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為什麼不直接探索研究火星而選擇月球?

Michael1295816

月球距離地球近,是一個檢驗我們航天技術的很好的場地,更像是一個踏板,因為在未來,如果能夠在月球上建立起飛基地,那麼將省去不少燃料,因為月球的引力要比地球小得多。

同時,探索火星要比探索月球難度要大,我們需要有所準備,確保萬無一失。目前世界上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也就三個國家中美俄,我們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月球確實沒有殖民的價值,但是更好的利用月球將會是人類前往更深宇宙空間的一箇中轉站。

2018年,中國將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這麼多年登月,從來沒在月球背面降落過,為啥?因為月球背面溫度低,且那裡無法與地球進行聯繫,也就要求探測器要完全自主。 所以探測月球不僅可以檢驗我們這些年來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果,還可以更好的瞭解月球,並且鞏固我們航天大國的地位,當然探測火星也是我們的目標,2020年,中國計劃發射探測器登陸火星,進行著陸巡視,到2030年,實現採樣返回。

探索總是要一步一步來,月球是一定要去的。 另外,探索火星需要大推力火箭,我們國家在大推力火箭上,依然任重而道遠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航天工作者們已經是非常努力了,大推力火箭肯定會問世的,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國家有這個實力!


一枚遊戲科幻迷

探索月球的原因有兩個。

月球有著很高的科研價值

1、在月球上,探月工程之前我國一直沒有施放過探測裝置,更沒有一份我們自己的三維地圖,而國外很多重要的月面研究成果,是不會與我們共享的。

要想獲得全面的月球信息,就必須自己親自動手,對月面進行全面勘測,取到自己從月球上帶回的第一手樣本。這是非常重要的。

月球上出現的水蒸氣問題、月球質量點不均的問題、月球廣袤的“海洋”成因問題、月球內部結構問題、月岩和月塵年齡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答案。專家學者們肯定會有更多的疑問要解決。

此外月球上到底有沒有疑似人工建築問題,也是民眾關心的問題。既然有關此類問題嘴炮不斷,順道考察一下,給民眾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也並非是不可以的。

從我們得到的信息來看,美國探測月球其實是個“爛尾工程”。由於信息基本上都是從這“爛尾工程”獲得,致使月球上謎局不斷。美國人暫時對月球失去了興趣,或許前期的重大投入沒有產出,或許有其他的原因我們不好說。

移民火星,遠不是把人送上去那麼簡單。人類有太多的技術需要突破,同樣研究好了月球上的生存問題,在火星上生存自然沒有在問題。


月球上的移民價值固然不及火星,但它距離地球很近,在其上建立科考站,研究生物、金屬冶煉、太空防輻射等技術,更加適合。往返於地球之間,其時間成本更低。

2、我國還有很多航天技術還需要進行驗證。在探月活動過程中,宇航技術上的一些設想也可以進行直接的實踐,這對於中國人來說非常重要。

想要熟悉宇宙,必須接近宇宙。比如說軌道設定研究,起降相關技術與軟件編制,應用材料的相關驗證,通訊構架與實現等等,這裡有太多我們常人不知道的知識與技術。這些知識,很多都是我國第一次實踐。

有了這些技術,我們可以在月球上建立科考站,可以在地月拉格朗日點建立通訊物資中繼站,這些都可以嘗試去做,單單一個月球,就足夠我們研究幾十年的了。

可操作性更強

相比火星,探測月球的技術難度更小些,這主要體現在兩者之間的通訊差異上。與月面通訊,往返時間約兩秒多,單程通訊只需一秒鐘多一點,基本上可以實現實時通訊。

而與地球軌道之外的火星通訊,最短的往返時間也需要10分鐘,這取決於火星所在位置。如果火星處在太陽的另一端,通訊往返時間可能要達到40分鐘以上,單程通訊也需要20分鐘以上。這是人類技術目前根本無法克服的問題。

美國的火星探測器,更依賴於編程,每天前行幾十米或幾百米,都需要預先研究火星地形,考慮到火星車前進時能遇到的每一塊石頭,每一處坑窪,才能保證火星車在執行程序時,不會出現問題,這些探測器的效率比我們想象的要低得多。

這些在月球上,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一兩秒鐘的通訊延遲,雖然給我們帶來不便,但是基本上可以看一步走一步,探測器的效率會比火星上高出很多。這些對於我國缺少探測經驗來說,顯得非常重要。

當然,我們也不會固步自封在月球上,既然我們發展宇宙探索工程,我們當然不想處處受制於人,目前,探測火星的計劃也已經有了計劃,但在這是建立在探月的技術積累之上的。


史海探奇

科研需要腳踏實地,沒有學會走就想學會跑。這個急不得,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看看中國長五,本來計劃的是2014年發射,氫氧機技術太落後,整整被推遲了三年,去年又是因為氫氧機故障,嫦娥五號又被推遲。運載工具都不行,怎麼飛向火星?基礎材料問題不解決,就會像你問題那樣心比天高,好高騖遠。飛的越高,摔倒越慘!基礎研發是繞不過去的坎,所有問題解決之後,研究火星就會水到渠成!因為現在中國只能先研究月球打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