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1917年,年輕的毛澤東和蕭子升一起,不帶分文,隨身只攜帶筆墨和雨傘,從長沙出發,經寧鄉縣城(玉潭鎮),走過回龍山、橫市、黃材,抵達何叔衡家,再經巷子口、九折侖,抵達了一個地方。

在那個地方,毛澤東留宿兩天三夜,與高僧縱談,悟出了一個根本道理,也由此確立了自己今後的行動方針。

3年後,毛澤東與何叔衡等人在長沙組建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在嘉興成立中國共產黨。

這個地方,就是溈山密印寺。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密印寺位於寧鄉縣溈山山腰,毗盧峰下,一片以“千年古剎密印禪寺”為主寺,以“大慈大悲觀音聖像”為主佛的佛國聖土。

密印寺始建於公元807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

寺名取義於佛教禪宗的“密傳心印”,“密印禪寺”四字由唐宣宗李忱御筆。

新中國成立以來,8任佛教協會會長,5任出自密印寺。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主殿內牆壁上鑲有12988尊鎏金佛像,其中一尊為純金打造,是佛教寺廟的一大奇觀。

密印寺後,有全世界最高最大的千手觀音,高99.19米,象徵觀音出家之日,主拜道有臺階619級,象徵觀音成道之日。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毛澤東與密印寺的緣分

毛澤東與密印寺結緣,是1917年暑假遊學期間。那次,他在這裡一住三天兩晚,與方丈兩次長談,並將對密印寺的關注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1955年12月23日至24日,毛澤東來湖南,在專列上召開座談會,並在會上詢問出席會議的張鶴亭(時任寧鄉縣委書記)幾個問題。

張鶴亭回憶說:談話時毛主席問我,溈山你去過嗎?我回答說,我還沒有去。毛澤東面帶微笑叮囑道:“溈山是個好地方,有個密印寺,要好好保護起來。”事隔38年,毛澤東仍記得溈山。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十年後的文革,中國無數寺廟遭損毀,唯有密印寺免遭浩劫,香火延綿至今。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毛澤東與法一和尚

在毛蕭遊學溈山期間,法一是方丈的貼身服務僧,兩人與方丈的聯絡都是通過他。蕭子升書中說:“法一,十五歲,很會說話,字也寫得很好。”書中還寫道,“我和毛澤東就離開了寺院,向山下走去。法一送我們到山腳,灑淚而別。”

法一也陪毛澤東遊過月夜下的溈山。在小河邊,毛澤東還為他題了《歸國謠》在扇面上,詞曰:“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徹。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卻向青灘洩。雞聲歇,馬嘶人語長亭白。”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等到60年代初期,法一還俗,回覆俗姓姜,定居在黃材鎮。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毛澤東與方丈

毛澤東與蕭子升在密印寺期間的主要活動是兩次會見方丈。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蕭子升在書中說,他們到達密印寺後,提出要拜見方丈被拒絕。二人一再堅持,法一答應把由他倆簽名的一張便條送給方丈。“約摸十分鐘,他們回來說方丈願意馬上見我們”。

方丈注視一番來客,然後抬手一指:“這位施主是毛澤東。這位施主是蕭瑜了。”

“你怎麼會知道?”毛澤東不勝驚訝,“兩位施主是簽了名的。”方丈不緊不慢地看著桌上的便條說。

“可是,你怎麼知道我們誰是誰?”蕭子升追問。

方丈答道:“毛施主一個字要佔兩三格,而蕭施主一個格能寫兩個字。字如其人的道理,貧僧略知一二。”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見字識人,方丈實非凡人。

據溈山史志,這位方丈因為在1918年張三元溈山起義中身亡,其生平與名號都沒有記錄下來。蕭子升在書中說,“主持方丈又是一位大學者”,料來此言不差。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毛澤東與方丈談了些什麼?

1917年8月23日,毛澤東剛遊學回來沒幾天,給老師黎錦熙寫了一封信,信中告訴黎錦熙“遊學”的大致情況,然後就談起了自己的收穫。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動其心者,當具有大本之源”,意思是“要改變中國混亂局面,必須改變人們的思想。改變人們的思想,應該找到大本大源”。

“大本大源”是什麼?毛澤東明確指出:“大本大源就在工農群眾”。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1936年,毛澤東在同斯諾談話時也曾談及過此事。有學者推斷:毛澤東“救國救民的大道理”最有可能是在密印寺與方丈的幾次長談中頓悟的。

毛澤東與溈山:建黨95週年,追憶先賢不要走錯了地方


如此溈山,如此密印寺,當是中國黨史繞不開的一環。

追尋偉人的足跡,相隔無限時空與偉人對談,或許也是紀念偉人更好的方式。

而故事流傳,後世子孫當永遠銘記。

·END·

歡迎賜稿和福利合作

一起尋找寧鄉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