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逼死長子劉榮,他為何如此絕情,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史海鉤沉:漢景帝為何要逼死長子劉榮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在平民百姓家的親子之情和手足之情,在帝王之家是很難體會到的。帝王之家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勾心鬥角和陰謀詭計,就算是骨肉親情,在權力鬥爭面前,都顯得那樣的蒼白。就算是號稱聖明之君的漢景帝也是如此。我們且從《資治通鑑》的兩則記載來看他是怎樣逼死自己的長子劉榮的。

漢景帝逼死長子劉榮,他為何如此絕情,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漢景帝像

初,燕王臧荼有孫女曰臧兒,嫁為槐裡王仲妻,生男信與兩女而仲死;更嫁長陵田氏,生男分、勝。文帝時,臧兒長女為金王孫婦,生女俗。臧兒卜筮之,曰:“兩女皆當貴。”臧兒乃奪金氏婦,金氏怒,不肯予決;內之太子宮,生男徹。徹方在身時,王夫人夢日入其懷。

及帝即位,長男榮為太子。其母慄姬,齊人也。長公主嫖欲以女嫁太子,慄姬以後宮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帝,故怒而不許;長公主欲與王夫人男徹,王夫人許之。由是長公主日讒慄姬而譽王夫人男之美;帝亦自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嗛慄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行請立慄姬為皇后。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按誅大行。

——孝景皇帝下六年(辛卯,公元前151年)《資治通鑑》卷十六 漢紀八

冬,十一月,己酉,廢太子榮為臨江王。太子太傅竇嬰力爭不能得,乃謝病免。慄姬恚恨而死。

庚寅晦,日有食之。

二月,丞相陶青免。乙巳,太尉周亞夫為丞相。罷太尉官。

夏,四月,乙巳,立皇后王氏。

丁巳,立膠東王徹為皇太子。

——孝景皇帝下七年(辛卯,公元前150年)《資治通鑑》卷十六 漢紀八

中國的政治,外面看上去,漢官威儀,正兒八經,其實在權力鬥爭的核心部分,也是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原因很簡單,就是化國為家,家裡的事,邊吃飯邊聊就能定了,不需要廟堂公議。

景帝的原配皇后,是薄太后的侄女,應該是景帝的表姑,反正薄皇后是無寵亦無子,於是就被景帝給廢了。當時,景帝的長子劉榮已經被立為太子,母以子貴,劉榮的生母慄姬是最有希望晉升皇后的,如果慄姬做了皇后,皇后和太子是親母子,這種組合就是雙保險,一般不易發生易儲的變故,比如呂后和孝惠帝的組合,堅如磐石,劉邦想動都動不了。

漢景帝逼死長子劉榮,他為何如此絕情,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電視劇中的慄姬形象

立嫡長子制度,雖然嫌粗陋了一些,但畢竟是個制度,有一定的約束性。慄姬再進一步,母子的地位就能穩固很多。當然,專制時代所有的制度性約束在口含天憲的皇帝面前,都有打折的可嘆性。

景帝劉啟似乎給過慄姬機會,劉啟身體不好,死的時候年紀不大,所以他和兒女都比較小,劉啟曾囑咐慄姬善待諸子,有託付的意思,慄姬只要腦子沒有進水,拿出點母儀天下的風度和做派,皇后的位子應該跑不了。可惜這位慄姬似乎是個性情中人,她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不答應。不僅如此,她甚至還在背後辱罵了漢景帝。而這竟然被漢景帝聽到了。慄姬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純以國事論,劉榮的地位得到了丞相周亞夫支持,太子太傅竇嬰更是理所當然地維護太子的利益,慄姬可能以為有這些大佬支持就一切OK了,覺得自己地位穩固了。所以,她也就不再想爭取其他力量的支持。而她的地位則引來了長公主劉嫖。

長公主劉嫖是景帝的姐姐,是景帝面前的紅人,因為這位老姐經常出入於長安豪門貴戚,誰家的美女都逃不過她的眼睛。於是,她也就成為景帝泡妞的活地圖。因為慄姬極可能成為皇后,為了自己以後的地位,劉嫖曾經提出要和慄姬結親,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榮。如果慄姬有點腦子,就應該立即答應,有了長公主的支持,那她的這個皇后之位就更加穩固了。但慄姬卻嚴詞拒絕了,她認為長公主劉嫖一直為景帝引進美女,讓別的女子得到寵幸,侵犯了自己的權益,所以她對劉嫖沒有好臉色,不會做人的她當時就發作了,拒絕了這門親事。

漢景帝逼死長子劉榮,他為何如此絕情,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漢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

然而,做帝王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廣納天下美女。而且這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做皇帝的后妃,最好的品德就是不能吃醋,超一流的品德就是不僅不吃醋,而且把自己孃家的親姐妹姨表姐妹姑表姐妹以及侄女外甥女都無私地推薦給皇帝,這樣才能稱之為“賢”。比如春秋時期楚莊王的夫人樊姬就是這樣做的。很顯然,慄姬的思想覺悟差老遠了。

在慄姬這裡受到了侮辱,但劉嫖很快就在別處得到了回報。劉嫖和景帝的另一位妃嬪王娡一拍即合,統一戰線馬上建立起來,這兩個女人配合默契,讓景帝劉啟改變了既定決策。自從成為景帝的女人之後,王娡一直表現得十分乖巧,很得景帝的歡心。再加上老姐劉嫖不停地在耳邊誇她,於是劉啟先封王娡做皇后,再立她的兒子膠東王劉徹做太子,以前的太子劉榮,史書上也稱他為慄太子,則被貶為臨江王。

漢景帝逼死長子劉榮,他為何如此絕情,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原來被立為太子的臨江王劉榮

於是,這兄弟倆的人生命運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劉嫖把自己的女兒阿嬌推薦給只有五六歲的劉徹,問他有什麼意見。劉徹答道:“築金屋以藏之。”這就是“金屋藏嬌”一典的來歷。

而廢太子劉榮去了自己的封國,在修建王宮時,侵佔了太宗廟外圍的空地,被人告發,於是收監。

這其實不算什麼大事,晁錯為了自己出入方便,在太廟的外牆上開個洞。(他們都是侵犯太廟、太宗廟的“壖垣”,垣,謂牆外之短垣也;壖,廟內垣外遊地也。)

同樣侵犯和褻瀆太廟的尊嚴,景帝掩護了晁錯,但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卻不加姑息,並派了號稱蒼鷹的酷吏郅都審理此案。所謂審理,就是以上意為準繩,以刑供為依據,坦白從嚴,抗拒更嚴。

表面上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了,其實上,同罪的王子首先得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然後才以法論之,如果王子在政治上沒有問題,他做再多壞事和違法的事,法都管不到他那兒。“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從來就是一個偽命題,一個忽悠老百姓的超級玩笑。更何況,劉榮所犯的事,根本就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慄太子那不叫犯法,那叫自找倒黴。政治上失意後仍不知收斂,正好為政治迫害留下把柄,所有的法律程序,只是政治迫害的一塊煞有介事的遮羞布。然而,就算他收斂了,恐怕命運也不會改變。俗話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既然老爹想整自己,自己就算再小心,也是逃脫不了的。

此時的劉榮年紀不大,但已經看穿了皇帝老子的這一套把戲,他自知難逃一死,於是不陪你演戲了,乾脆自殺了。

看完這段歷史,筆者很是有些感慨。景帝對慄姬由喜愛到討厭,連帶上討厭慄姬所生的長子劉榮,還可以理解,打發得遠點也就完了。但作為親爹,非要置兒子於死地,究竟是為什麼?僅僅是為了鞏固劉徹的地位嗎?

漢景帝逼死長子劉榮,他為何如此絕情,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漢武帝劉徹像。其長兄劉榮是他繼位的犧牲品

從此以後,失勢的原太子的下場都似乎是非常的慘,很少有善終的。帝王之家,從來都是血腥和殘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