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裡怎樣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

作者 劉波

文/啊邦同學(知乎)

第1條,功利角度來說,停止或大幅度減少一切超越你身體負荷的無氧運動,改為規律的有氧運動。

健身房教練為了騙你辦健身卡,只會跟你們瞎吹人魚線、腹肌、肱二頭肌的美好和吸引力,強行賦予它們一堆玄學功能。

不過他們不會告訴你,人與人之間身體天賦差距如同銀河,“你練1000小時可能只能感動朋友圈裡的自己”這樣的殘酷事實。

而且對學生黨來說,無氧運動的回報比實在太低,除了會讓你在常規讀書需要的腦力活動時間裡,感受到肌肉痠痛和極大的睏倦感之外,沒有第二個好處。

另一個殘酷事實是,你辛苦練出來的肌肉,在成人世界裡是魅力權值最低的一項屬性,不過這個事實過於政治不正確,不具備其他高權值屬性的許多健身教練和健身愛好者,聽到會感覺憤怒和反對。

另外,有氧運動對人的精力和心肺功能的提升,高強度腦力工作者能體會得更明顯。

第2條,有條件的話,每天飲食中大幅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特別是精米和麵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儘量按照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表安排食物。

過多的澱粉和糖類的攝入,會讓你早上1-2小時,中午1-2小時,晚上1小時,每天大約3-5小時裡出現“不在狀態”的情況。所謂的“不在狀態”不是一種個人感覺的玄學,就是你吃了太多的糖而已。

基於以上,同時還要戒斷可樂、冰紅茶等高糖飲料,改為喝水;吃蘋果、番茄、少吃加工零食。

第3條,有條件的話,每天保持半個小時的午睡,但是不能太多,午覺睡太長時間,會讓你醒來後,還需要大約1-2小時進行身體的“喚醒”,時間而言,更加得不償失。

說到睡覺這點,其實晚上不熬夜的秘訣只有一個——從物理上杜絕誘惑。

爬床就乖乖爬床,不要帶著手機爬床,說是“玩10分鐘手機就睡”的,最後會變成玩1個小時。

另外,晚上是一個人意志力最薄弱的時候,“擼一發”和“看個片再睡”,基本都集中於晚間,所以如上所言,物理上杜絕誘惑,絕不相信個人意志力。

第4條,在學校除了決定睡覺,其他時間絕不回寢室;在寢室除了決定睡覺,其他時間絕不躺床上;除非沒有其他空間,必須在寢室加班做與工作或者學習相關事項外,絕不在寢室吃外賣。

在大學裡怎樣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

據我不完全抽樣觀察,大部分學生實在都太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我見過太多握著iPad或者一個手機,在寢室床上一躺躺一天的人——須知人在“慣性舒適”面前,除非經過專業訓練,否則根本不能抵抗“慣性舒適”下的懶惰。

寢室堪稱大學生活裡,最無聊又最黑暗的私人空間——成天沒人管,一躺躺一天,無聊打遊戲或者看個片自由自在,最後變成點個外賣都懶得下樓拿的“廢柴”簡直不要太快。

第5條,一個極端一點的例子——若多年後你落魄成為一個乞丐,而你某同學成為了某省委書記,你是否能/敢/好意思/有門路拿著“曾經是老同學”這份歷史情去找他求助?他是否願意/敢/有可能接濟你、拯救你的現狀?

這個極端的例子是想說:事實上畢業3年後,幾乎所有人,都會忘掉90%的同窗時光,忘掉90%的同學名字,90%的人絕對不會再次出現在你今後的生活裡,就算你曾經的圈子裡有人真的一飛沖天,這段歷史情,對於你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幫助

——如果你們的今後發展天差地別,這段歷史情,除了能讓你,某次酒桌吹噓以“我有個同學”開場,引起眾人心中一頓鄙視外,沒有第二個作用。

很多人不好意思承認,“無效關係”對很多人來說,只是極其消耗精力的無用過程。

你的大學所謂合群、友善,只是回報比極低的inception而已,這還是你無法保持飽滿精力、心累的一大根源。

不過很多人羞於承認這點,因為大學幾年啥也沒幹,再不說點自己“學會了做人”之類的玄學,顯得太殘酷了。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