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

小魚餅yz

1

最近接二連三的發現,在好多朋友的個人主頁下面都顯示了這麼一句經典的話。

“—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難道大家都開始關閉朋友圈,關注內心了嗎?

2

我認為不是。

發一條,刪一條,其實挺累,手指操作不一定會累,但心一定非常累。

而“三天朋友圈可見”,則是把他們的需求用功能實現了而已,不用每次再刪了,還能順便光明正大的告訴別人,我沒有屏蔽你哦。

3

為什麼要把你的朋友圈設置為最近三天可見?

這樣的問題其實非常敏感,這種問題不太好問,但是如果去問的話,估計得到的也一基本都是正面,或者中立的回答,諸如:

但實際上,真正的答案我認為一定隱藏在背後,是一些不願意啟齒的東西,一種負面的情緒,諸如:

“每天看著那個投資人,這個創業者這麼牛逼,感覺自己發的東西好lOW啊,他們看到我的朋友圈會怎麼想,哎呀好難受,我自己都不想看”“我感覺我以前發的東西太沒價值了,你們不要看啊”“我發的內容毫無營養,那些牛逼的人一定是不會關注我的”......

4

是的,社交網絡中,只是單純發出求關注的聲音是沒多少人看的,但是如果表現出某種優越,並且你們愛關注不關注的姿態,才更容易獲得關注。

本質上,每個人都希望UGC的社交網絡,可以成為自己PGC的社交媒體。

而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擁有PGC的能力,擁有PGC能力的人,在微博、陌陌、快手等等平臺都是紅人,獲得的關注也足夠,反而不是那麼需要熟人圈的關注。

但絕大多數人,獲得關注的渠道就這麼被束縛在熟人中了,所以各種需求也就來了。

5

陌生人不可見:所有沒有加好友的人最多隻能看見十條朋友圈,或者一條都不能看到。

屏蔽看其朋友圈:對某些不停獲得關注的人特別討厭,愛秀愛曬,內容毫無營養,但是又不好意思刪,所以有屏蔽其朋友圈需求。

不讓其看自己朋友圈:對某些無法刪除的陌生人,但又不需要進入自己社交圈的不讓其看到朋友圈。

單獨髮指定可見:對閨蜜、大學同學、同事進行分組,每次小心翼翼的發送,誰能看,誰不能看。(光分組就夠累的)

單獨髮指定不可見:雖然對對方開放了朋友圈,但有些內容是不想讓其看到的,於是每次發朋友圈還可以把指定的人一個個,小心翼翼的排除在外。

閱後即焚:以前大家靠手動完成,一條條發完之後刪掉或者設為私密,這樣可以不讓別人看到。現在有了朋友圈半年內容可見,三天可見的選項,則直接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你看,咱們的朋友圈真是夠複雜的,不能夠體會到足夠的人性黑暗的產品經理,也一定是做不出好產品的。

所以我們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好產品,對你來說真意味著好嗎?


霍冰闊落

社長認為,三天可見與國外的閱後即焚 SNAPCHA 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根據用戶深度需求 所做的功能調整。並且,此類功能的調整還會有針對性地繼續下去。

一個產品用戶依賴度的高低就在於產品習慣的培養。當然,越好用的產品用戶的接受度越高,習慣得也就越快。即用戶習慣養成快,產品依賴度就高。並且,三天可見的功能是可選擇功能,按需所用,不影響原有功能,最容易使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噌噌噌往上升(社長是這樣的呢)。

其實,說白了就是用戶懶,但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這就是產品經理存在的理由,能讓你在享受最優便利的同時又不喪失原有的良好體驗。


AI財經社

注重隱私的人,可以選擇不發朋友圈,“三天可見”可以為這些朋友解圍,他/她沒有屏蔽你,只不過這三天他/她什麼都沒發。真正關心你的朋友,不會非得跑到朋友圈裡去尋覓你的蛛絲馬跡,而那些一定要對你“三天可見”吹毛求疵的朋友,可能真的就只是“朋友圈裡的朋友”。

雖然,它的名字還叫“朋友圈”,但是現在的它早已變成工作圈、親戚圈、業主圈以及各種莫名其妙圈。每次你進到一個新群裡,可能都會有不認識的人要加你為好友,估計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會有這樣陌生的“好友”,所以,“朋友圈”已經不能等同於“朋友的圈子”,非得糾結人家只能“三天可見“,的確沒有多大意義。


科技行者

這實在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設置。

對於用戶來說,陌生人可以查看十條朋友圈信息,而加為好友卻只能查看最近三天,邏輯何在?

帶著這些問題,我在讀者群裡做了一個小範圍的調查。沒想到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還真不少,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育新只讀聖賢書2.0

好玩跟風有逼格

@小新

閱後即焚的感覺很酷

@簡單生活

如果不隨時關注我的話,會看不到精彩部分

@Hello

之前太年輕,長大後不想讓人看到那些東西

我都全裸了,你卻還穿著內褲,那我也只有默默地穿上

@膠皮糖2030

因為工作調動換了新的朋友圈

@張龍飛

陌生的“朋友”太多,不想讓他們知道那麼多

這些理由看上去竟然還有幾分道理,讓我無言以對。

但三天可見對我就沒什麼吸引力,有時反而會帶來一些困擾,比如幾天前在某人的朋友圈看到一條信息,過兩天想起了但記不清具體,想再去查看時已不可見。

畢竟,一個產品對自己動刀,降低自己的信息強度和活躍度,還是比較少見的。

這份疑惑,一直持續到我看到《社交的尺度》這本書為止。

實驗的結論也很有趣,尤其是兩條關於朋友圈的結論。

在社交齋戒對情緒的正面影響中,第一條就是發生了“社交卸妝”

朋友圈的狀態更新屬性使我們更加看重印象管理和他人的評價,這容易帶來負擔,同時通過朋友圈瞭解他人的生活,常會產生潛在的社會比較。

這種社會比較往往會高估他人而低估自我,使心情受到損害。

而社交齋戒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問題。

社交齋戒對情緒負擔的緩解作用,還出現在朋友圈的“人情贊”和“面子贊”情形下。這種中國式社交發生得過於頻繁,將加重人們的情緒負擔。

這種猜測並非憑空臆想。在《社交的尺度》中,騰訊研究院明確表示要通過產品改善來逐步消解一些社交網絡的負面問題清單。

社會交往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社交網絡只不過是將這一需求放在了網絡上,它在降低溝通成本、拓展人際關係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困擾和問題,加重了現代人的焦慮和負擔。


望月的博客

我總覺得,從長久的人類發展角度來看,越活到後面,人的圈子實際上會越是狹窄的。你所眼見的我,只是我想讓你看到的我。

朋友圈不再用於自我真實情感的表達,又何必多此一舉再給它“做新衣”。

有段時間,分析銷售行業的業績報表,單從靚麗的數字上看,交易的成單率明顯的小高峰集中在晚上,仔細想來,不難理解。晚上更容易讓人放鬆,夜幕降臨,錢好像也格外好賺一些。

就像有些人累了想抽菸喝酒,或者各種各樣不傷害別人行為的前提下。要承認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像他們表現的那樣陽光,陽光的背後是無數的怠慢哄出來的,適當的墮落是為了可以更加快樂的展現在人前。”

其中這適當的墮落,朋友圈要分擔一部分。

再比如,我夜深失眠,只能靠文字派遣心跡,這就出現了很多悲傷情緒只在深夜被輸出,次日醒來,陽光升起就要被刪除的有趣現象。仔細探究,這類現象,實則內在裡,是一大票人“想念不能大大方方說想念”, “吐槽不敢敞開腦洞去吐槽”,“開心只敢謹慎小心說還好”的表達形式。

連在自己的地盤兒都要小心翼翼了,那麼更多的情緒,還要發來幹嘛呢,乾脆減少更新朋友圈,打落的情緒全都爛在肚子裡,隨著生理反應一應排到它該去的地方好了。都是吃五穀雜糧的肉體凡胎,多重情緒反而覺得會落人話柄。

所以,貼心的張小龍團隊給出了“僅顯示三天朋友圈”和“僅向朋友展示半年朋友圈”的用戶硬需求,一經發布,使用者便開始廣泛採用。


簡族

刷到有人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見模式,總感覺又合理,又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窺探欲受到了阻抗,另一方面也覺得挺合乎常理。這些三天的朋友可能會這麼想吧:

每次想到發什麼朋友圈都很累,因為總會揣摩他人是什麼想法和評價,收穫的效果如何,那就乾脆乾乾靜靜,可是完全刪除不用朋友圈又顯得太高冷,那就來一個三天可見吧。

每一次朋友圈都是個人私密的展示,而現在這個舞臺的界限太容易變化和被陌生人闖入,我不願意在這種不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表演,那就設置三天可見吧。

不想讓別人太在意我過去的所言所行,記住現在的我就行,朋友圈不是瞭解我的真實途徑,那裡只是個舞臺一樣的地方,有話直接發消息吧。

朋友圈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分享的平臺,也扮演著一種人際展示的舞臺角色。社會心理學家會把比較修飾性地發朋友圈這種行為稱為“印象管理”,也就是通過自己的舉動,言語,畫面等信息,來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人在生活中都是戲精,因為表演也是社會生活的本質。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表演,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給被人留下一個合適、良好的印象。如果從這種角度去分析的話,“三天可見”或許是一種印象呈現的方式,可能給予你高冷的印象,可能是讓你感到拒絕,可能是讓你感覺這是個灑脫的人。一個行為,在這種社會劇場中展現,本來就具有多義性,要想真正瞭解某個人,不如來點更為真實的互動吧。


鵜鶘心理陳小康

為什麼是三天可見,我個人認為,普通的熱點新聞事件,其熱度和討論度都是隨著時間遞減的,一般來說到了第三天,人們對其的關注度就已經減弱到一定程度了。更不用說朋友圈裡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所以作為一種類似信息流展示的朋友圈展示,三天也算是一個小循環了。

另一方面,有很多人發完朋友圈之後會覺得有種“沒意思”的感覺,或者後悔自己發了這麼一條朋友圈,刪掉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操作次數過多難免會有“戲多”之感。所以乾脆設置成三天可見,你看到了就看到,看不到就算了。

總之來說,我覺得“三天可見”這個功能很人性化。


Y小姐

各類產品都想分到社交的一杯羹,包括支付寶推出的生活圈、陌陌的網紅直播、小密圈的問題留存,無不是為了這個目的。

先來說說隱私(心理)

以前看到過一句話:交互設計要提供給用戶足夠的安全感,不能侵犯用戶隱私。雖然在這個時代說隱私很可笑,但不代表人們不想要隱私,兩個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客觀的,後者是主觀的。



比如我的朋友圈有這麼一類人:每次發完內容,過不了多久就不見了,要麼是刪了,要麼是設置為僅自己可見了。說實話,發一條刪一條或隱藏一條,其實挺累的,這類人內心肯定有很多想法,而「三天可見」這個功能正好就滿足了這類人的需求。即不用刪除也不用隱藏,還能告訴對方:我沒有屏蔽你。

為了探究這類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我特意問了一些人,為什麼要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這是一個什麼心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回答:

●「往事不堪回首,我不想讓別人看到我過去愚蠢的、秀恩愛的、殺馬特的樣子。」

●「過去的都過去了,沒什麼好糾結的,活在當下嗎~」

●「我不需要別人的關注,保持一點神秘感挺好的。」

……等等,諸如此類的官宣。

我們來重新解析一下上面的言論,看看他們真實的想法是怎麼樣的:

●「每天看著朋友圈那些朋友發的高大上的東西,覺得自己發的好沒品位啊,他們看到我的朋友圈會不會覺得我 out 了,趕緊清理一波。」

●「我以前發的東西好像沒什麼營養,要是被我中意的人看到了怎麼辦?」

●「不能讓別人瞭解我太多,不然我就沒了隱私了,我要讓別人覺得我很神秘很牛逼。」

……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這一整段內容都在傳遞一個信息:人自身的矛盾心理導致了社交的複雜化。

再來說說「三天可見」的利弊關係

本來我以為「三天可見」是屬於朋友圈內容「閱後即焚」類似的工作,但是仔細思考了下,發現原來這個功能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們先看看朋友圈目前的一些功能:

●陌生人是否可見:未添加好友,陌生人可查看你的朋友圈十條信息,或者完全無法查看;

●屏蔽好友看自己的朋友圈:雖然是好友,但是對方無法查看自己的朋友圈狀態;

●屏蔽看好友的朋友圈:在朋友圈不會出現該好友的任何信息或狀態;

單獨髮指定可見:對好友進行分組,指定誰可以看,誰不能看。說實話,分組很累,在我有 600 個好友的時候明智的進行了分組,現在加一個就歸類,讓我現在就輕鬆了許多。然而當時還是花了將近 2 小時才分好組;

●單獨髮指定不可見:有時候發一些內容,不想讓某些人看到,所以只能去指定誰不能看了。

……

到此其實還沒說完朋友圈的功能,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同樣一個信息:功能確實越來越複雜了。

現在的「三天可見」更是增加了產品功能的複雜性,我仔細的思考了下當中的一些變化。

朋友圈跟之前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現在好友量的增加,熟人社交反而變得次要了,主要的是新人或陌生人的社交。雖然人數是表象,但是它也是具備是否可控的,好比人的選擇多了,就發現自己不知道如何抉擇了。所以「三天朋友圈可見」反而能讓這部分用戶能夠保護自己的隱私吧。

但是反對的聲音也是很多:

●某段子:陌生人都可以看到你十條信息,我作為你好友只能看你三條信息,那我刪了你不是更好?

●這個功能阻斷了好朋友瞭解你的途徑,因為不是好朋友,是不會點開你的朋友圈的;(這兩點我覺得還是有點片面的)

……


這些情況都預示著一個現象:即人們越來越不喜歡看朋友圈了。

為什麼呢?因為朋友圈的內容大部分都沒什麼新意,不是分享一些無趣的鏈接,就是分享旅遊的照片,或者是一些自以為能引人注目的生活自拍。當初我好友達到 1500 人時,一條信息隨隨便便就能收穫至少 80+ 的贊,現在好友 2000 多人,一篇文章的鏈接有時候連 20 贊都沒了。而就連朋友圈可提醒的小紅點都可以隱藏了,這些細節是不是更說明了社交產品所面臨的危機呢?

「隱私」功能一直在被優化,產品在不斷提高用戶所謂的安全感,而這正好跟一些人說的,現代社會無隱私可言,呈現出了兩個極端。不過其實也正好契合,正是因為無隱私可言,人們才更在意隱私。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說是:

雖然每個人都有保護隱私的權利,但是從產品的角度來說,生態圈才是一個社交產品的靈魂。

最後來個大話題:人性

每個人都習慣於跟隨大眾潮流,即便不知道為什麼。

基於數據所設計的產品或功能,也許是人們目前需要的,但絕對不是人類所必要的。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原因,所以我一直說數據可做為相對參考值,但是不能以絕對的方式來分析。

接下來我要說一個比較虛的話題:格局。

我回頭看以前的自己,覺得有點無聊又有點幼稚,各種黑歷史,特別影響我現在的個人形象(雖然也沒什麼好的形象)。毫無疑問,我那些沒什麼營養或者單純發洩情緒的狀態,根本幫助不了任何人,甚至會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但我還是決定保留,一方面它體現了真實的我,另一方面,這讓我必須明白:人長大了,就得學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什麼發不發朋友圈能決定的,即使大家每天發,其實還是重複的內容,上面也表述過了。那麼回到最開始的話題:為什麼社交網絡的設計變得複雜了?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大原因在於:所有的功能都是為了取悅用戶的行為而設計的。

但問題是,這種「用戶被動式行為」都是商業化的,我們不能從中獲得什麼更深刻的體驗與成長,更多的反而是被膚淺的表面所吸引:時代在變,媒介在變,而不變的,還是那批不求上進的人。所以我們在社交網絡中收穫的往往都是無聊與失落,最後什麼都沒有,與最初一樣,等待著另一個產品打動自己。

為什麼我們會失落?為什麼人們覺得毫無收穫?因為你沒有得到你自己預期中的成長,而成長這件事不是你去做一些簡單的社交就能得到的。就連所謂的設計講座、分享、交流會的作用都微乎其微,更別說是網絡社交了。

無聊的時候,問問自己掌握某個知識點了不;

遇到問題,嘗試著自己主動去解決了沒;

晚上游戲時間到了,拿起書試試看能不能靜下心來讀下去;

作圖的時候,有沒有時不時拿起手機去翻閱新聞、信息;


左手套VS上帝之手

的窗口,但朋友圈淪為“工作圈”、“事業圈”、“營銷圈”卻是更現實的情況。如何在對外坦誠的同時,又能自我保護,這其中的“內心戲”值得玩味。


減少對自己的羞恥感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剛推出時,很多人都沒有在意,但使用一個月後,很多人成為這個功能的忠實擁躉。在記者的通訊錄中,共有好友1200多人,逐一檢索後,發現有近100人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見”的,他們大多是學生、初入職場的新人。而那些超過35歲的人群中,很少有人開啟這一功能,甚至多數人不知道這個功能。

從用戶心理上。騰訊的兩款社交軟件,QQ和微信定位於不同的用戶,低齡和非低領。低齡化的用戶心智尚未健全,社交圈簡單。開心就笑、難過就哭、討厭就罵是該年齡社交的最典型特徵。


而微信用戶則恰恰相反,已經過了嬉笑怒罵的年紀,做事更多的是考慮後果和影響,朋友圈的內容多為塑造自身的外在形象而不是單純的心情發洩。 其次,從產品功能上。微信朋友圈承擔著用戶的日常社交和工作社交需求。但往往一方面生活和工作所對應的是完全不同的群體,從愛好到性格。所以當朋友圈面臨著兩難的選擇的時候大多數人直接分組,什麼內容對什麼人可見。但另一方面,這兩部分群體有部分是重合的,用戶在內容公佈範圍上就會耗費更多的選擇成本。 最後一點,用戶習慣的培養。


一個產品用戶依賴度的高低就在於產品習慣的培養。當然,越好用的產品用戶的接受度越高,習慣得也就越快。即用戶習慣養成快,產品依賴度就高。並且,三天可見的功能是可選擇功能,按需所用,不影響原有功能,最容易使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噌噌噌往上升(社長是這樣的呢)。
其實,說白了就是用戶懶,但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這就是產品經理存在的理由,能讓你在享受最優便利的同時又不喪失原有的良好體驗。

沙海之音

朋友圈固然是展示自我的窗口,但朋友圈淪為“工作圈”、“事業圈”、“營銷圈”卻是更現實的情況。如何在對外坦誠的同時,又能自我保護,這其中的“內心戲”值得玩味。

減少對自己的羞恥感

朋友圈是用戶的“自留地”,怎麼使用都是個人權利,別人無權干涉。但“三天可見”這個新功能卻讓人納悶,為什麼是三天可見,不能是四天可見,或者一個星期可見呢?

或許,三天就是個虛數吧!畢竟,我們都捲入信息氾濫的浪潮,每天都處在有意無意將暴露隱私的社交生活中。有了這樣一個機會,可以決定自我暴露的程度,當人感覺不舒服,心情不美麗,需要和他人保持距離時,按下“開關鍵”,就開啟了自我調節模式。

這個模式很輕巧,它讓我們短暫地長舒一口氣,獲得避風港般的慰藉。但矛盾的是,我們有權改變朋友圈展示天數了,就以為能改變自己嗎?

我們設置“三天可見”,無論出於怎樣合理的目的,其實都關閉了一個通道,一個用來面對自己真實情緒和狀態的通道——我們或許要靠發朋友圈來宣洩情緒,但“宣洩情緒”是化解矛盾面對問題的辦法嗎?或許只是心理上的逃避。當我們對他人設置“三天可見”,或者你熟悉的朋友只展示三天的內容時,你是否會對自己,對他人感到一種失落?

所以,如果我們擔心信息的過度分享,可以不去發佈洩露隱私的內容;如果一些人真不適合窺探你的生活,你該有勇氣去屏蔽他;如果我們渴望受到他人關注,也不必靠在網上打扮出一個精緻的自己。這樣看來,對他人三天可見,也是和自己對話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