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趣·放牛

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放牛絕對不陌生。

提起放牛,沒體驗過的人,畫面是這樣的: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農趣·放牛

事實上,作為一名資深的放牛娃,我從來沒有成功地騎過牛。反而被牛拱過無數次。但不得不承認,放牛是長大後回憶起來,最輕鬆也是最具趣味的農事之一。

農趣·放牛

印象最深,是在夏天放牛。通常是三五成群的同村夥伴一起,太陽的熱氣剛收斂些,大家便趕著自家的牛,紛紛揚揚一起上路。放牛的地方一般是固定的,大人有提前交代好,哪裡的草比較茂盛,哪裡離農田比較遠。再三叮囑不能讓牛吃禾苗,要是牛吃了人家的禾,可是大壞事。

農趣·放牛

大家便把牛往山裡趕,最好只有一個出入口,防止牛亂跑,確保牛都安心吃草了,大家一溜煙就跑。

農趣·放牛

夏天是毛桃盛季,大家早準備好袋子上山摘桃子。農村的孩子爬樹都特別溜,男生三兩下就坐在了桃樹枝杈,朝底下的人扔桃子。不一會便是滿滿一大袋,嘴饞的往身上擦去桃毛直接吃,那時的桃子個大汁多,炎炎夏日,一口下去,甭提多解渴。

農趣·放牛

除了山頭,河邊也是放牛的好去處。牛放在一邊吃草,大家立馬跳入河裡來個水上大戰。或者壘個碉堡一起捉魚,挖螃蟹,怡然自得。

農趣·放牛

如此說來,真正有趣的不是放牛,而是牛在吃草,你和小夥伴在幹別的趣事。

當時的純真、樂趣,是現在難以體會到。如今,很少娃娃有放牛的經歷,偶爾去農村,發現放牛的大多是老年人,很少見到年輕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