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每個來北京的人,對於這個城市,或許都會有一套自我總結的真實。這時你不需要任何人向你傳授有關北京的經驗,因為你分明已經很懂。

最近,有一部劇,卻偏要向你“傳授”。這或許就是《北京女子圖鑑》負面評論的由來吧。很多人覺得劇中的北京,儼然不是自己真正經歷的北京,所以,不屑。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北京女子圖鑑》劇照

小城美女陳可依,對於自己出生的小城,天生有著一股美貌女子的不甘和嫌棄。

年輕時的自己,有太多欲望,好山好水的家鄉,實在盛不下。

於是,2008年,像很多“有理想”的年輕人一樣,陳可依從北京西站切入主城,開始了自己在這個城市,卑微卻又自強的打拼。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東京女子圖鑑》劇照

這部劇是翻拍2016年大熱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因此,坦白來說,剛聽到翻拍的消息,我內心是不怎麼看好的。前作《東京女子圖鑑》已太過成功。它用細膩的日式視角,將一個有姿色的年輕女孩對於自己出生小城的那種不由自主、微微嫌棄的感覺,拍攝得微妙、有質感。並且它用女主對人生每一階段的“嫌棄”,來推進情節,推進她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看似是很沒有內涵的“逆襲史”,但因為主創太過看透,所以一切有種難得的哲學視角。高潮時,東京版用“現實”給予女主角當頭一擊:出身平凡的她,永遠無法成為港區(東京富人區)男人的擇偶對象;幻想和年輕弟弟展開的姐弟戀,也被另一出身高貴的大家閨秀橫刀奪愛。

這其實就是一種“階級固化”的深刻主題了。電視劇卻深入淺出,讓人覺得殘酷的同時,又倍感真實 ,真實得讓人心寒。

諸如這些,國內翻拍版,能達到這種雲淡風輕的深刻嗎?

《北京女子圖鑑》追到現在,出乎意料地,我覺得這部劇並沒有大家說得那麼不堪。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目前爭論的一個點,是女主角陳可(本來叫陳可依,後受到頓悟後改名),究竟是不是獨立女性?反面觀點認為她每次上位,都或多或少和一個男人有關,都或多或少和她的人際關係有關,不是百分百憑實力。

這是不是有點對“女性獨立”,矯枉過正了?意思就是現在的孩子要想在大城市立足,一點人脈、一點性別優勢,都不能用了?陳可的每一段上位,確實或多或少和她的女性魅力有一點關,和她的會察言觀色有一點關(給顧總遞創可貼、裝可憐搶單、巧妙化解明星不合作危機),但茫茫北京,這麼多人才,你說她再不放聰明點,如何突圍?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北圖》的職場戲部分,反對觀點認為拍得不夠真實。比如說女主在外企的第二份工作,剛開始,兩個部門的並列頭頭在內鬥,情節展示:姚梅進公司已經有段時間了,ppt都不會做;客戶趕著要一個方案,全部門所有下屬都不合作,只能經理自己連夜加班……

這些細節,確實不夠真實。不過這部劇的職場戲也可以從大方向上來品味,那麼《北京女子圖鑑》其實講述了和男、女領導不同的相處內核。類似女主第二間公司那樣借用出差欲對女職員行不軌之事的男領導,在中國並不算少數。劇中也其實將這兩種選擇的結局——答應或不答應,都演給你看了。所以,就算利用潛規則了,你智商情商不夠心也不夠狠,最終還是會像劇裡姚梅那樣,物質生活沒有得到什麼明顯的飛躍,在辦公室還遭受老闆娘的一掌之辱。人盡皆知了。

類似的情節,亦舒很早以前的一部小說就描述過。那部小說應該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版。可悲的是,東亞社會過了這麼多年了,女性在職場中的地位,還是這麼狹隘和艱難。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跟女性上司的相處,《北京女子圖鑑》也描述了一種典型:她們大都會喜歡一個年輕時的自己。陳可的第三份工作,也是真正實現她在北京立足的工作,就是因為這樣被女老闆顧總垂青。對方也很栽培她(但是將那麼好的房子便宜租給她,確實太和現實不符了)。

我們都會莫名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這一點,其實也很好理解。有些人會為拍馬屁,故意假裝自己和上司具有相同的興趣、價值觀。但陳可和顧總(吳越飾演)的緣分在於,她是不用裝的,她是真的很像年輕時的顧總。

真正有能力的上司,容得下有野心的下屬。

現實性

劇集刻畫了一些“接地氣”的現實,恰恰是它的亮點。

第1集中大爺賣一塊錢玉米給陳可那個情節,是很多觀眾特別詬病的地方,說這麼小氣,兩塊錢一根人家只有一塊錢,大爺還掰一半賣給她。但我卻恰恰認為,主創的苦心,在這一情節上其實特別難得啊。

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是“該”對你好的。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外表好的人容易有一種幻覺,認為這個世界基本沒那麼醜惡。陌生人主動幫你提箱子、剛認識不久的男生主動幫你搬家,漂亮姐姐經常請吃飯……

但其實,社會對於一個美貌女子的善意,並不會持續一輩子。沒過多久你就會變成《慾望號街車》裡的布蘭奇,寄人籬下、因年輕時揮霍而沒有積蓄,只能在醉酒時,懷念曾經的榮光。

所以第1集的玉米情節不是很真實嗎?為什麼大爺看你可憐,就要將本身兩塊錢的玉米降價賣給你?就因為你長得可愛?

很多觀眾也特別不理解為什麼陳可要和張超分手——她來北京的第一個男友、外企公司的頂頭上司。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陳可過生日那天——我們知道女主當時的人設是一直想要個LV包,從到北京的第一天開始,天天想,不惜將LV設置為電腦的屏保。

於是,過生日那天,張超故意給她一個驚喜。在她回家後,情意綿綿遞上一個LV的精美包裝盒,只等著她來拆。

你想想你要是女主,此刻是什麼心理狀態?是不是很開心,是不是很激動?盼了一年的包,終於等到了,而且是男朋友送的。

她小心翼翼拆開那時在她心中神聖、精美的LV包裝袋,手中赫然出現的卻是一件輕飄飄、廉價、甚至不好看的LV贗品睡衣。

“299包郵!”男友興奮地說,“而且這個包裝盒還得另加錢呢!”

那晚,陳可和張超分手了。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大量彈幕批她物質、虛榮,放過了這麼好的男人。

但其實,她不是因為他不捨得買包而分手,而是,他根本不懂她。

她的“目標”,在他眼裡是無意義、不切實際、難以理解的。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這是當時陳可分手的根本原因。雖然在這集的番外小劇場裡,我們發現張超實際上是為她買了包的,只不過託別人從美國帶回來,在海關被扣住了。

好幾集的番外小劇場,我都覺得是主創過度善意了,因為還會將醜陋往裡找補。但有時,現實就是那麼醜陋。

現在社會,我們很容易批判一個女子物質、虛榮、眼高於頂。但其實,在無數這樣的“心比天高”中,背後是女性自身的努力。

女人的不甘

這部劇肯定讓很多人想起了自己剛到北京的那些日子。

這時透過屏幕你回憶著曾經的自己:那麼青蔥、碧綠,充滿著一切的可能性和一切的希望。踩在這個城市的任何一條街道,你都覺得你能狂妄地征服一切。

可是沒過多久我們就都風化了。被現實風化。

坦白說,《北京女子圖鑑》播到現在,“幻滅”的東西仍不夠多。女主雖不斷遭受挫折,但不知怎的,最後總莫名迴歸“正能量”。

東京版的殘酷,北京版,無法比擬。但是北京版卻仍舊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有慾望的女人,不可愛?

這是在第5集張超和陳可吃飯時,脫口而出的,那時他們還是男女朋友關係。

換句話說,一個女人,你是否有資格“要強”。你的要強,究竟是對人生有追求,還是隻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一點,其實19世紀的福樓拜已經探討得很深刻了。《包法利夫人》中,美貌女子艾瑪,嫁了一個普通的鄉村醫生。後者根本無法滿足她對物質、英俊、愛情的強烈慾望。

於是,她出軌了。然而,男人並不是真心。於是,她借債了,不斷買著自己想買的物質。

最終,債務形成一個她一生都無法償還的巨大黑洞。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包法利夫人選擇了自殺。

《北京女子圖鑑》:女性,是否有資格“要強”

《包法利夫人》劇照

這是很典型的慾望與自身能力不匹配。但是很多人也會說,包法利夫人那個時代,受當時的社會歷史等限制,女人還無法找工作、賺錢,用自己的能力實現人生理想。那麼現在,像陳可這樣的職業女性,她也不斷有著超越自己眼下現實的“慾望”。那麼最終,她能實現嗎?

這時我就很期待這部劇的結局了,看它究竟是流俗、爛尾,或是,能夠產生一點新意或啟發?

作為一個女人,這世界對我們是時常圖窮匕見的,關鍵所懷兇器,究竟是有關自我的利刃,還是人云亦云的虛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