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血栓?

韓聖劍

說起血栓,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但是卻未必對血栓有全面的認識,為什麼人體內會出現血栓呢?

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但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於“易栓狀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長時間乘坐火車和飛機的途中,由於缺少水分和運動,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會減慢,血液內的栓塊更易掛壁、沉積,形成血栓。




一般來說,三高患者、久坐不動以及吸菸這類人更容易得血栓,專家提示,上述這類人血液更容易粘稠,更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讓一個本來完好無損的血管演變成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或者形成嚴重的斑塊。


那麼有沒有好的好的辦法對血栓進行預防呢?


動起來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風險。所以,要遠離靜脈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過去醫學界認為,乘坐長途飛機與深靜脈血栓發病關係密切,而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

倫敦血液病學專家貝弗利·亨特教授建議,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起身走動,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動踝關節,拉伸小腿肌肉。樹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的觀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必備方法!


一杯藤茶作伴

很多血栓患者之所以很容易血栓是跟不良的生活習慣緊密掛鉤的,油膩食物、抽菸讓血液變得粘稠,這樣加大了患血栓的概率,而喝茶則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食療預防血栓

1、黑木耳:堪稱抗凝佳品,能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它除能使血不黏稠外,還有降低膽固醇作用。

2、大蒜:美國學者從大蒜中分離出一種能抑制血栓素、血小板黏聚和改善纖溶系統活性的物質,它具有與阿司匹林相同甚至更為明顯的抗血栓形成效果。

3、洋蔥:洋蔥中也含有類似物質。專家指出每天吃1~2瓣生大蒜和少量洋蔥,有一定抗凝效果。

4、海魚:科學家發現,每天吃140克大馬哈魚或沙丁魚可使血中纖維蛋白原下降16%,進食185克罐裝金槍魚具有與阿司匹林同等抗血栓作用,且在吃魚後僅4小時就開始發揮其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5、橄欖油:科學家發現,每日分兩次進食一匙半橄欖油8周後,其血小板相互間黏附性下降,且血小板釋放出的血栓素A2也隨之下降,從而使引發血栓形成與增大的過程被抑制。


臉到用時方恨醜j

腦血栓是一種危害人民健康,威脅生命的常見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高及併發症多的特點。引起腦血栓疾病的原因較多,主要是由於腦血管阻塞及腦部血液循環障礙造成的,最常見的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其症狀主要表現為猝然昏倒休克,常見頭暈頭痛、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偏癱等症。

臨床上腦血栓的病患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並且男性多於女性,一般腦血栓患者常見為以下幾種人群:


1、根據數據表明,有腦血栓家族史的,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腦血栓的人更容易患上腦血栓。


2、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嚴重高血壓病的患者患上腦血栓的概率很大。


3、患有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心率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發生了心房纖顫,就很容易形成腦血栓。


4、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中、老年人。


5、頸椎病可造成椎間孔狹窄,推動脈壓從而影響椎—基底動脈的血液供應,因此,患有頸椎病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血栓。



7、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動檢查不正常的中、老年人,血流緩慢和下肢靜脈迴流障礙,加之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減弱都會使血液淤滯,往往易形成靜脈血栓。


8、肥胖者患缺血性中風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0.4倍,肥胖是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曾有研究發現,肥胖者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相對危險性分別是非肥胖者的2.5倍和20.2倍,且肥胖女性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相對危險度要略高於肥胖男性,肥胖也是肺栓塞的獨立危險因素。


9、經常發生頭痛、頭暈,四肢麻木無力或感覺異常,以及有菸酒嗜好的中老年人。


10、婦女多胎(生育4胎以上)者患缺血性中風危險性要比3胎或3胎以下高1倍。


腦血栓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建議大家不定時的做全身體檢,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以清淡為主,少吃高血脂高脂肪的食物,凡事從小細節做起便能遠離疾病。



家庭醫生在線

血栓的形成是指在生理或病理情況下,凝血系統在不同程度上被激活,循環血液中有形成分在血液中形成栓子,造成血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稱之為血栓,常導致嚴重的臨床後果[1]。

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1.血管因素。2.血液理化性質的改變。3.血液流變學改變。

因動脈粥樣硬化、感染、炎症、吸菸、高脂血症等均可導致血管壁損傷,引起血小板聚集及啟動凝血與纖溶系統,一些遺傳性和獲得性易栓症、高脂血症、腫瘤、吸菸、腎病綜合徵等均會引起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成分和功能的改變,從而導致凝血及血栓形成[1]。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惡性腫瘤、先天性心臟病、口服避孕藥、腎病綜合徵和抗凝脂抗體綜合徵、長期臥床、大手術後、肥胖和靜脈曲張常是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龐興學,王顯.血栓形成的過程與機制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11):1613-1616.

[2]劉鳳林,張太平.中國普通外科圍手術期血栓預防與管理指南[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6,36(05):469-474.


藥事健康

什麼人更易得血栓呢?

癌症,手術後,長期臥床,高齡,吸菸,超重或肥胖,久坐。

當你旅行到一個新的或者遙遠的地方時是很開心的事情! 除了旅途中擠在一個長途國際航班或長途汽車的座椅上。因為當你在一個狹窄的座位中長期不移動,你的血流量減慢。據研究顯示長途旅行,一次旅行持續超過4小時 ,會使出現DVT的機會增加一倍。

診斷:醫生會對你進行查體以確定是否有DVT的症狀,並詢問你可以增加患這種疾病的機會的事情,如你的病史和你正在服用的藥物,以及你的家族史等。超聲波是最常見的明確診斷方法,其使用聲波來“看到”血流並顯示凝塊,當然可能還需要其他檢查,例如稱為d-二聚體的血液檢查等。

有哪些可以預防血栓形成的辦法呢?

抗血栓彈力襪:這些特殊的襪子可以給你的腿輕輕的壓力,以保持你的血液移動,防止凝塊的形成,並減少局部腫脹和緩解疼痛。你可以在藥店裡或者網上購買到,平時即使在家時也可穿上它們。

抬起你的雙腳:當你休息時,可以坐下並抬起你的雙腿,使血液中的血液更容易流向你的心臟。這樣可以減輕腿部的腫脹和不適與DVT。

一旦血塊消失,DVT有時會留下一個不愉快的提醒。你可能會看到長期的腫脹或皮膚顏色變化的凝塊,亦或者它造成的傷害等。這些症狀,稱為血栓形成後綜合徵,有時可出現在凝塊後多達一年。

運動:通過運動你的肌肉來獲得血液流動,特別是工作時你不長活動的小腿肌肉。當你長期坐在辦公桌前,你需要站起來,活動一下雙腿,並嘗試多走幾步,走遠一點。定期運動也有助於保持你的健康體重,並降低你的幾率DVT。

旅遊時:當你旅行時需要坐4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的時候,不要穿緊身衣服,並喝大量的水。並且常起身活動,至少每隔幾個小時走一圈。 如果你必須留在你的座位,可以伸展和移動你的腿。 嘗試握緊和釋放你的小腿和大腿,或抬起和降低你的雙腳, 一旦你到達目的地,一定要加大的觀光步行!


中華醫學科普

哪些人容易被靜脈血栓栓塞「盯上」?

6類人容易中招:

1、臥床不動者

無論是在家久病臥床,還是住院,腿部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就容易出現腿部血栓。

2、電腦一族

比如每日坐在辦公桌8小時以上的人,也很危險。長時間不活動,會讓血流減緩,造成靜脈血栓。

3、孕婦/產婦

懷孕後,因為腹腔壓力大會壓迫到血管,造成血流瘀滯。坐月子期間,產婦臥床時間多,存在相同的問題。

4、癌症/化療

癌症患者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慢;化療則會損傷血管,造成局部凝血。

5、老人家(≥60歲)

60歲以上的老人家,心肺功能衰退,血流速度本就會減慢,因而是靜脈血栓栓塞的高危人群之一。

6、骨折/手術者

骨折會損傷血管,刺激局部凝血。做完手術的人,活動同樣受限,容易導致血液瘀滯,形成凝血。


39健康網

Health Talk特邀專家:

下面 我簡單介紹三個 和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有關的病例 第一個例子就是 外科手術以後的肺栓塞

但是 由於大家都出現 這種意料不到的併發症 導致死亡 誘發了很多醫療糾紛

第二個例子就是經濟艙綜合徵 經濟艙綜合徵這個詞 最早出現在2000年 當時 一位28歲的英國婦女 乘坐飛機從澳大利亞返回英國 飛行時間非常長 20多個小時 當她到達倫敦機場便昏倒在地 搶救兩個小時以後仍然死亡

後來 科學家把它命名為 經濟艙綜合徵 現在已經不叫經濟艙綜合徵了 現在叫long term travel syndrome 我們叫它長途旅行綜合徵 一般是指患者乘坐飛機或者是 包括長途旅行的大巴 長途旅行 而且座位非常狹小 乘客長時間久坐不動 使血流淤滯

這種情況下 如果再合併了其他的危險因素 比如說一些免疫性疾病 口服避孕藥 它非常容易形成血栓 而下飛機站立以後 血栓又迅速脫落 導致肺栓塞造成死亡

實際上這種情況非常常見 因為我們現在中小學生 甚至包括很多辦公室的工作人員 長時間上網 端坐在電腦前 甚至在網吧裡頭 其實這種長時間上網 在網吧打遊戲猝死的事件經常發生 但是大家很多人不知道 它是跟肺栓塞有關係


Health Talk

血栓就是血管裡的血塊,本來人體會自動分解這些血栓,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過少運動等原因,導致身體分解血栓的能力變弱。那麼,哪些人最容易得血栓呢?


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高血壓會導致小血管的阻力增加,血管內部受損傷,加大血栓的發生可能。高血脂容易讓血液變的粘稠,使得血管堵塞,這給血栓的分解帶來了困難,給血栓的形成創造了條件。而糖尿病也可引起血管內皮損傷,誘發血管斑塊形成。


長期不運動的人群。像現代社會的白領階層,長期坐在辦公室裡,運動少,容易導致血液流通緩慢,加大了血栓的可能性。


長期抽菸酗酒的人群。抽菸時,會吸收進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會引起血管痙攣,導致血管內皮受損,促使血栓的發生。同樣,大量的酒精也會不利於血管的健康。


血栓的發生跟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想要預防血栓的發生,就應該從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專長:腦血管病、脫髓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頭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醫聯媒體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王醫生,我們整天就和血栓打交道!

哪些人容易得血栓呢?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血栓。簡單理解,血栓就是血管內部的血塊。

血栓在心血管是心肌梗死,血栓在腦血管是腦梗死,血栓在肺血管肺栓塞……只要是有血管的地方都可能會發生血栓事件。



我們簡單分為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

第一、動脈血栓的最常見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哪些人容易動脈粥樣硬化呢?

1、高脂血症者:尤其是高膽固醇血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較高者,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

2、糖尿病者:

糖尿病對血管內壁長期造成損害,動脈粥樣硬化更容易形成;

3、高血壓者: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以及糖尿病高脂血症有著密切的高聚集性;

4、吸菸者:吸菸會增加心腦血管堵塞的風險,也就是形成血栓的風險;

5、高齡者:年齡也是一個無法改變的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因素;

6、絕經女性:女性在絕經前有雌激素的保護,所以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低於男性,但絕經後明顯增加;

7、肥胖者、代謝綜合徵者:肥胖和三高及動脈粥樣硬化也有著緊密的聯繫;

9、缺乏鍛鍊者:鍛鍊可以讓我們的血管更加年輕,不鍛鍊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加速;

10、有家族血栓病史者:家族尤其直系家屬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其發生血栓事件的風險明顯增加。

這些人群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大,合併的因素越多,自然血栓風險越大,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下肢動脈閉塞的可能性就大。

第二、靜脈血栓,要麼是血流緩慢,要麼就是自身凝血機制出了問題。

1、老年人,2、活動較少或臥床者,3、心臟功能較差,4、腫瘤患者,5、靜脈曲張,6、骨折術後,7、妊娠。

這些人群是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其最大的風險就是肺栓塞,和心肌梗死齊名的一個疾病。

心血管王醫生提醒了臨床最為常見的可能發生血栓的人群,血栓無小事,切莫大意!


心血管王醫生

血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個病被人們稱為“富貴病”是大家的生活日益好轉之後才出現的病種,但是現在血栓的發病率之高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怎樣預防也就成為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但是僅僅的預防還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哪些人容易得血栓,從根源上預防,主要有以下7種人群容易得血栓。

1.有血栓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腦血栓的人。

2.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嚴重高血壓病的人。

3.患有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心率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發生心房纖顫.更易形成腦血栓。

4.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中老年人。

6.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動檢查不正常的中老年人。

7.經常發生頭痛、頭暈、四肢麻木無力或感覺異常、以及有菸酒嗜好的中老年人。


血栓

血栓,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血栓的成分主要包括不溶性的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集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構成。血栓既可以按照其組成成分分為血小板血栓、紅細胞血栓、混合血栓和纖維蛋白血栓,又可以按照其體內解剖部位分為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和微血栓,當然還可以按照肉眼所見的顏色分為白色血栓、紅色血栓和混合血栓等,不過臨床上為了便於臨床診斷和處理,一般來說都是按照其體內解剖部位來分的。 一旦體內血栓形成,它極容易引發血管閉塞、血流受阻引起相關的血管支配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產生相應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的症狀。所以,血栓對我們人體來說,一旦發生病變,危害性極大,重則危及生命,大家必須謹慎對待。

根據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速度及側支循環建立的情況等,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下所示:

一、靜脈血栓。它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血栓,通常由血流緩慢或淤滯所引起。靜脈血栓特點是含有大量紅細胞和纖維蛋白,血小板表現聚集和脫顆粒改變,其數量較少;血栓外觀似試管內的全血凝塊,顏色暗紅,稱紅色血栓。靜脈血栓形成常常引起血管腔閉塞,因而血栓近端以紅細胞為主,尾端往往有新的血小板黏附在表面。這種血栓多發生於大靜脈,常見的如膕靜脈、股靜脈、髖靜脈,可表現為下肢水腫、疼痛、皮膚顏色改變。血栓脫落可隨血流進肺動脈,引起肺栓塞。

二、動脈血栓。它又被稱為白色血栓,主要是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組成,通常發生在血流較快而血管壁有損傷的部位,或血管異常部位。血小板只黏附在病變的血管壁上,形成血小板血栓,血液通過時可有纖維蛋白在局部形成,並附著於血小板血栓表面。纖維蛋白絲上殘留的凝血酶又可以使血流中血小板附著於纖維蛋白絲上,結果形成血小板和纖維蛋白一層一層地反覆覆蓋,纖維蛋白絲也可以網住部分紅細胞和白細胞。血小板血栓逐漸長大,則可以閉塞血管,影響血流,引起該病變動脈所支配的組織缺血、缺氧,發生嚴重的缺血性損傷。常見的有心肌缺血、梗死、腦動脈栓塞、腸繫膜動脈栓塞及肢體動脈栓塞。表現為心絞痛、偏癱、意識障礙,肢端疼痛及肢體缺血性壞死等。若栓塞發生在冠狀動脈或腦動脈分支,常可危及生命。

三、微循環血栓 .以纖維蛋白的沉積為主的纖維蛋白血栓,或稱透明血栓。微血管血栓可由於微循環障礙,引起血管內凝血;也可由脫落的栓子堵塞小血管,或因某些因素直接損傷微血管內皮細胞導致纖維蛋白沉積。

另外給大家介紹一個通血管的偏方-----青錢柳薏仁茶

材料:薏仁10g、青錢柳20g。方法:水煎代茶飲,每日2劑,堅持飲用。圖方便的朋友可在網上購買

袋泡茶.青錢柳——中央電視臺曾報道,青錢柳是冰川世紀倖存的珍稀古樹,本身具有神奇的醫學研究價值。金錢柳具有“天然胰島素”、“醫學界第三棵樹”的美稱.

一定要加薏仁。青錢柳+薏仁,使降糖效果加倍。其中薏仁利尿祛溼,消水腫。飲用青錢柳薏仁茶,控制血糖平穩、通血管、消除腫脹、尿頻不適的效果。

推薦理由:

一、 降血糖

  青錢柳葉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研究認為,香豆精和類黃酮具有降血糖、抗癌、抗菌、利尿作用,可保護血管通透性,擴張冠狀動脈和改善血液循環。

 二、降血壓

  中國醫科大學研究表明:青錢柳具有明顯的降血壓作用,起作用機理是恢復病變胰島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和增加外委組織的胰島素受體。

 三、降血脂

三萜類化合物具有神奇的降血脂作用,科研人員觀察到青錢柳對動物血清總膽固醇的升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一隻孤獨的美食家

五類人群成為血栓的高危人群

1、高血壓人群

以前發生過血管事件、高血壓、血脂異常、高凝狀態和高半胱氨酸血癥的人群要特別小心。其中,高血壓會引起小血管平滑肌阻力增加,血管內皮受損,增加血栓發生的幾率。

2、遺傳人群

包括年齡、性別及一些特定的遺傳特徵,目前研究發現,遺傳是最主要的因素。

3、肥胖和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種促進動脈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這一疾病可能導致血管內皮的能量代謝出現異常,使血管發生損傷。

4、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包括吸菸、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鍊。其中,吸菸會引起血管痙攣,導致血管內皮損傷。

5、長時間不動的人

臥床、長時間不動等均是靜脈血栓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教師、司機、售貨員等需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的人,風險也相對較大。

收好這份三字訣,血栓一輩子不找你!

1、多吃粗

蔬菜、海藻、豆類、全麥麵粉等富含膳食纖維,能阻礙膽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吸收,每天都要多吃點。

建議:

烹調採用湯、粥、羹等形式以利於脾胃消化和吸收。春季要多吃些五穀雜糧。

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適合脾胃虛熱的人,小米粥上的一層黏稠的“米油”營養極為豐富,對恢復胃腸消化功能很有幫助。

玉米有健脾利溼,開胃益智作用;薏米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溼作用;黃豆有健脾益氣作用;赤豆有健脾補血作用,特別適合脾虛兼有貧血者。

2、少吃油

減少肉、蛋、油炸食品等高脂肪攝取量,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蘇子油、胡麻仁油。因為其具有降低膽固醇、中性脂肪以及預防血栓的功能。

建議:

少吃油,並不等於不吃油,油對於人體也是必須要攝取的營養成分,尤其國人食用油的習慣,導致歐米伽-3脂肪酸的油脂攝取過少,導致人體脂肪酸比例失衡,所以日常要多吃點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用油。

蘇子油含有豐富的歐米伽-3脂肪酸的α-亞麻酸,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油”,α-亞麻酸的調節血脂功能可以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升高HDL,發揮抗血栓的作用。服用1.2g/d的α-亞麻酸120天,顯微鏡下膽固醇結晶密度可以非常明顯地減少,大塊的脂質斑塊可以消失。

每天5ml的蘇子油加入100ml的酸奶中,攪拌食用即可。蘇子油中的α-亞麻酸和酸奶中的蛋白質,結合後形成一種易被人體吸收的“水溶性的脂蛋白”,幫助清除血管垃圾,加速脂質轉運和排洩,以及調節脂肪代謝。

3、多喝茶

茶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進而防止血栓形成。

建議:

春天飲花草茶比較好,因為這種茶可散發冬天積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茶,又能促進人體陽氣生髮。

蒲公英是天然的利尿劑和助消化聖品;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不僅能幫助預防缺鐵引起的貧血症,而且它的大量鉀成分還可以和鈉一起共同調節體內的水鹽平衡,並使心率正常;含有豐富的蛋黃素,可以預防肝硬化,增強肝和膽的功能。

桂花茶具有解毒,芳香避穢,除口臭、提神 解渴、消炎祛痰、治牙痛、滋潤肌膚、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用蒲公英、桂花、綠茶三種做成的蒲公英綠茶,是非常適合在春天飲用的茶飲,養生好處多!

4、少飲酒

適量飲用紅葡萄酒可使血小板凝集力下降,進而防止血栓形成。但過量飲酒會使血細胞受損,增強紅細胞黏合力導致血栓。

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協作研究指出,正常情況下,男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應不超過20克,而中國現行的安全飲用標準是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5克,女性攝入量應該更少一些。賈繼東推薦了一個攝入量計算公式,即“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例如:常見的啤酒為原麥汁11度,其酒精含量為3.7度。如此算來,啤酒一天飲用量不要超過兩聽(相當於500ml玻璃瓶的一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