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如假包換的父愛!撈起深淵中那對母女(情感故事)

大愛無聲,大德無形。一碗小小的餛飩終於感動了世人,更見證了一位“準繼父”博大深沉的父愛……

直面還是迴避?那個花季女孩罹患絕症

2012年9月12日,正在自己經營的水果超市忙碌的王書強接到一個電話:“老王,珊珊出事了!”電話那頭驚慌失措的女人名叫於淑美,是王書強剛剛交往一個半月的女友。

王書強時年49歲,山東乳山人,經濟管理大專畢業的他,曾在乳山一家國營企業從事財會工作。他曾經有一個溫暖的家,與妻子相敬如賓,還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可是1997年底,妻子竟因移情別戀向他提出了分手。重感情的他給妻子寫了上百封信傾訴心聲,苦苦挽留這段婚姻,妻子仍狠心拒絕。1997年那個寒冷的冬日,王書強在乳山市一家餐廳擺了一桌酒,與妻子和平分手,從此帶著兒子獨自度日。

一晃就是15年!其間有不少人給王書強介紹過對象,但經歷了情感創傷的他不願意重新開始。他辭掉了待遇良好的工作,帶著兒子到威海開了一家水果超市。兒子十分爭氣,考上當地重點高中,可高考時卻與山東政法大學失之交臂,乾脆前往新加坡打工。

兒子離開後,王書強的生活變得越發孤單。2012年7月底,他經人介紹認識了於淑美,她在乳山市一家肯德基原料供應公司工作,離婚七年。她清瘦,文靜,話語不多卻善解人意,有一個十五歲的女兒李高珊。兩個經歷相似的中年人有很多共同話題,並對對方產生了好感。

於淑美是個善良的女人,王書強與她聊天,偶然說起自己一個人在家吃飯很簡單,於淑美便帶著一袋麵粉坐了兩小時公交,從乳山來到威海,親手為他包了300多個餃子,又蒸了滿滿一鍋饅頭才離開。

當年8月,王書強開面包車去進貨,與一輛大貨車相撞,右手臂被蹭傷,他沒在意。沒想到兩天後,手臂開始劇痛、麻木,躺在床上動彈不得。於淑美恰好到威海來看他,二話不說挽起袖子便為他做飯、按摩。王書強紅著臉阻止她:“咱倆還沒確定關係呢,你不怕人看見?”於淑美淡然一笑:“你就是個普通朋友,我也不能看著你不管呀!”她的溫柔善良,把王書強冰封多年的情感世界悄然打開!

門一開,一個臉蛋圓乎乎的短髮女孩蹦了出來,朝他深深地一鞠躬:“叔叔好!”還頑皮地作了個“請”的手勢。王書強知道這個可愛的女孩就是於淑美的女兒李高珊,他拘謹地遞上禮物,並直呼她的小名:“珊珊,這是叔叔送你的禮物。”

珊珊接過抱枕樂不可支地把臉在上面蹭來蹭去:“哇,叔叔你太好了!”王書強和於淑美相視而笑。

那天,王書強留在於淑美家吃晚飯,簡單的三菜一湯香氣繞樑,氤氳的暖熱讓這間簡陋的屋子變得格外溫馨。王書強的眼睛溼潤了,他決心用後半生來守候這對母女,用男人的胸懷和肩膀給她們依靠!

然而令他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就在新的生活即將揚帆啟航之時,一個滅頂之災正在向他們襲來:

90天的緣分,讓一個傻男人“掏空”自己

儘管嚇得六神無主,於淑美仍然保持著一個善良女人的清醒。拿到診療結果後,她第一件事便是對身邊的王書強說:“謝謝你這段時間一直幫我,但是,請你以後不要來了。”王書強驚問:“為什麼?”於淑美咬了咬牙說:“我們分手吧。”

珊珊此時除了頭部和雙手能稍微活動,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大小便必須靠導尿和灌腸。她虛弱得無法言語,卻彷彿能得知媽媽的心思,王書強來到病床邊時,她用眼神和拼命向外推的小手指,拒絕著他的幫助!

隨後,於淑美開始拒接王書強的電話,也拒絕見他。10月28日,王書強沮喪地踏上回程的汽車。望著車窗外向後飛馳的景物,回憶自己與於淑美母女相識不到90天,他想,或許她們註定是自己生命中的過客……

王書強把自己的苦悶說給一個朋友聽。朋友得知他與於淑美尚未領取結婚證,拍著他的肩膀說:“老兄,這也算是萬幸。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還各自飛呢!何況你們並不是夫妻!”朋友給他分析:“你母親69歲了,家裡就你一個兒子,得指靠你;兒子今年24歲,轉眼就得娶媳婦,你這當爹的也得花錢……”朋友的話不無道理,再加上於淑美母女的刻意迴避,王書強一時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11月15日,王書強獨自在水果店打理生意。手機突然響了,他猛地跳起將手機抓過來,卻發現只是一位朋友打來的。掛斷電話,他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如此放不下那對在深淵中掙扎的母女!

他想起自己出車禍後,於淑美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想起珊珊甜甜的笑臉……珊珊和母親給了他王書強毫無保留的愛,而他怎麼能在她們遭遇大難的時候,自私地轉身離開?

想到這裡,王書強再也按捺不住,決然踏上去往乳山的班車。來到於淑美家附近時,眼前的一幕讓他潸然淚下:瘦小的於淑美正費勁地挪動著女兒的身體,珊珊臉上表情痛苦,僵硬的雙腿在地上拖行……王書強一個箭步衝過去,俯在珊珊身下,一使勁將她扛了起來。於淑美的眼淚刷地流了下來,珊珊的聲音也充滿驚喜:“叔叔,真的是你?”

王書強的“迴歸”,讓這間冰冷蕭條的小屋瞬間溢滿了歡樂。晚上安排珊珊睡下後,王書強把一張存摺塞進於淑美的手心:“拿去給珊珊治病吧!”於淑美驚慌地推開他:“你別這樣!我就是不願意拖累你才……”她哽咽著說不出話來。王書強拉著她:“珊珊還小,你就忍心放棄她?”一句話戳中於淑美痛處,她的眼淚像開閘的洪水一樣嘩嘩流淌,再也無法拒絕眼前這個憨厚朴實的男人。

珊珊的身體時好時壞,有時連火車硬座也不能“坐”,王書強就帶她包車去濟南。從乳山到濟南500多公里,來回十多個小時,光車費就要花2000元。可王書強為了讓珊珊舒服些,根本顧不上節約錢。

珊珊的病果然是個無底洞,王書強的那點積蓄很快花光,可她卻面臨著第二次手術。於淑美愁眉不展,王書強拍著胸脯:“別怕,有我呢!”

自信滿滿的王書強,其實在打自己那個水果超市的主意。由於他長期兩地奔波,一些熟識的顧客早已改投他家。王書強猶豫再三,最終低價轉讓了水果超市。得知他為了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女孩,竟然付出這麼多,王書強的老母親也著急了:“兒子,你是不是瘋了?你以後可怎麼活呀?”

王書強眼含熱淚對母親說:“媽,雖然我和珊珊母女倆認識時間不長,但她們卻給了我家的感覺。沒了她們,我更活不了。”

老母親嘆了一口氣,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幾千元錢:“兒子,拿去吧,她們也不容易。”王書強握著母親的雙手泣不成聲。

遠在新加坡的兒子王冰得知父親傾力救助一個從未謀面的妹妹,對他的舉動表示全力支持。他將自己打工積攢下的幾萬元寄給父親,並讓父親鼓勵妹妹一定要堅強!

“美人魚”洄游父愛天堂,一碗餛飩就是一個家

王書強置辦了三輪車、煤氣灶和鍋碗瓢盆,一個簡易的餛飩攤就開張了。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餛飩攤,真的經營起來也不容易。每天凌晨四點出攤,八點收攤;上午去菜市場採購原料,下午忙著剁菜、調餡、包餛飩,中午和晚上還要給珊珊做飯送飯……王書強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機器,不停地旋轉,終於因為長期得不到休息而病倒了。於淑美讓他乾脆休息幾天,但他卻掙扎著仍要去出攤,他說:“我歇一天,珊珊的康復費從哪來?”於淑美硬是把他按住了,她流著淚說:“老王,你就給我一個機會,讓我也來照顧照顧你吧!”

在於淑美的堅持下,王書強終於歇了一天。於淑美熬了新鮮的魚湯,可王書強和珊珊卻推來讓去。看著這情景,病友羨慕地說:“看到你們這‘一家子的幸福樣,我病都好了一半了!”“哈哈……”王書強發出一陣爽朗大笑,珊珊和媽媽也幸福地笑了。

或許,真的是他們的誠心感動了上天。王書強的餛飩苦撐了兩個月後,奇蹟發生了:8月28日那天一早,餛飩攤前呼啦啦來了一群人,70碗餛飩全賣完了;第二天,他準備了80碗,不到一小時就告罄;第三天100碗又被一搶而空……更奇怪的是,好多人明知餛飩5元一碗,卻放下十元錢掉頭就走。

8月31日早上,王書強拉住幾個堅持多付錢的年輕人,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小夥子們告訴他:“我們是看到網上的一條微博後特意趕來的。”

經網絡發酵後,源源不斷的愛心開始湧來,王書強包的餛飩供不應求,許多市民自發到他的出租屋幫他包餛飩;他的攤位上總有不願留下姓名的志願者幫他招呼客人、收拾碗筷;更多的人則在吃完餛飩後不聲不響地留下五十元、一百元,他追都追不上……

在珊珊生病的這段時間裡,王書強與於淑美的感情益發堅固,他們和珊珊在一起,是那樣和諧的“一家人”。有時候,珊珊會唱起周杰倫的《爺爺泡的茶》,卻將歌詞給改了:“老爸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老爸泡的茶,聽說名和利都不拿;老爸泡的茶,我沒法挑剔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