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力到底怎麼才能提高?

dddust

首先大家要明白,聽力好和聽力不好的界限。

什麼叫聽力好? 能面對面聽懂老外說話算不算聽力好? 能無字幕看懂英語電影算不算聽力好?

在普通人眼裡,聽力好就是什麼材料都能聽懂,像母語老外一樣。所以如果聽力沒練到無字幕看懂英語電影的水平,就不算聽力好。

這可是一個天大的誤區,導致大部分中國人在陷在聽力這個坑裡十幾年都跳不出來,艱苦練了很久的聽力,不斷用英語電影來檢驗自己,發現還是聽不懂,就陷入了深深的挫敗感,進而放棄聽力。

我這裡要給大家糾正一個誤區是,英語聽力水平是分不同等級的,而聽懂英語電影是最最最最最難的,就連正常的母語人士不看字幕都未必能聽懂,大家想想自己作為中文母語人士,看中文電影時是不是也是要藉助字幕才能聽清楚對白? 我曾經嘗試過看過八十年代的老電影,那時候是沒有字幕的,經常看到某個地方一愣一愣的,沒聽清楚在說什麼。

所以我們不要用英語電影來檢測自己聽力水平。用最難的材料去測試自己,無異於用魯迅的作品去檢測文盲,這就是考試界所謂地板效應。

一項任務或測驗難度太大,以至於大部分人不能執行任務,或測驗分數都很低的現象。這一任務或測驗就失去了對人們個別差異的鑑別力,提供的結果依然無法反應人們的真實情況。比如,還是奧數比賽,如果題出的太難,幾乎所有人都答不出來,那麼我們也一樣無法根據分數把人篩選出來。

好了,為了科學的測試我們的聽力水平,我們必須要採用分層測試方面,下面是我本人根據自己聽力水平增長的經驗制定出來的,以下按照從難到容易排序。大家在聯繫過程中,就像升級打怪一樣,攻克一關後知道了自己進步了。

1)聽懂英文電影

2)聽懂英語新聞

3)聽懂英語電話會議

4)當面完全能聽懂

5)當面勉強聽懂

6)當面聽不懂


我們從最初級的6)開始,如果你還處在當面聽不懂的水平,這完全不是聽力的問題,是詞彙量的問題。任何一個有一定詞彙量的人,不管發音準不準確,當面是或多或少能聽懂一些的。如果你基本聽不懂,那趕快去惡補詞彙,至少要把高中的3000詞彙背的滾瓜爛熟才行。這3000詞彙說起來容易,大家至少都讀過高中,可是真正能夠背全的有多少呢? 讀高中的時候詞彙考試能有幾個人全部都寫出來呢?


過了這一階段,就能達到5)當面勉強聽懂的水平。之所以只是“勉強”,是因為對某些詞彙的熟悉程度不夠,老外輕輕說的詞反而是關鍵詞,但是你卻反應不過來。


再往上,就能達到4)當面能夠完全聽懂的水平。不要以為當面完全聽懂很難,我大學聽力四級聽寫都做不出來的時候,當面卻能完全聽懂。當面聽比錄音要容易一千倍! 因為當面聽聲音是多維立體聲,但是變成錄音後,也就是所謂的從模擬信號變成數字信號後,聲音裡的很多信息會被過濾掉,聲音會變得單薄,所以識別度會大大降低! 所以就算你聽力考試不及格,但是現場聽老外說話是不會有問題的,千萬不要有這一層心裡壓力。


然後就是3)聽懂英語電話會議了。英語電話會議是很多職場人士最害怕的,但是,這不是聽力問題,這不是聽力,也是詞彙問題! 電話也是錄音,會比現場聽要難一點,但是電話會議的好處是,有關鍵詞,說來說去反覆說的都是那些詞,你為什麼不可以提前做好功課呢! 基本上專業詞彙有了,哪怕聽不懂全部,只要聽到關鍵詞了猜也猜得出老外說的是什麼了。


更難一點的是2)聽懂英語新聞,這個比電話會議難一點,因為主題不是太固定,涉及到各個國家、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還有政治、經濟、文化術語,所以偏難一點,但好在用詞比較規律,基本上你只要掌握了這一題材的詞彙,聽英語新聞也不是問題。


最難的就是1)聽懂英語電影,因為電影的對白題材就是個無底洞,完全無法預測是什麼,還涉及大量的典故、俚語,所以就算是母語人士,也經常要藉助字幕。所以我們還是放棄聽懂英語電影好了。


說說怎麼練習。


我自創了兩種方法,本來不是用來連聽力的,只是想通過聽英語來學習一些詞彙,但想不到聽了一兩年後,居然達到了2)的水平。還有很多小夥伴反饋說聽了三個月後,從聽不懂英語電話會議到能夠毫無壓力適應了。

我的方法是反覆精聽+泛聽結合。

之所以要反覆精聽,是要無比熟悉老外常用英語,從而做到不管他用什麼樣的語氣說出來,不管輕還是重,不管聲音大還是聲音小,我都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之所以要泛聽,是因為長期反覆精聽,雖然熟悉度練上去了,但對新表達的反應力沒得到提到。所以要不斷去聽新材料來讓耳朵始終保持敏銳。

不管是精通還是泛聽,材料很重要。中國傳統教學裡都推薦聽英語新聞、名人演講,但這也是天大的誤區,因為這些材料本身不接近老外日常說話的表達,都不是說人話,而且這些材料的趣味性不夠,聽著想睡覺,很難堅持下來。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接近老外日常表達的材料,比如美劇。論難度,美劇又要比電影容易多了。


1)精聽美劇

把一部美劇聽爛,不但聽力牛逼了,口語也會牛逼。因為美劇的每一集,信息量是非常大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老外平時說話常用的表達。

具體的做法是:

挑一部美劇(我自己挑的是紙牌屋),先按照正常順序全部看完,然後從頭到尾一集一集反覆刷。刷到聽上一句就知道下一句是什麼最佳(不強制要求這樣,只要求能聽清楚每一句是什麼就可以了),這裡的重點是一定要看字幕,一定要看字幕! 因為只有看字幕,你才能知道你聽的是什麼。一集聽上一個星期,至少都有20遍了(每天上下班共兩次,回家電視上看兩次,一個四次)。可以把美劇下載下來,把視頻裡的MP3提取出來放手機裡,方便自己上下班過程中聽。反覆刷一集,到最後你耳朵會出現幻聽的症狀,睡覺的時候耳朵裡都是迴響起美劇,還瘋狂有想要喊出來的衝動,這是好事。

用美劇作為聽力材料還一個好處是有趣,有劇情,容易堅持下去。

我是用《紙牌屋》,貼近工作使用場景。大家也可以聽其他的,但題材儘量不要太魔幻了。


2)泛聽英語教育類脫口秀

我這裡推薦《空中英語教室》,這是臺灣的一檔節目,由美國人彭蒙惠1962年在臺灣創辦。好處是非常容易,語速非常快,但是卻能聽懂,能大大提高你的自信心以及獲取信息的速度。

就像我前面說的,聽新鮮的材料能夠不斷刺激你的聽覺神經,提高英語聽力的快速反應能力。

這檔節目在可可英語網和可可英語APP裡都可以下載,每天一期,而且都是免費的。一集20分鐘,大家可以把MP3下載下來,睡覺前聽一聽就好了。這麼容易的材料,就不要去看文本了,如果還是聽不懂,多聽幾次就好了。

大家還可以去看難度不高的英語動畫片,也不要看字幕,因為我們出發點是要鍛鍊自己聽到英語的反應能力嘛。這些動畫片在youtube上都可以直接免費看。

我推薦幾部,都是英美國家針對1-6歲的兒童的動畫片,那個時候的小孩詞彙量不高,所以動畫片的難度都不大,大家可以嘗試去看看。帶娃的寶媽可以和小孩一起看,讓小孩從小在英語環境中長大。

Peppa Pig 小豬佩奇(英)

Sofia the first 小公主蘇菲亞(美)

PJ Masks 蒙面睡衣俠 (美)

是迪斯尼幼兒頻道在2015年9月開播的少兒超級英雄題材動畫;由法國TeamTO動畫公司製作,改編自法國童書作家Romuald Racioppo的作品《Les Pyjamasques》(介紹來源網上)。

Dinosaur Train 恐龍列車(美)

美國PBS電視臺針對學齡前兒童推出的一個知識性冒險節目,是Jim Henson公司繼《科學小子西德Sid the Science Kid》之後製作的第二部CGI動畫片。節目趣味性強,讓小朋友在玩樂中瞭解生命科學,自然學和古生物學(介紹來源網上)。



史蒂芬的專欄

首先,注重英語聽力素質的培養

英語聽力的最終目的在於理解。而要達到理解的境界就離不開良好的聽力素質.那麼什麼是聽力素質呢?所謂聽力素質就是指對英語語音基本知識的掌握,如音素識別、連讀、略讀等.

1)識別音素很重要。語言信息的表達是通過元音,輔音字母有規律的組合來實現的.如:元音字母“o”在不同的組合中有多種發音:love,boy,police等等.而一個輔音音索可以有多種輔音字母的組合如:lfl:ded,laush,philosophy等等.如果說閱讀是憑藉字母的組合形式去判斷詞義的話,那麼聽力則主要依聲音去確定詞的意思,因此,元音的長與短.輔音的清與濁,都對判斷有直接的影響.聽力測試除考考生的詞彙及對各類英語句子結構的理解能力之外,還要考學生的音索識別能力.一般在每道單選聽力試題的四個選項中都會設置一種與原文某些關鍵詞在發音上相同或相近的:“混淆音”.培養學生較強的音素識別能力,有助於在聽力測試中迅速準確地捕捉關鍵詞的發音,從而在選擇時排除同音,近音詞的干擾。選出正確的答案。

2)連讀,省略現象。很多學生經常會抱怨“這什麼單詞啊,是一個還是兩個呀?都聽不出來.”其實在英語聽力中連讀是很正常的現象.

其次,英語聽力的選材。程度不同的學生對於聽力材料的選擇也不同.

1)中低級水平學生:VOA(美國之音)是比較適合的選擇。VOA設有專門的聽力練習:Special English.這是個2,3正常語速的欄目.裡面包含了15000常用詞彙,而且是正規美語發音,現國內英語聽力考試都是使用美語朗讀,這對學生來說特別有利。

2)已具備初步聽力水平學生:李陽“瘋狂英語”那種迅速提高莢語聽力的方式對這些學生來說是比較適合的。

3)中級以上水平學生:中央國際頻道的英文節目,由於是電視節目。並且時事性比較強,對於我們的英語學習更為有利.而且央視英語欄目語速正常,對我們與老外交流’聽懂對方說話也很有利。

再次,聽力速度直接關係到聽力測試的成功.而且是影響學生測試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那麼我們該如何訓練聽力的速度呢?

1)“循序漸進法”,即有慢到快。逐步提高。開始應使初學者逐漸適應有聲信息的接受方式,樹立聽的信心.然而.信息傳播速度過慢的話,反而會拉長記憶的距離譴成遺忘。久而久之,大腦的反應速度也就變的遲鈍了。

2)聽力測試的語速應是英語本族人講英語的正常速度。為了使大腦儘早適應這種語速,應從一開始就以這種速度進行訓練。剛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難,一點都聽不懂.或著只能昕懂個別單詞。但不必擔心.因為在這種語速不斷“轟擊”下.耳朵會逐漸敏銳。從開始只能抓住只盲片語到能昕懂整個句子,整篇對話或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