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金融為什麼不做P2P網絡借貸?

張浩天Tony

在中國互聯網上想要放貸,需要一張網絡小貸的牌照,牌照的申請很嚴格,目前僅僅只有200多張發放出去,阿里旗下的金融就擁有相關的牌照。所以對於阿里來說,既然又有資格,又有資金,那為什麼不自己做呢。同時阿里巴巴又擁有淘寶這麼一個線上的場景,自然是不可能僅僅願意做一個撮合平臺這麼簡單的。同時做P2P平臺的前期投入也高,並且收益和風險遠遠不匹配,現在P2P的法規也不夠完善,這個行業一條法規的推出都會在行業內掀起一波風浪,行業的不穩定性造就了阿里巴巴的擔心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阿里想做的是一個集支付,借貸,投資與一體的平臺,而引入第三方勢必會影響整個平臺的戰略,所以從戰略上還是自己做比較放心


華爾街見聞

螞蟻金服不做P2P嗎?

這樣說,還為時尚早。因為螞蟻花唄和借唄,算不算現金貸,還沒有定論。



2017年底印發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對現金貸沒有直接做定義,而是提出四大特徵——無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無抵押。

螞蟻花唄借唄除了填寫基本信息之外,不需要抵押、擔保即可申請,因此也被市場認為是一款現金貸產品。

不過,螞蟻金服稱,花唄和借唄是依託電商場景和支付寶APP,由客戶明確用於個人消費用途,隨借隨還,平均年化利率不超過14.6%的消費金融產品。



在此前的現金貸監管風波中,和銀行信用卡現金分期及其他銀行現金貸產品一樣,監管方面也未對花唄借唄明確定性。監管態度是:不鼓勵沒有消費場景的現金貸業務,鼓勵有消費場景的借貸產品。

螞蟻借唄作為螞蟻金服旗下規模最大的現金貸平臺,暫時躲過現金貸輿論風口。

螞蟻借唄給予用戶的“低息費”則是憑藉螞蟻金服背景下大規模發行ABS而獲取低成本資金。所謂的ABS就是將借唄的“債權”資產證券化打包賣出去。

………………………………………………………………

關注“財經大白史晨昱”,換個姿勢聊財經。


史晨昱

這個說說我個人的看法吧。

1.阿里巴巴金融體系有支付寶,網商銀行,螞蟻金服三大王牌完全不需要增加p2p這一選項。

2.網商銀行可以完美解決阿里體系供應鏈內資金週轉歸集等需求;支付寶解決了用戶的金融需求以及部分銀行功能的實現,特別是花唄借唄信用分財富餘額寶等功能更是涉足網絡小貸,消費貸,徵信,信用卡,理財等領域;螞蟻金服則負責集團大的戰略投融資框架的制定已經進行。因此阿里既可以是甲方也可以是乙方,完全沒必要進行p2p這種中介的模式的運作。

3.目前p2p正在受國家強烈管制,進行合規備案階段,政策風險很大,且目前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已經過了吃肉的階段,正在經歷大浪淘沙階段,這個時間點進入p2p實在不明智,無論怎麼看都是百害無一利。

因此我個人覺得阿里完全不需要做p2p,如果以後真想做,完全可以去市場進行平臺收購,或者入股就可以了。純手打,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