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中的“天理”是什么,“善恶”又是什么?

动中和

天理就是天道,或者理解为自然规律。有人把儒家的天理和道家的道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道家的道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第一性的。而儒家信奉的是仁,也就是仁心,这点从孔孟的仁义思想主张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仁义孝悌才是第一性的。

通俗的说,道家认为道本来就是道,人只有顺应道,才能得道。而儒家认为一个人要想得道,首先要有道德。注意,儒家的道德和道家的道德也是有区别的,儒家的道德更多是伦理上的,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人的一种道德伦理的标准,所以儒家才会提倡孝悌,也就是道德神学。

宋明时代兴起的儒家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程朱理学将“天理”引申为“天理之性”,是“仁、义、礼、智”的总和,即封建的伦理纲常。他们还把“天理”与“人欲”相对立,成为一种禁欲主义的压抑人性的主张。

注意,这个理学的存在,因为正是因为有理学,才会有心学的诞生,为什么?

心学和理学本来就是一堆孪生兄弟。陆九渊提出的心学本来就是和朱熹的理学针锋相对,甚至二人还曾经发生过“鹅湖之会”,确切的说两次,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的南康之会。

争的是什么?如何存天理!或许你会问,这有啥好争的?

鹅湖之会中,朱熹和陆九渊争的不可开交,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不欢而散,可是朱熹其实是大赢家,因为理学在宋朝和明朝得到了重大发展,成了显学,而心学呢?一直默默无闻,被认为是异端,直到王阳明的出现。

理学有个问题,信奉的是禁欲主义,提倡人们把欲望全部格除掉,比如女人要裹小脚,女人要三从四德,寡妇不能改嫁等等,其实孔孟并未提到过对女性的束缚,但是理学家们就是以圣人的名义裹胁了女性,而且被视为正统。举个例子,潘金莲,为什么叫金莲?因为裹小脚被视为一种美,叫三寸金莲。

简而言之,理学认为残酷的束缚,禁止欲望才能得到天理,也就是“灭人欲,存天理”,理学家们致力于向外求理。咋理解呢?欲望就是恶的,所以必须格除。

可是王阳明对比表示非常的不以为然,他认为,我心就是天理,心外无物,心在无理。比如他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意和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王阳明看来,天理本是无善无恶的,至于善恶其实是人的诚意不足的原因。

因此王阳明提倡致良知,用良知的本能来知善恶,并且去格物,也就是去除掉的,存留下善,也就是为善去恶。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一、道家是鼻祖

儒家也好、百家中的其他政治家也好,根本上都是老子《道德经》的读者、学生。说儒家学天理,不妨从道家这个根源上说起。老子《道德经》分为两部,说的都是治国的真相(或者叫真理)。其中的《道经》主要就是阐述道。道是“天之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治国要有道,就是要治国者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当今世界流行的绿色环保、绿色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等等,都是属于老子“天之道”的范畴。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对大自然的改造和保护,要适当、适度,过了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比如沙漠、工业化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过渡排放。而完全不做,会得到大自然的馈赠。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强调对环境、对大自然的保护,从而获得大自然的回馈。

老子的天之道,是经过了历史的验证,有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反证了老子治国要尊重大自然规律的真理性。


二、儒家的天理

本身来说,“天”指的是大自然;“理”指的是道理(或者叫规律)。“天理”自然就是大自然的规律,跟老子的“天之道”差相仿佛。但是,儒家的天理是老子的“天之道”嘛?很显然不是。比如儒家理论吧皇帝打扮成天子一样,把儒家自己打扮成了上天的代言人,大自然的使者。“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对人殉的极端维护,打着天理的旗号。后世儒家,以尊师重教为名,动辄“以从此天下无文章”来要挟皇帝及其统治集团,同样打着天理的旗号。在儒家把掌的史书中,善终又成了天理之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更直接把儒家打扮成了天理的掌握着,上天的代言人。儒家理论中的天理,本质上是“挟天子令诸侯”,以上天的名义欺压百姓。

天理,是被儒家玩坏了的一个词汇。至朱熹,他自己三妻四妾、人欲横流,却要求世人都清心寡欲。儒家的“存天理、灭人欲”,还是规律、真相、真理嘛?儒家的天理都变成了专门跟百姓作对的贬义词,成了“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的歪理邪说。

儒家还是一个教派,儒家自称“儒释道”三教。可是,佛教、道教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与普通百姓争利的。儒家自称儒教,何曾一刻放弃过金钱、官爵、利益?儒家的天理,更像是一句网络流行语:“我代表人民枪毙你”。O(∩_∩)O哈哈~ 儒生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是官爵、金钱、美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跟“天理”二字背道而驰。



三、善恶与儒家善恶

以善恶的角度来理解人,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法家,性恶论。第三个是荀子,天性为恶、人性为善。从儒家、法家到荀子,中国人对人性的认知的不断发展和进化。放之世界来说,其他国家、民族更是所无法比拟的。儒家作为创始者,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法家崇尚“性恶论”,发明了中国古典法治,创立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伟大成就;荀子崇尚“天性为恶、人性为善”,执业于教书育人,蒙恬、李斯、韩非子,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能臣。甚至可以比肩荀子。荀子的伟大,毋庸置疑。儒家是人性的创始者,却同时又是一事无成者。以忠孝驯化天下,让国人血性流失,五万八国联军都能横行中国。搞出个“举孝廉”,结果是既无能、有无耻。其他的,诸如贞洁牌坊、沉猪笼、裹小脚等等,都是令人唾弃的贬义词。所以,以善恶论人性,法家、荀子不仅是理论家,还是实际践行者,对历史、对社会有无法抹杀的贡献。而儒家,则是满嘴吐沫,甚至“满口仁义道德,满脑子男盗女娼”。

我以为,儒家之所以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根本在于儒家思想的顽固保守、为人上的极端自私自利。以善恶论,首先就应该公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儒家偏偏喜欢潜规则。非婚交合,在儒家看来是伤风败俗,沉猪笼。(这个本身并不错);但是,儒家又提出“是君子、自风流”。非正当两性关系,还要看有没有文化、有没有钱嘛?有钱有文化的,就是搞得好、搞得秒;而穷苦老百姓就要沉猪笼?非正当两性关系,儒家还要分“男尊女卑”;朱熹玩女人玩到尼姑头上,是有品位;而女人即便丈夫中道而亡,也必须受贞洁。儒家这是善恶之分,还是阶层之分、男尊女卑?

一如既往,儒家把善恶两个字,同样玩坏了。玩成了不分善恶,玩成了潜规则。


总而言之

一,天理、善恶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老子《道德经》成书之前,就有道的客观存在,只是没这个称谓,没人总结。儒家“人之初性本善”之前,人性善的善一面就客观存在,儒家对人性的理解是看到了一面、没看到另一面。荀子才是集大成者。PS:别说荀子是儒家。荀子有专著《性恶论》,摆明了跟儒家“划清界限”的。

二、儒家的最大特征,就是理论混乱,潜规则横行。就是嘴上的君子,行为上的伪君子。性本善、天理、善恶,本来都是好词汇,儒家活生生把他们完成了贬义词,让人闻之色变。

唉。。。。


沧桑短笛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有一段对话:

(陆澄)曰:“何者为天理”

(先生)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意思是说,你要达到“人无我”之时,才能体会天理的妙用。

会做功夫,去得了人欲才能见到天理!

这人欲的具体指的是什么?

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妄想意识心上的贪、嗔、痴、慢、疑人之五大欲。

有善有恶意之动。

人欲应如何去除?

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正是对治人欲的法门。

曰:“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
曰:“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

意思:我们的内心先天本性,犹如一面镜子,万事万物来时,马上能映照出善恶分明,然后为善去恶,同时,并不会随物转心(善缘恶缘此心不动),这就是致良知。

正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史记sj

这不说得很明白的:善恶都是念、天理即人心吗?多看《传习录》。


不过这两个观点是可以解释一下的。

王阳明提出:“即心即理,天理即人心”。可谓是界限分明,独成一派。这正是心学的核心所在。

它区别于孔子的“克己”、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无念、无相、无住”。

白话式总结他们的思想区别就是:

儒家的“想想什么是该?干该干的”、要有为。

道家的“别想多了,不该干的别干”、要无为。

佛家的“想了也白想、干了也白干”、无所为。

王阳明的“该干嘛干嘛、想和干是一体的”。他背后的核心是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综合起来运用,主张用了以后自己体悟。


捋清了这个脉络我们来理解心学就容易多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误解:什么天理即良知,这很儒家啊。

“天”本无恶意,但它在平衡自己时是会作恶的,人们看成了恶意;人的本性也一样,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虽然善恶被我们看作是不好的,但它是合理的存在,这就是天理,这就是人心。既然善恶是合理的存在,那人该怎么做呢?得像天一样,平衡自己的心,以善为常态。这便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就是这些道理,文字游戏并不好玩,所有的解释都是纰漏,所有的道理都要自己去体悟,另外,如果要学习心学,我主张大家自己去看《传习录》,看原思想出处才能对应自己的层次,创造自己的幸福。


一盏荼

先说答案:

《传习录卷上》:“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没有被私欲遮蔽的“良心”,就是天理。

《传习录卷上》:“至善是心之本体

《王阳明全集》:“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过当些子,便是恶了。”

《王阳明全集》又说:“

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王阳明认为,“善”是心的本体,不符合这个心的本体,就是“恶”。

王阳明的心学

什么是心呢?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心里,有一个先验的宇宙,自带天理,凡是能够找回这个小宇宙的人,就是觉醒了第七感,哦,就是觉醒了良知良能的圣人。



王阳明是从孟子那里找到这个思路的。

《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正是这一句启发了王阳明。

他觉得正是人心本体所具有的良知良能,让圣人成为了圣人。

从朱熹,到陆九渊,王阳明在孟子那里找到了他心中的良知良能,嫁接了陆九渊的思想,成就了自己的心学。

然而,所谓的良知良能并不是这样的。

原文整句是这样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所说的良能,指的是孩子刚生下来,没人教就还知道要呼吸,要吃奶;

孟子所说的良知,是指孩子刚生下来,就知道要亲近爸爸妈妈,要防备坏人;

小孩子长大后失去了良知良能,是因为小孩子失去了赤子之心,然而在孟子看来,并不是拥有了赤子之心就是圣人,也就是说,小孩子并不是圣人。

但在王阳明看来,小孩子就是圣人,通过心学,大人也可以找回了小孩子一样的心,然后知行合一,也就都是圣人了。

这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在三皇时期,百姓天真朴素,少私寡欲,社会事务简单,社会生活自然和谐,从出生到死亡,人们保持着赤子之心。这时候的社会,用“为无为”的道家思想,就可以得到高效的管理。如果把整个历史看作一个生命,我们可以说这是这个生命的幼儿时期。

到了三代时期,社会资源极大丰富,天下为公不复存在,人人为私,人心不古。这个时候的社会,由黄帝垂裳,周公制礼,孔子立教。以“礼”为核心的效法天伦的人伦理论一一儒家思想,对逐步复杂的社会事务和人伦关系进行管制。这是社会这个生命的少年时期。

周以后,礼崩乐坏,周王室内乱,诸侯坐大,群雄并起,征战不休。以循名责实为核心道的法家理论,抽丝剥茧的一一应对纷繁错杂的世事,将天下复归一统。这是社会这个生命的青春期。

经历了汉初的黄老之治,依武帝之命,董仲舒创立了汉儒,从此以后,秦朝大一统的国家管理体系从法家到内法外儒。这是社会这个生命的成熟期。

正如同幼儿时期的道家理论无法管理少年和青春期的社会,少年时期的儒家理论无法适应青春期和成熟期的社会一样的。

光靠儿童的赤子之心,也无法成为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圣人。

圣人,并不是只需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就可以简简单单的成为圣人

圣人,在孟子看来,需要致良知,如何致良知?就是要“至诚”。如何“至诚”?就要“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就到了老子,庄子那里。

儒家,道家,法家,都是相同的,都是源于根植天地的易道思想。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深根固蒂。

才是成为圣人之路。

真正的天理,就是“道”,而源自“道”的“天道”,才是天地运行的规律。

符合这样的“道”,顺应这样的“天道”,就是善,才会顺天者昌;

出离这样的“道”,违背这样的“天道”,就是恶,就会逆天者亡。


平凡2850

心学的天理,是致良知。

那么啥是致良知呢?

良知,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句话是孟子用来阐述人的性善论的。王守仁继承了孟子的这个观点,并扩大了,认为良知人人都有,这是人发自内心的力量。这不但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最高的本我。致良知,就是把这种发现、保持自我良知的认知,通过知行合一,推广出去,以至万事万物。

良知是天理,其本身无善无恶。但是当你把良知加诸事物的时候,就会产生善恶。这个道理可以参考下辩证法的两面论。比如说,你有一颗孝顺的心,你这个孝顺的心思,本身其实不存在善恶,但是当你以自己的本心去做孝顺的事情,就会产生善的结果。良知固然无善无恶,但是我们本身是知道善恶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善去恶。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

但是,当人被欲望蒙蔽了的时候,就不能正确的去区分善恶。这个时候良知就不再是天理了。所以我们要反求诸己。通过格物致知的手段,来让自己的良知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也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郝明说

先理解好心,古人不知道人的心脏叫心,也不知道人的意识称之为心。禅宗二祖找心,说我心不安,了不可得,意思是死也找不到心在哪里。佛理告诉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接收天线,将自然界中信息收入人脑,如植物的根系一样,依靠它来活命的,故譬喻成六根。六根接收的信息归纳综合起来,入人的头脑,形成意识。人的意根是六个根中的主根了,其它五个根是分系根,根上有分系,地上有分枝,分化是规律,不可抗拒。中国心学上的心,指人的意识,心学,也称的理学。

再理解好一学字。通常我们将读书看成学习,其实,读书只是认字听音的一种为学习而使用的方法,并不是学习本身。学习本身的要求是知,知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而读书只学习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更快地知道,更好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行动,是实践。教育家陶行知,原名叫陶知行。自从找到学习的最好方法以后,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一下,改成陶行知。将学习的定义改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中国人唯心,写文章把文词倒装的在书本中比比皆是,把果放在前面,因写在后面,顺序装反了,叫形而上学,佛理上称认知颠倒。哲学上叫唯物辩证,而不是辩证唯物的。形而上学是唯物辩证的,辩证唯物是形而下学的,是在追究果的因,很苦,一点点便宜也沾不到,如果沾了便宜,倒霉的人一定会是他自己,出来混,迟早都会还的。今世不报,下世报,灾难会落到后代的身上。人的学习应该是形而下学,扎下根来,艰苦实践,方具真知,方有自信。我想我已把心学解释清楚了。

再理解天理,天指宇宙物质的运转,星球都在运转,理指人认知这种运转,摸着了规律。规律就是理,合起来称天理,天之理与人之理相反了,叫背道而驰,人会遭规律愚弄,惩罚,甚至会天诛地灭。为了不遭天诛地灭,人必须顺应大自然规律,但可以利用规律,统治阶级就是在利用规律来沾便宜,所以,人分穷富,穷人是不懂规律,被愚弄了,人称上当受骗。天理指规律,不懂规律,违背天理。佛学称苦集灭道。天理、天良、天道、天命、是同一个怎


李198588733

北宋时期的程颐提出了‘‘天理’’这一概念,便迅速地在宋明理学中得到普遍运用,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以‘‘天理’’作为一个终极目标。

那么,‘‘天理’’究竟是什么?我以往也有这个困惑,甚至责怪古人没把这概念说清楚,直到看了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才慢慢有了感悟。


天理,并不是一二三四点条目可以说清的,是要从‘‘人欲’’的角度反看‘‘天理’’,宋明理学一直有一句被人误解的话:‘‘存天理,灭人欲’’。


这句话为什么会被误解呢?是因现代人没有了当时的语境去理解‘‘人欲’’,把‘’人欲‘’当成了‘’人所有的欲望‘’,‘‘灭人欲’’就理解成消灭人的一切欲望,这,是要把人变成木头的节奏啊!

但宋明理学所说的‘‘人欲’’,其实是指‘‘过’’与‘‘不及’’,比如吃饭,朱熹曾说:‘‘吃饱饭不是人欲,但要追求锦衣玉食就是人欲了。’’也就是说,正常的生存需求当然是不反对的,‘‘灭人欲’’是要去除过头了的‘‘私心’’。


因而,要理解‘‘天理’’,就要看‘‘人欲’’,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人欲越多,天理就越少,私心私意越少,天理就越彰显。

心学在宋明理学之中,同样也是要求‘‘存天理,灭人欲’’。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也是天理,其实就是人心中的‘‘善性’’,这善性是不求回报的,一旦有求回报之心,就落入‘‘人欲’’了。


正如同孟子论证‘‘四端说’’一样,所作所为,是来自内心的自然而然,并不需求回报,也不带任何的功利性,纯纯粹粹。如此内心才能无怨无悔、光明正大,浩然之气才会勃然而出!


刘向雄

王阳明说:心即理,由此可见,天理即天心。那天心又是什么呢?反观心学的发展历程,天心即圣人之心,凡圣人心亦即是凡人心事上磨练的,否则王阳明也不会说:吾性自足,何须外求。

谁在引导凡人心走向圣人心?毫无疑问,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而这些行为准则则是修身立命之本,能不能成为圣人,就要看这些准则践行了多少。归根结底,所谓天理就是儒家思想中这些引导人向上的理念、价值与行为。知道天理,那么善恶就很好理解了。善是遵守理念之善,恪守行为之善。恶则是违背理念之恶,践踏道德行为之恶。善的念在于良知未泯,恶的念在于良知遮蔽。善恶之分实则就是当下行为准则、价值标准的分割线。


杭九

天理就是,天道之理,道法自然,按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凡事不可强求,不可拔苗助长,杀鸡取卵。这就是不讲规律的强求作法。其实很好懂,天理又是天道,我们常讲道德,就是以以道行事,替天行道,因天无为,靠人去替天行道,行道就要重道守道,按道德行事,以道德为人处世载物。道也是德,德又即道,道有许多不同的涵意,就还德二字,就是同一个意义,守往了道,就守住了德。

善恶为何意?善恶是一对矛盾共同共生体。这世界上有恶在先,其善在后,设有恶的存在,也就无所谓善。恶的反面就善,善的反面就是恶。善与恶是在不断的斗争与对抗,在斗争对抗中变生量变,又由量变产生质的变化。不是恶占上风,就是善占上风。由于人类就会向善的人占多数,所以往往是善占上风,恶居下风,有言之邪不压正。而只能正能压邪,这是从总的超势从长远观点来看是这样的,但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段,某种特定情况下有可能占惠占了一时上风,善上打压正气不足,邪气上升。这只能是得逞于一时,而不可能一世。为什么?就是天道的作用,天还不变的原因。

恶是负能量,凡是有害于人民,公众利益,安全,秩序的行为都是没有道德公德的就叫恶。分恶人:恶事做恶事者就叫恶人。恶人以不正端手段谋取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和财产生命安全以代价,最终又是害了自己和家人。

善就是恶反面,凡恶人所做的事不做,做事讲本心良心能守德,守道,积德行善::关爱他人,帮助别人,有慈悲之心仁爱之德,不违天道乃为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