劉唐,正在赤裸上身,呼次哈次地,上蹦下跳,在熱身。而白勝也意外地出現在現場,因為吳用說,雖然角色沒了,但是可以作為圍觀群眾入鏡。

等了好久,未見楊志一行。劉唐也開始耷拉了,喝了兩碗酒後,也不亂蹦噠了,找了一個陰涼的地方躺著了。而阮氏三雄和白勝也已經熱火起來,劃上了拳。公孫勝閉目養神,吳用低頭不語。唯獨晁蓋眼睛瞪得滾圓,望向來路。

遠遠地,就聽見謾罵聲,鞭子聲和哀嚎聲。“天熱正是趕路時!你們這幫慫貨懂個球!”“啪”地又是一聲鞭子響,緊接著就是“啊”的一聲。


這聲音大熱天正晌午,聽著都感覺背後冷風嗖嗖!劉唐一個鯉魚打挺,噌地就坐了起來。阮氏三雄和白勝也停止了划拳喧鬧,每人都盯著聲音傳來的地方。

漸漸看到人影了,一條長溜溜的挑著擔子的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個年輕白麵小夥子,後面一水的挑擔子的。說時遲 ,那時快,晁蓋一個眼色。劉唐舉著朴刀,噌地一下“發射”出去了。劉唐剛衝到那個白麵小夥子面前,只見白麵小夥身後閃出一個巨型壯漢身影,鐵青著半邊臉,只是衝著衝來的劉唐飛起一腳!

然後眾人只聽見”啊”的一聲慘叫。似乎有什麼東西飛向了遙遠的天際。然而那支挑著擔子的隊伍,似乎也沒受到什麼影響,繼續朝著晁蓋他們走來。

看到那個壯漢恐怖的臉色,大家都猜到了,那是青面獸楊志。吳用用扇子一捂臉,立刻就拍了大腿,”晁保正啊,晁保正,染個紅頭髮的非主流,你都信。再看看這哪叫青面獸?簡直青面閻王!”

只見楊志拿眼把晁蓋等人一瞅,個個嚇得低頭掩面。然而阮氏三雄划拳自若。阮氏三雄在梁山泊邊上打漁,什麼狠人沒見過?於是“

你是一挑我們仨,還是我們仨群毆你?

一拍桌子,說幹就幹。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馬步扎得再好,可是這是陸地上,無論自己怎麼晃,別人就是不暈,馬步扎得比你還穩!而且絕對拳拳到肉!此刻阮氏三雄,好漢不吃眼前虧,感覺在樹枝上晃來晃去,都比在地面上要有節奏感!

當青面獸再拿眼睛掃視一番的時候,晁蓋把朴刀往草蓆子底下又藏了藏。哎呀媽呀,這咋整?

楊志微微一笑,”呵呵,就你們這幫人想打劫?”此刻白勝笑嘻嘻地,端上一瓢渾酒,仰頭要飲。卻被青面獸一把奪了。然後咕咚咕咚地痛飲起來。飲完後,打了一個嗝。好爽。正要轉身喊那個老都管和虞侯一齊來吃酒時,頓時天旋地轉,形同一堆爛肉轟然倒地!

當晁蓋懵逼地看著這發生的一切。此時從隊伍最後面,走出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衝著那個白臉年輕人道:”有勞虞侯去報案,就說一夥強人劫裡生辰綱!”

然後衝著挑擔子的軍漢們道:“找個僻靜處把擔子裡的石頭磚瓦全倒掉吧!然後回來一起喝酒吃棗。你們各自那份,已經著人給你們家小送去了。”

然後老都管和虞侯他們一起吃著棗兒唱著歌!留下一臉懵逼的晁蓋他們。此刻吳用說,”你瞅啥,還不快跑?”


炒米視角

我覺得晁蓋等人劫生辰綱,不能說打不打得過這個問題。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晁蓋等人當人當時還沒有落草為寇,不能明目張膽的直接搶劫,他們只想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東西截了,然後繼續回去舒舒服服的做良民。要想神不知,鬼不覺就只能用巧。如果非得要打,就必須快速的解決戰鬥,拿貨走人,做到影響最小。那麼我們分析一下當時兩方的實力具不具備這個條件。1、 晁蓋一方

晁蓋、吳用、公孫勝、阮氏

兄弟

三人、劉唐、白勝。這其中公孫勝、劉唐、阮氏兄弟相對比較有戰鬥力。而阮氏兄弟又是水戰比較厲害,陸戰一般。剩餘晁蓋、吳用、白勝三人戰鬥力很弱。吳用可以說手無縛雞之力,真打起來可能還需要一個人保護。

2、楊志一方

楊志楊家將後人,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陸戰和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不相上下。晁蓋一方沒有誰能敵得過他。真要是硬搶生辰綱,楊志會瘋的。玩命的楊志估計阮氏三兄弟三人聯手都未必敵得住他。

下面分析一下楊志帶的兵。“揀了十一個壯健的廂禁軍,都做腳伕打扮

。丟了生辰綱,他們很可能會丟掉性命,他們都會拼命保護生辰綱,戰鬥力都不弱。

3、可見,真打起來晁蓋一方即使能勝,也是險勝,很有可能搭上個把兄弟性命。更別說輕鬆的把生辰綱弄走。這不符合當時的情況。

喜歡,加關注,天天有驚喜。


談古論今漲姿勢

在下楊角風給分析一下:

我們先對比雙方陣營:

楊志陣營:楊志、十一個廂禁軍、兩個虞侯、老都管,共十五人

晁蓋陣營:劉唐、晁蓋、吳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公孫勝、白勝,共八人

對比來看,楊志的人數幾乎是兩倍於晁蓋等人,但實際上,戰鬥力並不一定比晁蓋等人強!

再對比雙方的身體狀態:

楊志陣營:勞累奔波,又累又渴,急需休息

晁蓋陣營:以逸待勞,養精蓄銳,滿身勁無處使

兩邊的心理狀態對比:

楊志陣營:楊志不得人心,只會來硬的,搞得手下怨聲載道,已經跟楊志不一條心了。

晁蓋陣營:團結一致,有詳細的作戰計劃,如果智取不行,那就強攻,同心協力,一致對外。

這些對比結束以後,假設在面對敵情的時候,楊志陣營能拋去舊的矛盾,團結一致,一致對外,況且他們的身體狀況迅速的恢復,那麼誰勝誰負呢?

我們一個個的分析,首先,毫無疑問,所有人中武藝最高的就是楊志,晁蓋方面能與之戰一戰的只有赤發鬼劉唐,雖然劉唐曾經戰勝過雷橫,並被吳用誇獎,且在戰雷橫之前被吊了一夜。即使這樣,他也不是楊志的對手,即使阮家三兄弟同時上,也不見得能制住楊志。

別忘了,楊志還有十一名軍士,這些軍士還是楊志親手挑選的,自然武藝高強,要知道這十一名軍士挑著擔子,兩個虞候和都管只是背行李包裹,都累的不行了,可見軍士們體力那是相當強的,只要休息一下,狀態全滿,諒晁蓋他們幹不過!

再說,楊志他們也不是沒有準備,因為出發的時候梁中書就提醒過,黃泥崗比較危險,要注意,楊志他們也不是吃素的,自然會小心,到了這裡冷不防殺出八個人,楊志他們自然有心理準備,自然也會迎戰。

更重要的是,吳用根本不希望犧牲幾名好漢,而楊志這裡的軍士,這種事情相信進行過訓練,不至於死亡一兩名以後,喪失戰鬥力。

楊志要想取勝,只需要照著其中幾個比較好對付的幹,砍倒兩個,其餘人自然傻眼,即使逃跑了,從留下的兩個人身上也能找到證據,到時候順藤摸瓜不是問題。

從這方面講,楊志他們敗了無處逃,就是死,晁蓋他們敗了可以逃,所以戰鬥意志上講,楊志陣營要勝過晁蓋陣營。

說這麼多也沒用,萬一楊志跟軍士直接把吳用和晁蓋抓住當人質呢?他們還怎麼打?

所以,楊角風認為,如果不是智取,而是硬拼的話,楊志陣營不一定會敗哦……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公孫勝一個人能團滅所有人。這就是水滸傳令人迷惑的地方,公孫勝從來沒有主動用過法術打仗。在水滸傳第九十五回,喬道青術敗宋軍那一章節中。喬道青一個人團滅整個梁山泊,若不是公孫勝回來,宋江都自殺了。


李逵等人被生擒:“話說黑旋風李逵,被喬道清妖術困住,五百餘人被生擒活捉,不曾走脫半個”。

魯智深,武松,劉唐被活捉:“半空中出現二十餘金甲神人,把兵器亂打下來,早把魯智深,武松,劉唐打翻。也被活捉了去。”

宋江被逼的都快自殺了,林沖、徐寧、索超、張清、湯隆、李雲、鬱保四七個頭領,擁著宋江,都道:“我等願隨兄長,為厲鬼殺賊。”這是逼的整個梁山泊都要自殺啊。幸好公孫勝回來破了喬道清。

這一對比,喬道清能團滅梁山,公孫勝能打敗喬道清。那也就是公孫勝也能團滅梁山。何況楊志一夥人。


漁耕樵讀



打不打得贏還不好說,因為晁蓋的武力究竟如何還不好考證。單憑生辰綱的價值來看,押送生辰綱的人應該都不是等閒之輩。再看樣志,20歲就中了武舉,一路做到東京殿司制使官,在校場戰平索超,戰索超的時候用的不是他的第一武器大刀,而是用的長槍,所以他的實力應該強於索超的。另外就是他能跟林沖戰平,這點最能說明楊志的武力之高。



再看晁蓋這邊,晁蓋的武力不好說,且說說其他人,劉唐,本就是個二流步軍頭領,跟雷橫之流的差不多吧。阮氏三雄也只是水上頭領,陸戰的實力也只能算是二流。白勝、吳用基本忽略不計,公孫勝隱藏實力很強,畢竟法術嘛。


這樣看來,晁蓋就算贏了,損失也不會小,楊志一個人就可以牽制住劉唐、吳用、白勝、阮氏三雄。其他軍漢既然押送生辰綱,也有一定的實力,晁蓋、公孫勝不一定打得過。


曉天下歷史

這個問題,以及諸多的困惑,來自於作者架構”世界觀“的衝突與不明朗。

第一,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且不說諸多好漢雲集,僅僅是公孫勝一個人,比照此後的展現出來匪夷所思的法術威力,就可以讓生辰綱押運隊團滅,區區一個楊志,何足掛齒!

第二,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儘管楊志武藝高強,即使是後來和林沖這樣的一流高手都能夠不分勝負,但是雙拳難敵四手,群擁而上,楊志必然悲劇。


但是,以晁天王為首的好漢們,還是選擇了蒙汗藥!為什麼?

一,從心理上說,他們自己都認為自己是賊。

二,從戰術來說,用蒙汗藥是成本最低、最安全的、最防不勝防的方式,再厲害的好漢,中了蒙汗藥,也得任人宰割。

三,從風險上來說,畢竟是生辰綱啊,靜悄悄地取了,深藏功與名,把錢花掉,豈不美哉?面對面打打殺殺的,暴露了,還怎麼享受?此時,各位好漢還沒有想著上落草呢!

不是逼不得已,誰去當賊?


所以,蒙汗藥立功了!


脂肪故事

楊志押運生辰綱時,帶有十幾名軍健,且有官府的保護,晁蓋硬拼是肯定不能成事的。


洞庭一葦1188

我覺得劫持生辰綱,畢竟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嗎。這可是劫持皇上的生日禮物啊?晁蓋等人也知道,能負責押運生辰綱的武官,武功一定是十分的了得。如果正面搶,正面的去和官府作鬥爭。晁蓋等人還是有所顧忌的。因為民不與官鬥這是江湖有顧慮的原因。所以,晁蓋等人,採取了把酒放蒙汗藥,把楊志為首的這些人,迷倒在地,然後搶劫了錢財。
我說晁蓋這一做法還是很正確的。因為能夠智取,何必搶奪。晁蓋不與楊志動武,也就是這個原因吧,所以說,也不存在著晁蓋與楊志哪個武功高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