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中的“天理”是什麼,“善惡”又是什麼?

動中和

天理就是天道,或者理解為自然規律。有人把儒家的天理和道家的道混為一談,實際上二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道家的道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第一性的。而儒家信奉的是仁,也就是仁心,這點從孔孟的仁義思想主張就可以看出來,也就是說儒家認為仁義孝悌才是第一性的。

通俗的說,道家認為道本來就是道,人只有順應道,才能得道。而儒家認為一個人要想得道,首先要有道德。注意,儒家的道德和道家的道德也是有區別的,儒家的道德更多是倫理上的,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人的一種道德倫理的標準,所以儒家才會提倡孝悌,也就是道德神學。

宋明時代興起的儒家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程朱理學將“天理”引申為“天理之性”,是“仁、義、禮、智”的總和,即封建的倫理綱常。他們還把“天理”與“人慾”相對立,成為一種禁慾主義的壓抑人性的主張。

注意,這個理學的存在,因為正是因為有理學,才會有心學的誕生,為什麼?

心學和理學本來就是一堆孿生兄弟。陸九淵提出的心學本來就是和朱熹的理學針鋒相對,甚至二人還曾經發生過“鵝湖之會”,確切的說兩次,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鵝湖之會”,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的南康之會。

爭的是什麼?如何存天理!或許你會問,這有啥好爭的?

鵝湖之會中,朱熹和陸九淵爭的不可開交,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不歡而散,可是朱熹其實是大贏家,因為理學在宋朝和明朝得到了重大發展,成了顯學,而心學呢?一直默默無聞,被認為是異端,直到王陽明的出現。

理學有個問題,信奉的是禁慾主義,提倡人們把慾望全部格除掉,比如女人要裹小腳,女人要三從四德,寡婦不能改嫁等等,其實孔孟並未提到過對女性的束縛,但是理學家們就是以聖人的名義裹脅了女性,而且被視為正統。舉個例子,潘金蓮,為什麼叫金蓮?因為裹小腳被視為一種美,叫三寸金蓮。

簡而言之,理學認為殘酷的束縛,禁止慾望才能得到天理,也就是“滅人慾,存天理”,理學家們致力於向外求理。咋理解呢?慾望就是惡的,所以必須格除。

可是王陽明對比表示非常的不以為然,他認為,我心就是天理,心外無物,心在無理。比如他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意和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王陽明看來,天理本是無善無惡的,至於善惡其實是人的誠意不足的原因。

因此王陽明提倡致良知,用良知的本能來知善惡,並且去格物,也就是去除掉的,存留下善,也就是為善去惡。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一、道家是鼻祖

儒家也好、百家中的其他政治家也好,根本上都是老子《道德經》的讀者、學生。說儒家學天理,不妨從道家這個根源上說起。老子《道德經》分為兩部,說的都是治國的真相(或者叫真理)。其中的《道經》主要就是闡述道。道是“天之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規律。治國要有道,就是要治國者尊重大自然的規律。當今世界流行的綠色環保、綠色發展、可持續性發展等等,都是屬於老子“天之道”的範疇。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對大自然的改造和保護,要適當、適度,過了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比如沙漠、工業化過程中的二氧化碳過渡排放。而完全不做,會得到大自然的饋贈。比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強調對環境、對大自然的保護,從而獲得大自然的回饋。

老子的天之道,是經過了歷史的驗證,有歷史的經驗教訓。歷史反證了老子治國要尊重大自然規律的真理性。


二、儒家的天理

本身來說,“天”指的是大自然;“理”指的是道理(或者叫規律)。“天理”自然就是大自然的規律,跟老子的“天之道”差相彷彿。但是,儒家的天理是老子的“天之道”嘛?很顯然不是。比如儒家理論吧皇帝打扮成天子一樣,把儒家自己打扮成了上天的代言人,大自然的使者。“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對人殉的極端維護,打著天理的旗號。後世儒家,以尊師重教為名,動輒“以從此天下無文章”來要挾皇帝及其統治集團,同樣打著天理的旗號。在儒家把掌的史書中,善終又成了天理之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更直接把儒家打扮成了天理的掌握著,上天的代言人。儒家理論中的天理,本質上是“挾天子令諸侯”,以上天的名義欺壓百姓。

天理,是被儒家玩壞了的一個詞彙。至朱熹,他自己三妻四妾、人慾橫流,卻要求世人都清心寡慾。儒家的“存天理、滅人慾”,還是規律、真相、真理嘛?儒家的天理都變成了專門跟百姓作對的貶義詞,成了“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點燈”的歪理邪說。

儒家還是一個教派,儒家自稱“儒釋道”三教。可是,佛教、道教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與普通百姓爭利的。儒家自稱儒教,何曾一刻放棄過金錢、官爵、利益?儒家的天理,更像是一句網絡流行語:“我代表人民槍斃你”。O(∩_∩)O哈哈~ 儒生追求的是“學而優則仕”,是官爵、金錢、美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跟“天理”二字背道而馳。



三、善惡與儒家善惡

以善惡的角度來理解人,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第一個。第二個是法家,性惡論。第三個是荀子,天性為惡、人性為善。從儒家、法家到荀子,中國人對人性的認知的不斷髮展和進化。放之世界來說,其他國家、民族更是所無法比擬的。儒家作為創始者,這一點是應該肯定的。

但是,法家崇尚“性惡論”,發明了中國古典法治,創立了中央集權郡縣制的偉大成就;荀子崇尚“天性為惡、人性為善”,執業於教書育人,蒙恬、李斯、韓非子,都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能臣。甚至可以比肩荀子。荀子的偉大,毋庸置疑。儒家是人性的創始者,卻同時又是一事無成者。以忠孝馴化天下,讓國人血性流失,五萬八國聯軍都能橫行中國。搞出個“舉孝廉”,結果是既無能、有無恥。其他的,諸如貞潔牌坊、沉豬籠、裹小腳等等,都是令人唾棄的貶義詞。所以,以善惡論人性,法家、荀子不僅是理論家,還是實際踐行者,對歷史、對社會有無法抹殺的貢獻。而儒家,則是滿嘴吐沫,甚至“滿口仁義道德,滿腦子男盜女娼”。

我以為,儒家之所以成為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根本在於儒家思想的頑固保守、為人上的極端自私自利。以善惡論,首先就應該公開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儒家偏偏喜歡潛規則。非婚交合,在儒家看來是傷風敗俗,沉豬籠。(這個本身並不錯);但是,儒家又提出“是君子、自風流”。非正當兩性關係,還要看有沒有文化、有沒有錢嘛?有錢有文化的,就是搞得好、搞得秒;而窮苦老百姓就要沉豬籠?非正當兩性關係,儒家還要分“男尊女卑”;朱熹玩女人玩到尼姑頭上,是有品位;而女人即便丈夫中道而亡,也必須受貞潔。儒家這是善惡之分,還是階層之分、男尊女卑?

一如既往,儒家把善惡兩個字,同樣玩壞了。玩成了不分善惡,玩成了潛規則。


總而言之

一,天理、善惡是本來就客觀存在的。老子《道德經》成書之前,就有道的客觀存在,只是沒這個稱謂,沒人總結。儒家“人之初性本善”之前,人性善的善一面就客觀存在,儒家對人性的理解是看到了一面、沒看到另一面。荀子才是集大成者。PS:別說荀子是儒家。荀子有專著《性惡論》,擺明了跟儒家“劃清界限”的。

二、儒家的最大特徵,就是理論混亂,潛規則橫行。就是嘴上的君子,行為上的偽君子。性本善、天理、善惡,本來都是好詞彙,儒家活生生把他們完成了貶義詞,讓人聞之色變。

唉。。。。


滄桑短笛

王守仁在《傳習錄》中有一段對話:

(陸澄)曰:“何者為天理”

(先生)曰:“去得人慾,便識天理”。

意思是說,你要達到“人無我”之時,才能體會天理的妙用。

會做功夫,去得了人慾才能見到天理!

這人慾的具體指的是什麼?

用佛家的話來說,就是妄想意識心上的貪、嗔、痴、慢、疑人之五大欲。

有善有惡意之動。

人慾應如何去除?

陽明心學的“格物致知”正是對治人慾的法門。

曰:“敢問‘致知在格物’何謂也?”
曰:“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

意思:我們的內心先天本性,猶如一面鏡子,萬事萬物來時,馬上能映照出善惡分明,然後為善去惡,同時,並不會隨物轉心(善緣惡緣此心不動),這就是致良知。

正是: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史記sj

這不說得很明白的:善惡都是念、天理即人心嗎?多看《傳習錄》。


不過這兩個觀點是可以解釋一下的。

王陽明提出:“即心即理,天理即人心”。可謂是界限分明,獨成一派。這正是心學的核心所在。

它區別於孔子的“克己”、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道家的“無為”、佛家的“無念、無相、無住”。

白話式總結他們的思想區別就是:

儒家的“想想什麼是該?幹該乾的”、要有為。

道家的“別想多了,不該乾的別幹”、要無為。

佛家的“想了也白想、幹了也白乾”、無所為。

王陽明的“該幹嘛幹嘛、想和幹是一體的”。他背後的核心是將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綜合起來運用,主張用了以後自己體悟。


捋清了這個脈絡我們來理解心學就容易多了,社會上常見的一些誤解:什麼天理即良知,這很儒家啊。

“天”本無惡意,但它在平衡自己時是會作惡的,人們看成了惡意;人的本性也一樣,所以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雖然善惡被我們看作是不好的,但它是合理的存在,這就是天理,這就是人心。既然善惡是合理的存在,那人該怎麼做呢?得像天一樣,平衡自己的心,以善為常態。這便是: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就是這些道理,文字遊戲並不好玩,所有的解釋都是紕漏,所有的道理都要自己去體悟,另外,如果要學習心學,我主張大家自己去看《傳習錄》,看原思想出處才能對應自己的層次,創造自己的幸福。


一盞荼

先說答案:

《傳習錄捲上》:“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

王陽明的心學認為,沒有被私慾遮蔽的“良心”,就是天理。

《傳習錄捲上》:“至善是心之本體

《王陽明全集》:“至善者,心之本體。本體上過當些子,便是惡了。”

《王陽明全集》又說:“

惡念者,習氣也,善念者,本性也。”

王陽明認為,“善”是心的本體,不符合這個心的本體,就是“惡”。

王陽明的心學

什麼是心呢?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心裡,有一個先驗的宇宙,自帶天理,凡是能夠找回這個小宇宙的人,就是覺醒了第七感,哦,就是覺醒了良知良能的聖人。



王陽明是從孟子那裡找到這個思路的。

《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正是這一句啟發了王陽明。

他覺得正是人心本體所具有的良知良能,讓聖人成為了聖人。

從朱熹,到陸九淵,王陽明在孟子那裡找到了他心中的良知良能,嫁接了陸九淵的思想,成就了自己的心學。

然而,所謂的良知良能並不是這樣的。

原文整句是這樣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所說的良能,指的是孩子剛生下來,沒人教就還知道要呼吸,要吃奶;

孟子所說的良知,是指孩子剛生下來,就知道要親近爸爸媽媽,要防備壞人;

小孩子長大後失去了良知良能,是因為小孩子失去了赤子之心,然而在孟子看來,並不是擁有了赤子之心就是聖人,也就是說,小孩子並不是聖人。

但在王陽明看來,小孩子就是聖人,通過心學,大人也可以找回了小孩子一樣的心,然後知行合一,也就都是聖人了。

這是一種理解上的錯誤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在三皇時期,百姓天真樸素,少私寡慾,社會事務簡單,社會生活自然和諧,從出生到死亡,人們保持著赤子之心。這時候的社會,用“為無為”的道家思想,就可以得到高效的管理。如果把整個歷史看作一個生命,我們可以說這是這個生命的幼兒時期。

到了三代時期,社會資源極大豐富,天下為公不復存在,人人為私,人心不古。這個時候的社會,由黃帝垂裳,周公制禮,孔子立教。以“禮”為核心的效法天倫的人倫理論一一儒家思想,對逐步複雜的社會事務和人倫關係進行管制。這是社會這個生命的少年時期。

周以後,禮崩樂壞,周王室內亂,諸侯坐大,群雄並起,征戰不休。以循名責實為核心道的法家理論,抽絲剝繭的一一應對紛繁錯雜的世事,將天下復歸一統。這是社會這個生命的青春期。

經歷了漢初的黃老之治,依武帝之命,董仲舒創立了漢儒,從此以後,秦朝大一統的國家管理體系從法家到內法外儒。這是社會這個生命的成熟期。

正如同幼兒時期的道家理論無法管理少年和青春期的社會,少年時期的儒家理論無法適應青春期和成熟期的社會一樣的。

光靠兒童的赤子之心,也無法成為生活在現實社會的聖人。

聖人,並不是只需要有一顆赤子之心就可以簡簡單單的成為聖人

聖人,在孟子看來,需要致良知,如何致良知?就是要“至誠”。如何“至誠”?就要“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就到了老子,莊子那裡。

儒家,道家,法家,都是相同的,都是源於根植天地的易道思想。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歸根覆命,深根固蒂。

才是成為聖人之路。

真正的天理,就是“道”,而源自“道”的“天道”,才是天地運行的規律。

符合這樣的“道”,順應這樣的“天道”,就是善,才會順天者昌;

出離這樣的“道”,違背這樣的“天道”,就是惡,就會逆天者亡。


平凡2850

心學的天理,是致良知。

那麼啥是致良知呢?

良知,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句話是孟子用來闡述人的性善論的。王守仁繼承了孟子的這個觀點,並擴大了,認為良知人人都有,這是人發自內心的力量。這不但是一種道德標準,更是一種最高的本我。致良知,就是把這種發現、保持自我良知的認知,通過知行合一,推廣出去,以至萬事萬物。

良知是天理,其本身無善無惡。但是當你把良知加諸事物的時候,就會產生善惡。這個道理可以參考下辯證法的兩面論。比如說,你有一顆孝順的心,你這個孝順的心思,本身其實不存在善惡,但是當你以自己的本心去做孝順的事情,就會產生善的結果。良知固然無善無惡,但是我們本身是知道善惡的。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善去惡。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當人被慾望矇蔽了的時候,就不能正確的去區分善惡。這個時候良知就不再是天理了。所以我們要反求諸己。通過格物致知的手段,來讓自己的良知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也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郝明說

先理解好心,古人不知道人的心臟叫心,也不知道人的意識稱之為心。禪宗二祖找心,說我心不安,了不可得,意思是死也找不到心在哪裡。佛理告訴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接收天線,將自然界中信息收入人腦,如植物的根系一樣,依靠它來活命的,故譬喻成六根。六根接收的信息歸納綜合起來,入人的頭腦,形成意識。人的意根是六個根中的主根了,其它五個根是分系根,根上有分系,地上有分枝,分化是規律,不可抗拒。中國心學上的心,指人的意識,心學,也稱的理學。

再理解好一學字。通常我們將讀書看成學習,其實,讀書只是認字聽音的一種為學習而使用的方法,並不是學習本身。學習本身的要求是知,知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而讀書只學習方法中的一種方法。有助於更快地知道,更好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行動,是實踐。教育家陶行知,原名叫陶知行。自從找到學習的最好方法以後,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一下,改成陶行知。將學習的定義改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中國人唯心,寫文章把文詞倒裝的在書本中比比皆是,把果放在前面,因寫在後面,順序裝反了,叫形而上學,佛理上稱認知顛倒。哲學上叫唯物辯證,而不是辯證唯物的。形而上學是唯物辯證的,辯證唯物是形而下學的,是在追究果的因,很苦,一點點便宜也沾不到,如果沾了便宜,倒黴的人一定會是他自己,出來混,遲早都會還的。今世不報,下世報,災難會落到後代的身上。人的學習應該是形而下學,紮下根來,艱苦實踐,方具真知,方有自信。我想我已把心學解釋清楚了。

再理解天理,天指宇宙物質的運轉,星球都在運轉,理指人認知這種運轉,摸著了規律。規律就是理,合起來稱天理,天之理與人之理相反了,叫背道而馳,人會遭規律愚弄,懲罰,甚至會天誅地滅。為了不遭天誅地滅,人必須順應大自然規律,但可以利用規律,統治階級就是在利用規律來沾便宜,所以,人分窮富,窮人是不懂規律,被愚弄了,人稱上當受騙。天理指規律,不懂規律,違背天理。佛學稱苦集滅道。天理、天良、天道、天命、是同一個怎


李198588733

北宋時期的程頤提出了‘‘天理’’這一概念,便迅速地在宋明理學中得到普遍運用,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以‘‘天理’’作為一個終極目標。

那麼,‘‘天理’’究竟是什麼?我以往也有這個困惑,甚至責怪古人沒把這概念說清楚,直到看了陽明先生的《傳習錄》,才慢慢有了感悟。


天理,並不是一二三四點條目可以說清的,是要從‘‘人慾’’的角度反看‘‘天理’’,宋明理學一直有一句被人誤解的話:‘‘存天理,滅人慾’’。


這句話為什麼會被誤解呢?是因現代人沒有了當時的語境去理解‘‘人慾’’,把‘’人慾‘’當成了‘’人所有的慾望‘’,‘‘滅人慾’’就理解成消滅人的一切慾望,這,是要把人變成木頭的節奏啊!

但宋明理學所說的‘‘人慾’’,其實是指‘‘過’’與‘‘不及’’,比如吃飯,朱熹曾說:‘‘吃飽飯不是人慾,但要追求錦衣玉食就是人慾了。’’也就是說,正常的生存需求當然是不反對的,‘‘滅人慾’’是要去除過頭了的‘‘私心’’。


因而,要理解‘‘天理’’,就要看‘‘人慾’’,兩者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人慾越多,天理就越少,私心私意越少,天理就越彰顯。

心學在宋明理學之中,同樣也是要求‘‘存天理,滅人慾’’。陽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也是天理,其實就是人心中的‘‘善性’’,這善性是不求回報的,一旦有求回報之心,就落入‘‘人慾’’了。


正如同孟子論證‘‘四端說’’一樣,所作所為,是來自內心的自然而然,並不需求回報,也不帶任何的功利性,純純粹粹。如此內心才能無怨無悔、光明正大,浩然之氣才會勃然而出!


劉向雄

王陽明說:心即理,由此可見,天理即天心。那天心又是什麼呢?反觀心學的發展歷程,天心即聖人之心,凡聖人心亦即是凡人心事上磨練的,否則王陽明也不會說:吾性自足,何須外求。

誰在引導凡人心走向聖人心?毫無疑問,儒家倡導仁義禮智信,而這些行為準則則是修身立命之本,能不能成為聖人,就要看這些準則踐行了多少。歸根結底,所謂天理就是儒家思想中這些引導人向上的理念、價值與行為。知道天理,那麼善惡就很好理解了。善是遵守理念之善,恪守行為之善。惡則是違背理念之惡,踐踏道德行為之惡。善的念在於良知未泯,惡的念在於良知遮蔽。善惡之分實則就是當下行為準則、價值標準的分割線。


杭九

天理就是,天道之理,道法自然,按自然規律,自然法則。凡事不可強求,不可拔苗助長,殺雞取卵。這就是不講規律的強求作法。其實很好懂,天理又是天道,我們常講道德,就是以以道行事,替天行道,因天無為,靠人去替天行道,行道就要重道守道,按道德行事,以道德為人處世載物。道也是德,德又即道,道有許多不同的涵意,就還德二字,就是同一個意義,守往了道,就守住了德。

善惡為何意?善惡是一對矛盾共同共生體。這世界上有惡在先,其善在後,設有惡的存在,也就無所謂善。惡的反面就善,善的反面就是惡。善與惡是在不斷的鬥爭與對抗,在鬥爭對抗中變生量變,又由量變產生質的變化。不是惡佔上風,就是善佔上風。由於人類就會向善的人佔多數,所以往往是善佔上風,惡居下風,有言之邪不壓正。而只能正能壓邪,這是從總的超勢從長遠觀點來看是這樣的,但在某一地區,某一時段,某種特定情況下有可能佔惠佔了一時上風,善上打壓正氣不足,邪氣上升。這隻能是得逞於一時,而不可能一世。為什麼?就是天道的作用,天還不變的原因。

惡是負能量,凡是有害於人民,公眾利益,安全,秩序的行為都是沒有道德公德的就叫惡。分惡人:惡事做惡事者就叫惡人。惡人以不正端手段謀取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利和財產生命安全以代價,最終又是害了自己和家人。

善就是惡反面,凡惡人所做的事不做,做事講本心良心能守德,守道,積德行善::關愛他人,幫助別人,有慈悲之心仁愛之德,不違天道乃為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