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入地產,旭輝與i享空間打造人工智能實驗宅

12月13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旭輝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續住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CSC)發佈實驗宅一號,Ai首次被真正引入到房地產當中,試圖解決房子的負擔和房子如何更懂住戶的問題,也首次讓人們思考人與房子之間的關係。

2015年CSC成立,是旭輝集團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社科學院、土水學院等相關院系和學科的學術研究團隊,共同成立的聯合研究機構,在可持續的理念指導下,開展了包含居住行為、城市與居住、居住環境、建造技術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歷經近三年時間,已完成多項具有很高學術以及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並於今年打造出地產界首個實驗宅。據旭輝集團副總裁孔鵬先生介紹,除了在建造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外,因為人工智能的引入,一號實驗宅實現了建築由“居住的機器”向“機器人”的進化。

CSC試圖提出未來人居的主張——讓房子會思考,更懂用戶,從而減輕居住的負擔,讓生活更加舒適與輕鬆。

用一個可視化遙控器控制著家中的每一個設備,這就實現智能化了嗎?並沒有。

CSC官方認為,真正的智能化是讓生活更加便利,如此複雜的操作,使得智能不再智能。智能家居時代的房地產行業走了太多的彎路,這屬於技術手段對想象的限制,CSC一號實驗宅全面引入了i享空間的全套AI系統。

AI引入地产,旭辉与i享空间打造人工智能实验宅

i享空間CEO 王昊

“i享空間”為實驗宅量身定製開發的內驅核心,核心技術建立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基礎上。i享科技CEO王昊如是闡述i享空間開發背景:技術真正的進步是為人服務,是讓人感受不到技術的存在,把人的需求和體驗放到首位,技術手段應該最大化的隱藏。所以,i享的技術研發理念就是給人最貼心的關懷,但並不需要人去操控。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也是能夠自主的去感知人的偏好,學習人的行為習慣,並通過複雜的場景測算做出符合用戶需求的自主決策。而這一次就是基於物聯網、大數據,通過人工智能龐大的運算量在後臺自主實現的。用戶只需要享受符合自己需求的舒適環境就可以。

“人的生活是有曲線的,在不同的時間點,對溫度溼度及空氣質量的需求並不一樣,比如睡覺、剛運動完或者不在家的時候,但每個人的這些習慣和訴求並不一樣。此前針對這些個性化習慣訴求,傳統智能家居採取的解決方式是遙控控制,最多將原來的一堆遙控變成另一種介質:手機或平板電腦,這並不真正的舒適。”

遙控家居並沒有降低居住生活負擔,人類也並沒有因為技術而讓生活更便利。但事實上科技有能力做這種變化。

AI引入地产,旭辉与i享空间打造人工智能实验宅

以運動回家後的狀態為例,業主可能需要溫度再低一些,特別需要室內這半個小時氣溫是18度,但之後還是調回去,這種瞬時變化在i享空間上的操作系統上滑動一下就可以,只是系統不會有任何記錄。但是如果每天都調18度,它就認為你這個時候喜歡18度,一段時間後就變成18度了。這就是i享空間的自學習功能。

日常生活並不需要科幻電影中的科技感,一開始的科技感可能是新鮮獵奇,但長久的生活是要讓用戶覺得便捷且舒適。AI住宅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那麼未來房子應該怎樣來為用戶服務?抱著對未來人居的思考,實驗宅為未來保留了可能性。

實驗宅更像一個“通用型底盤”,上面所承載的各項軟硬件並非一成不變,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實驗宅及i享空間相對的軟硬件都可以後續增加、靈活變化。而房子現在就是住的,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可以接入一切可能接入的東西來適應。

一號實驗宅只是CSC研究成果的第一步,未來更多的為健康人居、效能空間服務的研發成果將不斷實現。以最前沿的學術力量為支撐,以一線企業的積極實踐為基礎,以最具未來感的技術為手段,在CSC研究中心、旭輝、i享科技的強強組合之下,我們會看到更美好的未來人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