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紀實掠影: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要想吃得飽,就把彭明找”,在鼎山片區,幾所學校幾乎都流傳著這句普普通通的順口溜。

彭明: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典型的川範兒。四川地勢坑凹不平,人們從小就靠肩挑背磨過日子,彭明也不例外,敦實的個子,憨厚的性格,做事謹慎,直言不諱,藏著掖著的人,跟他到不了堆,自私自利人都離他遠遠的。在學校,誰要想了解一個人一件事,一準兒找彭明,因為他給你的答覆最真實,從不敷衍了事,從不拍馬屁,對錯分明,不卑不亢!

自1983年以來,彭明,一直在巴中市鼎山片區的幾所學校做食堂工作,哪裡需要就調到哪裡去,他從沒怨言。別看他一個大男人,做廚房工作比一個女人還精心,三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生活,被他打理得有條不紊,孩子們一提起他臉上無不盪漾著幸福的微笑。

前些年,是蒸飯制,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吃上蒸熟的大米飯,不讓他們餓肚子,飯、菜、包括一瓢清湯,他都要給孩子們足量;後來不蒸飯了,實行打飯打菜制,他炒出來的菜色、香、味俱全,孩子們一看就增強了食慾,湯鮮而不膩,看著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又香又甜,大家都非常開心。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閒暇時,彭明把各食堂,包括周邊,打掃得乾乾淨淨,一根菸頭,一個紙削,一片葉子,他都會彎腰撿起來,讓人心境愉悅。做食堂,還有一個艱鉅的任務就是——挑水,誰都曉得,四川,屬於盆地,山多坡陡,彎長河深,我們的學校就坐落在山腰。

1985年至1987年間,彭明在羊鳳小學工作期間,條件十分艱苦。當時,學校沒有自來水,彭明就挑著木桶去附近,甚至更遠的水井挑水。一天二十來挑水,全靠彭明一挑一挑挑回來,任務艱鉅,工作繁忙,無論天晴下雨,他都能及時備好可口的飯菜。儘管如此,彭明從沒在領導面前埋怨過,邀功過。有一次,連續幾天雨,坡陡路滑,泥濘滿道,但他還是二話不說,扛起了這份重任。不幸的是,在回來途中,他摔到了十幾米高的山崖下,被荊棘掛住。所幸的是,彭明保住了一條命;不幸的是,他左手腕骨折,被評為二級殘廢。即便如此,彭明也沒有找學校申請一分錢的補貼,更沒有放棄自己份內的工作,哪裡掛了蜘蛛網,他去清理;哪裡的花草樹木需要澆水施肥,他會及時灌溉;哪裡的水溝堵了,他會不怕髒不怕臭及時疏通。

在我們印象中,彭明似乎就從沒休息過。

晚上我們休息時,他在發酵面,為大家的早餐忙碌著;大家早起時,他已經站在窗前,為我們遞上熱騰騰饅頭、包子和可口的稀飯鹹菜;然後就是準備中午飯,中飯後我們休息,他卻要到四十里以外的城裡備齊油鹽醬醋,或為園林修枝剪葉,除草施肥;夏天,為校區滅蚊消毒,冬天為校區備暖驅寒;等等這些他不用領導囑咐,今天該幹啥明天該幹啥,他心中自有把握,他從不計報酬,從不與別人攀比,任勞任怨,埋頭苦幹!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我曾問他:“老彭,你所做的工作有人安排不?”“沒有,主任,學校就像自己的家,都習慣了,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一目瞭然。”細細品味,多麼樸實誠懇的一句話啊!學校就是他的家,他在背後為我們付出了他畢生的精力,為我們做了許多我們看似十分平常的事情,我們竟然不知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突然想起魯迅的這句詩,彭明,當然沒有遭遇橫眉冷對千夫指,而是:和睦以待千夫敬,說他孺子牛,一點都不過,他就像一頭牛一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時,我真後悔平常對他的關心不夠,問候欠多!

除了這些,老彭還有一顆暖人的心。自去年國家開展扶貧工作以來,我校學生寧淑梅因家境貧寒,屬於平困家庭學生,在接受扶貧辦來校瞭解的同時,才知道這個學生的衣、食、住、學雜費等一直都是彭明在資助,而且已經七年啦!

全校師生譁然,領導慨嘆。

在教師當中,彭明的工資眾所周知,在孩子眼裡“彭叔叔最棒”。為此,學校裡掀起了一股向彭叔叔學習的高潮,校領導也多次在大會上對彭明予以了表彰和鼓勵,並發動學生學習他愛崗敬業,助人為樂的精神!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作家簡介: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作者匡大德近照

匡大德,四川巴中恩陽人,本科學歷,巴中市作協會員,一生以辦學為主,教書為生,現就職於果敢小學。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本文審稿:張學文

插圖攝影:作者供圖

匡大德:後勤孺子牛——記巴中市巴州區果敢小學彭明|紀實掠影

文學天空作品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