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摸過玉料,永遠只是別人手中的溫潤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書本只是一種媒介,得以讓我們快速獲取相關知識,而路和遠方才是實踐真理的根本,走過更能懂得前輩更多書寫背後的秘密。

就玉石而言,書本上和網絡上傳播的只是別人心中的它。

沒有看過,不會真正知道它的色差和價差為何;沒有摸過,不會真正體會到它的質感和溫潤度是什麼感覺。

神奇的大自然,永遠不是我們能夠靠想象就能讀懂的。

沒有摸過玉料,永遠只是別人手中的溫潤

全國的玉石交易市場很多,各種地方玉石,外來玉石,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精彩。

有機會我們應該去身邊的市場走一走,去真實的感受一下它們本來的樣子,摸一摸它們的溫潤與質感。

沒有摸過玉料,永遠只是別人手中的溫潤

1,走出去,說出來,

一個市場能夠發展起來,必定有其潛在的道理。

書本和網上再多的知識,如果沒有去過實地考察,都只是空談。理論和實際其實很多時候差距很大,況且理論永遠只是一些大概率的問題,沒有經歷永遠只是空談,不能成為讓人信服的理由。

“走出去,說出來”,對於市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提出不同的疑問和見解與人共同探討,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針對性的學習。

對於我們而言,增加自己對美欣賞的能力,勇敢去評價作品的優缺點,一方面玉雕師能看到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整個市場良好發展。

沒有摸過玉料,永遠只是別人手中的溫潤

2,抖空自己,去路上裝滿

抖空自己,將自己對玉石市場的偏見及見解拋開,去實地探索一下市場。偶爾的遠行能開拓自己眼界,同時也對自己原來了解的知識做一個總結。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管何時,我們對知識的學習的激情都不能減少。人生道路上,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使自己進步,而不是一味吃老本。

路上,有許多我們能夠汲取的養分,我們更需要不斷的試錯、交流、學習,才能讓自己不斷成長。

沒有摸過玉料,永遠只是別人手中的溫潤

天馬行空

3,觸及商家內心,激發自己

與人接觸最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市場中,不同的商家對玉石都有獨到的見解,只有足夠了解市場才能激發自己,去探索不同的原石秘密。

對於玉雕師創作而言,是在原石、設計、雕刻、拋光中不斷循環的過程,更應該走出去,把作品拿出去讓人品鑑,一方面,自己能夠進步,另一方面,能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

沒有摸過玉料,永遠只是別人手中的溫潤

花好月圓

那麼問題來了,

你去過哪些玉石交易市場?

對於不同的玉雕市場及現狀有何感想?

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