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太平天國戰略性的失敗原因,失敗果然是必然的

【導讀】十九世紀中葉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爆發的太平天國革命戰爭,持續十七年,遍及十七省,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一次農民戰爭。但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最終失敗。探討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是我們研究近代史的一項重要任務。從中吸取有益的歷史教訓。

深度解讀太平天國戰略性的失敗原因,失敗果然是必然的

佔領武昌以後的戰略進攻方向

太平天國自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代日金田起義,到一八五三年一月十二日攻佔武昌,在短短的兩年內,太平軍從廣西打到湖北,由起義之初的幾萬人擴充到幾十萬人,確實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它以雄辯的事實證明,這個時期太平天國領導者的政治路線和軍事戰略基本上是正確的。在這一段時間內,清軍總的作戰方針,大致可以歸結為:圍剿、追堵,力求就地殲滅太平軍,不使蔓延擴大。而太平天國的領導者,正確地認識到敵強我弱的基本態勢,採取了不與敵人正面作戰、避免消耗力量的作戰方針,力圖跳出敵人的包圍,擺脫內線作戰的被動處境,薄弱的地方進軍。這種戰略戰術,向敵人力量相對識到與否,不管太平天國領導者主觀上意客觀上是符合敵對雙方的基本態勢和自身的特點的,因而指導草命戰爭節節勝利,導致了單命事業的蓬勃友展。

深度解讀太平天國戰略性的失敗原因,失敗果然是必然的

戰略的最重要任務在於規定基本打擊方向。太平軍攻佔武昌之後,面臨著新的戰略抉擇:下一個打擊方向應該指向何方?這個問題在太平軍的領導集團中,曾進行過熱烈的爭論。王定安的 《 湘軍記 》 中記敘說:“洪秀全既陷武昌,有眾五十萬,掠民船數萬,與楊秀清等議所向。或言據武昌為偽都,遣兵道襄樊,北犯中原。或言金陵天府饒財富,宜踞為根本,徐圖進取,楊秀清主之,遂決意東。” 從現有材料看來,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以洪秀全為代表,主張進據中原,以“河南為業” ;一種是以楊秀清為代表,主張進軍金陵,據為根本,然後再圖進取。此外,還有石達開等人,主張「先行入川,再圖四擾」。太平軍內部就進軍問題,展開了熱烈的爭論,但未能統一起來,最後只得由楊秀清「託天父降凡,令其直犯江南」。一八五三年二月九日,即攻克武昌二十八天之後,太平軍放棄武昌,沿江東下,十八日佔九江,二十四日佔安慶,三月八日兵臨南京城下,經過十二天的圍攻,於三月十九日攻佔南京城。

深度解讀太平天國戰略性的失敗原因,失敗果然是必然的

太平軍自武昌東下江南,這一戰略決策是否正確呢?

大家知道,太平天國的領導者在出廣西前後,早就確定了“直前衝擊,循江而東,略城堡,舍要害,專意金陵,據為根本”的方針。佔領武漢之後,楊秀清決定進軍江南,只是貫徹實施原來的計劃。再從武漢尤其是湖北四周的敵軍來看,總的來說.清軍部署的力最都很單薄。向榮說:太平軍無論“北走信陽,東下九江,西上荊襄,南迴嶽州之路,俱屬空虛”,這是實情;然而比較而言,河南方面清朝正在調集重兵。從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下旬到一八五三年一月底的四十天內,清廷下令從各地抽調兵力共二萬三千人,其中包括吉林、黑龍江馬隊四千。而長江下游陸建瀛僅從南京帶三千兵西赴九江,兵力十分空虛。從太平軍本身而言,由於在益陽、嶽州、武漢一帶取得了數以萬計的船隻,並已經組建了“水營”,成了太平軍的一支水上突擊力量和運輸隊伍,沿江東下,就能充分發揮它的重大作用,如果北上河南,勢必舍長就短,置水營於無用之地。從以上幾方面分析來看,當時楊秀清等決定從武昌東下,進軍江南,這一戰略決策應該說是正確的。

深度解讀太平天國戰略性的失敗原因,失敗果然是必然的

太平軍佔領武昌之後,是東下還是北上的爭論,到佔領南京、定為都城之後也未完全停止,洪秀全還有遷都河南的意向。在後人論及太平天國的教訓時,也有些人以未能實現洪秀全“取河南為業”的主張而惋惜。洪秀全以河南為根據地的主張,是否一定比建都金陵更正確些呢?我們不妨設想,太平軍佔領武昌以後,不順江而下,而是北上河南,在河南建立根據地,情況將會怎樣?

首先,在軍事上,太平軍如以河南為根據地,當然可以就近加強對北征的領導和指揮,但正由於此,勢必要遇到比長江下游強得多的抵抗。上面已經提到,兵力當時河南已調集清兵兩萬三千人,如加上河南本地的部隊,當在三萬以上。同時,如果太平軍北上,向榮的一萬七千人肯定會尾隨而至,而且清軍的增援部隊還將不斷開來。太平軍不論在哪裡駐止,都會遭到清軍的南北合擊。就太平軍而言,由於北上河南,“水營”的力量將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一進一出,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將對太平軍發生不利的影響。

深度解讀太平天國戰略性的失敗原因,失敗果然是必然的

其次,太平軍以河南為根據地,由於經濟條件不如江南富庶,固然不至馬上產生過早地享受“小天堂威風”的弊病,政治上的保守傾向也可能發生得晚些少些,但應看到,農民的皇權思想和享樂觀念,在太平軍裡是根深蒂固的,一旦條件成熟還會產生。尤其是幾十萬太平軍的糧食供應能否得到經常的保證還是大成問題的。以後的事實證明,當二萬多北伐軍路過河南時,就曾發生過糧食困難。北伐軍報告說:“自臨懷至此,盡見坡麥未見一田,糧料甚難;兵將日日加增,盡見騎馬騾者甚多,忖思此時之際,各項俱皆豐足,但欠穀米一事。”二萬多北伐軍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如果幾十萬太平軍集居一城一地,其糧食供應之困難程度,當數倍於金陵。太平軍如不進兵金陵,對清廷當然不會產生“南北之潛運不通,淮揚之鹽綱亦廢,在南省為切膚之患,在北道為扼喉之憂”這樣一系列嚴重後果,用來支持河南一帶鎮壓太平軍的戰爭也成問題了。這樣一增一減,也將肯定會給太平軍帶來不利影響。第三,地理形勢對於戰爭的勝負是個很重要的因素(當然不是決定性的)。太平軍以河南、或以金陵為根據地進行革命都各有其優缺點。但就地理形勢而論,南京據有長江天險,交通便利,城大而堅等有利條件,較之河南任何一城,都有其難攻易守的長處。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太平軍佔領武昌後,決定沿江東下,這在原則上是正確的,至少不能認為是錯誤的。以後的實踐證明,太平天國在南京堅持十一年之久,其最終失敗主要是由於政治上、軍事上的種種失誤所致,與選擇南京作為根據地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