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和ofo單車們,生對了國家生錯了時代

摩拜和ofo單車們,生對了國家生錯了時代

在地球上兩百多國家中,若非要找出一個適於共享單車生存和發展的國家,這個國家必定是中國。

據悉,就在幾天前,摩拜以27億美元低價“賤賣”給了騰訊系的美團公司。

自行車

共享單車的祖先——自行車,雖不在中國誕生,卻是在中國繁衍穩定了下來(這正如印度的佛教傳至中國,佛教在祖籍沒落,卻在居住地繁榮)。

自行車的優點是價廉便利,這自然極符合經濟落後、人口眾多的上個世紀的中國。

經過幾代人的生活習慣,自行車幾乎是普通家庭的必備交通工具,直到新千年,人們依然對自行車有感情有需求。

新千年以來,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大多家庭已步入小康,交通工具已從單一的自行車和公交,變為電動車、公交、地鐵和私家車,甚至私家車逐步替代電動車和早前的自行車,成為長短程交通的首選,已是必然趨勢。

共享單車

未來的時代是創新者的時代,創新者為解決人們下地鐵或公交後,到家的最後一公里,創造了“共享單車”的概念。

即:創新者投放單車到城市各街邊小道,路人手機掃單車上的二維碼,即可打開單車鎖具,從開鎖到騎行後關鎖,計時收費。

當ofo從校園走向社會,當摩拜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阿里收購ofo,到騰訊收購摩拜,足夠的資本湧入,造就單車們流水線批量出現在街頭巷尾。

這極大滿足了小市民階層的便利需求——無需幾百元另購單車的開銷,只需一塊錢,便可隨時隨地掃碼騎車到達短程目的地。

弊病

然而,資本就是逐利,人性就是貪婪,素質就是低下,量多就是氾濫。

所以,經過一兩年一陣風的發展,共享單車們經過洗牌,只剩下摩拜和ofo兩家寡頭。

雖為寡頭,兩者在多個城市的數量還是車滿為患——閒置率太高,髒壞的車佔比較大,本身一輛單車的使用壽命可憐,加之露置於戶外,無遮無攔,日曬雨淋,很快一輛嶄新漂亮的單車就成了無人問津的“人老珠黃”。

這裡東倒,那裡西歪;這裡鏈條脫落,那裡輪胎脫軌;這裡坐墊佈滿灰塵,那裡車架鏽跡斑斑;這裡二維碼被亂塗亂刮,那裡掃碼鎖被替換為私人鎖。

生錯了時代

人們的素質是和經濟水平直接掛鉤的,經濟水平越高,在教育方面的投資就越高,文化也就越高,自身素質自然也就越高。

所以,富裕階層的平均素質絕對要比貧窮階層的平均素質高。

綜上,共享單車生錯了時代,當下的時代,中產階級依然是少數,大多階層還在中產以下游走。

再過幾十年,比如大大所暢想的全面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即——2050年。

那時,共享單車大概會被善加對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