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FF91售價或超200萬元,你看好Ta的銷售前景嗎?

魏龍水

首先,這條新聞源並未得到FF中國公關部的確認,200萬這個數據可能有很大水分。



不過,單看FF 91的產品定位應該是鐵了心走中高端了。就這個賽道選擇背後的原因來說,應該也有很多“不得已而為之”:比如,如果做中低端車就需要配套生產線實現量產,後續的服務運維都要全盤跟上,這些不僅僅需要資本層面的注入,做事業有些東西是快不起來的,現在老賈又是跟時間賽跑,有些量化條件顯然不具備。

另一方面,雖然FF公佈了融資信息,但是其中是否有水分不得而知。如果FF需要有後續的資本進來,那麼第一批產品就需要打下一個漂亮的數據。做高端車可以得到更高的溢價空間,而且高端產品一旦成功能夠為品牌帶來整體商譽的提升,這些都是賈躍亭現階段迫切需要的。之前的樂視透支了太多信用,沒有新的乾貨出來不可能繼續走下去。還有一個關鍵點在於,做高端產品後,FF91可以優雅的避開那些吹毛求疵的車評人,不談性價比,只談情懷夢想與逼格,這些老賈擅長的東西。

不過在我看來,最大的不確定性還不是市場對FF的接受度,而是FF91到底能不能再2018年底落地。現階段,許多新能源汽車創業團隊都得到了不俗的融資,他們的產品也陸續問世,可能再過一段時間,FF91各種亦真亦假的產品噱頭都會在其他品牌汽車上實現。到那個時候,FF91落地與否都變得不重要了。目前來看,FF91的消息來源大多充滿著不確定性,一些核心消息源也並未得到證實,賈躍亭本人在供應商大會上去談的,也都是諸如“未來幾年的戰略”之類假大空的東西。到那個時候,老賈或許就必須去面對那些他現在可以不去面對的東西了。

FF91的終局是第二個特斯拉還是第二個笑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首席科技官

價值兄認為,法拉第未來FF91售價如果高達200萬人民幣的話,將會成為一款讓人非常可笑的汽車,不僅銷售會非常慘淡,賈躍亭顯然也不會再東山再起,具體理由如下:

1.法拉第未來和賈躍亭一直模仿特斯拉與馬斯克,但只學到了套路。特斯拉是美國加州的一家豪華電動汽車品牌,2003年最早由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馬克·塔彭寧(Marc Tarpenning)共同創立,2004年埃隆·馬斯克進入該公司,並在隨後成為特斯拉公司CEO。為了用新能源製造出一輛豪華跑車,是“特斯拉之父”艾伯哈德和馬斯克共同的夢想,公司也以著名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名字命名。可以說,特斯拉公司代表著一群世界上最優秀科技人才的電動汽車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卻異常坎坷與艱難。

因為從2003年特斯拉公司創立到2008年製造出第一輛特斯拉Roadster汽車,經過了整整5年時間,特斯拉公司也一度面臨資金短缺和破產風險。後來特斯拉因為馬斯克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終於挺了過來,並陸續發佈了多款電動跑車,市值也成為美國第一汽車公司,超越了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等公司。

我們再來看看賈躍亭和法拉第未來,顯然與特斯拉和馬斯克相去甚遠。賈躍亭和法拉第未來在2016年的CES上亮相,但是那款概念車完全沒有任何量產跡象。後來儘管不管是FF91的發佈,路測以及預定等,都跟隨特斯拉的風格,但卻讓人非常擔憂。賈躍亭的汽車夢僅僅一年時間,不論是從技術、人才還是資金方面,都無法跟特斯拉進行媲美。試問,人家五年才能造出一輛電動汽車,你兩年沒有核心技術、人才及技術,就可以實現麼?

2.法拉第未來美國工廠已停工,FF91量產難以實現。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1月,法拉第未來在內華達州的工廠就已經停工,理由是因為在CES展會上消耗大量資金,內華達州州長都對此事閉口不提了,顯然對法拉第未來已經太失望了。因此,沒有製造工廠的法拉第未來,價值兄非常擔心它能不能保證汽車的生產。

4.賈躍亭在國內遭遇困境,即便是在美國也難以對法拉第未來FF91的生產時間和質量進行保障。眾所周知,法拉第未來的控制人賈躍亭在國內已經上了“老賴名單”,儘管妻子曾回國處理償還債務事宜,但到現在依然還未徹底解決。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法拉第未來想要生產和銷售FF91,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5.法拉第未來超高售價將沒有任何市場。我們來看一下法拉第未來FF91和其他汽車價格的對比,特斯拉Roadster2價格約為150萬到200萬左右,寶馬i8的價格為180萬左右,都比FF91更具有性價比,而且前兩者的品牌影響力要遠遠高於法拉第未來,試問一位高端購車用戶,為什麼要選擇FF91呢?價值兄想不到有任何理由。

綜上,法拉第未來FF91這款高達200萬元人民幣的汽車,或許可能一輛也不會賣出去。


科技公司價值

看好FF91的銷售前景嗎?對不住,不敢看。

說白了,賈躍亭的FF91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一會兒粗一會兒細,至於到底是神器還是一根鐵棍子,我等凡人還是等著看戲吧。

最近,有消息稱,賈躍亭的FF91,將於2018年底交付第一批車,其在國內的售價預計會超過200萬元。對此消息,FF91方表示不予置評。又一次不予置評。不得不說,老賈為FF91帶來了大量的媒體關注,也使FF91多次處於尷尬的境地。

大家眼中的FF91就像是一直在說“狼來了”的小孩兒,早已失去大眾信任的它,很難再博得消費者的青睞了。FF91的售價從91萬元到200萬元的變化,更是加深了消費者對其的懷疑,“哪個真,哪個假,你到底值多少錢?”或者說,大家不僅懷疑其價值,而且在質疑FF91 到底能不能完成交車。畢竟,事關老賈,一切都有變數。

業內都知道,老賈一直追隨著馬斯克的步伐,可當馬斯克的火箭帶著特斯拉衝到火星的時候,FF91也只能在價格上趕超一下特斯拉。馬斯克在開創人類的未來,老賈在隨自己的心意定FF91的價格。畢竟在價格上趕超一下特斯拉,貌似也不錯?賈躍亭想要FF91的第一單有個漂亮的數據,大家都能理解,可願不願意買賬又是另一回事了。

2017年底,FF一直霸佔著媒體的眼球,從公司場地的遷移,到重要高管紛紛離職,再到不斷有傳言但始終不明朗的“15億美元融資”,有關FF的消息一直撲朔迷離。

充滿著不確定性的賈躍亭和FF,如今再加上售價高達200萬元的FF91,估計消費者更願意看故事,而不願意為其掏腰包。


獨角獸工場

賈躍亭待在美國不敢回國,把寶全押在了法拉第未來汽車上,這是他押上全部的一場豪賭,也許他每天睡前和醒來都會在心裡對自己說,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大賣,但是同很多人一樣,刀哥並不看好法拉第。

法拉第FF91,承載了太多期望,有賈躍亭自己口中的那一份堅持,也有賈躍亭支持者口中的一份心。

但當這輛車真要落地的時候,不免讓人懷疑。特斯拉當年第一批量產車下線的時候,交付期推遲,用了很長時間才逐漸捋順了產銷,並同時推進了門店和充電設施的建設,前期投入之大,在不斷推進特斯拉電動車生產的同時,也在研發自己的電池技術,自建超級工廠。一系列動作之下,至今特斯拉依然沒有實現盈利。

新型交通工具,新技術,新模式,與傳統汽車製造業時代不同,席捲全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不僅僅是生產智能自動化,也不僅僅是萬物互聯,用一個詞來概括,“提速”很貼切。

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快,網絡速度在幾何倍提升,信息流動速度在指數級增長,技術革新讓人一夜之間發現自己落後與時代,以至於在這種高流速之下,人的注意力也無法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物之上。

法拉第FF91短短几年時間就要量產下線了,這個消息讓人吃驚,賈躍亭的執著讓人吃驚,FF91的數據讓人吃驚,售價更讓人吃驚。

除了宣稱對標超跑的各項性能數據以及直逼當下全球最豪華量產汽車的內飾和配置,還搭載了面部識別技術和車載系統的智能互聯。

這也許在同類型車中算是稍稍走在前端的一些特點,但並不足以支撐其25萬美元的售價。或許更多人購買這輛車的出發點是對賈躍亭本人的支持,亦或是一種情懷。

豪華電動車品牌的定位,對於這種純拼個人名望和已經不能算新的技術的法拉第,在互聯網時代,還像傳統汽車廠商那樣靠定位來賣車並不合適。

首先,法拉第並不具備傳統豪華車品牌的基因,並且整個汽車行業內,傳統豪華車品牌也並非沒有對新能源車進行開發,這些老牌豪華車品牌對於如何生產一款真正堪稱豪華座駕更有經驗。

其次,大眾化市場才是新品牌可以真正發揮能量的地方。如果把特斯拉當做對比對象,相信馬斯克會微微一笑。從最初研發電動超跑,到後來該做普通轎車,進行車型升級,特斯拉是在做減法,從空中回到地面的。

希望賈躍亭可以更加腳踏實地一些,不要強行把自己架到很高的位置,不屬於自己的領域,會讓自己摔的很慘。


金錯刀

樂視危機剛過去不久,而賈躍亭本人也沒有回國,這就讓好多國內媒體給賈老闆戴上了「老賴」的帽子,更有甚者還說賈躍亭是騙子造車。今天我們不去討論賈老闆到底是不是老賴,我們是職業汽車媒體,那就來分析一下這臺「著名」的FF91是否會成為電動車領域的賓利。

首先,FF91的發佈會宣傳的亮點怎麼樣?

一,無人代客泊車。這看起來好像是發佈會主要宣傳的亮點之一,但是就目前世界上主流汽車廠商技術來看,實現4級自動駕駛並不是難事(下圖為自動駕駛分級圖),新款的奧迪A8L就能實現了,而無人代客泊車多年前就已經被一些車企開發出來,但是就怕安全和各種複雜的情況會對車輛造成干擾,所以一直處在實驗階段。在發佈會上賈老闆示範的自動泊車失敗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所以,這個亮點並不亮。

二,強勁的動力。我們暫且不去考慮那個加速成績跑到2.39秒的車是不是和準備量產的車配置一樣、有沒有減掉配置以減輕重量。所以憑著這個加速成績,FF91發佈會的時候宣稱是地表加速最快電動車。但是目前來看,特斯拉的全新Roadster加速成績已經在2秒以內,FF91已經不是最快了。但是我想說的是,電動機相對於內燃機來講,在動力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目前電動車遇到的問題並不是要把加速成績提升到2秒左右,而是電池的快速充電技術和最大行駛里程。當然,FF91擁有碩大的車身(尺寸為5250*2283*1598),這就意味著可以裝下更大尺寸的電池,宣稱續航里程超過700公里(約436英里),但是法拉第未來官網的經過EPA認證的續航里程為300英里(約480公里),那到底多少公里?但有一點肯定的是,FF91並沒有對當今的電池技術進行徹底的革新,也沒有解決充電速度問題。

三,互聯網汽車。汽車聯網功能無非就是汽車可以和雲端或者是手機連接起來,提高車輛的日常使用便利性。比如:帶互聯網功能的汽車行駛到某一個出事故路段之前,車輛會根據雲端的數據知道前方交通情況,從而可以避開事故或者擁堵發生地。但是類似於這樣的功能從車輛上實現並不難,難處在於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實時交換。這些數據不能延遲,也不能太少。延遲了就沒有用了,數據太少沒有可信度會降低實用性。而FF91後臺的數據靠什麼支持,並沒有說明白。

總而言之,FF91如果真的成功上市發售,那成功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的。如果當時FF沒有選擇打造這麼一款不接地氣的電動車,那FF以及老賈沒準兒還沉浸在成功的氛圍中不能自拔。很可惜,沒有如果。


予墨Auto

在中國,除了房,沒有任何超過200萬的東西有銷售前景,在全世界範圍內,可能連房這個選項都要去除。

但題不能只從價格昂貴的角度來解。

需要說明的是,FF 91的計劃在前,樂視危機的爆發在後。所以如果按照賈躍亭的原計劃來發展,FF 91本來就不是那款要承擔銷售任務的產品,它的作用主要是:

1、建立一個新銳豪華品牌汽車的品牌形象,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媒體關注;

2、證明FF有領先於同行業的科技實力和技術底蘊,便於新一輪的融資,吸引相關人才;

總體來說,FF 91承擔的是“當頭炮”的任務。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一個新銳汽車廠牌,秀肌肉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它必須向市場解答,它是誰、它能做什麼、它將如何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哪怕是特斯拉,第一款汽車也是雙門跑車Roadster,偏向實用的Model S、Model X都是後來才生產的,而國內的蔚來汽車,先聲奪人的產品也是售價近千萬的超級跑車EP9。

因此,如果樂視危機不爆發,FF的這盤棋還是會這樣下。而鑑於危機的程度很高,且持續影響很長,所以在此時此刻,FF 91必須要承擔一些銷售任務,但其高級的配置皆已完備,價格很難親民,情況就變得尷尬起來。

綜合來看,我當然還是不看好FF 91的銷售情況,但是它必須要帶來足夠的驚喜。人們不買它,不代表會不關注它,相信賈躍亭也明白這一點。只有FF 91獲得輿論認可,FF才算看到黎明的曙光。因此,對FF而言,FF 91的量產不是他們度過危機的信號,公眾的輿論認可才是,如果最終的FF 91被認為是一款華而不實的產品,那麼這家公司將徹底失去它的未來。


默爾索

200萬以上的車,買得起的人的總量可能本身就不多,不過,這兩年來,三四線城市的100萬以上的車已經遍地跑,一二線城市百萬的車基本上是有產階級的標配。

200萬以上的電動車,會不會成為有產階級的首選,持保留態度,兩個因素讓我的思考有點矛盾:第一,超過200萬,是不是會主動考慮勞斯萊斯等大牌呢?2,土財主們確實缺少一輛豪華的電動汽車。

說實話,賈躍亭的產品設計能力和配置是值得相信的,電視和手機都用過,那品質感確實是一般國貨做不到的,他現在負債幾百億,回天之力全在這輛車了,所以對這輛車的重視程度肯定非常高,所以他對車的品質的追求,應該不需要懷疑。但超過200萬,支持他的人肯定會減少,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很多人都買不起了嘛。但是,有可能有效支持者會增加,因為,買得起超200萬的車的那群人,其實早就不在乎單位是萬還是十萬了。

勵志哥應該會說,什麼P話,最重要的是趕緊成為不在乎單位是萬還是百萬的人吧!

勵志姐(比如董小姐)一定會說,這麼貴,不划算,有空還是去坐地鐵吧!

一說賈躍亭的車要賣200萬,搜了一下,這個文章可以看看

靠這些“黑科技”,賈躍亭的FF 91就敢叫價200萬?

CarTek • 2017-01-18 • 前沿技術
各種“黑科技”配置,加上FF 91 700km的續航和2.4s以內的加速水平,如果真的可以走下生產線,那我們認為200萬甚至可以被樂視拿來叫做“硬件價”了。

賈躍亭聲稱,FF 91的價格不會超過200萬人民幣。如果他們真的實現了那些匪夷所思的配置和性能,說實話,200萬真不貴。它已經不是一臺車了,而是一件藝術品。

《駭駕》(ID: hackdrive)梳理了FF 91所宣稱的各種“黑科技”配置,隨便拿一個來說事,似乎“逼格”都能震住Model X的鷹翼門。

零重力座椅

不要神化這種座椅,它並不能抵消重力,也並非FF首創。它的概念兩年前就被日產應用到了Altima(國內的天籟)等車型上。所謂的“零重力”,指的是這種座椅的設計,包括可傾斜的最大角度、頭枕的角度、靠背的角度,借鑑了NASA的數據。當乘客躺在座椅上時,其姿勢與航天員漂浮在太空中的形態接近,對頸椎、肩部和背部都有較好的保護。

從FF的短片可以看出,這種座椅的最大仰角至少有128°,頭枕的仰角至少有24°。對於後排乘客來說,乘坐體驗自然不亞於在邁巴赫上的體驗。

PDLC智能調光玻璃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學名為高分子分散液晶薄膜,簡稱PDLC,是一種智能調光材料。在FF 91上,全景天窗和側窗玻璃,均貼合了這種材料,它可以實現一種魔術般的顯示效果:手指輕擊,即可變暗,秒變隱私玻璃。它的原理是改變了液晶材料中的電流,讓液晶分子呈現不規則狀態,阻隔光線。

基於LiDAR的全自動駕駛系統

FF 91據稱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它主要依賴的是隱藏在引擎艙中的可升降3D激光測距儀(LiDAR),以及10個高清攝像頭、13個長/短距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之所以安裝在引擎蓋而不是車頂上,是為了讓LiDAR看清車頭前面的情況,可以實現無人駕駛的自動泊車功能(Driverless Valet Parking)。

但從賈躍亭在發佈會上演示自動泊車失敗來看,對於這套系統的量產可行性,甚至是否真的可以實現高度自動駕駛,我們依然持懷疑態度。但採用LiDAR方案成本會高很多,在現實工況中,其實用性未必比圖像識別方案更有優勢。

高達200kW的充電效率(Supercharging) 主動空氣動力學(Active Aerodynamics)

關於這一點,FF著墨甚少,可能只是處於概念階段。但主動空氣動力學並非新鮮技術,特斯拉Model X、奧迪A7、保時捷Panamera等高性能車型,其尾部的可升降擾流板(俗稱尾翼)就是典型的應用。

FF 91除了一些可自動開合的擾流板外,一個亮點是它的輪轂也可以實現閉合,以此減少紊流、降低風阻。

部署了以太網協議(Ethernet Protocol)

這並非是顯性的用戶體驗,而是一種“內在美”。FF 91據說全面放棄了CAN協議,而直接使用了以太網協議。當然,早前Model S就已經部署以太網了,只不過依然在局部使用了成本更低的CAN協議與LIN協議。

稍加普及一下知識點:車內通訊協議是各個ECU(電子控制單元)之間溝通的語言規則,由於CAN協議帶寬限制,流媒體數據和大量自動駕駛數據,無法承載,只能選擇帶寬更高的FlexRay或以太網。

真正意義的無鑰匙進入(Keyless Entry)

FF聲稱,FF 91將是第一款真正的無鑰匙車型。無鑰匙進入已經不是新鮮配置,它指的是隻要鑰匙在兜裡,車主可以直接開門上車,這一技術基於射頻原理完成。而FF 91則直接取消了車鑰匙,根據攝像頭來識別車主,這被他們叫做Arrival Interface技術。

有意思的是,無論你做到自己的車內,還是別人的FF 91內,車輛的內部攝像頭都會識別你的檔案,並作出相應的反饋。

具有交互功能的日行燈(DRL)

日行燈已經成為流行配置,而FF 91則進一步昇華。在FF 91的前後左右,部署有很多LED燈帶,它們在自動駕駛狀態下可以變為白色,以向周圍的車輛和行人提出警示。基於FF的LOGO圖案排布的LED燈帶,可以向外界傳遞更多信息。

攝像頭後視鏡

FF 91為了降低風阻,採用了攝像頭後視鏡。後視鏡對於風阻的影響不可忽視,它直接增加了車輛撞風面積,對於油耗的影響最大可達10%左右。對於電動車來說,就更加需要減小後視鏡的風阻影響。

此前Model X的概念版上,也採用了攝像頭後視鏡。

但是,FF 91目前發佈的造型設計過於概念化,它的很多設計在真正的量產版上會被迫妥協。上述攝像頭後視鏡、LED燈帶設計(主要是光源面積),甚至可升降LiDAR(影響到安全性),其實會受制於交通法規的限制而無法登陸量產車。

不知道FF所言“量產車”到底是啥意思?FF 91無論怎麼看,都不具備可以大規模量產的素質。況且,基於LiDAR的自動駕駛、Arrival Interface等功能,還依賴於一定量的數據積累來訓練設備的可靠性。

上述各種“黑科技”配置,加上FF 91 700km的續航和2.4s以內的加速水平,如果真的可以走下生產線,那我們認為200萬甚至可以被樂視拿來叫做“硬件價”了。簡單算一下,130kWh電池的成本應該在60萬人民幣左右,加上電機、電控,應該會到70萬。所以整個底盤的物料與製造成本,加起來就得超過100萬了。

我們沒法核算單個“黑科技”的成本,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些高端配置非常小眾,目前是沒有量產化的供應商成品可選的。FF只能從Tier 1那裡小規模訂購,這樣一來成本將非常之高。

最後,潛在的消費者到會不會為這些華而不實的配置埋單,就另說了。


夜未央天道

這是賈躍亭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項目了,如果再次失敗,那將萬劫不覆,真的窒息了!

前段時間,賈躍亭稱A輪融資已到位,5月份就將正式開啟FF91的組裝工作;前幾天老賈又在廣州成功拿了塊地,看來FF91的量產是真有點譜了!

據之前媒體報導,FF91外觀非常具有科技感,車身數據為(長寬高):5250/2283/1598mm,軸距為3200mm,綜合相比特拉斯model s簡直要大上兩號。融合了很多消費者以前幾乎都沒見過的科技元素。側面對開門的車身可以通過一個隱藏的按鈕開車門、另有4級自動駕駛、流媒體外後視鏡、面部識別、無人泊車等技術。

新款FF91內置多電機設計,783kw的最大輸出+2.39秒加速破百+超過700km的續航+1小時充滿電,裡裡外外的一些科技型配置無不突出了一種強大的性能,如果真是這樣一部武裝到牙齒,更像是來自未來的車,或許FF91真有戲。

200萬人民幣的售價,我又要為賈總捏把汗了!特斯拉 Model X的最高配也才140萬,而且特拉斯早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對於一家初創的電動汽車品牌,有多少人會願意拿出200萬給你買單,風險未免太大了。

國內也有很多新晉電動汽車廠商,威馬、蔚來、小鵬等等;蔚來已經發布第一款車型ES8,售價區間在44-54萬,已經算是高檔區間了,相信威馬、小鵬的新車售價會更具性比價。

FF91據說年底將量產交付,對於它的銷售前景我表示不太樂觀;祈禱土豪們多多支持了,否則中國就將徹底失去了一位有夢想、有執著的企業家。


番茄旅遊

首先這個消息真假難辨,並沒有見FF官方對售價進行公開說明,FF91在近年老被媒體反覆猜測價格一會定價90萬一會定價200萬,也的確除了刷刷存在感,賈老師也的確刷不出什麼了。

17年底樂視汽車被爆已經融資成功15億美金,賈布斯也在美國純英文開講指點江山。更有很多人在媒體朋友在美國試駕給與好評!但是不管車子怎樣,售價200元的FF91價值在哪?並沒有看見爆出什麼汽車的科技價值,性能等情況。有的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



歐洲汽車工業如此發達,這些錢各大品牌汽車任你選擇。有這個錢我為啥不去買奔馳寶馬奧迪或者保時捷,非要花200萬當你車的試驗品。

其次我們看看電動汽車鼻祖特斯拉的售價,model-s也不超過100萬,model3也不過30萬左右。FF91那來的勇氣要賣超過200萬。難道你要去買一個車標嗎?



看到很多媒體再發FF91要來了就問你特斯拉怕不怕,怕啥啊特斯拉都特麼已經上天了,你FF連個工廠在哪都還沒看到。FF91現在也就是拿媒體刷刷存在感了,什麼超過200萬銷量如何,先把車子量產了再說吧!

賈躍亭老師現在的當務之急不僅是要融資,還需要拿出足夠的誠實信用來重建企業家信用。不然夢想真的窒息了!加油吧,賈總。



科技政

說實話,盈利夠嗆,一旦斷了資金鍊,誰來承擔車輛售後,每個人都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你買車肯定會有小事故,比如別人剮蹭你了之類的,但是對不起沒地方修,4s店沒配件,漆沒原廠的你會不會抓狂,買之前這些問題都可能會暴露的話,買的時候就得三思了,更別說售價貴了,所以我覺得銷售數據前景暗淡,老賈把身家全壓上了,我覺得是典型的賭徒心裡,從甘薇離婚能看出來裡,基本上為了自保已經行動了,所以這個釋放的信號,讓我覺得,老賈可能在最後自己都有打退堂鼓的可能,說真的,我絕對老賈真的挺不容易的,作為一個企業家,創業者,心痠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員工每天拿著工資樂樂呵呵,不給錢一試試,分分鐘讓你祖宗十八代照陽光,而且這是比不小的數目,老賈心裡肯定明白的,可是沒有辦法,希望老賈看不到我說的話,心裡還保持著那份純粹的創業的心,很多人付出艱辛,付出一切,來讓研究的科技往前發展,尤其是創始人,這是宿命也是責任,所以那些說老賈這不好那不好的人,格局永遠就是那麼小,我是希望老賈能夠東山再起,賣出名堂,但是,事實至此,很難很難,夠嗆,這是我的觀點,我的真實想法,不喜勿噴,說髒話的該幹嘛幹嘛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