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下一場戰爭會在哪裡?

長空孤鷲

首先強調一點,美軍的戰略宗旨是隨時準備打贏下一場戰爭。但這場戰爭的對象是誰外界無從得知。在伊核協議簽署後,美軍消息人士對外透露,美國軍方之前為軍事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至少準備了三套作戰方案。這三套方案是針對不同的國際和周邊區域環境可能出現的變化設計的,但每一套作戰方案都是經過充分論證研究的,以確保在衝突發生時迅速做出有效的反應並最終打贏戰爭。

在美國5月8日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核問題貌似又要回到原點。那麼美國的下一場戰爭的對手也很可能是伊朗。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與e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反恐戰爭,伊朗的影響力得到了有效的擴張,並打通了什~葉派之弧,並把軍事威懾力推進到以色列的家門口。毫不客氣的說,即使沒有核武器,現在的伊朗也已經是美國和以色列的“心腹之患”,老美內心必然有“除之而後快”的想法。

不過被稱為“中東之虎”的伊朗,無論從哪個層面講,都不是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和當前的敘利亞。美國恐怕至今也不清楚,與伊朗真正打一架,最終會付出多大代價?是否能實現戰爭手段獲取的既定目標?所以,繼續對伊朗實施戰略擠壓是未來一段時間老美的只要戰略表現。比如這次當方面退出2015版伊核協議。

如果真的有美伊戰爭,那麼在這場決定性攤牌的戰爭之前,相信美國還會在伊朗周邊發動一場預備性戰爭。方向極有可能還是阿富汗。目前觀察來看,美國近期加強了對阿富汗境內is和塔利班的打擊力度。一個穩定可靠的的阿富汗,是美國未來打擊伊朗的基礎和跳板。


高峰軍事觀察

這個問題屬於頭腦風暴,美國的下一場戰爭會出現在哪裡?

美國的上一場還在戰爭發生哪裡?伊拉克!

要來一場頭腦風暴,就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戰爭?

戰爭是一種集團、組織、民族、派別、國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的一種解決雙方或者多方矛盾的方式,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等目的而進行的攻擊行動。由於觸發戰爭的往往是政客而非軍人,因此戰爭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

戰爭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

這是戰爭的一個基本情況,戰爭是一箇中性詞,而前面正義與非正義給予一場戰爭性質的判定。

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應該由誰來界定?

這就決定了立場問題,即你是站在那個立場上去表達。

希特勒認為自己發動的戰爭是正義且聖神的,而被侵略的國家認為希特勒發動的戰爭是非正義的。

戰爭中的正義與非正義不是絕對的,只能說也是一種相互鬥爭妥協的產物。

比如說越南戰爭,站在美國的立場上那就是保護自由世界不受那種思想的侵害;而站在越南或者蘇聯的角度上這就是侵略。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是不同的立場去表達不同的看法,而不能夠形成一致的看法。


要談美國的下一場戰爭在哪裡發生?

一個國家發動戰爭,有著這麼幾種情況:

1.行動:對他國發動戰爭;目的:佔領土地人口資源;

2.行動:對他國發動戰爭;目的:解放被奴役壓迫的人民;

3.行動:反抗別國發動的戰爭:目的:抵禦別國佔領土地人口資源的行為;

4。行動:反抗別國發動的戰爭;目的:維護自己的統治,不願意放棄獨裁權力;

5。行動;對他國發動戰爭:目的:以戰爭迫使他國讓渡利益;

6.行動:反抗他國發動的戰爭;目的;抵禦他國要求作出讓渡權利的行為。

來了接美國為什麼會發動戰爭?

1.美國發動戰爭,目前來看,沒有國家可以對美國發動一場戰爭,所以也就有了美國不會因為保護領土人口資源而發動戰爭。

2.同樣美國強大的實力,也沒有那個國家可以通過發動戰爭迫使美國讓渡美國的利益。

3.美國是民主國家,不存在專制統治,所以不存在有別解放的人民。

按著幾條來看,第1.3。4.6這幾種情況是不存在的,美國發動戰爭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那麼就剩下第2.5這兩種情況,發動戰爭為了解放被奴役以及壓迫的人民,以及發動戰爭是要迫使他國讓渡利益這兩種情況。

首先看發動戰爭為了解放被奴役以及壓迫的人民,典型的是伊拉克,出兵的理由是打倒獨裁及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最後的結果是薩達姆獨裁政權倒臺,而伊拉克人回到民主社會。

其次為了迫使他國讓渡利益,而發動戰爭。這個應該也是有的。

也就是說,美國發動真正一般是兩個理由,獨裁政權的剋星,以及迫使他國讓渡利益。有沒有第三種,如果有國家或者組織敢於攻擊美國,那麼結果一定是戰爭來解決,比如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最後的結果就是塔利班政權倒臺。

按照這麼幾個發動戰爭的理由,獨裁政權要小心,獨裁是基礎,反人類是標準;攻擊美國下場很慘,塔利班政權就是例證;為了利益美國發動戰爭,目前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以及最強大的國家,看不到美國要發動戰爭來迫使他國出讓利益。美國更多的是投入,維護世界的和平。

按照這三點,大家可以腦洞大開,進行一場頭腦風暴,來分析一下美國下一場戰爭會在哪裡爆發?


飛狐一刀

對此問題,記得局座有本書,《下一個目標是誰》,以其將軍的睿智和專業獨特的目光,做了相當冷靜而中肯分析,“冷戰”結束後,美國大兵的戰靴相繼踏上了伊阿的土地,致使血流成河,也銀子流水流成銀河,血河和銀河,兩條河,血河裡泡著20萬平民之屍,銀河裡流淌得是3萬億美金,若問還能否打下去?下一次又瞄準了誰呀?沒人知道。

靠金融玩經濟,靠軍事實力來綁定美元,已玩了多年,每有成功,不讓玩準給你急,急了就打仗,想打誰則打誰,實力空前,我們耳熟能詳一句話,世界有了事,美國總統都會這樣問一句,航母在哪裡?開出去就是一支龐大的作戰編隊,兩艘航母即可足以對付一箇中等軍事強國,著實了得。美國的現在的作戰理念再次發生改變,“一小時打遍全球”,空天飛機、超高音速導彈都可實現,還有就是密佈全球的軍事基地,隨時可以到達地球任一角落。鈔票正是打出來的。

“福特”號入役還不能交付,已花了130億美金,再窮不能窮海軍。DDG-1000一艘70億,一艘一艘堆成了金山銀山,B-2、F-22二者都是黃金等身,之對F-35,川普上臺就要求洛馬公司,不準賣這麼貴,哪有這麼貴呀,價格應聲而落,總統的面子大哉!你看看就這圖上的五種東西,能值多少錢,不是錢不是錢,造了就是要用的,都在問,美國是否已在準備下一場戰爭?

精人算計的美國是一個商人的社會,不賺錢打仗是不幹的,前面伊阿蝕光了老本,後面再打哪裡能賺回?也許沒人知道答案,在利敘一撤,普京成為最有權力的總統。原說是要打的,結果一退再退,道理在於不划算,伊阿兩場仗,教訓深刻。那麼美國人熱愛和平嗎?非也,非也。打不起,暫時消停一時。


魂舞大漠

美國的下一場戰爭,離不開中東地區。特朗普是商人出身的總統,又是總統裡的商人。所以特朗普帶給世界人民最大的好處就是,特朗普不會打沒有“錢途”的戰爭。

中東地區因為宗教矛盾,戰火連綿。雖是同宗同教,卻彼此之間鬧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非得在宗教派系上,分出正宗或者是“異端”出來。“窩裡鬥”,風格硬朗明顯。


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保證美元通達天下,那是美國保證自己霸權必須的任務。沒有了印鈔權,印出來的鈔票,沒人要,那就是美國徹底陷入死亡之時。而用美元結算石油貿易,美國在國際社會上,就有了最大的發言權。

可是,中東地區始終有幾個大哥,就是拿美國不理鬚子。死撐著和美國較量。天天惦記著要把美國的龍頭大哥——以色列給滅了。然後就要放棄美元賣石油,這還了得!


特朗普知道石油美元結算,對於美國的意義之重大。所以“掐尖”,“打頭”就成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中之重的任務。敘利亞作為中東地區的咽喉要道,不幸中的不幸,就是離以色列太近,離真主保佑太遠。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了,還想要回。要知道戈蘭高地那裡是以色列水源地,豈能讓他人利用。

打敘利亞還可以以反恐的名義,名正言順的進行。今天說你使用化武,明天就可以說你養活了恐怖分子。美國只要是想打哪個國家,只需要軍隊高官以匿名的方式給媒體打個電話,美國媒體就會錦上添花,把美國的正義之師,歡送到戰火燃燒之地。


伊朗一向都是揚言要滅了以色列。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就是為了發起歷史上最強的制裁做好準備。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制裁,把伊朗的經濟拖垮,時間就到了美國下次總統大選了,特朗普到時一聲令下,一頓狂轟濫炸,理由就是,發現伊朗正在製造核武器。然後美國人民一高興,特朗普順利連選美國總統。

打仗不是特朗普總統的專長,計算戰爭之後的收益,那可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戲。特朗普說話說變就變,被人戲稱為特不靠譜總統。但是,特朗普的不確定性,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特朗普一定會在任期內,發動一到二次戰爭。地點在中東。

美國因為知道東亞國家有核武,所以不能打;美國因為知道敘利亞沒有化武,伊朗沒有核武,打他們只是遲與早的故事。



阿佩呀

美國下一場戰爭,有可能會在亞太地區。美軍發動戰爭,是要與軍事戰略相符合的。

美國提出的全新國家安全戰略要求美國加強與亞洲盟國的軍事關係,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多邊地緣戰略關係中的地位。美國作為太平洋國家,將在亞太地區當前和未來建設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並與地區盟友保持更密切的合作關係。根據《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事項》的國防戰略指導報告顯示,美軍將亞太地區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焦點,並強調與盟國共同投資建設軍事能力,確保軍事介入和行動自由,報告還要求繼續加強在中東的軍事存在,發展在歐洲的軍事力量,在非洲和南美只實施小型軍事行動,這就是“亞太再平衡”戰略。

2020年前,美國將把60%的海軍軍艦部署到太平洋地區,滿足戰區司令部的作戰目標。比如,將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的10艘美軍導彈驅逐艦削減為4艘,擔負輪換部署任務,其餘6艘全部部署到亞太地區。隨著美軍戰區司令官對海軍需求的增加,美國海軍計劃增加在關島、西班牙、巴林的軍事存在,部署包括瀕海戰鬥艦、機動登陸平臺、浮動前沿基地和聯合高速船在內的先進艦艇,採用輪換現役和文職艦員的方式,保證艦艇完成4次輪換部署。

在硬件建設方面,美軍計劃研發、採購和部署新型武器系統、傳感器和指揮控制系統,提高海軍部隊的作戰效能,確保海上介入和行動自由。瀕海戰鬥艦、P-8反潛機和F-35“聯合攻擊機”都將在亞太地區上演處女秀,未來的無人機航母也將首先部署到亞太地區,海軍關注的重點將是確保水下優勢和水面艦艇的導彈防禦。在軟件建設方面,美國海軍將出臺全新的作戰概念、作戰條令、戰術技術和作戰方法,改善海軍的教育訓練設施,蒙特卡羅海軍研究生學院和紐波特海軍戰爭學院主要負責集中研究相關理論,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開設亞洲論壇,加深軍校學員對於亞太戰略的認識和理解。所有一切都表明,美軍的下一場戰爭極有可能在亞太地區開打。


利刃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美國總統大部分都發動過戰爭,如下:

杜魯門,朝鮮;

艾森豪威爾,1952年朝鮮,1955年越南,1958年出兵黎巴嫩;

肯尼迪,1961年,入侵古巴,1961年越南;

約翰遜,越南,1965年,干涉多米尼加;

尼克松,越南,1971年入侵也門;

因為結束了近二十年的戰爭,美國民眾反戰嚴重,所以福特和卡特總統在位時休息了兩輪;

里根,1986年,襲擊利比亞,1988年入侵洪都拉斯;

老布什,1989年攻佔巴拿馬,1991年入侵伊拉克;

克林頓,1999年科索沃戰爭;

小布什,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

奧巴馬一直是個見習總統,所以沒有直接發動過戰爭,在2009年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特朗普2017年上臺了,空襲敘開始了。

美國下一場戰爭有可能發生在哪裡,要綜合美國戰略和地區動亂考慮,美國最大的對手肯定是俄和中,但是美國不可能和這兩個國家發動直接戰爭,因為要避免hewu戰爭,和這兩國發動戰爭是毀滅性的,所以對俄羅斯只能進行局部震懾;而中沒有聯盟,只能發動經濟戰,所以這兩個國家除外。

現在世界的動亂,說來說去還是老三樣,石油資源動亂,地區民族動亂,核動亂。石油是中東地區、地區民族是中東地區、非洲地區。核動亂是伊朗和朝鮮,但伊朗he問題於2015年結束,而朝鮮he問題也因朝韓關係的暖和而出現轉機。交叉這三樣,最有可能的動亂還是中東地區,所以下一場場戰爭最有可能發生在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民族複雜,生存空間惡劣,宗教差異,資源單一,各種組織紮根,歷史上的多次中東戰爭已讓這個地方的形勢雪上加霜,但這個地區的石油資源佔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直接影響到美元經濟,所以美國必須控制此地區。


圖文繪歷史

美國的下一場戰爭,除了內戰,哪裡它都打不起。

說說幾個熱點地區的可能性。

首先中國周邊。南海,臺海,東北亞都沒戲,中國已經劃紅線了,沒有美國操作空間了。

中國的復興之戰,一是打臺灣,二有可能是印度。

其次中東也沒戲,中東有中俄介入,現在又得罪了所有阿拉伯人,一旦打起來,以色列就沒了。

第三就剩下南美了。南美那點經濟題量,都不夠美國塞牙縫的。就如同雞肋,打了也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反而在家門口樹敵,後院不穩,美國真的就四面楚歌,幾無立錐之地了。


美鍋藥丸

美國的下一場戰爭在哪,還真不好猜。

劍拔弩張的東北亞形勢在應接不暇的轉圜中,發生了根本改變,現在正在為6月12日新加坡會晤積極準備。以前許多個人、許多機構做出的判斷就成為了“錯誤”,戰爭疑雲煙消雲散。

敘利亞、烏克蘭是一場代理人戰爭,俄羅斯、伊朗介入太深,美國似乎不想和俄羅斯面對面硬懟,何況,敘利亞戰場當初,美國還組織了一個多國聯合部隊,且一直存在,美國對ISIS消極怠工,還懷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二心,結果仗打成現在這個熊樣,實在沒多大的臉面在敘利亞一較長短,。烏克蘭——美國現在是不斷給政府軍提供武器裝備和情報、技術人員支持,以期政府軍在未來的東部戰事中扭轉頹勢,而要親自參與,那可是俄羅斯的邊境,美國還沒傻到見誰咬誰的程度。故而,這兩個地方美國打大仗的可能性不大!

(圖片來自網絡)

最大可能的地方,是伊朗。估計世界多數人都這樣認為。我想,可能性也不高。打擊伊朗,以色列的熱情最高,決心最大,想法最強烈。奧巴馬時期,就惡狠狠要與伊朗“單打獨鬥”,奧巴馬沒理會,以色列也沒有輕舉妄動!現在,特朗普用遷址大使館的方法支持以色列,而且面對世界的質疑,直接說“美國就做以色列的堅強後盾”。其實說不說,世界人民都知道美國是以色列的靠山,加上特朗普不甩盟友的規勸,執意退出“伊核協議”,好似有理由要和伊朗一決高低,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美國真有那個決心與之打仗嗎?我看未必——再打成了“持久戰”美國幹不幹?

特朗普上臺以來,從他的言行分析,他對戰爭很不感冒,內心並不是喜歡打仗,反而是對貿易“戰”情有獨鍾,故而,在特朗普手裡打仗不容易,除非是五角大樓搞碰瓷,被迫打仗,但是地點還是不好選!對手還是不好挑!


見腫消世界

美國的下一場戰爭會在哪裡?

肯定不會是與大國的戰爭,只能是局部的地緣熱點。

美洲地區最有可能是入侵委內瑞拉。但目前來看,委內瑞拉經濟困難,轉型艱辛,美國很可能等著它自然崩潰。

亞太地區有幾個敏感點,但其實仔細盤算一下,都是美國無法進行干涉的,最多就是口頭叫得響。

非洲地區,熱點總體在減少,而且很少涉及美國的地緣利益,因此可能性很小。

所以,算來算去,美國的下一場戰爭還是在中東。

肯定不會是在阿富汗,因為美國現在還處在阿富汗戰爭之中。

美國其實一直想正式打響敘利亞戰爭,但是礙於俄羅斯的態度,沒法直接介入,打的只能是代理人戰爭,這不能算作是美國的戰爭。

目前的也門局勢,牽涉不到美國的利益,美國不會去幫沙特的,只會讓沙特自己處理。

所以,最危險的就只剩下當前的伊朗了

但是打伊朗對美國來講有很大的潛在風險,並且還要看俄羅斯的態度,因此估計多半也打不起來

目前世界局勢其實總體是趨向緩和的,戰爭其實總體是在逐步減少的。


建章看世界

美國下一場戰爭肯定在朝鮮,因為朝鮮已經突破了美國的底線,遠程彈道導彈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本土安全,看看過去的古巴導彈危機就可以知道美國在對待導彈威脅時的決心了,以朝鮮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一定還會繼續往下走下去,就是繼續發展洲際導彈和核武,美國打朝鮮只要不出動地面部隊中俄都不會摻和的,所以美國打朝鮮只會用戰機和導彈轟炸,中俄不允許美韓顛覆朝鮮政權,但會默認美國對朝軍事核設施進行定點轟炸,中國應該提前做好朝核設施被炸燬出現的核汙染對中國吉林省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