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又要上班了,如何快速處理寶寶的依賴情緒?

蝦米Minnie

家長你好,看了您的提問,是要 上班,想要一個好的辦法和寶寶進行分離是麼?是多大月齡的寶寶呢?

一般而言,寶寶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認生了,很多需要上班的媽媽都會很擔心和孩子的這種分離,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剛剛被父母抱著還笑容滿面的幼兒,一看父母要離開了,他們一下子就變了臉,怎麼也不肯從媽媽的懷裡下來,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會降低幼兒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幼兒的創造力及社會的適應能力,如何緩解分離焦慮成為家長朋友們十分關注的焦點。

分離焦慮,是指兒童與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顧她的人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情緒。幼兒離開了自己的主要撫養人,他們失去了感情依託與依戀,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從進化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天性就會去尋找讓自己獲得安全的庇護,媽媽身上的味道,媽媽的安撫都會讓孩子感受到這種安全,如果這種安全因素突然消失,寶寶就會產生焦慮,那麼,該怎麼解決呢?

1.充分的準備,如果寶寶月齡段很小,可能寶寶還在客體永恆性這個發展階段,即不在視線範圍內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這個時期可以多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讓寶寶知道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也是會存在的。在一歲之前儘量陪孩子睡,晚上的這種陪伴也是一種培養孩子的好辦法。

2.當離開寶寶的時候需要提前和孩子打招呼,讓孩子心理有個預期, 明白即使分離,但是媽媽還是會回來的。媽媽回家的時候要和寶寶打招呼,並且擁抱寶寶進行撫慰。

3.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消除矛盾的橋樑。撫養人之間需要溝通孩子的養育方法,家長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新生焦慮是正常的現象,只有我們提前做好準備,從孩子的需要出發,認真加以引導,用媽媽的愛去關心孩子,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去吸引孩子,他們一定會很快渡過難關。

4.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這種分離,媽媽一定要注意,沒有辦法立刻讓孩子完成這種分離,我們需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慢慢完成。


積木育兒

如果可以的話,提前做好準備,在分別之前,多花點時間和寶寶待在一起。在離開前15分鐘,要和寶寶坐在一起講講故事、猜猜謎語或搭搭積木。如果真的沒有時間準備,那就一邊打理自己,一邊與寶寶共處吧。

在自己離開之前,讓寶寶忙碌一些。比如準備一些有趣的活動,或者他喜歡的玩具,這樣寶寶在媽媽離開後,不至於沒有事情可做。

給寶寶留個能想起媽媽的東西,比如枕頭、毯子、相框裡的照片、或者是留在手背上的唇印,這都有助於寶寶處理分離焦慮。

媽媽出門後,也應當向寶寶揮手告別,如果家裡有窗戶對摺街道、車道或者車庫,在你經過這個窗戶時,讓爸爸或是照看寶寶的人帶著他和媽媽揮手道別。即使寶寶一揮手就哭或者根本就不跟你揮手道別,也要露出微笑,熱情地和寶寶道別。

除了安撫寶寶的依賴情緒之外,媽媽也需注意自己的分離焦慮,很多媽媽也會在離開時對寶寶產生負罪感,所以在和寶寶分別時也要格外注意,分別時儘量堅決,不要讓分離的場面變得太“戲劇化”,剋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否則寶寶將會和你變得更加難捨難分。



萌寶派

現在的我就是這樣,剛離開寶寶3天,家裡有寶爸陪著還是相當可以的,寶寶沒怎麼大哭大鬧,。因為在我想上班的前兩個月就提前給寶寶斷了奶,幾乎每天都會說,寶寶,媽媽要出去掙錢了,不能陪著你玩了,以後你要和奶奶睡o,然後寶寶就會說奶奶奶奶。以後再問媽媽出去了和誰睡呢,她就會說和奶奶睡。另外,我該會和寶寶說,媽媽出去掙錢,回來了會給寶寶買好吃的,買花衣服,買好玩的玩具,她聽了就會很高興。除此之外,我還有意無意的多讓她奶奶和爺爺,爸爸多陪她玩玩。就不會太依賴我了。現在我出來3天了,給家裡打電話,寶爸說,你剛走那會,寶寶一直找媽媽,然後去這找去那找,嘴裡一直叫著媽媽媽媽,然後寶爸說,媽媽去給你掙錢了,回來給你買好吃的,寶寶就好像聽懂一樣,雖然離開我她第一天不習慣,第一天精神狀態不好,沒怎麼玩,等第二天,寶寶就好點了,第3天我才敢和寶寶對視頻,她看見我雖然沒哭,但一直叫著媽媽媽媽,(她沒哭,我卻忍不住哭了),寶寶才1歲半,之前都是我一人看,,現在不是寶寶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她a但是為了生活,趁寶寶小該奮鬥咱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