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當大學老師?

HYD知

你這個“任教”的提法略寬泛啊。

首先咱們設定目標:“任教”是指大學裡的教學科研崗,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大學老師”,而不是專業技術、不是教學輔助、不是管理幹部、不是輔導員。

其次咱們設定過程:是畢業後直接“任教”,而不是先留校,然後再通過考博、評職稱、搞科研從專業技術崗或輔導員崗轉崗成為教學科研崗的“大學老師”

第三咱們設定層次:既然是“大學任教”,那就應該是二本以上的國家公辦大學,排除三本、高職和大專。

在以上三個假設條件下,我給你的建議是:

首先:努力考取211及以上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如果有可能,碩博至少有一個階段的學歷是在海外著名高校取得。

其次:在碩博期間努力搞科研。你可以用你心儀的大學目前評副教授的科研水平為參照,如果你在博士畢業前能達到這個水平的話就有希望,如果你的碩博有一個時期還是海外經歷的話,希望翻倍。

第三:努力加速自己取得學位的速度,如果你一直在工科發展的話,至少在31歲前要取得博士學位。

雖然因為教育部的明文規定,現在國內高校在招聘簡章上都不會出現明確的學歷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國內外一流高校”或“國內外著名高校”這一類模糊的概念。但實際上,在高校畢業生選聘中的一條“潛規則”就是:一般高校不會選擇本碩博高校層次在自己學校之下的畢業生。

也就是說,一所211高校一般不會選擇本碩博是非211高校的畢業生直接進入事業編制教學科研崗位的,而一所985高校也不會選擇本碩博是非985的畢業生。

這就是“唯成分論”

而如果第一學歷達不到心儀的高校要求,但又將這一類高校作為目標的。一般情況下有兩個選擇:第一是接受以人事代理身份進入學校,然後在規定時間內滿足學校人事代理轉事業編制的條件後正式成為一名事業編制教師。這個條件一般會略低於該校的副教授任職條件。

第二種方案則是以師資博士後的身份進入學校,然後在博士後期間滿足學校的留校條件,轉為正式教師,這個條件一般會比人事代理轉事業編制的條件略高。

當然,這兩條都必須要滿足我之前所說的前提條件:就是你的科研已經達到了該學校副教授或略低的水平並且潛力巨大。


皮耶霍

大學老師分兩種,授課老師和行政老師。行政老師相對來說比較好做,一般大學會有相應的政策,表現優異的學生就有機會留在學校任教,例如江西農業大學有“3+2項目”,即表現優異的學生為學校工作兩年(行政老師),就可保送本校的研究生。另外,一般高校會有內部考試對內也對外,可以通過參加考試被學校招入。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這樣的老師沒有編制。


授課老師比較難做。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研究生是指學歷,和專科、本科一樣;而碩士,博士是指學位,與學士屬於同一範疇。一般大學老師需要第一學歷是博士以上,注意是第一學歷。

所以如果你的本科不是211工程裡面的高校,勸你最好放棄當大學授課老師的打算。除非你留洋讀博,要不然即使你在國內讀到博士後也只能在一個普通二本任職,那時候你已經老了😔。


農民小幫手

現在做大學老師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人以為具備了一定學歷就肯定能做大學老師,未免太幼稚可笑了。

首先要看你想做那一類大學的老師,大學分世界知名大學,國內知名大學,省內知名大學;大學還分綜合類大學,專業類大學;還分本科類、大專類:分公辦還是民辦。

不同學校對入職的老師要求自然不同,同樣博士畢業,不同國家學校畢業的認可度有區別,不同學校畢業的,認可度也不一樣,不同導師門下畢業的學生認可度也不一樣。

做大學老師不是你具備了相應學歷就能做的,牽涉到你畢業的學校,你的水平高低,你的社會關係以及家庭背景,還有機遇等等。

所以想要做大學老師牽涉的因素太多了。但有一條是肯定的,就是你的真實水平如何絕對相當重要,能當上大學老師肯定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