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忠 : 腸胃問題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吳清忠 : 腸胃問題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 薦讀

01. 不同體型的肥胖,有不同的原因

中醫診斷學中的“望診”,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其中又以“望形”最重要。“望形”時所“望”的就是肥胖的體形,也就是各個經絡中垃圾堆積的狀態。

例如,膽功能問題會出現大腿外側較胖或蘿蔔腿,即是“望形”的一種診斷實例。在中醫的理論中,當某個臟器活力較差時,其相應經絡的活力也相對差。

例如胃有寒象時,用手摸胃的部位,可以感覺到溫度較周圍低,這時這部份皮下的生理活動一定比周圍差,當然就會堆垃圾了。

全身性均勻的肥胖,是脾臟能力低下,無法把分散身體各部位的廢水送走所形成的。當脾臟把水送到了身體的中段,剩下的就是腎臟再把廢水排出體外。

因此,當身體中段腰及臀部特別肥胖時,是腎臟能力低下無法把廢水排出去的症狀

,堆積在腎臟所在的區域的廢水和垃圾,最終形成了中段特別肥胖的體型。

又例如,有些人的大腿外側堆了很多脂肪,該部位是膽經經過的部位,因此,可以斷言這個人的膽功能一定欠佳,而且不喜好運動。如果這個人喜好運動,則這部份所堆積的垃圾就會往下流動,積在小腿肚上,形成蘿蔔腿。因此,有蘿蔔腿的人,是膽功能不好又喜好運動的特徵。前者的症狀多數出現在女性身上,後者則多數出現在男性或女性運動員身上。這樣的診斷,完全符合這個新的肥胖邏輯,經過臨床診斷的驗證,也和病人的實際情形相符。

另外額頭上的皮下脂肪肥厚,以至於出現皺紋,由於該處是大腸經經過的部位,因此,可以斷言這個人的大腸中的病灶較多;下巴兩側的臉頰肥厚,也是大腸經的問題。較高部位接近耳朵的部位較肥厚,則是小腸經的問題;正面臉頰,眼下及鼻子兩側較厚者,則是胃部的問題造成的……等等。都是依據這個肥胖理論所建立的診斷方法。

在我們的經驗裡,當人體的血氣上升到陽虛階段時,身體會開始對各個臟器進行維修,當進行臟器的維修工作時,其相應經絡的垃圾會開始排出。有些人原來頭皮下有一層厚厚的垃圾,摸起來軟軟的,經過了幾次腸胃的清理之後(身體自己進行的),頭頂的垃圾排了出去,剩下薄薄的一層皮。

又如多數接受我們一式三招的朋友,在敲了一段時間的膽經之後,大腿外側一層拱起來的肥肉就不見了。就是氣血增加、膽經疏通之後,堆積在膽經上的垃圾也就排了出去。如果那些垃圾是人體貯存的能量,人體應該不會輕易將之排出去。

並不是只有胖的人會有垃圾堆積,有一些瘦的人,是由於肺氣較弱,身體無法吸收水分,喝進去的水沒有分佈到各個器官就直接排出去。如果這個人同時也有脾虛的問題時,身體上也會堆積許多垃圾,但是垃圾中的水分很少,多數的垃圾都處於失水的狀態,乾乾扁扁的,看起來不胖,摸起來很結實,黑黑瘦瘦的。

這種人一旦進行調養,當身體的血氣上升到了陽虛水平,開始有能力清除垃圾時,會很快的將垃圾充水,使它能在身體的組織間流動,以便將之排出體外。

因此,這個人會在很短的時間裡,體重直線上升,體積也快速膨脹。我們就曾遇到過這樣一個例子,病人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重了十幾公斤,手臂也粗了兩倍多。從一個黑黑瘦瘦的人,變成了白白胖胖的。由於這個人的腸胃裡有許多問題,身體必需隨著這些臟器問題的清除,因此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瘦下來。

雖然在過去這麼多年來,我們並不以減肥為主要服務項目,但是在許多不同的病人身上都可以觀察到這些垃圾在體內的變化。使我們確信肥胖不是吃得太多,而是排的太少的結果。

吳清忠 : 腸胃問題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 薦讀

02. 腸胃問題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其中的“運”是運水的意思。當脾的能力不足,也就是中醫所說人體處於“脾虛”的狀態時,人體運送廢水的能力就不足。

當脾臟的能力不足時,心包容易產生積液,使得心臟的能力不足,心臟是人體血液的泵,當泵的揚程不足時,整個身體的活力都降低,人體經絡中的體液不易流動,自然廢物就無法排出了。

造成脾虛最主要的原因,是身體的維修系統工作過於勞累,人體只有在受傷或受到細菌的侵入時會出現這種現象。人體最容易受到細菌感染的部位,當然是最髒的腸胃了。由於脾虛的體質多半角成於幼年時期,在我們的經驗裡,也發現許多疾病的根源都和幼年的生活習慣有直接而密切的關係。

兒童腸胃感染,會使幼兒形成脾虛的體質,心包經經常阻塞,慢慢地愈來愈胖,而且容易流口水等,其實這些“現象”是脾虛的真正症狀。

從中醫理論,脾虛時會出現“脾不束肌”的症狀,嘴唇的肌肉沒有力量,幼兒又不像成人會有意識的加以控制,就容易流口水了。

當幼兒剛出生時,身體通常都是非常乾淨的,體內沒有太多的細菌,而且防禦體系也非常靈敏,當有外來的細菌侵入時,會立即做出反應,出現拉肚子或腸胃炎等症狀。人們傳統的觀念總認為這是由於孩子抵抗力弱的緣故,其實恰恰相反,幼兒這時的反應才是真正健康的反應。

這種感染多半來自成人的唾液,成人唾液中的細菌種類很多,對幼兒是非常大的威脅。一兩次的腸胃感染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但是持續的感染,很快就消耗掉幼兒的血氣能量,使幼兒失去對細菌的抵抗,脾臟的能力日漸低落,就形成了脾虛的體質。

從外表看,由於不再抵抗,因此也不再有腸胃炎或拉肚子的症狀。傳統的觀念認為這時的幼兒抵抗力增強了,更健康了,其實這時是血氣更低,身體沒有能力抵抗。此後的幼兒會出現逐漸發胖,而且有容易流口水的“現象”了。

這些容易受成人唾液感染的幼兒,多數是比較受到成人疼愛的孩子,才會經常被餵食成人接觸過的食物。當其逐漸發胖,加上流點口水,更顯得天真可愛,得到更多成人的疼愛,當然受到的感染也就愈多。

那些經常在社區裡串門子的可愛孩子,多數長大之後都成了胖子。而且這些孩子由於從小就處於血氣能量不足的狀態,日後也不容易長得太高,而形成矮矮胖胖的體型。這是最典型的“愛之適足以害之”的例子,而且每天都在許多地方不斷的發生。

這些幼兒的腸胃問題,有輕重之分,比較嚴重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小胖子;比較輕的人,直到年紀較大時,才變成胖子;有的甚至到了中年才變成胖子。

有些女人則是到了懷孕生產之後才發胖, 這是由於本來就具備脾虛的體質,加上血氣不足,生產後傷口的復原慢,使得脾更虛,造成心包的阻塞,產後就發胖了。

多數發胖的人,都是脾虛的體質。腸胃的細菌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

吳清忠 : 腸胃問題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 薦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