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最後一位君主楊侗是怎樣被擁立為皇帝的?

新村969

楊侗(604年-619年),字仁謹,隋煬帝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次子,母小劉良娣。在位一年,史稱隋恭帝。


隋末各地的農民起義如火如荼,公元618年好大喜功的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隋煬帝被叛軍弒逆的消息傳來,東都留守官段達、王世充等人於公元618年5月擁立他為帝,改年號為“皇泰”,加諡隋煬帝為明皇帝,廟號世祖。楊侗是元德太子楊昭的次子,而楊昭早在公元606年就去世了,所以楊侗成為血緣最親的繼承人。


楊侗繼位時15歲,大權都掌握在王世充等七個大臣手中,因為王世充為人跋扈,與其他幾位輔政大臣經常發生衝突,很有危機感的楊侗則想除掉王世充,不料王世充在朝中的勢力十分強大,最終反而被王世充逼迫禪讓。

皇泰二年(公元619年),楊侗被迫禪位給王世充,

王世充改國號為“鄭”。 楊侗被封為潞國公,被王世充軟禁於含涼殿。

5月,王世充部將裴仁基、裴行儼父子準備殺掉王世充,重立楊侗。事情敗露後,王世充殺死了裴仁基父子後,擔心留著楊侗是後患,於6月派侄子王仁則和家僕梁百年,攜帶毒酒去見楊侗。


他們見了楊侗,奉上鴆酒,假意說:“我們來請皇上飲酒解悶。”楊侗知道此來不懷好意,難免一死,但非常冷靜,他對王仁則說:“太尉代我當皇帝的時候曾經發下誓語,現在他來的這麼快來殺我,當不至如此,你最好再向太尉復明一下是不是這個命令是真的。”王仁則馬上搖頭拒絕。楊侗又請求和母親見上一面,王仁則又拒絕。

楊侗信奉佛教,此時,攤開席子,點燃香燭,跪拜著佛像說道:“願自今已往,不復生帝王家 。”大意為“但願今後不要再降生在帝王家了”。說完,喝下了毒酒。熟料皇泰主飲下毒酒沒有馬上毒發身亡,王仁則見他一時不能死去,又急忙回去覆命,便上前用布帛將他縊死。

楊侗死後被王世充諡為恭皇帝,因其年號為皇泰,王世充政權被唐政權所敗,一般認為隋朝之後唐朝為正統,故而稱楊侗為皇泰主或皇泰帝。


七彩家庭園藝

楊侗這個悲催的孩子, 小的時候他聰明俊美,仁德寬厚,作為太子楊昭的第二個兒子,他不需要多有謀略,按正常情況發展,皇位輪不到他頭上。


可是意外還是有。先是楊昭年紀輕輕,三十不到就先楊廣而去。按說得由楊暕繼位,可惜楊暕為人太過放縱,不得楊廣心意。

幾年他稍長大些,楊廣出外巡幸的時候,就把他留在東都洛陽。反正楊廣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準備去巡幸,所以後來被封為越王,駐守東都洛陽。不過,因為他年齡太小,政事什麼的,不需要懂,做個招牌而已。

隋煬帝被弒,消息傳到東都後,皇泰元年五月二十四戊辰日,王世充與元文都、盧楚等擁立楊侗為皇帝,史稱皇泰主。

皇泰二年四月初五,王世充廢楊侗,將楊侗囚於含涼殿,兩天後,王世充自稱“大鄭皇帝”,建元“開明”,改封楊侗為潞國公。

王世充意圖毒殺楊侗,派侄子王仁則和家僕梁百年,攜毒酒去楊侗處,楊侗自知難逃一死,遂服毒,遺言:“願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尊貴之家”;但一時半刻竟沒毒發,最後被縊死,終年16歲,諡為恭皇帝

死了也好,他存在的世界未必如他想象的那般純潔,禮義廉恥什麼的,最終都敗給了一個叫做權勢的東西,眼不見為淨,雖然大隋已終結,但是已經不關他的事了


王朝興替

楊侗在隋朝被封為越王,在歷史上成為了一位悲情的帝王:

隋煬帝上臺以後,由於其與江南,山東的關係,此處山東指太行山以東,隋煬帝開始逐步扭轉隋朝立國以來以關隴貴族集團為主的政策,開始重用山東,特別是江南士族,引起了關隴貴族集團的強烈不滿。加之隋煬帝上臺以後,大興土木,濫用民力,引起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隋末貴族楊玄感叛亂以後,隋朝天下大廈將傾。隋煬帝為了躲避天下叛亂,困守江都,最後死於叛軍之手。

越王楊侗為隋煬帝之孫,隋煬帝死訊傳至東都洛陽,元文都等擁立越王楊侗為帝,年號黃泰,史稱黃泰主,黃泰主命王世充率軍與瓦崗軍李密交戰,打敗李密瓦崗軍,在此過程中,王世充逐漸掌握軍權,殺掉元文都等大臣以後,王世充廢黃泰主,自立為帝,國號鄭。篡位後,王世充毒殺黃泰主。

黃泰主註定只能成為隋唐之際風雲變幻中的一個悲劇人物,作為隋朝宗室,楊侗始終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在隋唐之際的歷史風雲中只能作為一個無奈而可悲的人物。


小王解史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不斷,天下大亂,群雄角逐,楊廣被殺後,隋朝的實力嚴重下滑。楊桐之所以被擁立為帝,是因為當時的權臣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楊桐身為楊廣嫡孫,繼承帝位名正言順,能夠收攏民心,以獲得最大的政治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