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義的區別是什麼?

愛老歌的人

孔孟之道,惟“仁義”二字而已。

孔子曰仁,孟子取義。

其實不管是“仁”還是“義”,其內在的核心本質是一致無二的。

程子曰:“孔子言語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語句句是事實。”

此句是程子讀《論語》《孟子》時對孔孟二人境界的分判。

所謂“自然”,就是渾然一體,自自然然,《論語》裡孔子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自然本心,毫無造作,先天純然。

孔子說: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就是“仁”的化身,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可以說都是“仁”說的話。

所謂“真實”,就是切實不虛,事實如此,實話實說。《孟子》裡的每一句話都真得不能再真,無從反駁。

比如孟子說的惻隱之心,真的是人皆有之,真實不虛。

那麼孔子的“仁”主要表現在內,即內在品格、修養;

而孟子的“義”多引申於外,即外在行為、表現。

可以說,“仁”即為“義”之內在,“義”即是“仁”的外顯。

這兩者實為一體兩面之存在。


大道之光

仁義是中國儒學的核心精神。孔子說仁者愛人,而孟子則替孔子更好的總結了仁,他說,仁者人也。孔子的仁者愛人是說人要有仁愛的精神,你要愛父母兄弟朋友,然後把這個愛,推廣到別人身上,推廣到全世界,這樣世界就和諧了,就是大同世界了。

孟子則從人性的角度和哲學的高度,把孔子的仁學更加系統化了。孟子說仁就是人的本性,愛人就是人的本性,所以,人性是善是的。也就是說,仁是發自內心的善,不是誰強制的,而是自覺自願的行為。義,是應當做的事情。孔子重視仁,而孟子更加重視義。孟子認為,義,就是一種社會準則和道德規則,是外在的世界,是外力的要求。

所以,一句話總結的話,仁是發自內心的要求,義,是社會規範的要求。


好玩的國學

孔孟之道,仁義二字。

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對於“仁”的追求,孔子甚至主張“殺身成仁”,對人“仁”的追求可以用生命來去捍衛。“朝聞道,夕死可矣”。

孟子的思想,核心就是“義”,對於“義”的的追求,同樣比生命重要,那就是“捨身取義”。

有人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愛人。又有人問:怎麼愛?孔子說:博愛。

孔子的仁,包含幾個方面:第一,對於家庭: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對於社會:君君晨晨,父父子子。對於個人: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公。

總的來講,孔子的“仁”,重點是說個人修為。給個人的修為提出了一個標準。是“做什麼人”的問題。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他在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該怎麼做”。

“義”是行為準則,也就是任何人做事都要遵從的共同的準則。這個準則的核心,還是“仁”。

也就是說,孔子提出了什麼樣的人才是“仁人”。給“仁人”提出了一個標準。而孟子進一步提出了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仁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就是行為準則。

孔子詮釋了什麼是仁,孟子詮釋瞭如何得到仁。

孔子制訂了標準,標準就是“仁”。

孟子制訂了規程,規程就是“義”。

通過“義”的規程,達到“仁”的標準。


步武堂

這是一個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而且眾說紛紜分歧較大的問題。

比較常見的說法,仁和義的區別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有學者認為仁的內涵比較固定,如“仁者愛人”、“忠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方面;而義的內涵是變化的,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階層不同,義的觀念和行為也不同。

二、有學者認為仁是思想核心,而義是仁的表現形式。因而仁多體現在觀念上,如“仁心”、“仁德”;義多體現在行為上,如“義行”、“義舉”。

三、有學者認為仁的的層次高於義,範圍大於義。這在孔子的著述中比較明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最高準則是仁,義是與禮、智、信等次一級準則並列的。

四、有學者認為義的範圍大於仁。這在孟子的著述中比較明顯。孔子的仁是必須合乎禮的,是受禮約束的;孟子的義是可以不合乎禮,可以不受禮約束的。孟子認為國君如果無道,天下人推翻他是合乎義的。這顯然是與反對犯上作亂、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孔子的觀點不同。

在現代,對仁和義的理解和認識也因人而異。我個人覺得仁和義的區別可以理解為:

1、仁主要表現為仁慈、仁愛、寬恕、行善;義主要表現為道義、正義、義氣、懲惡。二者的出發點和側重點不同。

2、仁更具有普遍性,而義更具有特殊性。

舉幾個例子:

(1)春秋時期,晉國智伯攻打趙襄子,兵敗而死

豫讓是智伯的門客,受到尊寵,被智伯稱為國士。智伯死後豫讓改名換姓,多次行刺趙襄子未遂被抓住,趙襄子都赦免寬恕了他。豫讓知道刺殺難以成功,最後要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讓其刺穿以完成心願;趙襄子答應了要求,豫讓拔劍連刺衣服三次,然後自殺。

趙襄子寬恕豫讓,是符合“仁”的做法;豫讓出於家臣對主人的道義去刺殺趙襄子,不成功而自殺,是符合“義”的行為。但豫讓的行為與“仁”關係不大,可以稱為“義士”,但不能稱為“仁人”。春秋時期其他幾位刺客專諸、慶忌也都是類似的“義士”。這說明了仁和義在出發點、表現方式上的區別。

(2)宋襄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打仗時對敵軍講仁,導致戰爭失敗、稱霸宏圖成為泡影。這說明講“仁”是有前提的,不能不分時間不分場合不講條件地講“仁”。

戰國時期,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時殺了無罪的統軍大將晉鄙,奪取兵權打敗了秦軍。此後信陵君成為抗擊秦軍的核心人物,屢次率領聯軍打退秦軍,成為秦軍東進的障礙。秦國於是鼓動想為晉鄙報仇的晉鄙門客散佈流言,說信陵君已架空了魏王,有取而代之之心。魏王中計便罷免了信陵君,信陵君鬱郁而死。晉鄙門客想為無罪而死的主人報仇,是符合家臣忠於主人、報答主人之義的;但是這種行為在當時是損害魏國國家利益的,是符合敵國利益的。這說明講“義”也是有“小義”與“大義”之分的,有的“小義”是有害於“大義”的。同樣在竊符救趙這個事件中,如姬竊符對信陵君、對抗秦救趙來說是“義舉”;但對魏王來說,如姬的行為是不符合君臣之義和夫婦之義的。

所以,仁和義都是應該有邊界的,不是可以無限應用的。只是仁和義的邊界有所不同,相對而言,義的邊界更窄,適用範圍更小。

(3)西漢文帝時期,醫生淳于意被告發有罪,按照律法應當押送到長安處以肉刑。淳于意的小女兒緹縈就跟著囚車到長安,上書朝廷說:“我的父親犯法應當獲罪受刑。而受過刑的人不能再長出新的肢體,即使想改過自新,也沒辦法了。我願意捨身做官府中的奴僕來贖父親的罪過,讓他能改過自新。”漢文帝聽到後很感動,這年就廢除了肉刑。緹縈的行為是“義舉”;漢文帝廢除肉刑的做法是“仁政”。這是一個特殊性的“義舉”促成普遍性的“仁政”的例子,也能體現仁和義的聯繫和區別。


西北風212827095

迄今所見就儒學所提的哲學聰明第一問。仁有廣義、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仁代表了儒家的所有倫理美德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孔子的哲學思想非仁莫屬。狹義而論,仁就是恕、禮讓、謙讓,實為不爭、無為的社交言行倫理,也就是儒家道德哲學的一字解,也就是老子所謂的上德、常道。換言之,孔子的道德定義來自老子,老子的道德發現來自天地自然,是真的。

理解、珍惜、弘揚國學的最有效方法是如實地與西學作比較。不妨比較一下西學的美德和善惡觀——注意:不要再說什麼西學道德,西學沒有道的說法;無論神學還是形而上學(西方哲學),善惡觀均來自超自然的神、上帝——再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善惡觀是真的嗎?

(繼孔子之後,孟子強調義,即助人、立人、達人,企圖教化君主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無私地幫助別人、救贖百姓。狹義而論,義顯然是狹義之仁和無為不治的反面。如何協調仁和義、無為和有為之間的平衡就是孔子的中庸大智慧。對你我常人而言,就是在家庭與社交場合懂得何時何地做和不做、說和不說。)


Lauzi

一茶入心後,在英雄深耕心田時,與英雄有了回真心對。

茶問:英雄是君子嗎?英雄回答:當然是。


茶又問:你憑什麼自封君子?英雄答:英雄已做到慎獨,不自欺。


茶再問:道德仁義禮,英雄怎麼看?英雄回答:《道德經》裡說過,“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英雄認為,老子所言甚善。


茶還問:君子應在何處?英雄答:應在德中,德上。


茶繼續問:做君子難嗎?英雄回答:難也不難。難者,道至禮為順,君子不謹,雅還俗易,一落千里;禮至道為逆,登高為難,力倍步半。不難者,任何人,不枉顧左右,只積極向上,日壘一善,一心往雅,自有君成之日。


茶六問:一心往雅,具體該如何做?英雄答:首遵法,從良好市民做起。再謹言守信,一諾千金。然後遠消遣,近知識,博聞廣記,觸類旁通,增強情智而求慧。接著起恭敬之心,端中正之姿,尊順序,守規矩,事神致福,處處講禮。禮上身後,自會悟得,何事能做不能做,升發羞惡心,以不義為恥。知醜知恥,就逐漸明心見性,感到自已的良心,學會換位思考問題,推已及人意,達到“已所不俗,不施於人”的境界,人格初顯,慈善偶現。最後,人會漸漸平靜,少愁少樂,自在居多,修身養性,修的是肉身健康,養的是精神上的品行品性,且具有了傳播正能量的意識,有此意識為下德,依意識有所行動為德中,行動有果為上德。


茶七問:還未說道。英雄回答:悟道尚淺,不敢妄言。


茶八問:還敢吹否?英雄答:一言之後,再無他言。


君與茶,相知一笑。


煙花英雄

我們先看一下孟子是怎樣形容仁和義的。《孟子·公孫丑上》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的意思是: 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見到遭受災禍或不幸的人產生同情之心。這就是仁人的開始。

而義呢?“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羞惡的意思: 因自身的不善而羞恥,見他人的不善而憎惡。這就是義,義的開始。義還有一種意思是恰當的意思。

下面我們看一下三國當中,仁的說法。在白門樓事件中,曹操抓住陳宮之後,陳宮不怕死。但曹操問了陳宮一句話:“你的妻子,老母如何呢?”陳宮回答:“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以仁治天下者,不害人之祀。”這裡提到了孝和仁。譯文:

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會加害別人的長輩,在天下施行仁政的人不會讓別人斷絕後嗣 。孝是對父母的慈愛。所以仁可以理解為對平輩或晚輩的慈愛。孔子講的成仁,應該是對所有人的慈愛。

三國當中關羽講義。在華容道把自己的敵人曹操放了,這個完全是出於義。義發展到一定程度,似乎就沒有了敵人這個概念。所以說義就是在任何人(包括敵人)面前把事情做得公正合理。

曹操不殺陳宮的家小,也有義的成分在裡邊。因為曹操在逃難的時候陳宮也救過曹操。


校外講堂

有一個成語叫:仁至義盡,指的是為了幫助別人,已經盡了最大的仁義,也就是努力。這個成語出《禮記·郊特性》:“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孔穎達疏:“不忘恩而報之,是仁;有功必報之,是義也。

古代著名學者孔穎達把仁義這兩個字做了清晰的定義。孔穎達有權利註解仁義,因為他是孔子的嫡系子孫。

那麼孔穎達是怎麼定義仁義的呢?不忘恩負義,懂得感恩就是仁。有了功績就一定會報答就是義。

一個是內心所想,一個是外在所為,我們來舉個例子。

有一天你被人欺負了,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你感謝我的救命之恩,希望報答,這就是仁。當你有一天買了彩票中了500萬,你第一時間拿出10萬作為報答,這就是義。

二者有什麼區別呢?這還是要從儒家的兩位聖人,孔子和孟子說起。孔子曰仁,孟子取義。通俗的理解就好孔子提倡“仁”,孟子號召“義”。

正所謂: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孔子說:仁愛就是人,將愛父母親放在第一位。孟子是在孔子“仁”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闡述和延伸,提出了“義”。

宜:宜人,使人各適其位。仁的意思就是人與人互相親愛,最重要的是愛自己的親人。義的意思就是使人人都有適宜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尊重賢才。指仁義的本義就是愛親、重賢。

所謂仁義一個人指內在的修養,一個是指外在行事的標準,但是本質上仁義就在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忠厚正義,品德高尚的人。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簡單地說,帝王權益後繼人才的爵位,乃由低至高地升遷的,故最低級別的男爵地位,儒家思想基層的孔氏曰“仁”也;而獲得男爵地位後,欲要升遷子爵地位的話,就要學似孟氏嘗試君子的東家君主地位,故而,孟氏曰“義”也。

因而,重點還是此二字的構造原理的意義吧?那麼何為“仁”字的字義呢?[二格(乾位)人物]之[仁]培育出來的性格,需要講究仁慈而不惡劣根性,就是一個“仁”字的核心價值觀;那麼什麼又是“義”字的字義呢?[我羊]之[義]需要懂得讓賢和不爭執權益,就是一個“義”的字義核心價值觀而已。

總之,東南面朱雀湘君+湘夫人講究仁慈,而正東面的東君莊家講究義氣云云。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和內涵所在。

在春秋大夢時期如果帝裔後繼人才,不懂得仁義道德門檻阻攔的話,這個人物上位者壽命的後果很嚴重吧?


藍本動畫

“仁義”,在今天看來,已經成為一體,兩個字構成了一種道德的傳承。


但在古代聖賢那裡,這兩個字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孔子曰仁,孟子取義,所謂孔孟之道也。孔夫子的“仁”,是廣義的、普世的,“仁者愛人”,與世界和平共處,各守本分、相安無事;孟子的“義”,相對而言就帶有一定的革命性,是一種反對“和稀泥”的態度,捨我其誰,捨生取義,內涵縮小了,但更加鮮明和徹底,是對“仁”的補充和強化。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道德遺產和文明載體,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靈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