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腦:騰訊正變得比阿里更阿里

5月23日~24日,以“煥啟”為主題的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在廣州召開。會上,海內外學術專家,行業大咖及技術大牛等

共議雲計算與數字產業發展,展望未來智能時代新趨勢。同時,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發表了重要演講,這已經是馬化騰第三次站臺騰訊“雲+未來峰會”。

此事在業界引起不小的轟動,讓我們來看看各方媒體都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超級大腦:騰訊正變得比阿里更阿里

1、中國企業家:從“賦能”到“智能助手”

“雲”已經成為巨頭爭奪未來不可丟掉的一塊領地。

越來越多的行業倚賴大數據和雲服務,這讓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技術通行無礙。騰訊、阿里、華為等巨頭期望儘可能地在智慧城市、工業、金融等行業發揮更多影響和作用。

騰訊希望在雲時代通過“連接”,促成“三張網”的構建,這意味著,與行業融合、解決方案落地正在成為騰訊雲下一步的戰略內核。

騰訊還首次提出超級大腦。馬化騰解釋背後的初衷是,希望助力企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並且在城市、工業、零售、金融、醫療等各行各業提供智慧解決方案。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AI能力將依託超級大腦隨時隨地被靈活調用。

騰訊已經擺出了更接地氣的態度。馬化騰說,之前一直使用的詞彙是“賦能”,但“賦能”聽起來太強勢,不能表達合作的心態。所以騰訊用了“智能助手”,給合作伙伴提供工具箱,幫助他們完成智能化轉型,幫助他們打造自己的事業。

2、億歐網:打破信息孤島

馬化騰最後總結道,騰訊雲的發展目的有三個:一是要打破信息孤島,幫助“全平臺”不同類型的用戶建立聯繫;二是需要我們發揚“數字工匠精神”,掌握更底層的前沿技術,深化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三是需要我們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智聯網,助力各行各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

3、互聯網扒皮王:騰訊正在變得比阿里更阿里

在騰訊的戰略中最厲害的是智能網。今天的發佈會上首度發佈了用雲量的指標。用雲量衡量的是一個地區一個領域互聯網化的程度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程度。

在現場,騰訊是實打實地給出了自己的“誠意”。

超級大腦:騰訊正變得比阿里更阿里

這個長長的列表僅僅是騰訊在視覺AI方面免費向中小企業用戶開放的功能,在語音、演示方面還會更多。馬化騰的願景是要打破信息孤島,幫助全平臺不同類型的用戶建立聯繫,並且運用AI技術使雲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更加智能,從而做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馬化騰對騰訊的定位是一個做“工具箱”的。不過這次騰訊給出的“工具箱”份量是很足了。這次AI工具的發佈不啻於一次新風口的來臨,如何藉助這些AI工具能夠玩出花樣來,也許你就會成為下一波資本弄潮兒!

4、品途商業評論:做好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鏈接

馬化騰提出,騰訊不會進入各行各業取而代之,而是成為數字化推手做好連接、工具和生態三個角色,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連接人、物、服務,即建立三張網絡。

人聯網:隨著實體經濟發展,企業和政府機構的用戶都成為雲平臺的使用者,騰訊要從C端拓展到B端和G端的用戶群,如小程序粵省事。

物聯網:雲時代要求做好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鏈接,二維碼是可以做到的,如幫助工業企業實時檢測產品質量。

智聯網:即超級大腦,數據和計算力會同時存在於雲端和邊緣,相輔相成,最終實現“AI in all”,存在於各行馬化騰總結道,提供最有效的數字接口,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以及共建最有創新活力的數字生態。

5、新智元:騰訊需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

騰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做連接,希望連接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服務。因此,在雲時代,這三種連接分別對應著三張網:人聯網、物聯網和智聯網。

馬化騰的目的有三個:

一,要打破信息孤島,幫住全平臺不同類型用戶建立聯繫;

二,掌握更低層的前沿技術,深化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

三,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物聯網,讓各行各業都建立起超級大腦。

因此,需要騰訊發揚“數字工匠”精神。

以上便是各大媒體對於此事的看法,不知道各位看管,您怎麼看?

-END-


歡迎踴躍留言,模模會第一時間回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