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皮,是玉石在形成過程中天然包裹玉石表面的物質,對內部玉質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也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不同玉石有不同的產地,因環境不同也產生了不同的狀態和皮色。如今我們所熟知的玉石中,玩皮色最多的還是和田玉。但是,隨著料子越來越少以及藏友對皮色的認可度,留皮的作品也成為了大多數人追求的飾品之一。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皮色除保留原石特點之外,更是被看做是料子的“身份證”,是辨別和鑑定產地的重要特徵之一。

如今我們常見的留皮作品有和田玉、翡翠、瑪瑙、南紅、琥珀等,每種皮色都各有特色。玉雕師投其所好,根據料子特點創作出許多經典作品。那麼,這些料子的皮都有些什麼顏色呢?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1,和田玉

常見的有金黃色、白色、黑色、紅色等各種美麗顏色。還有更形象的名字,紅皮稱為棗紅皮,黃皮稱為金黃皮灑金皮、黑色皮稱之為烏鴉皮,還有秋梨皮等等。

和田玉的皮色運用最為廣泛,它漂亮的皮色被大多數人認可,對於玉雕師創作來說也使得作品更加有立體感。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2,翡翠

每個場口皮都有所不同,一般色澤淡,顏色的界限也並不明顯,翡翠外皮的顏色變化多樣,有白色、黃色、紅色、棕色、褐色、灰色和黑色。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過渡色,也給辨別場口帶來很大的難度!

翡翠的皮殼,多數時候都會被剔除,但是也不乏漂亮的皮殼被玉雕師運用。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3,南紅

南紅皮通常被稱為包漿,如鐵皮包漿黃皮包漿綠皮包漿藍皮包漿玻璃包漿風化包漿烏石包漿層包包漿絲帶包漿坑皮包漿等。

南紅也有如和田玉籽料般的料子,不同的條件形成的皮殼也各有不同,如今許多漂亮的皮色也被玉雕師巧妙融入到了作品的設計中。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4,瑪瑙

瑪瑙的皮色對於玉雕師創作有很大的考驗,同時也能創作很多精品,尤其是俏色的作品格外叫人喜愛。瑪瑙皮色也較為豐富,如:暴露在空氣中的氧化皮,受熱形成的曬紅皮,長期風吹的風化皮,水沖刷的水洗皮以及被其它物質包裹的外來皮等等。

瑪瑙皮色千變萬化,對於喜歡俏色的玉雕師也是不二的選擇。經過巧妙的設計,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老子

5,琥珀

琥珀中的皮色稱為皮紋,由於樹脂密度不同,在早期形成過程中,流淌水分發生蒸發和揮發造成表面收縮,形成的不規則深淺不一的紋路。最具代表性的:快速收縮紋蒸發紋拓印紋開窗紋油·乾料和酥皮等。

琥珀獨特的質地及皮紋,觸摸和把玩更有質感!皮紋的保留也是對料子的保護,外加巧妙的設計,更展現出琥珀的魅力。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觀音菩薩

對於皮色的創作,每個玉雕師都有不同的理解,根據皮色特點思考是留還是不留。每種玉石的皮色鮮豔度和可用性都有區別,創作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玉雕師對原石的俏色運用使得皮色有了更高價值的同時,保留更多原始的味道。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說到這,想必很多藏友不樂意了,會說留皮就是為了掩飾瑕疵。

誠然,玉料來源自然,從表面誰都無法辨別內部所有特徵,玉雕師擔心也是在所難免的。有的會在自己認為料子表現好的地方開一個窗,然後結合皮色來進行創作,這樣既保留了料子的完整度、神秘感,也更接近主題。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如今好料子逐漸減少,人們也更加重視保留料子最原始的感覺。用最簡單的雕刻,去保留更多的想象空間,也是對料子最大的尊重。

如今玉雕師們充分理解和運用這些料子的豐富顏色,順色取材、因材施藝,或雕人物,或琢動物,或作山水,或刻花卉,鬼斧神工,達到天工合一的效果。

這些料子很“害羞”,玉雕師巧妙設計保留了它們的純真

五種料子,幾十種皮色,誰將俘獲你的芳心,可在下面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