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第一個帶領美國走向衰敗的總統是特朗普?

戰旗飄揚

這個題目問得比較主觀,暗含了兩個前提,第一,美國正在走向衰敗;第二,特朗普開了美國衰敗的頭。所以紅帽胖達不想論證“第一個帶領美國走向衰敗的總統是特朗普”這麼一個偽命題。我想談談這兩個前提。

一、美國是否正在走向衰敗。如果問題是美國是否走向衰落的話,胖達一定會覺得這麼說仍然存在爭論。因為就美國是否衰落的話題,中美學界和戰略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關於衰落如何科學地評價或測量並沒有大家公認的科學化標準,究竟是以經濟指標、軍事指標還是科技指標來衡量?是相對衰落還是絕對衰落?

不過這道問題用的衰敗,我覺得意思就更為複雜了,英文對應的詞應該是decay。除了衰落還帶有失敗或者壞掉的意思,或者簡單說,就是不奏效的意思。我覺得美國一直以來堅持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確實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用衰敗,尤其是敗這個字很貼切。

二、特朗普是不是引領了所謂的“衰敗”。胖達認為恰恰相反,美國這一輪衰敗(如果有的話)不是自特朗普執政後的,奧巴馬執政時已經如此。比如政治極化、兩黨惡鬥、社會動亂(槍支管控和族裔衝突)等問題早就存在。特朗普只是接手了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美國,提出了一些振興美國的自私自利計劃,但美國的“國運”並非是他能夠一手掌控的。


以上是紅帽胖達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留言、轉發、關注!


紅帽胖達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因濃烈的個人風格,成為國人眼中的“超級網紅”,一舉一動均在輿論的聚光燈下,且上熱搜的頻率無人能比,在他執政一週年的當天,美國就上演了一出“政府關門”、“女性遊行”的鬧劇。

而特朗普上臺之後採取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確實抬高了美國的經濟增長率。近期世界銀行和IMF紛紛表示,要將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調高一個百分點,對於發達國家來講,這也是很大的比例了。

特朗普要讓美國更加偉大

當初奧巴馬上臺時,正值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隨後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在危機發生初期,世界對美國一片唱衰。

但美國最終渡過了這場危機,經濟開始重新邁入繁榮,這也是奧巴馬在離任前為什麼能夠自豪地宣稱,美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強大的原因。

特朗普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接過世界上最有權勢的權杖,且從他的霸氣登場來看,似乎比奧巴馬的權力更大,似乎沒有理由懷疑在其四年或者八年任期內,實現讓美國更強大的目標。

至今,特朗普先後廢除了奧巴馬的醫保政策,停止並退出TPP,退出《巴黎協議》,重新談判美韓自貿協定,與中國打貿易戰,退出《伊核協議》等等,讓美國在國際上怨聲載道!連曾經的鐵桿盟友們,都不再沉默,或選擇了和美國保持距離,或發聲反對美國。

特朗普讓美國有點尷尬

特朗普上任後實行的一系列政策,無不體現了美國的自私利己,而不顧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

我們只能看到,朝鮮半島火藥味越來越濃,中東關係越來越緊張,中東各國積極購買軍火,美古關係倒退,美委關係火藥味十足,美俄關係接近於攤牌,而美國也變得更加張牙舞爪!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在外交上過於魯莽,這對美國的國際形象造成嚴重影響,特朗普正在將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領導位置拱手相讓。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或者是國家,合作是當今世界的潮流,共贏是目的,沒有誰可以例外。

美國在衰落?

現在談論美國的衰落,會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一個國家的衰落是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不會出現一夜之間的突然性下跌。

美國在經濟、軍事、高等教育、科技創新和軟實力等諸方面,仍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匹敵。

雖然美國全球的影響力因為之前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以及現階段的朝鮮與敘利亞問題的無法獲得主導性作用而被嚴重削弱。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口不擇言”的外交政策,使得美國到處碰壁。

但誰也不敢斷言說美國正在開始衰落,或許在若干年後我們才會發現美國霸權的衰落,正是從特朗普開始的。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美國衰敗的禍根,其實是杜魯門埋下的,特朗普正好趕上了矛盾爆發期。杜魯門當政時期,搞出了冷戰思維,宣稱無論何時何地有人鬧事,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政府都要去管。換言之,美國政府拿著美國納稅人的錢,去管外國的事。剛開始,杜魯門政府還是有很多腦殘支持者,但後來就發現這件事是個大坑了。因為美國政府除了發動戰爭之外,好像沒有太多的選擇。比如說曾經的越南問題,按照杜魯門的冷戰邏輯,美國政府要管這個閒事,但是既然要管,就得按照美國政府的想法解決問題,但問題是,越南人會聽美國政府耍嘴皮子嗎?美國所謂的管,其實就是在事實上抹殺對手,既可以發動代理人戰爭,拉一幫打一幫,在中東就搞這個套路,也可以像越南戰爭一樣,自己親自入坑。

可管閒事,需要花錢,需要死人,而且是給外國人花錢,死的卻是美國自己人。在越南戰爭中,美國死傷慘重,花了大價錢,但是卻沒解決問題,這就讓美國政府下不來臺,而且國內反戰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最後美國政府被迫妥協認慫了。但是錢已經花了,人也沒了,美國民眾就不幹了,這就使得美國社會被撕裂,至今未能彌合。其實肯尼迪有機會對杜魯門政府的過失進行撥亂反正,但是肯尼迪被刺殺了,接任肯尼迪的林登約翰遜,原本就讓美國人感覺來路不正,結果上臺後繼續擴大越南戰爭,讓美國深陷泥潭不能自拔,這就更加重了美國人對於傳統政客的反感。好不容易有個明白人上臺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尼克松,這位美國總統試圖將美國從邪路上拉回來,因此幹了一件大事,撬動了整個地球。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順利從越南脫坑,但是尼克松晚節不保,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搞出了個“水門事件”,最後被迫辭職,也被美國人罵的狗血噴頭。

因此,杜魯門之後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沒有糾正其錯誤,肯尼迪有能力糾正錯誤,但是沒有機會糾正錯誤,尼克松糾正了部分錯誤,但是卻犯了更大的錯誤,使得美國政府的公信力一落千丈。里根總統上臺後,美國人終於看到了希望,逐步拋棄杜魯門主義,開始走更務實的發展路線,美國經濟也開始復甦,與蘇聯的關係也日益緩和,最後冷戰也結束了。但是,美國人的好運也就享受了差不多10年,等到了1990年,美國再次發動對外戰爭,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了伊拉克,這讓美國的信心大增,開始重新迴歸戰爭路線。在克林頓執政後期,美國竟然公開破壞國際規則,繞開聯合國,發動科索沃戰爭。再後來,小布什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再一次深陷戰爭泥潭。到了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差不多是積重難返,即便奧巴馬有心,但是也無能為力呀。

如此一來,里根創下的大好形勢,基本上都被克林頓和小布什給折騰的稀爛,奧巴馬也要跟著背鍋,最終美國人病急亂投醫,決心換一個遠離華盛頓政治圈的人當總統,至於是否靠譜,這反而是美國人並不怎麼關心的,只要是個嶄新的面孔就行。但是這一切的源頭,都可以歸因於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從那一刻起,美國政府走上了不歸路,開始背棄國父們立下的規矩,最後吃了大虧,掉進大坑。


圖維坦

事實上,美國在肯尼迪時代達到了全球霸權的最頂峰之後,一直在走下坡路。只是在前蘇聯解體之後,美國霸權出現了一波迴光返照而已。現在人們之所以認為,特朗普帶領美國走向衰敗,只是覺得能代替美國霸主地位的國家正在逼近美國而已。

特朗普正在透支美國的長期利益

特朗普上臺之後採取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確實抬高了美國的經濟增長率。近期世界銀行和IMF紛紛表示,要將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調高一個百分點,對於發達國家來講,這也是很大的比例了。

但是仔細分析美國當期經濟增長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透支美國長期利益的結果。特朗普在貿易領域不斷挑起爭鬥,雖然給美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卻削弱了美國產業的競爭力,溫室裡的花朵永遠也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靠貿易保護存活下來的美國實體經濟,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競爭力。同時,特朗普在貿易領域上獲得的每一分錢,都是從自己的貿易伙伴身上攫取來的,討厭美國的只會更加討厭,而對於美國維繫了幾十年的傳統盟友關係而言,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特朗普非典型的執政方法,引起美國國內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惡鬥,引發美國精英階層的分裂,美國的國力在這種內部爭鬥中不斷消耗。


4年時間還不足以動搖美國的基礎

特朗普用差不多一年時間就將奧巴馬執政八年的成果毀於一旦。雖然特朗普讓美國損失了一些長期利益,但是並不一定真正動搖了美國稱霸的基礎。

首先,美國的盟友雖然對特朗普的做法極其不爽,但是由於美國軍事上的霸主地位,使得這些國家根本不敢對美國造次。將來的美國總統只要稍微安慰一下,同盟關係依然會十分堅固。

第二,美國的市場主體仍然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無與倫比的發言權。特朗普雖然利用行政手段干擾了經濟運行的正常軌道,但是這些影響基本上是可控的,並沒有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第三,美國三權分立的權力運行機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朗普胡作非為。

第四,也許繼任的美國總統,可以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特朗普造成的影響消除得一乾二淨。

美國真正走入衰敗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希望特朗普給美國的衰落埋下了種子。



衝擊時評

前提是美國靠的是什麼強大?如果說美國開始是靠著一、二次世界大戰發戰爭財強大的話,那麼到了後期美國真正強大的資本是美元霸權。
自從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瓦解後,美元與黃金脫鉤,其它貨幣不通過黃金直接兌現美元(原來美元稱之為美金原因就在這),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世界貿易必須通過美元結算,因此美國不需要生產成本就可以獲得巨大的財富。美國再把源源不斷的財富應用於科技和軍事領域,使美國的科技和軍事領域始終引領世界。但是美國為了維護美元霸權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例如伊拉克戰爭。

美元霸權形成後,美國變成了世界金融中心,所以說美國是證券經濟或期貨經濟以及債務經濟,後來有了華爾街打個“噴嚏”世界都跟著感冒的現象。不過美國的經濟模式也造成了社會的諸多矛盾,大多數財富集中在財閥和精英手裡,最下層的民眾卻失去了工作,而美國政府為了維持高福利社會的正常運轉需要投放大量的資本。隨著世界各國認清了美元霸權的實質,在增強本國實力的同時開始抵禦美元霸權,美元是世界貨幣的地位開始動搖,美國的經濟出現了巨大的虧空。奧巴馬執政8年美國的債務淨增加9萬多億美元,總數達到將近20萬億美元。如果外債再持續增加,美元將會失去信譽機制,各國就會紛紛拋售美元,美國的經濟將會轟然倒塌。實際上奧巴馬時期美國已經露出了衰敗的跡象,只不過外債還沒有達到上限。
這個時候商人的特朗普“橫空出世”,他不僅僅是去“奧巴馬主義”,而是把美國及西方長期形成的意識形態全部推翻,不再為了世界老大的地位去擔當更多責任,而且還要繼續當老大。美國優先政策的提出,或者說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使美國處在更加孤立之中。特朗普才是使美國真正走向衰敗的總統。

特朗普的增息減稅政策,吸引製造業回國,確實使美國的經濟出現了增長的勢頭,降低了失業率。不過在貿易上的霸權主義和利己主義,己經使世界各國包括盟友產生了強烈的對抗情緒,雖然暫時出現經濟的增長,但是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家信譽度,這正是影響美元霸權的基礎。如果美元失去世界貨幣地位,就算特朗普雄心勃勃想把美國再次變成製造大國,但是美國優先是建立在他人利益之上,哪個國家願意於與美國進行不公平貿易?再加上高額外債,美國真的要衰敗下去了。


適情雅趣

美國衰敗——這個觀點有些過於誇大。那麼反問一下,那個國家強大了。其次,特朗普是第一個帶領美國走向衰敗的總統,這更不靠譜!別忘了美國《憲法》明文規定:美國人民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命權,財產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力才建立的政府。當政府違背這些目的時,人民有權力也有義務廢除政府,並根據人民的需要建立新的政府。

民主是美國強大的基礎,也是建國短短240年,就成了世界超級大國的根本原因。這說明美國的根本大法《憲法》是最靠譜的。美國的政治制度就不容許政府失敗,何況一個任期最長八年的總統。特朗普要是不給美國帶來幸福,隨時讓他“滾蛋”。這是美國人民的基本權力,美國人有持槍和攜帶武器的權力,根本上就是憲法允許隨時可以推翻不合格的政府,別說一個總統了。

我想題主的問題基於,特朗普上臺的“退群”熱,好像美國領導世界的能力在減弱。這是表面問題,是特朗普糾正美國的對外政策。所做的戰略收縮而已。本世紀初小布什發動的伊拉克戰爭,“9.11”事件的全球反恐,確實讓美國傷筋動骨了。債務高達2萬億美元,軍事幹預別國內政,軍費開支太大,影響了基礎設施投入,高端科技研發在某些領域落後了。俄羅斯的核動力巡航導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系統等幾樣武器超越美國20年。可是,美國的海軍裝備領先世界20年沒問題。空軍裝備2025年前沒有那個國家可以超越。

特朗普“退群”都是對美國有利可圖的賣買:2018年12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是力挺以色列;二是“賴”5億美元的欠費;撕毀“伊核協議”,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因為,伊朗石油貿易結算用歐元,不用美元這讓美國得不好處,美國能源現在不依靠中東,美國能源都在出口,不用美元結算啥都得不到。伊核協議最大受益者是伊朗,日子好過一點的伊朗,支持也門胡塞對抗沙特,力挺敘利亞威脅以色列。直接動搖美國在中東的統治地位。這些特朗普都是為了保護美國利益而行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就是發展美國,保護美國,有利於美國的賣買幹,對美國無利益的事不幹。是位實用主義,利己主義者。特朗普帶領美國走向衰敗的觀點“不靠譜”!


何由之

目前下此定論還有時過早,畢竟特朗普才執政一年零四個月,不排除未來幾年特朗普調整政策走向的可能性,避免美國霸權的坍塌式衰落。如今的特朗普與執政初期的“愣頭青”小布什有些類似。特朗普打著“美國優先”的口號,在國際社會上耀武揚威,絲毫不掩飾其蠻橫無理之霸道,並接連“退群”,退出了一系列國際機制,伊朗核協議便是最近的犧牲品。如果特朗普繼續一意孤行,任性妄為,美國霸權將會不可避免地衰落。

在第一任期內,小布什領導下的美國單邊主義大行其道,在國際社會上橫衝直撞,打著反恐的旗號先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並對伊朗進行武力威脅。尤其是罔顧國際社會反對而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引起巨大爭議,也把小布什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小布什不孤單,有布萊爾陪著)。此外,小布什為美國“退群”開了先河:2001年3月,剛上任的小布什便任性地宣佈美國退出氣候協定《京都議定書》;2001年12月,小布什宣佈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所幸的是,在第二任期內,小布什政府逐漸向多邊主義靠攏,注重運用多邊國際機制解決國際熱點,尤其在伊朗核問題上放棄了單純的武力威脅,轉而與國際社會一道運用對話和協商的方式處理伊朗核問題,為美國挽回了一些聲譽。


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美國相對衰落已經是大趨勢。美國的相對衰落從21世紀初便開始顯現出來,並非剛出現在特朗普任期內。睿智的領導人會延緩美國衰落,甚至可以扭轉美國衰落,延長美國霸權。任性妄為的領導人則會加速美國霸權衰落,對美國霸權造成坍塌式破壞,如今的特朗普便是這類領導人。如果他不懸崖勒馬,特朗普也將成為加速美國霸權衰落的“罪人”。


睿恪煦

美國有沒有走向衰敗?

我們不妨從四個方面來觀察:

首先,目前美國的經濟增速,始終都能保持超過2%,接近3%偶爾還能超過的水平。在整個西方社會,乃至全世界各國中,其經濟增長可謂依然強勁,屬於名列前茅者。

其次,美國科技創新依然層出不窮,並沒有顯現出頹勢。硅谷依然還是繼續閃耀於全世界。

第三美國依然是全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之一,貢獻率超過10%;雖然不如我-國的貢獻率34%,但依然是高居第二位的

第四,美國經濟總量僅僅只是相對我-國的領先幅度在縮小,而相對其他國家的總量差距則是在進一步擴大的


在這種情況下,判定美國走向衰敗的根據是嚴重不足的,雖然也並非空穴來風。

美國現在的確有嚴峻的問題,最根本的就是國債規模膨脹過速,其速度已經超過經濟增長率;財政赤字率也超過佔GDP的3%以內的良性標準。

這固然是不小的問題,但未必不能解決!當然,如果不能解決的話,美國的長期繁榮可能的確會走向終點。


因此,目前至多隻能說是美國已經處於

十字路口。這種情況實際上肇始於小布什,惡化於奧巴馬,而給了特朗普總統一個歷史機遇來改變美國未來的走向。

如果特朗普總統處理好了,可能會像尼克松政府那樣改變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劣勢;或者像里根總統一樣重塑美國的繁榮。如果特朗普總統對此處理不好,也不能說下一任美國總統就沒有機會來予以扭轉,因此輕言美國走向衰敗不客觀。

我們要注意,美國的經濟總量哪怕未來排名變成第二,也不意味著美國走向衰敗。這是兩碼事。


建章看世界

要想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先來回顧一下美國如何崛起為超級大國的?

1620年11月,102名清教徒在領袖佈雷德福的帶領下,乘坐"5月花號"登上了大英國的殖民地。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群衣衫襤褸的後代,建立了在歐洲人眼裡,"自羅馬帝國崩潰以來最大的帝國",也就是今天的美利堅合眾國。

然而,今天美國一級超大,霸主地位的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這群人找到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土地以後,漸漸的這塊土地變化也開始讓歐洲人變得目瞪口呆起來!

因為電燈的發明,田野裡開始矗立起電線杆,從此讓世界的黑夜變得像白天一樣光明。發明的電話,縮短了世界的勾通距離,讓人們可以在任何的角落通話。並且鋪設了鐵路軌道,道路上開始行駛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汽車。更重要的是美國人發明的計算機,讓看似無邊的地球世界變成了一個很小的地球村!

人類浩劫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美國經濟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戰略機遇。由於大量貸款和信貸的輸出,使美國在一戰結束後,由資本輸入國變成資本的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

在冥冥之中,彷彿為美國出現的二戰,使美國獲得了雙重利益,即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政治利益:"即美國主導下的雅爾塔體系,以及二戰結束後成立的聯合國,確立了美國今天世界霸主的地位。

經濟利益:″1944年7月1日至7月22日,40多個國家,730多位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爾州佈雷頓森林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會議,討論戰後建立國際貨幣休系問題。其最終的結果是建立了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基軸貨幣體系。也就是今天維護美國一級超大的基石,即“美元霸權″。

通過美國的崛起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二戰結束前的美國政治信用,以及美國在二戰中的擔當和責任感,和美國人民在二戰中的犧牲與奉獻精神,贏得了當時世界普遍國家的承認與尊重,才構成了美國今天世界霸權的基礎。也正是當時世界各國人心向背的問題,成為法西斯軸心國覆滅和反法西同盟國家勝利的主要原因。

因此,事實勝於雄辯的證明,“追求正義與和平,反對囂張氣焰與囂張跋扈霸權的侵害,已經成為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共同遵尋的心願與心聲。所以,"和平共處,共謀發展”,已經成為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主旋律與初心不變的共同追求!

因此,現在絕大多數的世界各國,都希望在追求領土及主權完整的的前提下,在互不干涉內政,互惠互利,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礎上尋求合作。在"共享紅利,共謀發展,共同繁榮的模式下實現共贏。

而令人惋惜的是,美國在二戰結束後,過於追求霸權主義的態度與方式,己經招致了越多越多的世界各國不滿,抨擊與詬病。萬隆會議的勝利召開,並且通過的《亞非會議最後公報》,以及在公報提出的和平共處和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這些都是覺醒後的亞非各國對美國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最有力回擊。

特別是冷戰結束後,一級超大的美國,時霸權的追求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向世界各國輸出通脹,並且一茬一茬的剪世界各國人民羊毛的同時,開始利用軍事,科技和經濟霸權等諸多領域的絕對優勢,確立了自己霸權戰略的三大目標。

一:即維護美國及盟國安全。

二:擴展美國經濟。

三:在世界範圍內推進美式民主。

在這個時期內,美國發動的顏色革命與阿拉伯之春運動,並沒有給這些國家人民帶來福祉與幸福的生活。其後果是,“這些國家要麼陷入地緣衝突的悲劇中,要麼陷入動盪,混亂,以及延綿不斷的民族衝突混戰中。"其中最致命的後果是,"美國製造的無數難民浪潮,己經成為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策劃地與發源地。

我們這個世界不僅沒有沒有因此獲得和平的保障,反而令我們這個世界陷入更加矛盾,動盪,與不安之中。正是這些所有原因的綜合,也成為越來越多世界各國對美國霸權說不的主要原因。

而特朗普上臺以後,"急功近利,出爾反爾,以及美國優先,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對抗多邊主義等等的施政風格與表現,可以說讓絕大多數的世界各國和人民,徹底顛覆了對美國的三觀認知。所以說,"特朗普的執政風格基本上可以用謊言,出爾反爾,戰略訛詐來形容!"

如果說特朗普之前的美國外交,還有"人權,"民主,經濟制裁名義下的這塊遮羞布,來裝飾,遮遮掩掩著美國虛假道義"的偽善面孔與門面。但是,入主白宮以後的特朗普,卻徹底的揭開與撕掉了美國身上最後這塊偽裝式遮羞布。其戰略己經演變成明晃晃的戰略訛詐和赤裸裸的明火執仗,完全不顧及他的感受與尊嚴。

因此說,在特朗普執政後,美國的這三大國標除了美國優先名義下的擴展經濟以外,另外二個代表美國政治信用,責任與道義的目標,基本上被特朗普廢除殆盡了。

我們再來看看特朗普是如何來表演自己的!

一:《華盛郵報》稱,特朗普自從入主白宮,所發出的不實和誤導性言論己經超過三千條。

二:特朗普政府以國外炮製"騙局"的名義,退出了192個締約方1萬|千名代表參加的《京都協議書》

三:退出奧巴政府簽訂的TPP協議,

四:藉助美國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的優勢,製造貿易壁壘與摩擦,不惜展開損人不利己的貿易戰。通過壓制,阻礙高科技產品出口和技術轉讓手段逼迫他國放棄本國科技的發展戰略。,

五:最近退出的《伊核協議》。

因此說,特朗普為了達到美國振興的目標,已經陷入了瘋狂的歇斯底里狀態。不僅拋棄了盟國的利益,甚至為了減少貿易順差,毫無顧忌的把麻煩扔給了歐盟和世界的其他國家。特朗普這種單邊主義PK多邊主義的不負責任做法,己經使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質疑美國的戰略誠信與美國的國家信用。所以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從開始的憂慮,質疑,擔心,氣憤,惱怒,到最後失望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走上對美國說"不"的共同抵制之路。

因此,特朗普也恰如西方那句名言所說,"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歷史可以證實,如果沒有特朗普這麼肆無忌憚的瘋狂舉動,真的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到美國霸權崩潰的遠景與希望。也正是特朗普這種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的最後狂歡表現,才使特朗普總統獲得了第一個帶領美國走向衰敗的"殊榮"。


相忘江湖71941665

一個沒有一點政治常識的生意人特朗普成為美國的總統,本身就是美國的悲哀;特朗普奉行“美國第一”“美國優先”,推行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和利己主義,正在加速美國的衰敗。


特朗普上臺後,做出了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伊核協議、發動貿易戰……特朗普這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做法,也許對美國有短期效益,甚至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總統,特朗普不能坐井觀天、鼠目寸光。


風物長宜放眼量。美國本身就在走下坡路,特朗普作為精明的生意人,本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努力發展美國經濟,發揮自己生意人的特長,為美國民眾謀福祉,為世界經濟做貢獻。然而,特朗普走的是一條相反的道路——只管自己當總統的這幾年,不管美國的長遠發展。特朗普把個人的利己主義,變成美國國家層面的利己主義,是一種短視行為,對美國有百害而無一利。


美國的衰落已是必然。而有了特朗普的這些舉動,美國只能衰落得更快。在美國走向衰敗的歷史中,特朗普肯定不是第一人,但特朗普肯定是罪過最大的一個人。也許現在這麼說為時尚早,但歷史會作出公正評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