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為何喜歡寫春聯和漢語詩文?

曹鐵錘

越南人何止喜歡春聯和詩文。

越南還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呢。

以邊藩自立的大越國儘管遠離中原王朝統治的中心,卻全方位模仿和移植了中國文化、經濟、政治制度。李朝(1010-1225年)的官制分文武兩班,各九品,地方有知府、判府、知州,中央還有太師、太傅、太尉、太保的重職。李朝建立之初就修文廟以供奉孔子和周公,師法唐宋的科舉制度;文章皆用漢字,漢音亦滲入越語而形成反映唐代中葉以後漢語音的漢越音,以至於每個漢字都有對應的漢越音念法,用漢越音誦讀佛經的傳統一直保持在當代越南僧侶之中。


比如越南胡朝皇帝胡季犛,在接待明朝使臣時所作詩:

答北人問安南風俗 胡季犛
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玉甕開新酒,金刀斫細鱗。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題目叫「答北人問安南風俗」

北人就是指大明使者。而從這個北字,明顯可以看出,越南是把自己當做中心,將「中國」,當做北地。就像我們視北狄蠻族一樣。

詩中「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一聯,顯示出了越南對文學血統的自信。事實上,日本、朝鮮、越南三國,除了朝鮮自稱小中華,其餘兩國都是以中華自居的。


越籍《粵甸英靈集》中記載的另一首詩: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輩行看取敗虛。

則體現了,同在大中華文化圈內,越南對中原的防範心理。


在這種又親近,又警惕的文化心態下,越南人曾經作出了不少漢詩,並且保持了極高水準(水平高於日本和朝鮮)

秋懷用遺山韻 阮綿審
夢落寒山暮雨聲,一樽倚醉坐來清。長風摵摵迎秋至,古意茫茫入夜生。賓客病多黃葉散,江湖計晚白鷗驚。村南煙舍遙相約,擬買扁舟釣月明。
送別 阮綿審
落日照衰草,送君多苦吟。窮愁歸故里,垂老負初心。驛路寒山瘦,關門秋露深。中途逢九日,相望碧雲岑。

吳季玄

與中國山水相連的越南有著濃厚的漢字文化傳統,每到春節臨近街市上就會有許多書寫春聯以售賣的店鋪,生意十分火熱。可你知道越南人為何喜歡寫春聯和漢詩嗎?


文教初興兩漢時


早在漢代今天越南北部是當時中原王朝設置郡縣管轄的區域,在越南歷史上則被表述為第一次北屬時期。漢朝中央政府為了更好地管轄交趾地區,一般都會慎重選擇有德行、廉潔的太守,因此東漢一代交趾的文化發展迅速。



到了東漢末期,由於中原戰火紛擾,百姓塗炭,不少士人就開始向南逃避到交趾一帶。如當時的名士袁徽、許靖、劉巴、程秉、薛綜。公元187年士燮被任命為交趾太守,他為政平和公允,教化百姓並積極維持著當地政治秩序,因此交趾地區一時經濟富庶,文化發達,可稱得上是遠離戰火的南國福地。


明代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說士燮"取中夏經傳翻譯音義,教本國人,始知習學之業。然中夏則說喉聲,本國話舌聲,字與中華同,而音不同。”士燮在當時提倡儒學,興建學校,並且將漢字音韻譯作越聲 以方便當地人作詩寫文深受當地人愛戴。可以說越南人寫漢語詩文的傳統就是從士燮執政交趾(後改稱交州太守)開始的。


士燮家族統治交州四十餘年,促進了當地開發與文化建設,堪稱是中越兩國友好交流的美好篇章。



自立仰慕上國風


隋唐時代不少知名的文人都來到交趾地區生活仕宦,如王勃、杜審言(杜甫的祖父)、沈佺期等人。交趾文化也日漸繁榮,在唐代已經在北越流行寫春聯、集漢詩了。


唐末南詔曾貢獻安南都護府入侵交趾,受到了中原地帶藩鎮割據的影響,越南自立的意識開始增強。在10世紀上半葉出現了堪比中原五代更替的十二使君之亂。這些地方豪強割據一方,互相混戰以擴展自己的地盤,成為威脅當時越南穩定的政治秩序的最大的障礙。一代梟雄丁部領掃平群雄,建立大瞿越國是為越南獨立之先河。自從968年建國自立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丁部領和其子丁璉積極和北宋建立外交關係,並稱臣納貢。


丁部領於973年被宋太祖封為交趾郡王,視為“列藩”;但直到1174年南宋封李英宗為“安南國王”,這個封建國家才得到中國政府的正式承認。越南立國後,仍與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保持“藩屬關係”。丁朝(968~980)和取代它的前黎朝(980~ 1009)處於越南自主封建國家的草創階段,為時較短。在越南歷史上影響較大且深度學習漢文化的是前黎朝的後繼李朝。



朝建國後,為了完善國家政權的組織架構,積極地採取唐、宋的中央政治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其下文武官員皆為九品,如太師、太傅、太保,左右樞密使,左右參知政事等,這些是文官。武官則設有太尉、都統、指揮使等。通過這些官職名稱不難看出李朝幾乎是照搬了北面宋朝的中央官制,折射出鮮明的中央集權色彩。


而在地方行政區劃制度方面,李朝廢除了丁朝的十道,把全國劃分為二十四路。在南部的愛州和驩州置二寨。地方上的行政長官,各路有知府、判府;各州有州牧。在路、州、寨,設地方武官領軍鎮守。在李佛瑪(太宗)時代,各州兵權和行政權都由州牧掌管。這樣的二十四路的模式顯然是參考了北宋的路制,並且在分權模式上也和北宋如出一轍。


漢字是李朝的官方文字,使用漢字記事、寫作、頒發律令。儒家經籍和儒家思想,早已在越南社會廣泛流傳,深入人心。李聖宗(1054~1072)於1070年在京城升龍建文廟、塑周公、孔子像及七十二賢人畫像,四時祭祀。李乾德時(仁宗,1072~1127)於1075年首次舉行科舉考試選拔官吏。正是濃厚的尊孔崇儒的風氣推動了越南士人大臣學習漢字漢文化的熱情,越南的官方文書、歷史檔案大部分也是用文言文記錄的。


北師殷勤詩文存


明清時期,越南使臣北上朝貢負責邦交事務,在萬里長途跋涉之餘,也用漢文詩文和日記記錄了明清中國的許多世情。這些使臣大都出自高門望族,有很高的學養,儀容也是一時之冠,他們出使明清帶回來豐富的情報信息,也促進了越南本國漢文化的傳承發展。



北行使臣的選拔需要遵循一套十分嚴格的程序,同時在晚清時代的使臣則對興辦洋務也興趣昂然。如有使臣上奏“邇來日本步趨泰西,通商四出,清國亦仿而行之。在香港則設招商局,製造輪船,駛運客貨,又倡設肇興公司,前往英國貿易,以為開拓商務之端,以至遴少俊往諸國學習技藝,或延師回國教習,現下制炮造船以及火柴火粒諸藝,取次舉行,漸就強盛。或稱我國物產素豐(如金銀煤炭之類),人多俊慧,倘能奮發有為,富強之業,自不難致。”


這封奏疏明確表達了希望越南朝廷學習清廷、日本興辦洋務的先例,積極謀求富強。在往來使臣的詩文集裡,也能看到很多反映地方節日風俗的記載,表現了使臣們豐富的興趣。


今天我們仍能在越南的很多寺廟古蹟看到漢語詩文、楹聯,這都是兩國上千年文化交流的結晶。如今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政治影響力的提高,更多的越南人開始選擇學習漢語漢字,炎帝的子孫重新擁抱漢字文化或許意味著漢字文化圈的一個嶄新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