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心願:媽媽也最愛吃“魚身”

老太太八十大壽,全家人齊聚一堂。壽宴之上,滿桌的珍饈美饌,令孫子輩們不禁垂涎欲滴,搖筷弄勺,躍躍欲試,卻被爸爸媽媽們喝令制止:“今天是奶奶八十大壽,應讓奶奶先吃!”

接著為首老大,拿刀弄筷,把魚頭、魚尾裁下,放到寫有“壽”字的盤中,雙手恭恭敬敬地端到母親面前,子女們齊刷刷站成一排,高聲到:“媽媽,這是您最愛吃的魚頭、魚尾,請享用吧!”

面對兒女的孝心,母親眼中浸出了淚水,但這淚水,卻不是幸福激動,而是委屈和傷心,老太太舉起顫巍巍的雙手,推開兒女們送到面前的菜盤,伸出食指,指向桌上魚盤中的魚身,輕聲唸叨說:“那才我最愛吃的……”

媽媽的心願:媽媽也最愛吃“魚身”

這是一個和睦的家庭,這是一個有教養的家庭,這是一幫有孝心的子女,他們“瞭解”母親的“最愛”,把“珍貴”的魚頭、魚尾獻給了他們的母親……可是我們的孝子們,小時候,母親把魚身讓給你們,說自己“愛吃”魚頭、魚身,天真的你們可以相信,可是,現在,你們已經成大,也身為了父母,難道還沒有體會母親的愛你們的一片苦心!

當然,在這裡,我們不能只怪子女,真正的根還在母親那裡!子女一輩子都不知母親最愛,不是子女的錯,而是母親教育不當的結果:讓子女把自己對他們的疼愛,認為是應該,甚至誤認為那是“最愛”。

其實,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父母,哪一個父母不是如此。

孩子是寶,孩子是天,再苦不能苦孩子。讓孩子吃好穿好,是家長的天職,家長哪怕再苦再累也心甘。可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我們卻發現子女卻不知道孝敬父母,甚至你連“魚頭”都不吃也與我無關。

養不教,父之過。子女大了,不知道孝敬父母,這不是子女的錯誤,而是父母的過失。

媽媽的心願:媽媽也最愛吃“魚身”

一個人的觀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注重他們身體的成長,學習的進步,而忽視了讓他們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我們把所有好的東西都讓給孩子,但卻不告訴們們這樣做的理由,讓孩子誤以為最好的東西就該是他吃;

我們盡其所能滿足孩子,如若月亮能摘下來,我們絕不摘星星,但卻不讓他們知曉我們的艱辛;

我們包辦了他們在家中的一切,讓他們覺得是住在星級賓館,父母就是他們的服務員,理所當然地應為他們服務……

我們一直以為,他們還小,他們什麼都需要照顧,但有朝一日,當你認為他們大了的時候,他們不再需要我們照顧的時候,我們需要他們關心的時候,我們等來的卻卻是失望。這個中原因不能只怨孩子,因為,從小到大,我們沒在在他們頭腦中置入感恩、孝敬這個觀念,所以,在他們看來,一切皆很“自然”。

“樹大不會自然直。”尊老愛幼、感恩回報、孝敬父母等觀念像語文、數學等所有知識一樣,孩子天生並不擁有,本是後天教育而成。

養育子女,父母之本,孝敬父母,子女之本。舐犢之情,人之本性,孝敬父母,後天養成。要想讓子女傳承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美德,須從小就要培養,要讓他們知道,不是父母愛吃“魚頭”,是父母最愛自己的子女!要讓他們知道,“魚身肉鮮”人人愛,父母也最願意吃!

媽媽的心願:媽媽也最愛吃“魚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