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口557萬的大市 早早升地級市 GDP2350億

汕頭,廣東省轄市,經濟特區,亦是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粵東中心城市 。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鄰揭陽市,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

廣東人口557萬的大市 早早升地級市 GDP2350億

汕頭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無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頭潮汕文化歷史悠久、起源於潮汕先民、成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昌盛於明清、創新於現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點,汕頭有自己的潮汕方言、潮劇、潮樂、潮菜、工夫茶、潮汕工藝、潮汕民俗等特色。

廣東人口557萬的大市 早早升地級市 GDP2350億

965年7月19日

國務院第157次會議決定,由汕頭專區揭陽縣劃出西北部13個公社(鎮),陸豐縣劃出2個公社,成立揭西縣。因縣地大部為原揭陽縣西部境地而得名揭西,縣政府駐河婆鎮,屬汕頭專區管轄。

1981年10月16日

經國務院批准,在汕頭市郊龍湖劃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頭經濟特區。

1983年7月

汕頭地市合併,汕頭市為省直轄市,下轄今揭陽、饒平、澄海區、南澳、潮陽區、普寧、惠來、揭西、海豐、陸豐、潮州市等10縣1市及安平等5區。同年12月22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汕頭地區,原地區所屬海豐、陸豐拆出(注:兩縣併為地級市汕尾市),餘8縣1市併入汕頭市。

1984年11月

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52.6平方公里,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 [10]

1991年4月

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同年11月,汕頭市行政區域調整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揭西縣劃為揭陽市管轄。

2003年

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併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併為濠江區;昇平、金園兩區合併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調整後,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里擴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87.5萬。

2011年5月1日

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特區範圍擴大至汕頭市。

廣東人口557萬的大市 早早升地級市 GDP2350億

2016年末,汕頭市常住人口557.92萬人,當年出生人口6.96萬人,出生率13.29‰,人口自然增長率7.63‰。

汕頭常住人口中,漢族佔了99%,另有極少量少數民族。汕頭市常住人口中共有3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5000人,佔總人口不到0.1%。

廣東人口557萬的大市 早早升地級市 GDP2350億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50.76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8.2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1181.12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061.39億元,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1∶50.7∶44.2調整為4.6∶50.2∶45.2。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6.7%,住宿和餐飲業增長2.3%,金融業增長4.8%,房地產業增長24.0%。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實現增加值511.36億元,增長14.4%。民營經濟增加值1685.64億元,增長10.0%。全市人均GDP42025元,增長8.6%。

廣東人口557萬的大市 早早升地級市 GDP235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