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流通全過程追溯:你桌上的這盤肉是從哪兒來的?

作者 佩佩

我們很多人每天都會吃豬肉,那你知道你每天吃的豬肉究竟是怎麼來的嗎?它的源頭在哪裡?質量有沒有保證?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溝油、非法添加劑等食品安全事件更是讓廣大消費者產生對食品生產、銷售的不信任感。這些情況越發讓公眾對豬肉的來源、流通、質量安全等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人們也更願意購買來源相對透明的品牌豬肉。

生豬流通全過程追溯:你桌上的這盤肉是從哪兒來的?

對於養殖企業來說,如果能夠打造一款可追溯、有品質的品牌豬,不僅會讓公眾增強對企業的信任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企業自身的品牌競爭力,使自己豬場的的生豬議價能力增強,最終大幅度提高企業的收益。

我國的生豬養殖以散養戶和中小規模豬場為主,由於各個養殖場的養殖水平有很大差異,生豬的品質也是千差萬別。並且,生豬品質的判斷也需要依賴豬經紀、豬貿易商的個人經驗,始終沒有特定的標準,也沒有權威機構的認證,為生豬的質量安全埋下隱患。

生豬流通全過程追溯:你桌上的這盤肉是從哪兒來的?

再者,生豬流通的中間環節過多,而且十分混亂。生豬流通主要就是將供給端養殖場的生豬對接到需求端屠宰場進行屠宰的過程,其中涉及到生豬的養殖管理、物流運輸、屠宰加工等環節。經過屠宰加工後,新鮮的豬肉將通過市場被端上終端消費者的餐桌。

一直以來,我國生豬養殖及屠宰、加工環節缺乏有效的連接、監管和行業標準,絕大部分的養殖企業或養殖戶還沒有相應的技術和能力建立生豬的追溯體系,因此生豬流通全過程追溯體系無法很好地發展。

這些都是我國的養殖企業難以打造品牌豬的重要原因。

在科技進步及社會的不斷髮展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科技為打造可追溯、有質量的品牌豬帶來了新的發展研究思路。

國家生豬市場經過大量的研究開發,打造了愛迪豬(ID-PIG)這款新產品,愛迪豬(DI-PIG)將在2018年5月17-18日,農信互聯2018年豬友節高峰論壇暨智慧養豬新品發佈會上正式面世。ID就是“身份”意思,愛迪豬(ID-PIG)基於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技術等前沿技術,實現了每一頭豬,甚至每一塊豬肉都擁有了自己的“身份”和“檔案”。

通過豬聯網-國家生豬市場-農信貨聯三大系統的無縫對接,愛迪豬(ID-PIG)在豬生產-豬交易-豬運輸三大環節責任到人到點,同時由國家生豬市場、知名三方檢測機構及PICC進行了品牌背書,是真正可追溯、有質量擔保的品牌豬。通過手機掃描豬的二維碼,我們就能輕鬆瞭解到這頭豬從出生以來的全部信息,包括它所在的養殖場、它吃過的飼料、負責運輸的司機、屠宰加工的企業等等,消費者從此可以放心消費。

生豬流通全過程追溯:你桌上的這盤肉是從哪兒來的?

作為“智慧養豬”新產品,愛迪豬(ID-PIG)不僅從源頭上解決了豬肉安全問題,實現了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推動生豬流通各個環節的規範化,而且依託追溯數據報告,還能幫助養殖企業、屠宰企業打造生豬品牌、肉品品牌,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不僅如此,愛迪豬還通過採集生豬流通環節產生的生產及交易大數據,實現市場信息的對稱化,幫助整個行業建立生豬的品質標準。同時,其積累的數據還有利於幫助政府部門提升食品安全問題的預警與處理能力,促使生產者按照安全生產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從源頭上保證生豬產品的質量安全。

生豬流通全過程追溯:你桌上的這盤肉是從哪兒來的?

打造透明化、有質量的品牌豬,對我國生豬的養殖、運輸、屠宰等具有重大的意義,生豬產業的各環節企業應勇於改變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積極運用先進的互聯網科學技術,推動生豬及豬產品的高質量、透明化、可溯源,幫助生豬產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