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病人怎麼保養?

天津花卉

一、胃寒是怎麼造成的?


中醫認為胃寒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陽氣虛衰;腹部受涼;過食生冷;勞倦傷中,復感寒邪,導致陰寒凝滯胃腑。概括一下胃寒的主要致病因素,有以下四個方面:

1.飲食

胃寒患者多由於生冷食物或者水的刺激,造成黏膜的刺激。

2.生活習慣

常常不按時吃飯,冷熱交替進食,飽一頓餓一頓,久而久之會造成胃寒。

3.精神因素

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也是促進胃寒症狀加劇的重要原因。

4.天氣原因

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於天氣變冷而經常性的胃痛、腹痛、腹瀉等。

二、胃寒的症狀

臨證主要分為胃虛寒(胃陽虛)和胃實寒兩型。

1.胃脘疼痛

輕則綿綿不已,重則拘急疼痛,遇冷疼痛尤甚,得溫症狀減輕。

2.疲倦乏力

疲倦、乏力、畏寒,形寒肢冷,可見面色蒼白,肢冷倦臥。

3.舌苔多

舌苔多,厚,苔白。

4.胃寒嘔吐

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沉遲。

5.食慾差

喜熱怕冷,不思飲食,食慾降低。

6.口淡不渴

口不渴,唇不焦,口渴不能飲,喝水後感覺胃部難受或者嘔吐。

1.生薑紅糖水

做法:將生薑洗淨切片,入鍋加紅糖一起熬煮。

功效:趁熱飲用,即可緩解胃寒疼痛不斷。

2.老薑陳皮

做法:老薑陳皮各50克,將=老薑切末,陳皮切小片,水煎服。

功效:可治胃寒作嘔。如果體質很寒不怕上火,可以連薑末一起喝下。

3.大米薏仁粥

做法:大米60克,薏仁30克,分別淘洗乾淨,加水煮粥,至熟爛即可。

功效:和胃氣、補脾虛,適用於胃寒證。

4.紅棗黑豆湯

做法:紅棗、黑豆等量,洗淨後加涼水、薑片共煮,至熟爛即可。

功效:每日1-2次,連吃數月胃寒即愈。

四、胃寒的按摩療法

胃寒患者應對胃部進行保健,通過穴位按摩達到溫胃養胃的療效。

1、點按中脘穴

取穴: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

做法: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髮熱感。

好處:點按中脘穴有助於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

2、揉按心窩

取穴: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

做法: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至局部感到溫暖、舒暢。

好處: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

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複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五、胃寒生活注意事項

1.飲食有規律

飲食應該定時定量,並且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的負擔。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烈性酒、濃咖啡、生蒜、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同時也應該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鹹、過熱、過冷及過分粗糙的食物。

可選用溫和食譜,除去對胃腸黏膜產生不良刺激的因素,創造黏膜修復的條件。

3.注意酸鹼平衡

要注意酸鹼平衡,如果胃酸過多時,可多用牛奶、豆漿或帶鹼的饅頭,以中和胃酸。

4.注意防寒

日常生活要注意防寒,避免受涼,特別是寒冷季節,應加強腹部保暖。

5.加強鍛鍊

平時應該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

六、暖胃的食物

1、胃寒人群吃小米暖胃

2、胃寒人群吃南瓜暖胃

南瓜含有維生素、果膠和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能促進胃體肌肉彈性,碳水化合物能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也能起到很好的養胃功效。

3、胃寒的人吃胡椒暖胃


誠順和中醫館



胃寒這種現象在我們國人當中非常普遍。這與我們國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下面我就解答一下胃寒病人如何進行保養。

首先談談在飲食方面的保養。絕大多數的蔬菜水果都屬於寒涼食物,過多的進食蔬菜水果對於胃寒的病人是十分不利的。儘管許多營養學家提出,人們應該多吃蔬菜水果。但是對於胃寒的病人是不適宜的。對於胃寒的病人,吃蔬菜要注意加工成熟之後再吃,儘量的少吃涼拌的蔬菜。對於水果,每天吃一兩個足矣, 對於西瓜,甜瓜這類水果應儘量少吃,對於各種的冷飲應儘量不吃。另外,蟹類和蚌類食物屬於寒涼食物,應當儘量少吃。對於有胃寒的病人應當儘量的多吃一些性平的食物,比如大米,麵粉等。另外有胃寒的病人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溫熱的食物,比如桂圓,南瓜,生薑,大棗,蝦,狗肉,鴿肉,這些食物可以適當的多食用一些。



在生活習慣上應注意加強保暖,每到季節交替的時節,應注意及時的增添衣物,對胃部進行保暖是胃寒病人尤為重要的。

經常的從事一些有氧運動的鍛鍊,也能增強我們的胃功能,當我們的胃功能增強了之後,我們的胃抵禦寒涼的能力也會增強。

保持穩定的情緒對胃寒的病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思傷胃的理論,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不要思慮過度。


養生新理念


譚崧嶽1

胃寒的病人在季節交替中,最容易出現胃痛症狀。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生冷辛辣食物,注意保暖。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生在於一粥一飯,日常的點滴生活方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