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減負”,一個沉重的話題

中國自古有“頭懸樑,錐刺股”的說法,勤奮刻苦對於學生來說那是天經地義。但萬事都有個度,不能不說,我們現在的學生不是不刻苦,而是過度了。記得上初中之時,那時候考中專師範很熱,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是不二的選擇,初中生裡,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中專師範,並且分數線要高出高中線很多。考上中專師範是包分配的,考上了就等於得到了鐵飯碗,於是大家拼了命的學。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名校”就這樣誕生了。

教育“減負”,一個沉重的話題

當時,為了考中專師範有多辛苦呢?早上五點就坐到班裡上早自習了,誰要是遲到,那是要被狠狠的打一頓的。當時的打,木凳腿子經常被打斷。晚上到幾點呢,十點多。有的同學要自願學到晚上十二點多,甚至一點多,因此成為老師們誇獎的對象。假期也很少,過春節時,到臘月29才放假,正月初六就開學了。好的是,當時每週都能休息一天。當然,這樣的“名校”在當時還不多,大部分孩子還是輕鬆自在的。

教育“減負”,一個沉重的話題

這樣的學習節奏,對人的傷害也是不小的。一部分人,因此悔恨終生。記得,初三時班裡的第一名,也是全校的第一名,從校長到班主任經常誇他學習如何的刻苦。一次上課的時候,臉一白、暈過去了。後來醫生給的結論是神經衰弱,這個同學因此而休學了,休了半年的學,中考時成績遠超中專師範線。但他上了高中後,隔三差五的請假,為什麼呢?由於神經衰弱而頭痛,他以後如何,已經不知,可能落下病了吧。還有一位同學,上晚自習的時候,爬桌子上睡著了,老師過來把他拉起來給了兩個嘴巴子,但老師手一鬆,該同學又爬在那裡睡著了。全班同學大笑,把該同學叫醒,問剛才發生了什麼,該同學全然不知。該同學也是個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可見有多累。還有一位同學,是個跑校生,有一次凌晨兩點就來到了學校,原來他是把電子手錶上的兩點看成了五點。更悲劇的是,一位同學下了晚自習回家,暈過去了,倒在垃圾堆上睡了一晚上,幸好沒有被凍僵。

二十多年過去了,學生的負擔並沒有減下來,比以前還要辛苦。因為我們的選拔標準沒有變,還是考試。學生有跳樓的、有猝死的,教師有過勞得病死的,這些成為時代之痛。命都沒了,真不知道學習和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時不時的聽到,某地學生跳 樓了,某地學生自殺了,某地學生猝死了,某位老師30歲左右得病死了,等等。這些事就在我們的身邊,時不時不發生了,一次次震驚,一次次麻木,生活依舊沒有什麼改變,悲劇依舊一次次的上演,以後有可能還是如此。想說點什麼、做點什麼,而又那麼的無能為力。

當然不是否定我們的教育制度,考試還是最好的、最公平的選人方式,但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實現減負呢?別讓這些悲劇重演。

教育“減負”,一個沉重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